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_第1页
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_第2页
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_第3页
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_第4页
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水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 析方法研究张玉亭 周建良 何玉发 许亮斌 袁俊亮中海油研究总院摘要: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逐步迈向深水,常规浅水测试工程设计技术方法在 深水领域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分析了目前深水测试作业常用的井壁稳 定性分析方法,对比了深水测试作业与钻完井作业井眼稳定性分析的区别,分 析推荐了适用于深水测试作业的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相关参数确定方法,并 研究了深水高温高压环境对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关键词:测试工程;井壁稳定性分析;深水;高温高压;规律分析;作者简介:张玉亭(1986, 11-),男,汉族,完井工程师,主要从事深水完井 工程技术

2、研究以及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深水油气井完井与测 试优化方法”(编号:2015cb251205)资助1简介随着荔湾3-1和陵水17-2等一系列重大油气项目的实施,我国逐步加快了南海 深水空白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然而,南海西部深水高温高压油气藏条件对 我国当前的海洋深水钻完井测试工程技术体系提出了重大的技术挑战。测试期间的井壁稳定性分析主要服务于测试期间完井方式的选择,如井壁稳定 性分析认为测试期间井壁有可能垮塌,则必须采取具有井壁支撑功能的完井方 式,如独立筛管完井或者砾石充填完井等。我国海上测试作业期间的井壁稳定性 分析一般

3、沿用开发井完井的地层岀砂预测分析方法,如现场观测法、经验法、数 值计算法和实验法等。其中,经验公式法最为常用,我国南海东部和四部绝大多数浅水和深水测试井 在测试工程设计阶段都采用了经验公式法中的单轴抗压强度法(也是目前我国海上油气田完井设计中的常用方法)作为测试期间的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如 式(1)所示1。p二lxucs式中,»-临界出砂生产压差,mpa;l-经验系数,无量纲;ucs-岩石单轴抗压强 度,mpa。单轴抗压强度法是shell公司根据大量已钻井数据总结得到的经验公式,对于 附近有大量邻井存在的区域,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经验系 数的准确设定,然而,我国深水

4、油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深水井的钻井数量极 其有限,南海绝大部分深水区域都没有进行过钻井作业図,在这些区域应用单 轴抗压强度法就会存在无邻井信息确定和校核经验系数的问题。另外,单轴抗压 强度法是针对地层岀砂问题提岀的经验公式方法,主要目标地层为砂岩地层, 对于碳酸盐岩地层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我国南海流花4-1和流花11-1 三井区就存在一些礁灰岩储层。2适用于测试工况的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测试作业是在钻井作业结束之后针对储层储量和产能而开展的测试工作,主要 是通过控制地层流体放喷求得所需信息和数据。本文针对从未开发的偏远区块开 发分析对比了探井钻井、评价井测试以及生产井完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

5、研究可 利用数据以及根据工况特点需要考虑因素的不同,如表1所示,认为目前测试 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常用的单轴抗压强度法就会存在无邻井信息确定和校核经 验系数校验方面的问题,并推荐了如下的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表1发现,由于测试期间流体的流动方向为由地层流向井筒,因此,测试 期间井筒发生破坏的形式主要应为剪切破坏,本文推荐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 析方法采用库伦摩尔剪切破坏模型,如式(2)所示。2 z7t9、z7tca cot () + 2c cot(4242式中:。厂最大主应力,mpa;。3-最小主应力,mpa;c-岩石固有剪切强度, mpa; 4-内摩擦角。该模型在钻井井壁稳定和完井岀砂

6、预测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功应用 的关键因素有两个:(1)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分析;(2)模型参数选择。下面详细 介绍上述两项内容的确定方法。2. 1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关于井壁围岩应力状态的计算已经相当成熟,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任意井 斜角方位角下的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如式(3)所示3:坊)ae = ah + ah + av + (k、-任=dah + eah + fav + kxitez = gah +日+巾j = 丁氏=°其中,表1深水偏远区块探井钻井、评价井测试以及牛产井完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 研究对比下载原表序项冃数据依据地震资料冃标井测井资料作业数据11探井钻井xx2评价井测

7、试完井v3生产井完井a = cos g cos讽 1 2 cos20)sin q + 2sin 2qsin 20b cos © cos 讽 1 2 cos 20) cos q 2sin2qsin 20c = (1 2 cos 20) sin ©d = sin osin 物 + 2/zsin 2qcossin 20 + 2“ cos 26e = cos qsin 2/zsin2qcossin20 + 2ficos26f = cos 0 2* sin 0 cos 20g = (sin 2qsin©sin& + sin qsin 2©sin 0)h =

8、 sin2qsinsin0 cos qsin2©sin0j = sin 20 sin 0k =仙一2“)/(1一“)-门式中,0厂上覆岩层压力,mpa;。厂最大水平主应力,mpa; oh-最小水平主应力,mpa;p,-地层孔隙压九mpa;p-井底液柱压力,mpa; a -有效应力系数;巾-井斜角(与垂向的夹角);q-相对于最大水平地应力的井斜方位角;0-井周角;卩-岩石泊松比;e-岩石弹性模量,mpa; 6 -渗流附加应力系数,井壁上有渗流为1,无 渗流为0; f-孔隙度。主应力状态可由式(4)得到6=弓一坊)一&pq)2. 2模型参数选择由于测试作业前一般都己取得了大量的探

9、井数据资料,因此可充分利用实钻资 料精确确定式(2)和(3)中的各类参数。或者地层完整性测试(fit)数 利用测井资料(密度测井和声波 (ov) £41o(2)利用钻井期间(3)利用钻井取心可以通过室(1)利用钻井期间的地层漏失试验(lot测试) 据得到较为准确的地应力数据(。旳o h) hl, 测井数据)可得到深水条件下的上覆岩层压力 的关井立管压力可以求得地层孔隙压力(pp) o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到岩石的力学参数(e、u、4)和c),进而可得到地层有效 应力系数q。(4)结合测井数据,可实现整个储层段的各类参数求取。(5)根 据钻井资料,可得到目标井眼实际的井斜角巾和方位角q。因

10、此,测试期间井眼的井壁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为:首先,收集目标井的钻井 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岩石力学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式(3)和(4)求取井壁处 的主应力状态;最后,将主应力数据代入式(2),判断特定工况下井壁是否发 生破坏,同时,也可求得井壁失稳的临界生产压差。3模型验证及应用利用本文推荐测试期间井壁稳定分析方法,采用荔湾3-1深水气田某井的相关 作业和科研资料,计算了荔湾3-1气田某井的临界出砂牛产压差,并与中国石 巡大学(北京)利用全尺寸岩心取得的室内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如表2所 zj o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发现,由于有可靠的实钻数据和岩石力学实验数据的支持, 该方法计算结果精度在10%以内

11、,与文献1中经过室内实验校正得到的结果比 较接近,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但是,与文献1中的实验方法相比,使用本 文推荐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全尺寸岩心实验,能够节省大量实验时间和费用。表2临界出砂生产压差计算实例对比下载原表模型本文方法sand 1层4. 82sand2 层5. 85sandl层误差分析(%)8. 55sand2层误差分析(%)7. 54深水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深水高温高压环境对测试作业期间的井壁稳定性分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儿 方面:(1) 水深。与陆上和浅水(水深小于300m)地层相比,深水环境下(水深300m 以上)浅部地层成岩作用较差,而且一般没有密度测井数据,因此,在计算储

12、层上覆岩层压力时,深水浅部地层的密度计算与浅水和陆地存在一定区别,谭 强等提岀了深水条件下的上覆岩层压力计算方法虫,应用效果较好,建议予以 采用。(2) 高温。温度对于岩石的强度和力学特性参数是有一定影响的,吴忠等开展了 砂岩在高温状态下的力学特征实验研究固,实验数据显示,在25-200°c的实 验温度范围内,室内实验测得的砂岩岩样的弹性模量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降幅在25%以内;变形模量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降幅在5%以内;单轴 抗压强度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幅在5%以内,如图1和2所示。模量/gpa抗压强度/mpac5hj35图2高温下砂岩弹性模量、变形模量与温度的

13、关系5下载原图结合岩石弹性力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木文模拟常规疏松砂岩岩石力学特性, 研究了储层段井壁失稳吋临界生产压差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其他地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25-200°c范围内,储层井壁失 稳时的临界生产压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幅在20%左右,不可忽略。对于高温储层,由于测试期间,流体由地层流入井筒,因此,可认为储层段的 井壁处温度为地层温度,储层处于高温状态,考虑到储层岩石力学特性的区域 差异,因此,建议在进行室内岩心力学性质研究的吋候,开展高温条件下的室 内岩心实验,或者开展室温条件下的岩心实验,然后将所得数据转化为高温下 的岩石力学参数。

14、(3) 高压。高压指的是高地层孔隙压力,本文模拟常规疏松砂岩岩石力学特性, 研究了地层孔隙压力对储层段井壁失稳时临界牛产压差的影响,如图4所示。发 现在其他地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层井壁失稳时的临界生产压差随地层孔隙 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高的地层孔隙压力有利于测试期间的井壁稳定。临界生产压差随温度的变5.53.5 -3 hr-050100150温度c图3临界生产压差随温度的变化下载原图5结束语(1)本文分析了 fi前海上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在 偏远深水区块应用的局限性。结合深水测试期间的工况特点以及可用数据,推荐 了深水测试作业期间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用 实例验证了其适用性。(2)分析了地层高温对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发 现地层温度越高,相同条件下,临界生产压差越低,且降幅较大,因此,对于 高温测试井的井壁稳定性分析推荐采用高温条件下的岩石力学特征参数。(3) 分析了高压对测试期间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其他地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临界生产压差随地层孔隙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高的地层孔隙压力有利于测 试期间的井壁稳定。临界生产压差随温度的变图4临界生产压差随地层孔隙压力的变化 下载原图参考文献1赵彩庭,邓金根,王利华砂岩气藏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方法j长江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1, 8 (6) : 44-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