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生)_第1页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生)_第2页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2、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3、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4、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 族自豪感。5、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知识链接】一、词的发展(1)词的起源: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 短句” “诗余”、“曲子词”、“

2、歌词”等。(2)词有多种词调或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调的文字声韵 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 等。二、走进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 城

3、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 通俗,音律谐婉。三、意境鉴赏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 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 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赏析意 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四、背景引入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京城开 封应试,路过杭州,想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 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投赠他,

4、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在这 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 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 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 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这首词是柳 永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情 感。

5、【自主学习】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参差()() 堤沙()天堑()罗绮()重() 湖叠巘(厂羌管(钓叟() 千骑() 箫鼓()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骤雨:兰舟:凝噎:去去:经年:风情:形胜:天堑:3、朗诵诗词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 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 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 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6、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找出词中子特别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合作探究】望海潮1、作者如何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朝品牌大都市一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2、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用那些艺术手法来表现的? 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3、你认为这首

7、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4、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 例吗?5、请概括这首词的主旨6、总结这首词的艺术特色雨霖铃1、雨霖铃一词,贯穿这其中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 词应如何划分?2、品读上阕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3、品读下阕作者在“念去去” 一句之后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 设想自己今后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4、这首词的上下阕是怎样巧妙过渡的?5、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着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 氛围?6、作者通过描写

8、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 沉的离情别绪。(课外迁移,对比比较情感)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南宋吴文英唐多令【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 I)寒蝉(ch 6)骤雨(zh au)良辰美景(ch en)B.繁华(f 6)凝噎(y e)钓叟(di co)无涯(qi cn)C.豪奢(

9、sh e)堤沙(d i)珠玑(ji)咏赏烟霞(sh mg)D.叠巘(y m)凄切(qi e)风帘(lim)兰舟催发(f c2、卜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坐落 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4.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 叫 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

10、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 琴趣等。B. 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C.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 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D.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 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 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5. 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 阖、波

11、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B.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 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C .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 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 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D.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 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 结构疏散有致。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

12、心 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 他们都会安之若素。B.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 忘却了曾 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 人痛惜不已。C. 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 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 谓风华绝代。D. 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 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 是对历史的蔑视。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

13、,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 干处,正恁凝愁。(1) 这首词起笔不凡,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2) “渐霜风凄惨”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请具体 分析。(3)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 是游子思归。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 (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 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请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 数,春且住。且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 檐蛛网,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