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浅谈消防报警总线接地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1页
安全管理论文浅谈消防报警总线接地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2页
安全管理论文浅谈消防报警总线接地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安全管理论文浅谈消防报警总线接地原因和预防措施随着公司的日益发展,自动消防工程的增多,施工队伍的扩大,由于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消防规范认识不清楚,对工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不仅影响了消防工程竣工验收,也影响了我公司在消防安装行业中的形象。消防报警总线对地绝缘电阻达不到规范要求(以下简称报警总线接地),就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今年我公司验收的消防工程基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下面是我对解决消防报警总线接地问题的一些经验,旨在共同提高我公司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1、有关规范的要求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50166-92)第2.2.13条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 m。山东省颁布的消防工程检测验收标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安装质量及评定标准(db37/242-1999)中规定,消防报警总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 m的为a类检测项目,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也就是说,不论工程大小,只要有一个报警回路总线对地绝缘电阻达不到规范要求,则该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另外,一旦出现报警总线接地的问题,后期整改的难度非常大,有的工程可以说基本无法整改,工程也无法通过验收,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报警总线的施工质量,杜绝不合格工程。2、常

3、见报警总线接地的原因(1)报警总线一般是红蓝双绞线,由于双绞线皮绝缘不好,而且线皮韧度不够,穿线时导致绝缘层破坏。(2)钢管断口毛刺未清除,且未用护口,穿线时破坏线的绝缘层。(3)预埋管穿线时,管内积水、灰尘未清除。双绞线皮绝缘性能,在正常环境下在10141016/mm之间,而在潮湿环境下为10131014/mm,是正常绝缘性能的1/101/100。(4)报警总线接线处仅用黑胶布绝缘,未用防水胶布绝缘。(5)各种消防联动设施其反馈装置线路接地,然后通过模块内部电路,导致报警总线接线,一般报警总线接线端子和其反馈接线端子之间的电阻在几百k到几十m。常见易导致总线接地消防联动设施的有自动喷淋系统的

4、水流指示器,防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和正压送风口,各种防火阀。3、预防报警总线接地的措施3.1在材料方面严格把关: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穿线前对报警总线(红蓝双绞线)的绝缘层厚度、绝缘性能进行抽查测试,rvs2x1.5mm2双绞线绝缘层标准厚度为0.8 mm,绝缘性能不应小于500m/100m,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使用。3.2严格按规范施工:(1)钢管断管处的毛刺,应用锉刀铣光,且穿线时应加套护口。(2)预埋管内积水、灰尘必须清除方可穿线。(3)穿线时应用力均匀,不得生拉硬拽,防止破坏电线绝缘层。(4)接线处应用防水胶布和黑胶布两层绝缘,在潮湿场所应采用三层绝缘,方法是防水胶布黑胶布防水胶布。 3

5、.3加强接地电阻测试工作:施工人员穿线时,对有可能接地的支线(如超过30米的支线和超过3个弯曲的支线)穿线后,应立刻对该支线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不符合要求的立刻更换。另外,在每层、每回路穿线后和安装设备后均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发现问题立刻解决。由于回路对地绝缘电阻r是各支线对地绝缘电阻的并联电阻,即:1/r=1/r1+1/r2+1/rn (r1 rn为回路各支线对地绝缘电阻),所以对支线对地绝缘电阻和层对地绝缘电阻的要求应为:r支20n m n为回路的支线总数r层20n m n为回路的层总数3.3其它:(1)各种消防联动设施和模块接线前,均应检查其反馈装置线路是否接 地,不接地方可与模块接线。尤其是自动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防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和正压送风口,各种防火阀和模块接线前必须检查其反馈装置线路是否接地。(2)由于一般报警设备的报警总线和24v电源线之间有几k的电阻,而24v电源地线和220v电源共地,所以测量警总线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将24v电源线从报警控制器上拆下后,再测量。4、补救措施由于在吊顶的场所,报警总线一旦接地,给查找接地点带来很大麻烦。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报警总线在接线盒内接线,而是采用将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