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产业如何划分的_第1页
第一二三产业如何划分的_第2页
第一二三产业如何划分的_第3页
第一二三产业如何划分的_第4页
第一二三产业如何划分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怎样划分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 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 以及社 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 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 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 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 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 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 两大部

2、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当代划分产业部门的一种分类方法。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作用于 自然 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把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 产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产业,第三产业则是提供满足人类基 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亦称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生产食物,而农业就是生产食物的部门。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从为人类提供 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 农业开始的。后来,当农业生产的食物不仅能够 满足农业人口本身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才逐渐从农业生产中腾出 一部分人从事工业和其他生产或活动,以满足人类其他进一

3、步的需 要。马克思说:“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 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农业和工业充分发展了, 人类又要求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各种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上的 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以及为生产服务的各种需要等。马 克思曾经预料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 产的人口的比重将会减少,而从事非生产劳动的时间和余暇将会增 多。英国经济学家A.G.B.费希尔把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为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的特征是以农业和 畜牧业为 主。第二阶段是以纺织、钢铁和其

4、他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迅速发展为特 征。第三阶段是以各种 服务业的生产为主的产业迅速发展为特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的 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工业中就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接着,在工业中 就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也趋于下降。(人口向城市聚 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经济学界把这种经济发展趋势称为 “配 第-克拉克定律”,它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W.配第和英国经济学家C.克 拉克(1905)发现和加以表述的。三次产业概念的形成 近代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中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过

5、程中, 逐渐形成按照三次产 业来划分 国民经济 的概念和方法。在 20 世纪 20 年代、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就流传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概念。 他们把农业叫作第一产 业,把工业叫作第二产业。 1935 年费希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他认为,第三产业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 高级的需要。 1940 年克拉克更加广泛地使用了第三产业的概念,指 的是服务性产业, 包括在第一、 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 1957 年他又明确地将产业结构分为三大部门。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反映了社会分工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不 同阶段,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顺序,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现代 社会

6、经济中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规律。目前,第一、二、三产业的概念 在世界上已被广泛应用。 在许多国家里, 都按三次产业的划分法来划 分国民经济 的部门。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 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对第一、二、 三产业,各自应包括的范围认识并不一致。例如:有的将采矿业划入 第二产业,有的则把它划入第一产业。划分三次产业范围上的不同, 又是由于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对于划分三次产业有不同的标准: 以 生产过程 和消费过程是否同时进行为划分标准, 不同时进行的作为第 一产业或第二产业, 同时进行的作为第三产业。 以距消费者的距离 远近为划分标准,距离最远的为第一产业,次远的为第二产业,距离 最近的为第三产业。

7、以产品有形还是无形为划分标准, 产品有形的 划为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产品无形的划为第三产业。80 年代初,中国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来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 , 以便从不同角度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水 平。 198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中国三次产业划分 的意见:第一产业:农业,其中包括 林业、牧业、 渔业 等。 第二产业:工业和 建筑业 。在工业中又包括采掘业、制造业、 自 来水 、电力、蒸气、热水、 煤气 等。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 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

8、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 供销 和 仓储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 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 旅游业 、咨询服 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 质服务的部门, 包括教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科学研究事业 ,卫生、 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 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 警察 等。这个层次本 来不属于产业的范围, 只是为了便于同西方国家通用的口径相协调和进行国际对比而设立的由于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在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 位和作用不同, 中国在统计第三产业产值的时候, 只计算上述第一层 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产值。 按这三个层次计算的是第三产业的 国内 考核口径。中国在同西方国家进行国际对比的时候, 拟按西方国 家通用的计算范围, 即采用上述四个层次计算第三产业产值。 按四个 层次计算的是第三产业的国际对比口径。 同样,中国在统计国民生产 总值的时候,只计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增加值。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 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 70 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速 度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10、速度。 社会中的 劳动力 和生产资 料大量地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向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转移 (见 生 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 )。现在,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 经济生活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主要是靠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因为第一、第 二产业不够发达而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比重也都较低 ,从世界范围内观察 ,随着技术进步的发展,今后第三产 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以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就 业人员中的比重都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在变化。 从多 数国家第三产业的内部

11、结构来看, 商业 一直占居第一位。 现在有的国 家,如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商业中的就业人数,在第三 产业中占据了第一位。在服务业中,大致可以分为生产服务业和生活 服务业,前者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后者是为个人生活 或公共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服务业又可按其技术的新旧分为传统的 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传统的服务业,如旅游业、饮食业、修理业 等;新兴的服务业,如咨询信息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等。在发达国 家,近年来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 发展速度大大超过 了传统的服务行业。新兴的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又和传统的第三产业 相溶合,彻底改造了传统的第三产业各部门,使它们向着

12、现代化前进, 这就使整个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为提高。此外,教育、 科研、卫生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的增长速度 也很快。第三产业的性质和重要作用虽然,第一、第二产业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不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 部门,它们在产品上有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区别;但是,它们 都是从事生产劳动的,都生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都是一种产业部门。 马克思把社会消费品区分为 商品和服务两大类。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服 务消费品也是一种产品,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说:“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由于他们的生产费用,也有交换价值”(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

13、第160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 服务形式存在的产品也是商品,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 使用价值和价 值。服务产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在服务产品中凝结着服务劳动,它同样是人类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 晶,服务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了服务,他们的劳动消耗便形成服务产品 的价值。根据对第三产业的性质,在国民总产值的统计中,不仅应当 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形态的产品的增加值,而且还应当包括第三产业所生产的各种非物质形态产品的增加值。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相当于国民收入加上固定资产折旧; 非物质资 料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等于这些部门的纯收益 (包括劳动报酬和其他收 益)加上

14、固定资产折旧。在当代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已经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第一、 第二产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第 一、第二产业,从更加广阔的领域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 的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为生产服务的部门, 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提高了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促使第一、 第二产业的企业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 了为生产服务的流通部门,缩短了生产过程和 流通过程,促进了整个 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便于第一、第二产业部门 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并且及时地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变化, 能够促使国 民经济结构日益趋于合理化。

15、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其中交通运 输业、邮电通讯业的发展,便于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 联系,在它们之间建立互相补充的关系,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促进各 地区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 顺利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生活服务部门的发展,提高了消费的质量, 扩大了服务消费的规模,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人们的生活 消费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第三产 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的发展, 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 明的提高,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对于社会生产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改变那 种只重视发展第一、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