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复习提纲_第1页
必修2复习提纲_第2页
必修2复习提纲_第3页
必修2复习提纲_第4页
必修2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1 页 共 7 页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铁犁牛耕(识记)(1)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可朝同一个方向翻土。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隋唐时期, 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深浅。 至此, 我国的犁耕已相当完善。2、都江堰和古代灌溉工具(识记)(1)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曹渠,白渠和龙首渠。(2)曹魏:翻车,唐:筒车,宋: 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 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业(识记

2、)(1)商朝:原始瓷器,东汉:成熟的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秘色瓷,宋朝:五大名窑(定均官汝哥,定窑出产白瓷)明清:青花瓷(明宣德年间),彩瓷,珐琅彩。(2)瓷都:江西景德镇。2、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识记)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理解)(1)形成:春秋时期加速私有,战国时期正式承认。(2)土地兼并: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方式:买卖,强占,抵押,赏赐。原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影响:两极分化,矛盾激化,影响统治。抑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明朝按照

3、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2、重农抑商政策(理解)(1)战国时期:原因:商业危害农业统治。措施:商鞅劝课限商。目的: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统治。(2)西汉:原因 : 商业大贾操纵物价。措施:汉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评价:积极作用: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利农,巩固统治。(3)明清:背景:工商业空前繁荣。措施:劝课农桑,鄙视工商,茶盐专卖,加征商税。后果:影响了工商业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

4、新兴地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2 页 共 7 页主政权。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海禁和闭关锁国(应用)(1)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5、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课)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识记)时间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开辟的航路意义1487 年迪亚士葡萄牙王室欧洲到非洲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王室欧洲到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含义:手工被机器取代,机器生产机器原因:资本、劳动力、市场、成本过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

6、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影响:(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组织形式(3)经济结构改变( 4)生活方式变化(5)社会关系变化(6)政权巩固( 7)社会意识,自由主义思想(8)世界市场的形成(9)殖民扩张(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识记)(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

7、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3 页 共 7 页(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洋务运动(应用)(1)背景:内忧外患。(2)目的:维护统治。(3)方式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4)主导者:洋务派(5)实践:军工:安庆内军机械所(曾国藩), 江南织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求富: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学堂以及留学。(6)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7

8、)影响: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封建经济的瓦解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识记)(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抵御经济侵略,近代化(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

9、的初步发展(理解)(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大,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理解)(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 a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

10、”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第一个五年计划(识记)(1)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要求记忆)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4 页 共 7 页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理解)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3、中共八大(理解)(1)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2)主要内容: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

11、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伟大的历史转折(理解)(1)1978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3)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12、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 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理解)(1)背景:国内:阻力;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形成:( 1)提出:南方谈话(2)十四大:目标提出,基本框架(3)十五大:进一步完善(3) 21 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4)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第十三棵)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

13、创办(识记)(1) 1980 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 年,海南省(2)特征: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以市场调节为主。(3)作用: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识记)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5 页 共 7 页(1)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 年 ,作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3) 1992 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4)对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具有深远影响。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

14、成的特点(识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十四课)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理解)(1)变化原因:鸦片战争,打破“闭关锁国”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影响。(2)表现:衣:洋布,洋装食:西餐住:洋房(欧式或中西合璧)风俗:戊戌变法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辛亥革命“断发易服”有了反清的革命色彩,婚丧仪式由繁变简。(3)意义:在中国饭封建的进程中,反封建启蒙的先声。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1、1929 经济危机的表现(识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

15、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识记)(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复兴工业(核心)(3)调整农业政策(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2、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理解)(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用)1、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美

16、国经济出现“滞涨”。出现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最低收入,提供社会服务。(3)主要内容:建立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4) 20 世纪 70 年代,福利国家日益完善,1973 经济危机后受挫,仍继续发展。(5)作用:稳定社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80 年代后,缩小福利国家规模。3、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1)第三产业:原因:科学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多样化。必修 2 复习提纲第 6 页 共 7 页兴起表现:最快的部门,产值占比重,就业

17、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迅速上升。作用: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的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新经济:原因: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表现:经济长达10 年的增长。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 理解 )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

18、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3)评价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十三课)世界的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理解)(1)背景:相似的文化传统;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应对两极格局,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2)过程: 1951 年,欧洲媒钢共同体;1957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罗马条约:联合,消除壁垒,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 年,欧洲联盟条约,目标:建立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欧洲联盟成立;1999,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3)意义: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识记)(1)背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2)过程 : 1989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1991 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 ;同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