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评价_第1页
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评价_第2页
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评价_第3页
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评价    喻光建摘要青海布玛浪纳地区铜地球化学特征规模大、强度高,地表已发现多处铜铅锌银矿化线索,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关键词青海布玛浪纳 铜矿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潜力评价中图分类号 p6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0-1该区位于唐古拉山北坡,109国道十一工区东侧通天河北岸,距格尔木市约550km,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格尔木市管辖。东经:92°295692°3806,北纬:33°522033°5730。1矿床地质特征预查区

2、出露地层主要为古新近纪沱沱河组、雅西措组及五道梁组,沿较大沟系分布有第四纪地层。沱沱河组(e1t1):主要出露于预查区中部,为一套陆相沉积的砖红紫红色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砾岩、含砾岩屑砂岩呈北西向带状(椭圆状)展布。雅西措组(e3n1y):是预查区主要地层,主要分布于沱沱河组南北两侧及西部地区,岩性以浅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浅紫红色岩屑长石砂岩及灰黄色泥灰岩为主,局部夹有泥晶灰岩、泥岩,其中浅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与浅紫红色岩屑长石砂岩多互层产出。从该地区15万异常查证结果看,铜矿化带主要存在于雅西措组的泥灰岩、浅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中。五道梁组(n1w):仅在预查区西南角有少量出

3、露,岩性以浅灰色巨厚层状亮晶灰岩、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钙质粘土岩为主。区内中部见有四条近东西向性质不明的断裂构造及一条近南北向平移断层。东西向破碎带宽度在10m100m之间,长度不等,以断层角砾及断层泥为主。东西向断层产出部位主要分布在泥灰岩发育地段,次级小裂隙发育,重晶石、孔雀石及石膏等矿化主要分布于其中。2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场宏观上属于沱沱河杂多囊谦pb、zn、ag、cu、cd地球化学带,异常呈不规则长轴状北东向分布,面积约147.17km2,异常特征组合为pb、zn、as、ba,伴生sr、mo、sb、hg、cu等元素异常,体现了中低温元素组合特征。除as、zn、cu、mo、sb元素

4、外,其他元素有明显的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显著。ag元素峰值2420×109,均值470.29×109,面积271.2km2,衬度2.61;pb元素峰值366×106,均值114.49×106,衬度1.64,面积271.33km2;as元素峰值366×106,均值136.03×106,衬度1.7,面积255.01km2;zn元素峰值467×106,均值238.2×106衬度1.59,面积267.58km2;ba元素峰值32752×106,均值3634.28×106,衬度2.27,面积104km

5、2;各元素异常相互套合较紧密,规模较大,强度较高。3矿化体特征通过对该区开展预查工作,发现铜、银、铅、锌矿化体,宽0.5m3.0m,长100m1100m,以东西向展布为主,矿化蚀变带原岩以泥质灰岩为主,可见孔雀石化、蓝铜矿化、辉铜矿化,圈定了18条矿化体。其中1条为铅锌矿化体,其余17条为辉铜、辉银矿化体铜银矿体,位于蚀变破碎带中,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向,矿化体宽约0.5m2.0m,长约1.0km,铜的含量为0.99×10-2、银的含量为74×106,产状345°50°,矿化原岩为灰黄色岩屑长石砂岩,顶底板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主要矿化类型为蓝铜矿、孔雀石、辉

6、铜矿、辉银矿化,为星点状均匀分布在岩石内部,矿化比较均匀,局部沿岩石的层面及裂隙面产出。4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有:黄铁矿、辉铜矿、辉银矿、方铅矿、闪锌矿、蓝铜矿、孔雀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重晶石、石英、方解石及泥质物等。矿体中方铅矿呈它型或不规则粒状晶,一般大小在0.004mm2mm之间,呈星点状分布于岩石中;褐铁矿呈微晶状、隐晶状,呈浸染状、条带状分布于围岩中,局部呈致密的块状富集;辉铜矿呈脉状、网脉状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粒度多在0.072mm4mm间,矿化强弱与裂隙发育程度有关,裂隙密集且宽时,形成矿脉较多,含矿品位亦较高,局部成块状;铜蓝和孔雀石呈细脉状分布,脉宽一般在0.2mm,也有少数

7、呈粒状散布。5蚀变特征依据地表氧化露头,蚀变强度,矿化类型及特征,共圈出蚀变破碎带5条,均为近东西向展布,长1.5km2.5km,宽50m500m,矿化原岩以泥质灰岩为主,主要可见轻微的褐铁矿化、蓝铜矿化、孔雀石化、辉铜矿化等,矿化主要沿泥灰岩裂隙面分布。6成因类型矿体多产于泥灰岩破碎带中,受破碎带严格控制,矿体围岩主体为一套碎屑岩,构造破碎带中岩石破碎程度较弱,而且热液蚀变较弱,硅化很弱,局部存在细脉重晶石、石膏等低温矿物,说明矿床形成的温度较低,较符合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7找矿潜力评价矿床围岩主体为一套碎屑岩,构造破碎带中岩石破碎程度一般,而且热液蚀变较弱,硅化很弱,存在细脉重晶石、石膏等低温矿物,说明矿床形成的温度较低。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铜矿、蓝铜矿等。存在顺层与穿层的裂隙两期辉铜矿化,大部分的辉铜矿为后期大气水将热液期形成的黄铜矿氧化淋滤然后富集而形成。但是该区通过激电测量工作,发现激电异常与化探异常及发现的矿化线索不吻合,推测该区存在硫化物富集体,目前发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