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_第1页
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_第2页
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_第3页
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_第4页
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旱作农业地膜籽瓜优化施肥方案    展争艳展成业顾生芳摘要: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旱作农业中,采用“3414”试验设计确定了优势作物籽瓜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回归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当施n 172.5kg/hm2、p2o5 109kg/hm2、k2o 49.6kg/hm2时,瓜籽产量达到1515 kg/hm2;对拟合的回归方式优化解析得出该地区籽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n 226.7 kg/hm2, p2o5 66.3 kg/hm2, k2o 14.1 kg/hm2,瓜籽产量可达1349kg/hm2。关键词:地膜籽瓜;配方施肥;肥料效应;旱作农业中图分类号:

2、s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98021引言籽瓜是甘肃省中东部地区靖远县旱地农业中传统的优势特种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面积达到6.67×103hm2,其瓜籽总产在6.5×103t以上,俗称靖远黑瓜子,是甘肃省著名的特产。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使得该地区籽瓜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多年的连续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籽瓜产量降低。为了保障籽瓜种植在该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试验对种植地进行了施肥研究,实施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期构建籽瓜种植的最佳土壤施肥模型。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由甘肃刘家峡化工

3、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由白银虎豹磷肥厂生产),钾肥为颗粒硫酸钾(含k2o33%,选用山东鲁丰钾肥有限公司生产)。指示籽瓜品种为“林籽一号”。2.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靖远县“籽瓜第一乡”高湾乡三场塬村,东经105°00、北纬36°28,为干旱山区气候,海拔高度1838m,年平均气温6.8,昼夜温差大,10有效积温3216,无霜期172d,年降雨量220mm。年日照时间2700h。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耕层(25cm)土壤有机质值为10.2g /kg,水解氮为44 mg /kg,有效磷17.8 mg/ kg,有效钾25

4、0 mg /kg1,土壤ph值为8.12;试验地为干旱砂田,无灌溉条件。2.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为2水平×0.5,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3水平为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小区面积30m2(18.75m×1.6m),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区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小区东西南北四周设0.5m宽保护行,试验因子水平及编码见表1。种植前准确称取氮、磷、钾肥,均匀撒入相应小区,用铁锹深翻施入。其中氮肥60%作基肥,其余4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5、。采用膜下播种,膜宽120cm,平铺,总带幅160cm,膜面100cm,空白60cm,行距40cm,株距70cm,播种密度为17850株/hm2。其它管理同大田,籽瓜成熟后按小区单收计算瓜籽产量。3结果与分析3.1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不施肥区(n0p0k0)折合后产量为678 kg/hm2,全肥区(n2p2k2)折合后产量为1515 kg/hm2,比不施肥区增产123.5%;缺氮区(n0p2k2)、缺磷区(n2p0k2)、缺钾区(n2p2k0)的折合产量分别为1210 kg/hm2、1415 kg/hm2、1425 kg/hm2,较不施肥区(n0p0k0)分别增加78.5%、108.7%、11

6、0.2%。在14个处理中,以全肥区(n2p2k2)的产量最高。3.2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式肥料效应函数反映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4。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对本试验中氮、 磷、钾肥三因素、 4个水平、 14 个处理下的施肥量与产量之间进行三元二次方2014年2月绿色参考文献:1 史瑞和.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 展争艳,展成业,顾生芳.靖远县沿黄灌区马铃薯优化施肥方案j.甘肃农业科技,2011(8):2527.3 范宏伟,巴兰清,宋雄儒.民乐县啤酒大麦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0(12)2224.4 高照祥,马常宝,杜

7、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endprint摘要: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旱作农业中,采用“3414”试验设计确定了优势作物籽瓜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回归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当施n 172.5kg/hm2、p2o5 109kg/hm2、k2o 49.6kg/hm2时,瓜籽产量达到1515 kg/hm2;对拟合的回归方式优化解析得出该地区籽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n 226.7 kg/hm2, p2o5 66.3 kg/hm2, k2o 14.1 kg/hm2,瓜籽产量可达1349kg/hm2。关键词:地膜籽瓜;配方施肥;肥料效应;旱作农业中图分类号:s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8、:16749944(2014)020098021引言籽瓜是甘肃省中东部地区靖远县旱地农业中传统的优势特种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面积达到6.67×103hm2,其瓜籽总产在6.5×103t以上,俗称靖远黑瓜子,是甘肃省著名的特产。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使得该地区籽瓜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多年的连续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籽瓜产量降低。为了保障籽瓜种植在该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试验对种植地进行了施肥研究,实施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期构建籽瓜种植的最佳土壤施肥模型。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由甘肃刘家峡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磷肥为

9、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由白银虎豹磷肥厂生产),钾肥为颗粒硫酸钾(含k2o33%,选用山东鲁丰钾肥有限公司生产)。指示籽瓜品种为“林籽一号”。2.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靖远县“籽瓜第一乡”高湾乡三场塬村,东经105°00、北纬36°28,为干旱山区气候,海拔高度1838m,年平均气温6.8,昼夜温差大,10有效积温3216,无霜期172d,年降雨量220mm。年日照时间2700h。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耕层(25cm)土壤有机质值为10.2g /kg,水解氮为44 mg /kg,有效磷17.8 mg/ kg,有效钾250 mg /kg1,土壤ph值

10、为8.12;试验地为干旱砂田,无灌溉条件。2.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为2水平×0.5,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3水平为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小区面积30m2(18.75m×1.6m),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区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小区东西南北四周设0.5m宽保护行,试验因子水平及编码见表1。种植前准确称取氮、磷、钾肥,均匀撒入相应小区,用铁锹深翻施入。其中氮肥60%作基肥,其余4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采用膜下播种,膜宽120cm

11、,平铺,总带幅160cm,膜面100cm,空白60cm,行距40cm,株距70cm,播种密度为17850株/hm2。其它管理同大田,籽瓜成熟后按小区单收计算瓜籽产量。3结果与分析3.1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不施肥区(n0p0k0)折合后产量为678 kg/hm2,全肥区(n2p2k2)折合后产量为1515 kg/hm2,比不施肥区增产123.5%;缺氮区(n0p2k2)、缺磷区(n2p0k2)、缺钾区(n2p2k0)的折合产量分别为1210 kg/hm2、1415 kg/hm2、1425 kg/hm2,较不施肥区(n0p0k0)分别增加78.5%、108.7%、110.2%。在14个处理中,以全

12、肥区(n2p2k2)的产量最高。3.2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式肥料效应函数反映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4。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对本试验中氮、 磷、钾肥三因素、 4个水平、 14 个处理下的施肥量与产量之间进行三元二次方2014年2月绿色参考文献:1 史瑞和.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 展争艳,展成业,顾生芳.靖远县沿黄灌区马铃薯优化施肥方案j.甘肃农业科技,2011(8):2527.3 范宏伟,巴兰清,宋雄儒.民乐县啤酒大麦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0(12)2224.4 高照祥,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

1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endprint摘要: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旱作农业中,采用“3414”试验设计确定了优势作物籽瓜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回归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当施n 172.5kg/hm2、p2o5 109kg/hm2、k2o 49.6kg/hm2时,瓜籽产量达到1515 kg/hm2;对拟合的回归方式优化解析得出该地区籽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n 226.7 kg/hm2, p2o5 66.3 kg/hm2, k2o 14.1 kg/hm2,瓜籽产量可达1349kg/hm2。关键词:地膜籽瓜;配方施肥;肥料效应;旱作农业中图分类号:s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

14、020098021引言籽瓜是甘肃省中东部地区靖远县旱地农业中传统的优势特种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面积达到6.67×103hm2,其瓜籽总产在6.5×103t以上,俗称靖远黑瓜子,是甘肃省著名的特产。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使得该地区籽瓜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多年的连续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籽瓜产量降低。为了保障籽瓜种植在该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试验对种植地进行了施肥研究,实施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期构建籽瓜种植的最佳土壤施肥模型。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由甘肃刘家峡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

15、,由白银虎豹磷肥厂生产),钾肥为颗粒硫酸钾(含k2o33%,选用山东鲁丰钾肥有限公司生产)。指示籽瓜品种为“林籽一号”。2.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靖远县“籽瓜第一乡”高湾乡三场塬村,东经105°00、北纬36°28,为干旱山区气候,海拔高度1838m,年平均气温6.8,昼夜温差大,10有效积温3216,无霜期172d,年降雨量220mm。年日照时间2700h。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耕层(25cm)土壤有机质值为10.2g /kg,水解氮为44 mg /kg,有效磷17.8 mg/ kg,有效钾250 mg /kg1,土壤ph值为8.12;试验地为干旱砂田,

16、无灌溉条件。2.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为2水平×0.5,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3水平为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小区面积30m2(18.75m×1.6m),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区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小区东西南北四周设0.5m宽保护行,试验因子水平及编码见表1。种植前准确称取氮、磷、钾肥,均匀撒入相应小区,用铁锹深翻施入。其中氮肥60%作基肥,其余4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采用膜下播种,膜宽120cm,平铺,总带幅160cm,膜面

17、100cm,空白60cm,行距40cm,株距70cm,播种密度为17850株/hm2。其它管理同大田,籽瓜成熟后按小区单收计算瓜籽产量。3结果与分析3.1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不施肥区(n0p0k0)折合后产量为678 kg/hm2,全肥区(n2p2k2)折合后产量为1515 kg/hm2,比不施肥区增产123.5%;缺氮区(n0p2k2)、缺磷区(n2p0k2)、缺钾区(n2p2k0)的折合产量分别为1210 kg/hm2、1415 kg/hm2、1425 kg/hm2,较不施肥区(n0p0k0)分别增加78.5%、108.7%、110.2%。在14个处理中,以全肥区(n2p2k2)的产量最高。3.2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式肥料效应函数反映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4。根据农业部测土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