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_第1页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_第2页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_第3页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朱静恺摘 要 按素质说,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他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不良的心理素质则难以构建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关 键 词 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87-01越来越多新出社会的“90后”对自己的未来感觉迷茫,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灰心。一些在离开学校以后独自面对生活时的心理问题,成为应试教育教学氛围

2、下必然的产物。那么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在文化教育不落后的情况下,逐步解决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成了学校与家长关心的问题。一、如何让学生从心理问题这个魔障中自己走出来学生长时间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容易引起对所学知识的疲劳。相反,如果能够在每天即将放学的时段,安排一节课外活动课,例如体育项目比赛、象棋竞技比赛,在学生完成一天疲劳的课程时,能够在实际行动上为学生心理减压。一方面在同一个班级的竞争氛围下,会出现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增加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短暂的愉悦时光里,调节自己的身心。从平时可以看出来,擅长学习的学生有两种,一种不只是擅长学习,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有着自己放松自

3、己、调节自己的方法,能做到全面发展;而另一种埋头苦干,时刻都钻在书本里,除了学习其他的全然不顾,他们的体能、交际能力也因此都不尽如人意。而无论学习的效率还是面对失败的韧性,都是前者胜过后者太多。长期处在压力下的学生,常会出现逃避心理,如果不及时疏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上文提到的“90后”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踏上社会会茫然,更有甚者有悲观情绪。原因是在学校时,学生常常是在被动地学习,被当下所在的压力环境下逼迫着向前,而这种被动情绪很容易被学生自己转换成悲觀逃避的心理。这时候教育者需要有特别的耐心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平时的思想政治课只能够在宏观的方面教育学生的公德,而在私德方面需要让学生自己从

4、心理问题中走出来。原因在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不自知,会对外界的特殊关注尤为抵触。此时,教育者要在学生精神方面进行鼓励与支持,例如表扬上课举手答题答对了的学生,让与其关系好的同学成为同桌。让学生能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为之不断改进才是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二、调整学生心理须究根结底对学生的教育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局限一种思维总是不大合适,从多角度观察,随机应变,用不同方法解决才是上策。而做到不同方法前首先需要的是完备的信息。学生在校时间8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在学校外度过的。学校里的8小时学生通常是在听课、学习以及考试中度过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很难在学校里发现学生的真正日

5、常生活,通常是老师发现学生文化成绩突然出现重大变化,才开始注意学生可能在这短时间出现的心理变化。随着离异家庭的不断出现,对家庭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学生在学校里的言行变化很多都是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发现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尽快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具体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及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除了家长,周围同学的意见也同样不能忽视,越是走得近的人越能发现那些不易显现的问题。适当的交流沟通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让他们不会那么无助,那么茫然。三、尊重学生的天性,正确应对“问题学生”真正符合学生学知识的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同样,教

6、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一方面,不是每个学生天性都是开朗健谈热情的,相反有一部分学生天生性格内向。同样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快,另外一部分相对慢,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一些“问题学生”的情绪变化,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因学生本身素质而产生的差异。学生都多少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有着自己的行为能力。一味地提供方法与技巧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抵触,不如让他们自己解决,增加成就感,增强信心,以此不断突破。在学科学习考试巨大压力下的学生心理是非常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为学生带来新鲜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懂得学生的心理,要在课堂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以鼓励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暖阳里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一生。参考文献:1曹天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6,12(18):107.2王利.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