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_第1页
枣强县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_第2页
枣强县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_第3页
枣强县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枣强县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张文静引言马铃薯与玉米套作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能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能增加耕地生产系统内的抗逆性,提高农业避灾减灾能力;高产高效,一般每亩产马铃薯2.5-3吨,亩产玉米400-550公斤,亩总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亩纯收入达1500元以上。还可以改良土壤,马铃薯茎叶腐烂后,会释放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本文从套种原理、茬口安排、选用良种、播前准备、田间管理几个方面对这项技术做了详细的讲解。马铃薯是近几年枣强县新增种植品种,历年来,枣强县的农业就

2、是传统的三大作物即小麦、玉米、棉花轮作倒茬为主要的种植模式,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逐步迈进,越来越多的种植模式被农民朋友们所利用,马铃薯套种玉米就是其中的一种种植模式,是我县技术站近两年主要推广的种植模式。1套种原理及特点马铃薯套种玉米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玉米的高光效作用和马铃薯的耐旱喜阴特性,是充分利用高矮作物不同生长期进行搭配,发挥农作物调节作用和边行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使马铃薯在夏季高温期间有玉米遮阳降温,减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发生,为马铃薯正常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应范围广,适应不同

3、海拔、不同类型地区,适应不同土质和肥力条件,适应作饲料、蔬菜、加工等不同需求;二是改良土壤,相互利用,马铃薯茎叶易腐烂,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2合理安排播期和茬口确定最佳播期,一是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46月份水、热资源,避开规律性夏秋干旱;二是玉米与马铃薯共生期以25-30天为宜。共生期过长,薯苗纤细瘦弱,抗病力减弱;播种过迟,共生期过短,则影响小春作物种植。三是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和环境条件允许范围内来确定最佳播期。3马铃薯栽培技术3.1品种选择经试验选择抗病、耐储藏、中熟高产的费乌瑞它(又名荷兰15)做为主栽品种。3.2种薯处理: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用0.5%的

4、硫酸铜溶液浸泡2h进行消毒。为防止因种薯休眠期未过而推迟出苗,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min打破休眠。3.3分级催芽切块根据芽点的大小分级。分别在阳畦内催芽。阳畦长10m、宽1.7m、深6080cm,湿度保持65%70%,温度保持2025,经2025天,种块芽长36cm时,即可播种。3.4整地播种结合深耕亩施有机肥50006000kg、25kg二铵、10kg钾肥外加12kg硫酸锌。按1m垄距,做成高1520cm的高垄,每垄栽2行,株距25-30cm,亩种植4500株左右。三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全部采用机播,播种、覆膜一次完成。每亩播种量100kg左右,播种深度以1015cm为宜,适宜的

5、播种深度,可防止冻伤或晒伤薯块,增加结薯层次,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3.5田间管理3.5.1苗期管理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放苗,当出苗80%时及时浇水。3.5.2合理追肥马铃薯生长速度较快,除了施足底肥外,还要注意追肥,促进健壮生长。一般追肥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亩追氮、磷、钾复合肥2025kg。3.5.3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5.4适时收获当全株三分之二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黄色时,为适宜收获期,我县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收获。割秧、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收获后进行分级装箱上市。4玉米栽培技术4.1选用高

6、产稳产品种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和光热资源条件,重点推广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的主导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蠡玉35、中科11、邯丰79等。4.2做好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小粒、秕粒、病虫粒,提高种子整齐度,保证出苗整齐度。4.3抢时早播,确保播种质量尽量缩短和减少农耗时间,为夏玉米生长发育争取更多的热量资源。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播种后应及时浇蒙头水。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精量点播技术,提高幼苗的田间分布均匀度,简化出苗后的间苗和定苗等田间管理程序。4.4合理密植,增加穗数.根据我县的产量水平,对于一般大田,紧凑耐密型品种种植密度可掌握在每亩4500株左右。高产示范方紧凑型品种适宜密

7、度掌握在5000-5500株/亩。4.5科学高效运筹肥水,在马铃薯已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夏玉米以施用氮肥为主,并注意增施钾肥,补施微肥。在肥料施用上,磷、钾、微肥应全部底施,氮肥分期施用,一般大田氮肥分种肥和大喇叭口追施,比例3:7;高产创建示范方,氮肥可分种肥、大喇叭口肥和花粒肥,比例3:5:2,花粒肥在抽雄至吐丝期补施。穗期(大喇叭口期)前后是玉米一生当中吸肥量最多、吸肥强度最大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当中施肥的关键时期和最大效益期。既要重视,也要重施。穗期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开沟深施或结合灌溉施用,切忌地表撒施。大力推广中耕施肥机施肥,以提高施肥作业效率、保证施肥质量、提高肥效。4

8、.6病虫害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玉米蚜虫和玉米红蜘蛛等。除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方法外,必要时还应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玉米蚜虫:选用2.50%溴氰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810g/667或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g/667对水45kg叶面喷雾防治。玉米红蜘蛛:发生早期在田边杂草和玉米田间用73%克螨特乳油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玉米黑粉病:播种前用种子量0.30%的敌萎丹农药拌种;玉米抽雄前用30%爱苗乳油和25%金力士乳油喷施。5收获夏玉米光热资源偏紧,玉米籽粒灌浆时间短,后期籽粒增重潜力大。据试验测算,从腊熟期到完熟期,每推迟一天,千粒重平均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