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调查报告范文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汇报 土壤是植物生长基质,是多个自然原因长久作用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条件,包含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供应和协调。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情况和肥力关键原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相关键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关键条件之一,它们含量水平及其植物有效性受气候、地形、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原因影响。土壤中(尤其是表层土壤)养分在地表径流和渗流作用下,会局部地进入周围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利于了解土壤现实肥力水
2、平和生产潜力,深入认识植被和土壤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区林分改造和植被恢复提供背景资料,并有利于深入了解土壤质量对周围水体潜在影响。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省级保护区,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和优良水质资源,含有极高科学研究、观光旅游、供应水源和保护环境等价值。为了解保护区内土壤本底情况及其对湖水水质潜在影响,同时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根底资料,对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1. 土壤关键类型及其分布 地质发育特征及岩性特征决定着地貌类型不一样,进而引发水热条件差异,使风化壳性质和土壤发育条件随之发生改变。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关键母岩类型有花岗岩、花岗斑岩、安
3、山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炭质页岩、砾岩和泥灰岩等。保护区内地貌类型复杂,有中山、低山、台地、丘陵、河流、人工湖和湖中岛屿等多个地貌类型。其中,中山关键分布于保护区西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海拔 800m 以上山峰有大嶂顶(890m)、轿子顶(915m)、蟾蜍嶂(932m)、桂山(1056m)和南山(954m)等。低山在保护区内分布较广,海拔通常在 500-800m,关键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台地和丘陵关键分布于保护区东部,海拔 500m 以下,丘陵地势较平坦。河流地貌即新丰江,分布于保护区北部。人工湖泊地貌即万绿湖,分布于保护区南部。人工湖岛屿地貌,分布于万绿湖中。
4、保护区西北部中山和低山关键岩性是石英砂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所以,这一区域风化壳和土层相对较薄,中山山地因为海拔相对较高,关键发育形成山地黄壤,而海拔低于800m 低山那么关键发育山地红壤。在保护区南部关键是黑云母花岗岩,比拟轻易风化,所以风化壳和土层较厚,土壤中微量元素较丰富。保护区东部台地和丘陵分布区关键是红色砂岩,不易风化,风化壳和土层很薄,植被稀疏,有些地方甚至岩石直接裸露,该区域内土壤关键为赤红壤。另外,在保护区居民点周围还有一定面积水稻土和菜园土分布。 2. 土壤关键理化性质分析 2.1. 土壤调查采样和分析方法 采样点根底设在植被调查样方内。选择代表性地段,挖掘剖面,深 100
5、-120cm 左右,划分层次,填写土壤剖面调查表。按 20cm 土层厚度由下而上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在采集分析样品后,在各层用环刀采土,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情况;用小铝盒采土,用于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环刀样品和小铝盒样品带回试验室后立即进行各项指标分析。分析样品带回室内后风干、除杂、研磨过筛后,贮于密封容器内供分析用。 土样测定方法:自然含水量,酒精燃烧法;容重和毛管持水量,环刀法;ph 值,水土比2.5:1,电位法;有机质,重铬酸氧化-外加热法;全氮,开氏法;碱解氮,扩散吸收法;全磷,hclo4-h2so4 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全钾,naoh 碱熔,火
6、焰光度法;速效钾,1mol/l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1。 2.2. 土壤关键理化性质 2.3. 1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土壤最关键物理性质之一,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等各个肥力因子及土壤耕性。土壤质地情况决定于成土母质(岩)、气候、地形、地表植被、人为活动等原因。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多为中壤土和重壤土(表 1),少数为砂壤土或轻粘土。土壤中 3mm-3cm石砾含量通常较低,多数土壤为非砾质土。这么质地情况对土壤物质循环和植物生长均比拟有 利。由表 1 还能够看出,同一剖面中上层土壤<0.01mm 颗粒含量大多低于下层土壤,这关键是受地表径流水淋溶作用影响。 表 1 土壤质地 地点
7、和土层深 剖面号 群落类度 型 (cm) 1. 0-20 白公塘 黄樟-20-40 马尾松 40-60 群落 60-80 80-100 100-120 2 0-20 茅坑 枫香-20-40 油桐- 40-60 杉木群 60-80 落 80-100 100-120 3 0-20 渔潭电 站后山 20-40 罗浮柿 40-60 -杉木 60-80 群落 80-100 4 0-20 渔潭电 站东 20-40 粉单竹 40-60 -杉木 60-80 群落 80-100 100-120 5 0-20 水稻田 20-40 样号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8、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石砾含量 g.kg-1 95.6 229.0 59.8 0.0 10.8 173.1 65.1 85.6 167.8 88.6 71.3 3.5 133.5 308.1 213.5 138.5 153.0 61.7 45.2 114.1 48.3 149.1 122.5 0.0 1.0 <0.01mm 土粒含量 g.kg-1 368.03 323.37 216.41 238.11 190.65 197.05 359.48 404.81 418.77 467.17 45
9、7.25 484.41 607.57 601.33 642.81 634.81 677.03 354.59 388.89 364.64 409.24 404.32 363.06 421.42 442.22 土壤质地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质砂壤土 少砾质砂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少砾质轻粘土 中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2 3.2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情况
10、和植物生长亲密相关,同时影响土壤温度、通气情况和养分转化速率。土壤中水分有不一样存在形态,对植物有效性亦大不相同。土壤自然含水量受地形、天气情况、植被覆盖、孔隙情况、结构、有机质含量等原因影响,变异很大。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自然含水量在 163.99461.07g.kg-1 之间,平均为 300.35 g.kg-1(表 2)。毛管持水量是指土壤毛管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土壤含水量,包含了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多种水分形态。其值大小反响了土壤保水能力,和土壤修养水源生态成效亲密相关。万绿湖自然 保护区土壤毛管持水量在 208.89613.53g.kg 之间,平均为 386.04 g.kg。从毛管
11、持水量来看,保护区内土壤持水能力较强。 2.2.3 土壤容重及孔隙性 土壤容重大小反响土壤松紧情况,是土壤关键物理性状指标。其值关键和土壤质地、结构、团聚情况、土粒排列情况及有机质含量等原因相关。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容重在0.651.61g 之间,平均值为 1.11g ,土壤容重总体上较小,说明土壤比拟疏松,有利于水分下渗和保存。另外,表层土壤容重通常低于下层土壤(表 2)。 表 2 土壤根底物理性质 自然含水量 g.kg-1 257.62 254.87 165.69 166.69 163.99 284.58 253.33 254.63 251.67 281.89 461.07 322.34
12、364.86 346.41 344.31 387.66 392.84 344.84 378.68 329.03 163.99 461.07 300.35 16.25 毛管持水量 g.kg-1 362.49 345.79 249.98 208.89 226.78 365.82 382.11 351.87 320.68 371.28 603.35 613.53 425.87 401.60 384.05 452.36 473.51 383.99 410.07 386.77 208.89 613.53 386.04 20.36 吸湿水 - 1g.kg 18.35 14.37 11.80 10.84 7
13、.40 9.30 19.18 20.73 20.94 21.21 19.33 21.07 26.22 24.70 20.38 21.71 22.15 18.82 18.46 16.67 18.70 16.58 14.35 18.74 17.99 15.33 7.40 26.22 17.90 0.90 土壤容重 g -3 1.04 1.21 1.37 1.61 1.42 0.94 1.07 1.16 1.15 1.07 0.65 0.89 0.89 0.92 1.07 1.06 1.03 1.27 1.24 1.19 0.65 1.61 1.11 0.04 总孔隙度% 60.71 54.37 4
14、8.38 39.12 46.30 64.58 59.55 56.31 56.51 59.47 75.30 66.46 66.53 65.45 59.76 59.86 61.26 52.02 53.05 54.91 39.12 75.30 57.99 1.62 非毛 毛管孔管孔隙度% 隙 度% 37.77 22.94 41.82 12.55 34.27 14.12 33.68 5.45 32.43 13.86 34.29 30.29 40.96 18.59 40.67 15.64 36.95 19.56 39.79 19.68 39.49 35.81 54.48 11.98 37.76 28.7
15、7 36.78 28.66 40.96 18.80 48.17 11.68 48.54 12.72 48.79 3.22 50.94 2.11 46.21 8.70 32.43 2.11 54.48 35.81 41.24 16.76 1.26 1.83 通气 孔隙度% 33.89 23.55 25.72 12.25 22.96 37.89 32.39 26.84 27.51 29.18 45.11 37.83 34.17 33.71 23.05 18.63 20.92 8.17 5.96 15.60 5.96 45.11 25.77 2.06 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 1.65 3.33 2.4
16、3 6.18 2.34 1.13 2.20 2.60 1.89 2.02 1.10 4.55 1.31 1.28 2.18 4.12 3.82 15.15 24.14 5.31 1.10 24.14 4.44 1.12 - 3 - 3 - 1-1 no.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和空气存在场所,也是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活空间。自然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百分比愈
17、大,水分和空气容量就愈大。土壤孔隙包含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关键用于通气,毛管孔隙那么能够蓄水。通常对于植物来说,孔隙度在 50左右或稍大而其中通气孔隙度占 20-40%之间为好。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总孔隙度在 39.1275.30%之间,平均为 57.99%,毛管孔隙度在 32.4354.48%之间,平均为 41.24%,通气孔隙度在 5.9645.11%之间,平均为 25.77%。总体来说,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总孔隙度较大,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百分比比拟合理,土壤含有很好通气性和透水性,并含有较强保水能力。 2.2.4 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是土壤关键化学性质,对营
18、养元素分解释放、植物养分吸收、土壤肥力、微生物活动、土源病虫害发生及植物分布和生长相关键影响。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水提ph 值在 3.924.93 之间,平均为 4.34,kcl 提 ph 值在 2.953.53 之间,平均为 3.21(见表 3),土壤呈强酸性反响。ph(h2o)和 ph(kc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82(表 4)。总体上看,土壤酸性程度由表层土壤往下表现出逐步减弱趋势(见图 1 中a,b),关键原因是枯落物分解过程中产生腐殖酸使表层土壤酸性增强,另外因为该地域丰富水热条件,土壤矿物质分解根本,上层土壤盐基遭受强烈淋洗,从而造成表层土壤酸性更强。 土壤缓
19、冲性是土壤缓解土壤酸碱反响能力。测定时分别用 ph 值为 2.13 和 8.26 溶液浸提土壤,然后测定土壤溶液 ph 值。从测定结果能够看出,ph(h2o)和用酸性浸提液测得 ph 之间差值在 0.701.80 之间,而 ph(h2o)和用碱性浸提液测得 ph 差值在 0.010.66 之间,说明保护区内土壤对酸性物质缓冲能力较差,而对碱性物质缓冲能力较强。 2.2.5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关键组成物质,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森林土壤有机质关键起源于森林凋谢物,另外还有枯死根系、森林动物和土壤小动物排泄物和尸体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有机质在土壤中含量通常仅占土壤重量 110左
20、右,但它是土壤中最活泼成份,对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影响很大,成为土壤肥力关键物质根底。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1730.86g.kg-1 之间,平均值为 13.01g. kg-1(表 3)。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有机质含量和土壤 ph 值(包含水提和 kcl 提 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 和-0.51(表 4),深入显示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酸度影响。在土壤剖面中,由表层往下,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表层有机质含量通常远高于下层(图 1 中 c)。 2.2.6 土壤氮素 土壤中氮关键起源于生物,有机质是自然土壤氮素关键起源,凋谢物分解可使土壤 n 素含量显
21、著增加。氮素是蛋白质根底成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土壤含氮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对磷和其它元素吸收。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全氮含量在 0.0900.999 g.kg-1 之间,平均值为 0.544 g.kg-1(表 3)。上层土壤含量显著高于下层(见图 1 中d)。全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72(表 4),这和以往很多相关研究结果一致3,4。另外,全氮和土壤 ph 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土壤碱解氮包含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蛋白质中氮素。其数量大小能够反响近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氮含量。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在 18.314149
22、.061 mg.kg-1 之间,平均值为 72.659 mg.kg-1。碱解氮和全氮、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58 和 0.78,这和以往很多研究结果是一致剖面中亦表现为上层含量比下层高,展现显著梯度(见图 1 中 e)。 表 3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含量 no. 4,5 。碱解氮在 ph ph 缓冲性* 有机全氮碱解氮全 p 速效磷全 k 速效 k (h2o) (kcl)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
23、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g.kg mg.kg g.kg mg.kg g.kg mg.kg 质 (2.13) (8.26) -1 g.kg 4.16 3.01 3.16 4.19 18.38 0.873 45.181 0.367 1.122 16.558 39.226 4.19 2.98 3.12 4.23 9.35 0.378 55.225 0.314 0.291 15.819 25.842 4.57 3.35 2.93 4.70 3.51 0.090 28.561 0.367 0.145 12.384 15.882 4.93 3.48 3.18 4.97
24、1.17 0.213 38.724 0.388 0.193 12.701 14.949 4.76 3.53 2.96 4.82 10.76 0.253 22.341 0.302 0.193 11.152 29.889 4.84 3.49 3.12 4.99 1.86 0.132 18.314 0.337 4.13 3.05 3.16 4.18 22.06 0.782 110.993 0.308 4.36 3.18 3.26 4.41 20.25 0.383 111.169 0.373 4.37 3.21 3.21 4.42 16.42 0.421 94.719 0.282 4.44 3.18
25、3.23 4.48 14.15 0.584 90.626 0.348 4.47 3.10 3.19 4.57 8.74 0.420 74.007 0.305 4.40 3.15 3.21 4.65 10.57 0.668 76.197 0.298 3.92 2.98 3.18 3.93 30.86 0.880 149.061 0.586 3.96 2.95 3.04 4.03 21.19 0.958 70.280 0.372 4.04 2.95 3.08 4.07 16.43 0.871 86.434 0.333 4.16 2.96 3.07 4.21 11.12 0.999 76.247 0
26、.626 4.26 2.96 3.11 4.36 9.89 0.380 47.418 0.687 4.31 3.14 3.28 4.34 20.29 0.744 84.241 0.449 4.22 3.17 3.32 4.29 10.86 0.660 49.294 0.370 4.22 3.20 3.18 4.33 9.14 0.417 55.355 0.410 4.47 3.21 3.56 4.58 14.67 0.705 125.319 0.474 3.97 3.19 3.28 4.63 10.61 0.376 79.949 0.401 4.61 3.30 3.21 4.82 7.11 0
27、.174 53.179 0.399 4.53 3.49 3.78 4.71 17.75 0.707 108.889 0.406 4.15 3.27 3.31 4.23 11.79 0.666 82.117 0.366 4.61 3.53 3.52 4.81 9.35 0.420 55.279 0.351 0.725 11.136 17.127 1.365 9.641 58.212 1.124 8.830 45.451 0.782 7.777 35.802 0.538 0.391 0.538 6.465 35.802 9.198 31.756 7.841 28.021 86.225 57.901
28、 70.351 60.391 - 1-1-1-1-1-1 1.229 14.069 0.933 15.222 0.831 14.642 0.734 15.456 0.343 15.578 29.577 1.757 8.592 77.821 1.024 11.077 51.676 1.217 9.846 52.299 1.413 10.201 72.219 1.363 12.836 1.019 15.069 13.209 11.568 5.751 10.704 63.504 54.166 62.881 42.339 1.848 11.081 22.419 3.92 2.95 2.93 3.93
29、1.17 0.090 18.314 0.282 0.145 6.465 14.949 4.93 3.53 3.78 4.99 30.86 0.999 149.061 0.687 13.209 16.558 86.225 4.34 3.19 3.21 4.46 13.01 0.544 72.659 0.393 1.541 11.748 45.451 0.05 0.04 0.04 0.06 1.35 0.053 6.448 0.020 0.521 0.572 4.024 * 缓冲性测定时用缓冲液(浸提液)ph 值分别为 2.13 和 8.26,测得数值为分别用这两种浸提液浸提土壤测得 ph 值。篇
30、二:土壤调查汇报 土壤和土地资源调查野外实习汇报 一、试验目标 1 加深对书本知识认识和了解 2 理论联络实际,达成对资源认识和管理 3 加强我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 4 学习常规土壤调查和制图方法,同时全方面提升 二、实习任务 1. 从地质角度,认识岩石种类、特征及多种环境条件 2. 认识不一样环境对土壤形成影响,掌握观察、描述土壤特征及其规律方法 3. 掌握土壤调查工作步骤,学会根底制图方法 4. 了解所调查土壤资源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 三、实习准备 为使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做好实习一切准备是异常关键。 指导老师准备工作,关键是确定野外实习地点,预查、制订实习方案(包含目标要求、日程安排、人
31、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搜集和分析相关实习地域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准备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必备根底图件。地形图百分比尺大小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域范围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百分比尺宜大,反之宜小。我们这次采取 1:100000 地形图。 (二)资料和图件搜集和分析。 1. 自然条件包含对调查区气象气候资料和气候、植被、地貌、母质和母岩、水文了解和分析。 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目标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和演变影响。包含历史上人类活动;现在社会情况,尤其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
32、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 量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关键问题;水利、施肥情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用具准备:洛阳铲、铁锹、剖面刀、钢卷尺、放大镜、三角尺、土壤标本盒、10%盐酸。 五工作步骤: 1. 概查:概查前,依据地形图及相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明确概查需要完成五项任务; 2. 详查: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验剖面及洛阳铲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绘制; 3. 评土比土; 4. 绘制土壤分布图及编写实习汇报。 四河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 河北土壤类型
33、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关键有 7 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关键分布在太行山麓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 7001000 米以下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 3464;潮土关键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平原地域;棕壤关键分布在太 行山、燕山中山和局部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关键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 30;栗钙土关键分布在张家口地域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局部地域,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域广泛分布
34、,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过分区;灰色森林土关键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关键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 a 层土下直接和基岩接触,常和粗骨土镶嵌分布。其它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 五、实习路线和观察内容: 1. 保定白洋淀:地形由山麓平原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地势越来越低,关键观察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改变。测区土壤类型为潮土,关键土壤亚类有湿潮土,沼泽土等。 2. 保定西陵林场:地形由山麓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越来越高,地下水水位逐步加深,使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停减弱,直至不参与土壤成土过程。因为地形改变,太阳辐射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35、,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也发生了改变。 六、 保定市:(1)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而枯燥,夏季炎热多雨,寒旱同期,雨热同期.(2)地形:地貌分别很显著,山地,丘陵,山麓平原,交接洼地,洼淀,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山体岩石类型有花岗岩,石灰岩类,页岩类,石英岩类等.(3)母质:在山区,有多种母岩风化而成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在平原,有不一样颗粒组成冲积物和风积物和湖积物.山麓平原多以黄土母质和洪冲积物母质为主,冲积平原以冲积物母质为主,河流沿岸为风积物母质,安新白洋淀为湖沉积母质.(4)水文和水文地质:我区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现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根底能够满足生产
36、,生活需要.(5)植被:不一样地形部位分布不一样植被:海拔 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关键植被为苔草属.海拔 1200 米以上为棕壤,植被为人工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海拔 20 米到 100 米有地带性褐土分布植被多为旱生阔叶林及灌木和草本植物.在京广线以东冲积平原上关键是潮土,天然植被少,除农作物外,有杨树,柳树等.在白洋淀周围,有湿生植物,如三棱草,芦苇等. 白洋淀:也叫湿地,是华北平原上最大淡水湖,共 143 个湖泊,是历史上水草丰美北方大湖。多年来,因为自然和人为原因使其水质逐步恶化,水体展现轻度富营养化,整个水体五项指标超标:含氮总量 8 倍超标,含磷总量超标 3.6 倍,cod 总量超
37、标 0.74 倍,bod 总量超标 2.07 倍,硫化物总量超标 3.55 倍。 (二)实习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 (三)路线调查过程中各土类成土原因、土壤类型、剖面特点及土壤利用改进方法和路径 一潮土 1. 成土原因: (2)地形:在冲积平原上,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地下水位浅,通常在 1.5-3.5米。 (3)母质:近代河流冲积物,砂粘相间,分层显著。 (4)植被:喜湿杂草,马塘,狗尾草,茅草,等。 (5)地下水情况:参与潮土形成,地下水位浅,土体内外排水均不良,存在潴育化,有锈纹、锈斑,出现部位比拟浅在 30-40cm。也易看到铁锰结核。 2. 成土过程: (1)潮土化过程:矿物质积累和迁移
38、过程,钙积累和迁移过程,形成了钙积层,出现了假菌丝,存在可溶性盐积累移动,铁锰氧化物最终形成锈纹锈斑。存在有机质矿物质分解 (2)旱耕熟化过程:土壤发生型:ap-p-bw-cw 3. 关键亚类: (1)经典潮土(或潮土):分布在冲积平原岗地向洼地过渡倾斜平地上,山区沟谷处有零星分布。ap-p-bw-cw(ap 层是耕作、犁底过渡层,p 层为犁底层,bw 锈纹淀积) (2)脱潮土:属潮土亚类,原称为褐土化潮土,是潮土土类含有褐土性质,土壤发生型为:ap-p-bca-cw,有假菌丝或砂姜出现。 (3)湿潮土:关键分布在低洼地域,又叫沼泽化潮土,是潮土亚类。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
39、灰色或灰蓝色。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潜育化,长久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 (4)盐化潮土:表层有积盐现象,盐分含量0.2%,盐生植被为盐蒿,盐蓬和芦苇。 (5)碱化潮土:碳酸盐含量较高,指示植被为碱蓬和柽柳。 4. 剖面特征:第一层耕作层,碎块状结构;第二层犁底层,片状结构;第三、四层是心土层和底土层,大量锈纹锈斑出现,越往下越多,铁锰氧化物沉积物。 5. 土壤利用改进方法和路径: 潮土分布区域地势平坦且土层深厚,通常均用于耕种,属农业土壤,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作业,热量丰富,能达成十二个月两到三熟。但也有局部缺点轻易出现旱涝碱咸,另土层薄较为贫瘠。依
40、据其特点,该土壤利于应由各级政府统一方案、综合治理,调整作物布局,提升经济效益,从生态角度出发,开展立体农业。 6. 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灰色或灰蓝色。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 潜育化,长久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出现了锈纹锈斑 和泥炭层,因为处于复原状态。潮土在 2030cm 处出现氧化复原层说明地下水位上升。 二褐土 1. 成土原因: (1)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干湿季节显著,旱季长; (2)地形:分布在低山丘陵盆地,冲积扇和山麓平原,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3)母质:黄土或黄土状洪冲积物,富含碳酸钙; (4)植被:
41、半旱生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草本植被,指示植被有:酸枣、荆条、白羊草、萎陵草、菅草、达乌里胡枝子、黄被草、毛地黄、蒺藜、阿尔泰紫菀等 (5)地下水情况:地形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不超出 4 米较深,通常不参与成土过程,假设参与了成土过程那么会有锈纹锈斑出现。 2. 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褐土粘化过程是残积粘化,粘粒排列方向无规那么,淋溶弱; (2)弱淋溶钙积过程:有钙积层,出现假菌丝和砂姜 (3)有机质聚积过程 3. 成土母质(土属): 测区内出现褐土成土母质类型关键有:花岗片麻岩残坡积物、石灰岩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和黄土母质。 4. 剖面特点: 整个土体课大致分为四层:a-bs-bca-
42、c a 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灰棕色或灰褐色,壤质,疏松多孔;五氧化二磷含量 5-50mg/kg,氧化钾含量 70-175mg/kg,腐殖质含量 1-1.5%; bs 层:粘化层,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通常呈褐色; bca 层:钙积层,浅褐色或淡黄色,轻壤到中壤,块状结构,盐酸反响强烈,有假菌丝和砂姜; c 层:母质层,岩石风化后碎屑物,黄土,黄土状洪冲积物。 5. 关键亚类: (1)淋溶褐土:在棕壤之下,出现在褐土最上部,海拔较高,通常为 1000 米以上,ph 值微酸性 6.5 左右,a-bs-c 结构(bs 为粘化层),本测区内看不到; (2)经典褐土或褐土:母质层中也含有一定少许钙
43、质,a-bs-bca-c 结构,盐酸反响上弱下强; (3)碳酸盐褐土:分布在山地丘陵岗坡和山麓平原,河流阶地和盆地边缘,发育在黄土为主碳酸盐母质上,通体石灰反响强烈,为 a-bs-bca-a 结构(ca 丰富),加 10%hcl,土体冒泡; (4)潮褐土:原来称为草甸褐土,分布在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带(白洋淀中心沼泽土)位置低,洪冲积扇末端指状缓岗上,a-bs-bca-cw 结构(bca 钙积,cw 潴育层出现锈纹锈斑,通常为 1m 以下很深局部出现; (5)褐土性土:因为成土年份较短呈 a-c 结构,分布在褐土区内,低山地顶部和阳坡,土层薄,植被不好。 6. 改进利用方法和路径: (1)应
44、该注意开展浇灌,多建局部储水池,用来积聚雨水,浇灌农田,利用水土保持方法,在山谷中间期谷坊坝,用以拦截雨水和残坡积物质,在山坡上修建梯田和鱼鳞坑,拦水拦沙保持水土;(2)用养结合,注意氮磷肥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以提升土壤肥力;(3)统一方案,合理利用,林果跟经济作物全方面开展,推行立体农业。 (四)西陵区土壤调查: 1. 从保定出来一路向西,满城测区为山前平原上部,母质类型是河流冲击物,不算台地。地下水对土壤影响逐步减小,看不到氧化复原层。关键是看褐土亚类,经典褐土上部 hcl 反响微弱,下部较强;碳酸盐褐土整体反响很强或是上强下弱,关键影响原因是母质;潮土褐土在 1m 以下出现氧化复原层,
45、有锈纹锈斑;褐土性土不长农作物。满城测区黄土台地,基岩是石灰岩,新黄土质地轻直立性结构显著并有大量假菌丝出现和砂姜,质地粘重,盐酸反响强烈。老黄土根底上无盐酸反响(判定新老黄土关键是看其质地是否均一,是否夹有碎石)。古风化壳:颜色更深,石灰岩上层,土体颜色发红,夹杂碎石,滴盐酸后根底上不冒泡。植被:酸枣、荆条、草本植被类型。 2. 从实习基地出来向九龙山方向出发,经过了河漫滩,砾石多,质地粗(定土类时,有大块砾石且质地粗时定为冲积土,因为形成时间短没有什么层次;假设层次显 著,石头不多,且有锈纹锈斑出现那么定为潮土)。然后是一级阶地,不是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不显著,此处定为经典褐土,因为地形面积
46、较大,不会是潮褐土且没有盐酸反响,剖面也不经典。 3. 西陵测区属清朝皇陵区,人为原因对土壤影响较大,有些土壤经过人为扰动,破坏了土壤篇三:土壤和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汇报 土壤和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汇报 一、实习概况 1. 1 实习目标和任务 (1)观察不一样地貌类型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 (2)认识不一样条件下土壤形成条件、土壤剖面特点。 (3)学会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方法。 (4)经过实习掌握土壤调查方法和野外工作步骤。 (5)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土壤形成有利和不利原因,提出改进利用具体方法。 1. 2 实习意义 了解岩石特征、土壤发生开展规律及土壤性质和外界条件之间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数
47、量和质量,提出改进利用土壤方法,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地合理开发并确保土地资源可连续利用。 二、实习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 2.1 白洋淀 2.1.1 地理位置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湖泊,在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 50多个,并以大面积芦苇荡和千亩连片荷花淀而著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2.1.2 面积地貌 现有大小淀泊 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 336 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 13.2 亿立方米。
48、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南拒马河,扩大水源。因为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停缩小趋势。 淀区总地势自西向东略有倾斜,地势平坦,地面自然坡度 1/7000。西半部淀边区高程79 米,最高 10 米。为冲积平原洼地。地势较高土壤发育为褐土,地势较低为潮土。东半 部水区淀底高程 5.56 米,园田通常高程 8.5 米左右。为湖沉积沼泽土,因为常年种植水稻,形成水稻土。 2.1.3 气候条件 白洋淀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域(枯燥度 1.40),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大陆度64.3)。四季清楚。春季枯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49、冬季严寒少雪。 2.1.4 经济情况 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是有名淡水鱼场,盛产鲑鱼、鲤鱼、青鱼、虾、河蟹等 40 多个鱼虾,加之水生植物遍布,野鸭大雁栖息,这里大家能够捕捞鱼虾,采挖莲藕,双可猎取各类水禽,十二个月四季,一片繁忙。故被人称为“日进斗金,四季皆秋”聚宝盆。 2. 2 保定市 2.2.1 气候 保定年平均气温 12,年降水量 550 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清楚,冬季严寒有雪,夏季炎热枯燥,春季多风沙,秋季清凉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2.2.2 地形 地貌分别很显著,山地,丘陵,山麓平原,交接洼地,洼淀,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山体岩石类型有花岗岩,石灰岩类,页岩类,石英岩
50、类等。 2.2.3 母质 在山区,有多种母岩风化而成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在平原,有不一样颗粒组成冲积物和风积物和湖积物。山麓平原多以黄土母质和洪冲积物母质为主,冲积平原以冲积物母质为主,河流沿岸为风积物母质,安新白洋淀为湖沉积母质。 2.2.4 水文地质 我区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现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根底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2.2.5 经济情况 保定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特色显著。全市正建成 7 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 个果品基地和 8 个牧渔基地,年均产粮食 526 万吨、果品 60 万吨、肉类 46 万吨。雄县红小豆、满城草霉、易县磨盘柿、阜平大枣、顺平红富士苹
51、果、曲阳鸭梨、唐县小尾寒羊、涞源虹鳟鱼等产品远近著名。望全部辣椒、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纺、顺平肠衣、白沟箱包、安新羽绒、容城服装、曲阳石雕等,已形成一批企业和优势产业。全市农产品商品率已达63%,农业产业化率达 31%,深入开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扩大对外经贸前景宽广。 2.3 易县 2.3.1 气候条件 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平原区年均温 11.413.5,10积温 4065,无霜期 186 天,年降水量 564mm;山区平均气温 9.49.7,10积温 3880.7,无霜期 160天,年降水量 668mm。 关键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瓜
52、果类。 2.3.2 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 181332 米,大地貌有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西部为山地,有五大山脉:摩天岭、云蒙山、五迴岭、五峰寨、狼牙山,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本测区属丘陵区,基地海拔 80 多米,有些丘陵,地形关键有河床、河漫滩、阶地、黄土台地、山地(山脊、山坡、山麓)、母质和土壤,其利用方法也不一样。 2.3.3 水文地质 县域内有五大河流: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漕河。拒马河本县河长32.5km,北易水 39km,中易水 61.5km,南易水 33km,漕河 50km。地下水位较深,水质良好。 2.3.4 植被条件 山地有些乔木,主人工林,像松、柏
53、、槐、杨、柳等,较高山有栎、桦树等,草本主禾本科,如白草、菅草、黄背草,灌木有酸枣、荆条,长势阴坡好于阳坡。 阶地大局部被利用,主种植粮食作物,台地以旱作为主母质,没水浇条件,低阶地有水浇条件,种植局部高产作物,除此之外有些田间杂草和乔灌木。 2.3.5 母质类型 关键分布有碳酸盐类岩石(沉积岩),还有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关键燧石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岩浆岩,岩浆岩有安山质凝灰岩,变质岩有花岗片麻岩,其母质有残坡积物、洪冲积物,还有黄土(新黄土和老黄土)等。 2.3.6 土壤情况 全县土壤类型关键有褐土、棕壤、潮土、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等。通常 700 米为棕壤,丘陵区为褐土,5
54、0 米以下为潮土、水稻土、风沙土。该县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平均0.6%,单体 p5ppm,占耕地 10%左右,说明土壤较贫瘠。 2.3.7 经济情况 因为历史和自然条件限制,工农业根底微弱。过去山多耕地少,交通不便,单靠种植业,人民生活不富裕。近 20 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开展较快。尤其是河北农大太行山开发, 给这里农民致富奠定了一定根底。现在,农业不停开展,乡镇企业不停扩大,交通、通讯不停完善,矿产、旅游资源不停得到开发,人民生活快速得到提升。 三、实习路线和观察内容 3. 1 保定白洋淀 关键观察: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 土壤类型改变情况为:潮褐土潮土
55、盐化潮土湿潮土沼泽土。 (1)望亭乡(清苑县) 山前平原区(下部):地形低洼,同时受地下水影响,地下水随季节不停上下,有氧化复原过程,形成潴育层,含有显著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 亚类:属于潮褐土(上部含有褐土特征,下部出现氧化层)。 土属(母质类型):河流洪冲击物。 (2)同口(白洋淀周围地域) 上部:泥炭层(灰蓝层);下部:氧化复原层。 (3)白洋淀 山前平原区和冲击平原区交接洼地,淀内为潮土。 4. 2 保定川里 关键观察:山麓平原向山地过渡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 山麓平原中下部耕地潮褐土。 洪积平原上部褐土。 黄土台地碳酸盐褐土。 石灰岩、砂页岩、花岗片麻岩山地褐土性土。 河流
56、阶地潮土、潮褐土。 5. 3 保定紫荆关西陵林场 关键观察:山麓平原到山地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情况。 黄土台地碳酸盐褐土。 花岗片麻岩淋溶褐土。 四、西陵区土壤调查 6. 1 土壤调查工作方案 (1)分析研究成土原因,熟悉工作底图,划分地貌单元并设置概查工作路线。 (2)集体概查。 (3)详查练习:定点标图、剖面挖掘、描述取土、罗盘及洛阳铲使用等。 (4)总结概查情况及土壤分布规律,确定初步土壤分类系统,确定技术操作规程。 (5)详查准备:设置剖面点并制订详查工作方案。 (6)详查。 (7)详查资料审查。 (8)评土比土并拼图。 (9)补充调查 (10)清绘土壤分布图 7. 2 土壤调
57、查工作步骤 4.2.1 概查 概查前,依据地形图及相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明确概查需要完成五项任务。即, (1)了解掌握测区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 (2)了解测区关键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并确定出初步工作分类系统; (3)为详查作准备,制订详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 (4)检验工作底图实用性; (5)假设使用遥感影像作为底图建立影像判误标志。 4.2.2 详查 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验剖面及洛阳铲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绘制。 详查过程中土样采集标签书写 (1)土盒采集:每一个土壤类型要采集一个土盒,原状土、满、按次序装、贴好标签。标签包含:剖面代号、土壤类型代号、
58、土层深度、采集者、采集日期。 (2)分类系统:土类亚类土属土种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上图代号: 土类:潮土、褐土、冲击土; 亚类:潮土亚类 1;经典褐土 1;碳酸盐褐土 2;潮褐土 3;褐土性土 4. 土属:中酸盐残坡积物(花岗岩、花岗片麻岩)1;碳酸盐残坡积物 2;砂页岩、千枚岩、板岩等 3;老黄土 4;新黄土 5;洪冲积物 6;篇四:土壤调查汇报 山伯伯农庄果园土壤调查汇报 土壤是植物生长基质,是多个自然原因长久作用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条件,包含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供应和协调。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情况和肥力关键原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相关键影响。土壤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工作安全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社交电商行业用户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放宽及答案解析
- 合同责任认真履行承诺书(5篇)
- 财务报销申请审批流程标准化工具
- 校园安全培训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弱电从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带下病中医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信息安全加固保护承诺函(3篇)
- 2023年度青春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幼儿绘本阅读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班会课件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船舶结构与货运》教学课件-02船体结构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通用权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 2022年《工程化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