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迁移运用巩提升+以练促学千曲晓声t题组一对点练11. (2018-镇江市高三调研)阅读下血这首诗,完成题目。 除夜宿石头驿小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注】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 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彖?请简要说明。答:解析: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 內容的槪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 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第一联"
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在 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写明了 一个孤独的旅 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 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 是离家很远的人。答案: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的形象。除夕之夜,诗人远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 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鹫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注】 内人:大内遑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
3、剥 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禁门:宫门。窠:巢穴。红焰:指灯芯。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鹫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 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诗 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拔玉钗、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 蛾扑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 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本题可据此回答。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 宫,与世隔绝。“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
4、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 她。“斜拔”“剔开” “救” 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念奴娇梅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 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常记宝筍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 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间苑有个人忆。【注】东君:司春之神。御:禁苑。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阎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首词屮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词人借咏梅表现了
5、怎样的情怀?答:解析:念奴娇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 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 韵,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开头二句写其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 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意为在东君的管领下颜色甚多,但山下百花太俗, 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 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 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 窗人“玉纤轻摘”
6、,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 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 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 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的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 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融入其中,寓意很深,耐人寻味。答案:冰清玉洁,高雅脱俗。梅花花影稀疏,花色浅淡,盛开在冰雪之中、清澈水边, 在春z百花的映衬z下更显自然脱俗c坚贞不屈,傲霜斗雪。绽放z时惹人摘取,凋零z时 漂泊天涯,“风烟”“霜月”,无论何时何地犹存一种坚贞品格。
7、词人托物言志,借花言人, 抒写内心中傲岸不屈的精神以及归隐情思。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过扬子江二首(其一产杨万里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注】这首诗是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九月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贺正旦使途 中,自镇江过长江时作。英雄:这里指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南宋在金山绝顶的吞海 亭烹茶招待金使。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答:解析:诗开头写江上景色。首联上句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见其时为晨;下句写风平 荻静,江水无波,状其日为晴;颔联上句写云
8、开雾散,天色澄碧,复状其晴;下句写旭日东 升,光芒似箭,又见时为晨。答案:(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扬子江上雪过天晴、壮丽开阔的画面。首联写空 屮流霜,寒气犹在,风平荻静,江水无波;颔联写云开雾散,天色澄碧,旭日东升,光芒似 箭。(2)这两联景物描写,既照应了题目“过扬子江”,也为下文由景入情,抒发感情做了 铺垫。5. (2018-苏州市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重山章良能注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注】 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知
9、政事等官职。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解析:先抓住词句中的意象描述画面,然后概括画而特点,最后点明景物中表露出的情 感。本篇为咏春之作,开篇即描绘暮春美景。“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柳色浓郁深暗,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尖尖的花苞宛如美人的头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新雨后的春风温柔轻软,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啼 唏之音。太阳迟迟不动,晴空中尚有一点轻阴。表达了词人对暮春之景的喜爱。答案:描写了暮春季节柳荫浓重、百花盛开的景色。小栏杆i韦i着的红芍药已经含苞,好 似一支支玉簪;雨后初晴,风软烟淡,鸟鸣之声细碎;春日迟迟,偶
10、有浮云飘过。表达了词 人对暮春之景的无限喜爱之情。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扬州逢李十二衍明袁凯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殴。(1) 诗歌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答:(2) “东吴城郭酒如川”展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答:答案:(1)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年轻时饮酒欢聚的画面和年老时同床共眠的画面。(2)用比喻与夸张的手法,把“酒”比作“川”,展现了一个充满热情、豪气十足的少 年形彖。题组二综合练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冃。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霆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
11、离骚去。【注】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 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z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生:语助词,无义。(1)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道分析形象的题目,这是一个人物形象,要使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 点,还要点明形象的意义,即词人等托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诗歌注释对作者的介绍和对诗 歌整体内容的理解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上阕前两句写出词人对青山一片痴情,“偃枣” 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 后两句是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
12、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常到山中溪边来往, 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寒”既指自然界也指政治上的寒。下阕开篇写山中明月,结尾两句 写词人身只影单,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 么难得的友情!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进而把握词中人物形象的特征。答案:本词刻画了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 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原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高耸的青山,高洁的 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z磊落髙洁。(2)有人评
13、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抒情方式的题目,题干中已经有明确的提示,在这首词中“物与我、 景与情'融溶亲密'”,让我们结合词意具体分析,首先要交代全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岁 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 这是一幅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清楚这些,再知人论世,关注词人写作背景, 进而很容易弄清楚本词的抒情方式。答案: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在溪边住下,对我深切关怀;明 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 而
14、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作者借景抒情,将情和景巧妙地融合在 一起,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 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8. (2018-无锡市高三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适悲怀1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芨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麓,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 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谢公: 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羯。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1) 首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本
15、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速读题干,明确答题范围“首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 法”,即“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这属于运用典故抒情。答案:用典。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谥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 自喻,其屮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 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彖?请结合诗句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 膳” “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 槪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
16、,概括时应 忠于诗歌,不可臆造。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 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 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 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徳。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9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清陈维松赤兔无成,乌验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环,丛铃戛,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 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豌霜蹄、寄人篱 下。潦倒
17、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注】 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琮睁、戛:象声词。腕:曲。(1)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词,要抓住被咏之物的形象赤兔无成、乌验不逝、乌鹊时相触、 霜欺兼雨打的铁马,又要联想到这类人,进行由物及人的引申,同时要揣摩其中蕴含的情感。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乌鹊相触、霜欺雨打的铁马形象。 作者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成“无成”的赤兔、“不逝”的乌雅,创业无成,抱恨无穷, 不幸屈居檐下,乌鹊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吹
18、打。表现了作者的 悲愤和无奈。(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答:解析:从“想多年”句可看出采用的是今昔对比,表达的情感可以从“流落” “等人篱 下” “潦倒馀生”看其悲惨,从“仍旧酸嘶中夜”看其壮心不已。答案:对比,作者以铁马往口的经历(“战场猛气,矜蹴踏”)和当前的境况(“腕霜蹄、 寄人篱下”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作对比,突出了铁马的悲惨处境。作者借铁 马表现了自己穷途失意(寄人篱下)、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辛酸和愤慨,也表现了作者自伤 流落潦倒的同时,猛气仍在、壮心不已。10. 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后而题目。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
19、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 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徳行之感焉。”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解析:抓住诗中的“紫” “黄”和“香”作答,还要结合典故分析菊花的品质。答案: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 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徳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2)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注意抓住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禁重露” “怯” “愿
20、”等分析。答案: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俱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 逝的感慨;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11. (2018-苏州新区高三质检)阅读卞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唐肆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噸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 蓼(liao): 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 的水蓼。整鬟:梳理发鬟。含喙(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1) 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一幅秋雨渡头待人图的?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答: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
21、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 的知识把握,结合着上片关键词句分析作答。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红 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 装的佳人。这三句带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烈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 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 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 襲飘袖野风杳”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襲”,在这里不仅有盛 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答案
22、:视觉、听觉和嗅觉相结合。词人在听觉上听到了风雨声,在视觉上看到了热烈的 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闻到了佳人和野花的芳香。营造了一种苍 凉寂寞的凄清氛围。(2) 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嗷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行文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词句在诗歌中的位置,从 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噸深浦里”,在诗歌的中间部分,主要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喙”的人就是上片“整養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 为什么“不语含喙”,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 写佳人心事重重
23、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耍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网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 词的上阕第一句在整首词屮的作用是什么?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解析: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 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 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逡迤,芳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
24、再整体向 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 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 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答案:上阕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 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 春景。(2) 词的下阕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答:解析:下阕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关键所在,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 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此为“静”景。结尾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
25、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此为“动”景。动静结合,西湖之美毕现,作者悠然自得之情可知。答案:下阕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手法。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 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 “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 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 “动”,愈显西湖之幽静。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 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13. (2018-淮阴中学髙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鹊桥仙春日登楼清邵长衡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1)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第一问是意境分析,一般是先概述意象,再分析意境,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和简洁。 第二问“作用”的分析,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该词明显采用了 “乐景哀情”的 手法,即上片的美景描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共享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中国自动驾驶路测数据积累与法规适应性改进研究报告
- 2025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法律环境与商业化进程报告
- 2025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市场格局报告
- 2025中国美妆产品虚拟试妆技术应用与体验优化研究
- 2025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毛细管电泳仪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多极离心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复古铜镜工坊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环境消毒效果评估方案制度规定
- 2025安徽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19全国消防日》 课件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润心育德-“七彩少年”小学德育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 2025年国企计算机岗位笔试真题及答案
-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
- 矿山机器人协同控制-洞察与解读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档案
- 《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市政桥梁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244-2022》知识培训
- 破产案件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儿科口腔护理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