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代西方美学读书笔记姓名: 钟静文 学号:2009050676 班级:09 广电 主题: 当代西方美学读书笔记当代西方美学读书笔记提起中国著名的美学家,也许你会想起李泽楷老师,宗白华老师,朱光潜老师,高尔泰老师但是千万别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位集大成者朱狄老师。朱狄老师于 1935 年生于浙江平湖,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退休之后,他潜心于油画的创作。迄今为止,朱狄老师已经著有多部佳作,包括有美学问题、艺术的起源、原始文化研究: 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信仰时代的文明 : 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等等。而今天我所要谈论的,便是朱狄老师于 1984 年书写的当代西方美学。书中的第一章主要是列
2、举了十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但是这种列举只是根据一些有关著作的片断或各种百科全书的“美学”条目所提到的有关美学家来加以确定的。“流派”既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所以有的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像弗洛依德、融恩、桑塔耶那、杜威、卡西勒等)虽然早已经去辞世,但鉴于他们的思想对当代人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要仍然只好称之为“当代”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些哲学派别或美学理论( 如结构主义、存在主义以及接受美学等 ) ,由于它们在西方还没有被公认为一种美学流派,所要当代西方美学这里就没有太多的涉及。其次,在写作方法上,由于西方一个哲学流派或一个美学流派往往同时兼有许多称呼,为了避免不必要
3、的混乱,书中采取的是“以人带派”的做法,也就是说通过某一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的美学思想来作为介绍该美学流派的基本方法。第二章讲述的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这完全是根据国内读者的需要而设的。因为在当代西方美学著作中,美的本质的讨论已很少有专门的章节来加以探讨了,相当多的美学著作已不再涉及这个被看作为古老的、争论不休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但鉴于这一问题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美学界对它的广泛兴趣,朱狄老师仍然把这一问题列为专章来加以介绍和论述。第三章关于审美经验的问题,与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情况恰恰相反,它是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几乎没有一本系统的美学著作中不涉及审美经验的。美学研究对象的这一重大转变是
4、当代西方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是材料多,头绪就容易纷乱,为了避免缺乏条理性,朱狄老师把它分成几个问题来谈,并把“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一命题看作是审美经验的核心,这是相当一部分西方美学家的看法,而朱狄老师本人也认同这一种观点。第四章、第五章都是讲艺术的,本来可以合并成一章,但是这部分内容太过庞杂,只好把关于艺术的性质、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分类原则和各门艺术中的芙学问题分为两章,分别加以叙述。当代西方美学这本书中,它把目前西方的主要美学派别进行了介绍。但其实每位美学家都有自己的主见和美学倾向。它能把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这样,作为读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共鸣的观点。整本书,我着重看了24 章。也许是从小就
5、比较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我对书中的第二章,也就是当代美学著作中都避而不谈的美的本质的部分颇感兴趣。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对美的本质下定义也就是对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做出规定。在过去,一个时代总是有一个专门的定义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比如说可以用美在于“和谐”去概括希腊哲学家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也可以用“完善”去概括中世纪哲学家的看法,更可以用“快感”去概括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的看法,但是今天,这样的概括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总体上仍然可以划分为三个论派,一为客观论,一为主观论,一为关系论( 主客观夹杂 ) 。虽然对美的
6、本质的看法错综复杂,但是当代西方美学在这一问题上总的倾向还是明确的,那就是越来越趋向于主观论。我们过去不可能去想很多的问题,书中却和我们说得很详细。“事物之所以美是它本身是美的”有没有道理, 应该很有道理,而这个是客观论的主要观点。所谓的“客观论”,意味着我们在客观事物的结构中发现的那些美的特征并不存在于欣姓名: 钟静文 学号:2009050676 班级:09 广电 主题: 当代西方美学读书笔记 赏美的主体之中,因而认为审美不受主体的偏见、个人爱好和主观任意性的影响。坚持“客观论”的见解主要可以分为种:(1) 美作为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2)美在于比例和谐。 (3) 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就是
7、美的客观性的一种证明。康德、歌德、席勒、叔本华、柏拉图、托尔斯泰、摩尔、刘易斯,都是客观论者,以前念高中的时候写的文学评论里经常用他们的观点评论后现代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当时自己还认为自己思想观念已经很超前了,现在阅读朱狄老师的书后才发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甚至连大脑都还没有发育完整。“我认为美的东西才是美的”,“美是主观的,与事物本身无关。”有没有道理, 更有道理,这就是主观论的观点。所谓“主观论”,则把美看做是主体的一种心理反应,甚至把偏见、个人爱好和主观任意性作为美之所以为美的基础。坚持“客观论”的人也持有不同的见解:(1) 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 (2) 美是种审美判断力: 美学上的
8、“相对论”。 (3) 美不可能为定义所掌握 : 美学上的怀疑论。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而他却是首先提出“美是主观的”,兴许你觉得可笑,一个坚信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竟然提出了主观论这一看法,听上去也似乎觉得有点滑稽。但只要提大现在的美学思潮,谁都忘不了他。自从他提出了明确的主观论以来,现代和当代西方美学在美的本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主观论愈来愈占据统治地位。可以这么说吧,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在古代西方是客观论占优势,但在当代西方却是主观论“掌权”。坚持主观论的美学家有很多,蒙田、弗朗西斯。杰佛里、乔治。桑塔耶那、约翰。杜威、克里夫。贝尔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美“既不完全依赖于人的经验
9、,也不完全依赖于被经验的物”,主客观关系论这一观点看上去似乎更加合理。休谟是美学史上评价最有分歧的美学家,但这位受争议最多的却成了美的本质问题上主客观系论的先驱。休谟既继承了洛克的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的理论,又接受了贝克莱所说的存在即被知觉的观点,因此他的美学思想相当复杂,充满矛盾。休谟并不完全否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有关,他只是强调了这些秩序和结构必须和人的爱好相适应。关于主客观关系论有这么几种简介:a、美存在于主客观之间变化无常的关系。( 以菲尔德为代表 )b、客观事物作为美的潜能的关系论。( 以刘易斯、托马斯。芒罗、海尔为代表 )c、艺术作品的美在于审美特质和审美知觉的结合。(以马戈利
10、斯、比尔兹利为代表 ) 而这三种理解当中,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兰菲尔德认为,美“既不完全依赖于人的经验,也不完全依赖于被经验的物。它及不上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 既不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的结果,也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固有价值,而是这两方面变化无常的关系,即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当没有人去体验客观对象的时候,那种称之为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比如说去赏菊,假如赏菊者心怀好心情,即使是一群盛极至衰的黄菊他也会觉得有一种残存的美,但要是赏菊者心情烦躁或欠缺,即便是最美的牡丹摆在面前也只会觉得是俗华。而中国古老的传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想要表达的,其实也是这么一个道理。美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设若没有拥有着主观感觉的人去用心体验,是看不出来的,也就成了“不美”。所以我认为,“美存在于主客观之间变化无常的关系”是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矿区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作用
- 推动员工信息共享的指南
- 2025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仪表工业品牌建设方案拟定
-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考核测试卷
- 卡通动漫中幕后工作者的职责和分工规定
- 养殖业扶贫开发方案
- 2025下半年嘉兴桐乡市国有企业公开招聘5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口腔科牙周炎手术操作技巧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样式及说明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胸痛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汇编(2022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