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五数列考点情况总结分析 必修五 数列 知识梳理 1. 数列的前 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n na a a s ? ? ? ? ?2 1; ? ?) 2 () 1 (11n s sn san nn. 例 1. 以下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ns ,分别求它们的通项公式na . n n s n 3 22? ? ; 1 3 ? ?nns . 设数列 ? ?na 满足2 1 *1 2 33 3 . 3 , .3nnna a a a n n? ? ? ? ? ? ,那么na ? 数列 ? ?na 中, ) (23 2 1 ? ? ? ? n n n a a a an? ,求5 3a a ? 的值
2、. 数列 ? ?na 的首项112a ? ,其前 n 项和 ? ?21n ns n a n ? ?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设ns 、nt 分别是等差数列 ? ?na 、 ? ?nb 的前 n 项和,32 7?nntsnn,那么 ?55ba . 2. 数列的单调性 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a a ?1. 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a a ?1. xx- -1 xx 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 数列 na 满足:1 2 3, ( 1,2,3, )n na a a a n a n ? ? ? ? ? ? ? (i)求1 2 3, , a a a 的值; ()求证:数列
3、 1na ? 是等比数列; ()令 (2 )( 1)n nb n a ? ? ? ( 1,2,3. n ? ),如果对任意*n n ? ,都有214nb t t ? ? ,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2. 等差数列知识点 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 通项公式 d n a a n ) 1 (1? ? ? ,1a 为首项, d 为公差. 前 n 项和公式2) (1 nna a ns? 或 d n n na s n ) 1 (211? ? ? . 等差中项: :如果 b a a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 即: a 是 a 与 b 的等差中项 ? b a a ? ?
4、2 ? a , a , b 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定义法: d a an n? ?1(? n n , d 是常数) ? ? ?na 是等差数列; 中项法:2 12? ? ?n n na a a (? n n ) ? ? ?na 是等差数列. ( )na an b ? ? 一次 ) ? ? ?na 是等差数列 2( )ns an bn ? ? 数项为 常 0的二次 ? ? ?na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数列 ? ?na 是等差数列,那么数列 ? ? p a n ? 、 ? ?npa (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 ? ?na 中,等距离取出假设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
5、列,即 ? , , , ,3 2 k n k n k n na a a a? ?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kd . d m n a am n) ( ? ? ? ; 假设 ) , , , (? ? ? ? n q p n m q p n m ,那么q p n ma a a a ? ? ? ; 假设等差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ns ,那么?ns n是等差数列; 例 2.ns 为等差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 ) (? ? n nnsbnn.求证:数列 ? ?nb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ns 的最值问题 假设ns d a , 0 , 01? ? 有最大值,可由不等式组?0
6、01 nnaa来确定 n ; 假设ns d a , 0 , 01? ? 有最小值,可由不等式组?001 nnaa来确定 n . 例 2.ns 为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 31? a , ) 2 ( 21? ?n a s sn n n.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数列 ? ?na 中是否存在正整数 k ,使得不等式1 ?k ka a 对任意不小于 k 的正整数都成立?假设存在,求最小的正整数 k ,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 3.等比数列知识点 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 通项公式:11?nnq a a ,1a 为首项, q 为公比 . 前 n 项和公式: 当 1 ? q 时,1n
7、a s n ? 当 1 ? q 时,qq a aqq asnnn?1 1) 1 (1 1. 等比中项 如果 b g a , , 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即: g 是 a 与 b 的等,中项 ? a ,g , b 成等差数列 ? b a g ? ?2.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定义法: qaann?1(? n n , 0 ? q 是常数) ? ? ?na 是等比数列; 中项法:221 ? ? ?n n na a a (? n n )且 0 ?na ? ? ?na 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数列 ? ?na 是等比数列,那么数列 ? ?npa 、 ? ?npa (
8、0 ? q 是常数)都是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 ? ?na 中,等距离取出假设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 ? , , , ,3 2 k n k n k n na a a a? ?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kq . ) , (? ? ? n m n q a am nm n 假设 ) , , , (? ? ? ? n q p n m q p n m ,那么q p n ma a a a ? ? ? ; 假设等比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ns ,那么ks 、k ks s ?2、k ks s2 3? 、k ks s3 4? 是等比数列. 例 3.ns 为等比数列 ? ?na 前 n 项和, 54 ?n
9、s , 602?ns ,那么 ?ns 3 . 4.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利用 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 利用 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 ?) 2 () 111n s sn san nn(; 应用 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 (1n f a an n? ?; ). (1n f a an n? 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 q pa an n? ?1; nn nq pa a ? ?1; 11nnnaaka b? 例 4.设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为ns , ) ( 3 ,1 1 ? ? ? ? ? n n s a a ann n,设nn ns b 3 ? ? , 求数列 ? ?nb 的通项
10、公式 理 (宣武二模理 18 )设 ? ?na 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 n 项和为ns ,且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n ,有1 2 ? ?n na s (i) 求1a ,2a 的值; (ii)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iii)令 11? b ,kk ka b ) 1 (1 2 2? ? ?,kk ka b 32 1 2? ?( ? ? , 3 , 2 , 1 k ), 求数列 ? ?nb 的前 1 2 ? n 项和1 2 ? nt 例 5.数列 ? ?na 中, ) 2 ( 1 2 , 21 1? ? ? ? ?n n a a an n,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设 ? ?na
11、是首项为 1 的正项数列,且 ) ( 0 ) 1 (12 21 ? ? ? ? ? ? ? n n a a na a nn n n n, 那么数列 ? ?na 的通项 ?na . 例 6.数列 ? ?na 中, 232, 11 1? ? ? n na a a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数列 ? ?na 中,nn na a a 3 3 , 11 1? ?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例 7.数列 ? ?na 中, ) (22, 11 1 ? ? ? n naaa annn,那么 ? ?na 的通项 ?na . 数列 ? ?na 中, ) ( , 11 1 1 ? ? ? ?
12、? ? n n a a a a an n n n,那么 ? ?na 的通项 ?na . 例 8.数列 ? ?na 中, n a a an n? ? ?2 , 11 1,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 5. 数列求和 根本 数列的前 n 项和 等差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ns? ? ? ?n b n ad n n naa a nn211) 1 (212) ( 等比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ns : 当 1 ? q 时,1na s n ? ;当 1 ? q 时,qq a aqq asnnn?1 1) 1 (1 1;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拆项分组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
13、法. 例.等差数列 ? ?na ,公差21? d ,且 6099 5 3 1? ? ? ? ? a a a a ? ,那么 ? ? ? ? ?100 3 2 1a a a a ? . 拆项分组法求 和 求数列 ? ? , , , , , )21(813412211nn ? 的前 n 项和ns . 裂项相消法求 和 数列 ? ,) 1 ( 4 3 21, ,4 3 21,3 21,21? ? ? ? ? ? ? ? k的前 n 项和 ?ns 求和:) 2 (15 314 213 11? ? n n? ; 求和:n n ? ? ? 113 412 311 21? . 倒序相加法求 和 北京市宣武区
14、 2 20 009x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函数5 55) (?xx f , m 为正整数 ()求 ) 0 ( ) 1 ( f f ? 和 ) 1 ( ) ( x f x f ? ? 的值; ()假设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 (mnf a n ? ( m n , , 2 , 1 ? ? ),求数列 na 的前 m 项和ms ; ()设数列 nb 满足:211? b ,n n nb b b ? ?21,设1111112 1? ?nnb b bt ? ,假设()中的ms 满足对任意不小于 3 的正整数 n, 5 777 4 ? ?n mt s 恒成立,试求 m 的最大值. 例 9.设n
15、s 是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 11? a , ) 2 (212? ? n s a sn n n. 求 ? ?na 的通项; 设1 2 ?nsbnn,求数列 ? ?nb 的前 n 项和nt . 错位相减法求 和 假设数列 ? ?na 的通项nnn a 3 ) 1 2 ( ? ? ? ,求此数列的前 n 项和ns . 【解析】 ?nnn s 3 ) 1 2 ( 3 5 3 3 3 13 2? ? ? ? ? ? ? ? ? ? ? , ?1 4 3 23 ) 1 2 ( 3 5 3 3 3 1 3? ? ? ? ? ? ? ? ? ?nnn s ? -,得 1 4 3 23 ) 1 2
16、 ( 3 2 3 2 3 2 3 2 3 1 2? ? ? ? ? ? ? ? ? ? ? ? ? ? ?n nnn s ? 1 4 3 23 ) 1 2 ( ) 3 3 3 3 ( 2 3 1? ? ? ? ? ? ? ? ? ?n nn ? 6 3 ) 2 2 (1? ? ? ? nn . ?ns 3 3 ) 1 (1? ? ? ? nn . 例 10.ns 为数列 ? ?na 的前 n 项和, 11? a ,s n+1 =4a n +2. 设数列 ? ?nb 中,n n na a b 21 ?,求证: ? ?nb 是等比数列; 设数列 ? ?nc 中,nnnac2? ,求证: ? ?nc
17、 是等差数列; 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 例 11.设函数 ) (x f 的定义域为 r ,当 0 ? x 时, 1 ) ( ? x f ,且对任意的实数 r y x ? , ,有) ( ) ( ) ( y f x f y x f ? ? 求 ) 0 ( f ,判断并证明函数 ) (x f 的单调性; 数列 ? ?na 满足 ) 0 (1f a ? ,且 ) () 2 (1) (*1n na fa fnn? ? 求 ? ?na 通项公式; 北京市宣武区 xxx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解:()5 155 55) 0 ( ) 1 (? ? f f =1; ) 1 (
18、) ( x f x f ? ? =5 555 551?x x=xxx5 5 55 55 55? ?=1;分 ()由()得 ) 1 1 ( 1 ) 1 ( ) ( ? ? ? ? ? ? m kmkfmkf ,即 , 1 1 ) ( ) ( ? ? ? ?k m ka a , mk mfmkf 由m 1 m 3 2 1 ma a a a a s ? ? ? ? ? ? , 得 , a a a a a sm 1 3 m 2 m 1 m m? ? ? ? ? ? ? ? 由, 得 , 2 1 ) 1 ( 2m ma m s ? ? ? ? 45 521) 1 ( ) 1 (21) 1 (? ? ? ? ? ? ? ? m f m s m ,10 分 () ,211? b ) 1 b ( b b b bn n n2n 1 n? ? ? ?,对任意的 0 *, ? ?nb n n . ,1 b1b1) 1 b ( b1b1n n n n 1 n? ?即1 n n nb1b11 b1? ?. 1 1 1 1 3 2 2 1121 1)1 1( )1 1( )1 1(? ? ? ? ? ? ? ? ? ? ? ? ?n n n nnb b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销售代表面试宝典及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招聘面试全攻略模拟题详解及面试技巧
- 电仪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初级面试宝典与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 买矿泉水 教学课件
- 五十米跑教学课件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训练题(含答案)
- 附件2-光明新区锂电池企业安全检查表
- 生鲜品类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GB/T 11263-2024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 美团配送站长述职报告
- 《刺络放血疗法》课件
- DB11-T 1894-2021 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 沪教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 变岗调薪协议书模板
- 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考核试卷
- 青贮饲料创业项目计划书
- 螺杆空压机微电脑控制器MAM-KY16S(B)型(中文液晶显示-200)
- 2015年全国高校体育单招考试英语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