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防车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新型消防车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新型消防车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新型消防车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消防车研究开题报告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新型消防车的研究 系 别: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 年 12 月 8 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 新型消防车的研究 课题性质 a b c d e 课题 a b c d 成果形式 a b c d e 同组同学 无 开题报告内容(见附页)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 指导教师签名: 月 日 专家组及系里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到达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专家组成员签字: 教学主任(签章): 月 日 附页: 开题报告 一、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国

2、家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消防车保有量约为 2.3 万辆,近年新增和更新消防车近 3000 辆。但我国的消防车车型结构不尽合理,特种车比例过低,水罐消防车约占总量的 70,而特种车(除水罐、干粉、泡沫以外的车辆)仅占 10,且车型较老。 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消防车市场,从总体上看正处于一个高增长的阶段。在未来的 5 年之内,这种增长的势头一直不会减弱。每年平均增长量会维持在 2000 台左右。一方面我国的消防车亟待更新,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国内消防车生产厂家却在产量小、效益少的低谷中徘徊不前。 本作品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防车,在现有消防车的根底上设计缓冲装置以增加消防车的救援功能。具体

3、如下:(1)下降缓冲装置:它是由同心圆的双层充气圆柱气囊构成,圆柱共有两层,里面(小圆内)的一层是逃生用的,另外一层(大圆与小圆之间的圆)充满气体。逃生者可以跳进下降缓冲装置,这样援救的人多,平安性大大提高。(2)着地缓冲装置:逃生者顺着气囊滑下着地时,车上有着地缓冲气垫,这样可以缓解人与地面的碰撞,从而实现平安着地的目的。 二、工作原理 1. 设计思路 该系统由摄像头、无线数据处理和执行机构等三大局部组成。摄像头系统装在消防车的最顶端,主要负责把现场的情况经过无线模块发送给计算机。无线数据处理系统由操纵杆、单片机和无线模块组成,通过操纵杆和单片机将被控消防车的指令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经消防

4、车上的单片机接收和处理数据,然后发出指令,由驱动电路驱动消防车的各个部件以调节消防车的各个动作等,微型计算机可以将摄像头采集到的现场视频进行监控存储等操作。执行机构由驱动电路和电机等组成,用以控制消防车各个电机的工作。 2. 实现功能 (1)营救局部采用皮带传送和电梯装置。皮带上固定营救箱并箱内安装有保险带;电梯装置类似吊篮装置,竖直上升和下降,加快了营救人员的速度,同时电梯门设计巧妙,通过一个简易阀门实现电梯的闭合和翻开,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消防车上安装有摄像头,在一些特定场所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到事故现场,在消防车上安装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事故现场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无线模块实现

5、对消防车的远程控制。 3. 硬件结构 该系统可以被分为四个局部: (1)主控制器选用高端的 atmega16 处理器,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 (2)摄像头在电脑上实时显示现场视频图像等。 (3)无线模块负责无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执行机构由驱动电路和电机等组成,用以控制消防车各个环节的工作。 电路方框图(如图) 4. 软件设计 (1)通过单片机和无线模块配合发送指令给消防车,例如发送 0x11,是让消防车前进,发送 0x22,是让消防车倒退等。 键盘 电源电路 无线模块 mcu 主控制器 电源电路 mcu 主控制器 执行机构 无线模块 (2)消防车接到命令通过电机执行是否上升下降等操作

6、。 (3)根据消防车上安装的摄像头,可以将现场的视频图像通过无线传送到电脑上,以便于控制消防车更好的工作。 软件流程图(如图) 开始初始化车体是否移动到适宜位置调整位置开始上升是否上升到营救高度继续上升先喷水 , 然后营救装置靠近营救地点营救人员nyny 三、课题的准备情况及进度方案 序号 毕业设计阶段性工作及成果 时间安排 1 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13 周 2 机械局部的设计与制作 46 周 3 电子控制电路系统设计 79 周 4 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编写 10 周 5 总体校核完成毕业设计 1113 周 四、参考文献 1 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根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2 陈国呈.pwm 调速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刘瑞新,赵全利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4 梅丽风,王艳秋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5 李广弟,朱月秀等.单片机根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xx. 6 徐爱钧.8051 单片机实践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年 7 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根底(数字局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8 吴国经.单片机应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 9 吴运昌.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xx. 10 吴金戎.8051 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北京

8、:清华大学出版社,xx. 11 李序葆,赵永健.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12 王志良.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13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xx:201202. 14杨波等.移动 ip 和自组网的集成.计算机系统应用,xx 年 6 月:125145. 15无线龙.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入门与实战.成都:成都无线龙通讯科技,xx:99121. 16ray s, carrathers j.b, starobinski d. rts/cts induced congestion in ad hoc wireless lansj,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xx:635641. 17shugong xu, tarek saadow i. does ieee 802.11 mac potocol work well in multihop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june xx, 39(6) : 1301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