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一.电源和电流要点导学1 .能把电子从正级搬运到负级的装置是 O2 .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 的。尽管导线中的电荷在运动,但有的流走,另外的乂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 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随时间变化。这种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 称为恒定电场。3 .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1)要有能自由移动的 o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的,电解液中的 等。(2)导体两端有,即能产生驱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作用力一一电场力。电源的作用就 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2、。4 .电流的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表达式 l=q/to电流的单位:安(A) , 1A = 1C/s,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附), lA=103mA=106nAo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 单位之一。5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 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o但电流是标量,电流的方向表示的是电流的流向,电流的叠加是求代数和,而不是矢量和。6 .恒定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7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其中,是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q是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是导体中的自由

3、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 体的横截面积。推导过程如下:如图 所示,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4D上 选取截面8和C,设导体的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每 个电荷的电量为q,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的两截 面8、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o由于l=q/t可得:l=qnSvt/t=nqvS范例精析例1某电解池中,若在2 s内各有X1019个二价正离子和X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 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A. O B. A C. A D. A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一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时.,通 过某

4、截面的电量应是两者绝对值的和。故由题意可知,电流由正、负离子定向运动 形成,则在2s内通过截面的总电量应为:q=xl0-19x2xxl019C+xl0'19xlxxl019C=o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得:/=q/t=2=拓展: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而正电荷的定向移 动形成电流与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等效的。只不过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已。例2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若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率v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运动,用e表示电子的电荷量,则其等效电流等于多少解析:假想电子绕核运动的轨迹就是一个环形导体,在运动的轨迹上任取一截

5、 面,则在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电子通过这个截面,由于电子电荷量题目已经给出, 只要求出电子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根据电流的定义求解。根据圆周运动的知识可知, 电子运动的周期为T=2nr/v, 因此所求电流为 l=e/T=ev/nr.拓展:本题用到前面所学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知识,还用到一种等效的思维方 法。由于没有直观经验,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采用这个思维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本题作为一种类型,希望学生通过练习积累这种解题思路,在今后解决类似问 题时可以采用相近的思维方法。例如:一电子沿一圆周顺时针方向高速运动,周期 为10一%,则等效电流大小为A,电流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X10-

6、9,逆时针例3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设每单位体积的导 线中有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e,此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在A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可表示为()A. nvs At B. nv-At C. IAf/e D. lAt/se解析:因为l=q/A3所以q=/ At自由电子数目为:N=q/e= IAt/e,则选项C正确。乂因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nev s,所以自由电子数目为N=q/e= lAf/e =nevst/e=nvs Af则选项A正确。拓展:本题主要考查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和微观表达式的应用计算。求解此题的 关键是对电流的本质要有深刻的认识,依据电

7、流强度的宏观和微观表达式,灵活运 用解题。能力训练1. 1 毫安=安,1 微安=安。1X10-3 1x10-62 .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o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o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相同;相反 >3 .关于电源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电源的作用是能为电流提供自由电子B.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中形成电场C.电源的作用是能够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D.电源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起来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B.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C.因为电流强

8、度有方向,所以电流强度是矢量D.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部场强不为零5.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B.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C.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D.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6 .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BD)(A.根据七q/t可知,/与q成正比B.如果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相等,则导体中的电流是 恒定电流C.电流强度是一个标量,其方向是没有意义的D.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7 .以下对导体中的

9、电场理解正确的是(ABD)A.导体内的电场在稳定时是和导线平行的8 .导体内的电场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C.导线中电场始终随时间而变化,D.导体内的电场是一种动态的稳定9 .通过一根金属导线的电流为16mA.贝IJ10S内通过这根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 子数为(B )A. xlO17 B. xlO18 C. xlO19D. xlO2010 在某次闪电中,持续时间为s所形成的平均电流为x104a,若闪电过程中产 生的电荷以的电流通过电灯,试求可供电灯照明的时间。6x10311 .银导线的横截面积S=4mm2,通以/=2A的电流,若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 个自由电子,试推导银导线单位

10、长度上的自由电子数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结果.(已知 银的密度p=xl()3kg/m3,摩尔质量M=108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A/A=xl()23mo巴计算 结果取1位小数)PNaS/M, 2x1023二.电动势要点导学1 .电源:从能的转化角度来看,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 形式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2 .电源的电动势:各种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 是不同的,这种本领可用电源电动势来描述,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 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3 .电源电动势的定义式:如果移送电荷q时静电力所做的功为M 那么电动势E表示为E=W/qo式中W. q的单位是焦

11、耳(J)、库仑(C); 电动势E的单位是伏特(V)。对某个电源来说W/q是个定值(流过电 量kq,电源提供电能kVV),对不同的电源来说,流过相同的电量时, 电源提供的电势能越多(即W/q越大),则电源转化能的本领大,也就 是电源电动势大。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其物理意义是电路中流过 电量为1C时,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的量是.I4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 的大小可以用内阻极大的伏特表粗略测出。5 .电动势的符号是E,国际单位是伏特;是一个标量,但有方向, 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6 .电源内阻: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所以也有电阻,这个 电阻叫电源内

12、阻。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电池的容量越大, 其内阻越小。电池的内阻在使用过程中变化很大。范例精析例1:有一电流表零刻度在表盘中央,已知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 从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现将该电流表接入如图 1221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试判断电源的解析:可根据电流的方向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在电源外部电流 从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由于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说明电流表中的 电流是从负接线柱流向正接线柱,也就是说,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b 流向a,所以电源的b是正极,a是负极。拓展:解题关键是根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理解电流方向与电源正负

13、极间(电势高低)的关系, 从而灵活动用。例2: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B.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I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能量C.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的体积有关,跟外电路有关D.电动势有方向,因此电动势是矢量解析:由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可知,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 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 其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电路中通过1C电量时所提供的能量;电动势 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大小无关,跟外电路也无关; 电动势虽然有方向,但电动势是标量。正确答案是:AB拓展: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14、知道电动势的含义是正确解题关键。能力训练1 .用干电池与电阻串联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的能量转换情况是: 在干电池的内部,非静电力移送电荷做功,能转化为 能,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外电路、内电路再到电源正极绕 行一周,电场力做功,能转化为 能。化学,电,电,热2 .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B.电源内,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其电动势也越 大C.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 量D.电源的内阻和其它电阻一样都对电流起阻碍作用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从能量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电势能转化为其它形

15、式的能的装 置B.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 送到正极所做的功的大小C.电动势是标量 /D.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用内阻很大的伏特表粗略测出4.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ACD)A.电路通过1库仑电量,电源把2焦耳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内电压是2VC.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是2VD.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大5.沿闭合电路移动单位电荷绕行一周,其所需能量决定于(D ) A.电流)B.外电路的电阻C.内外电路的电阻D.电源电动势6. 一台发电机用1A的电流向外输电,在1分钟内将180焦耳的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则发电机的电动势是多少180V7

16、.铅蓄电池给某电学元件供电时,电流为,在某次接通开头的10s 时间内,铅蓄电池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0J三.欧姆定律要点导学1 .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Q, 1Q = 1V/A,常用单位还有千 欧(kO)和兆欧(MO), lMQ=103kO=106Qo2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跟导体中的 O公式表示./=o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 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 3 1所示。图线斜率 的物理意义:斜

17、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匕na=l/U=l/R4 .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 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 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 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 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 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 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

18、何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 .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 生适当的帮助。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 偏转至切量程处。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 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6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 的表格。U/V/A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U-/图线。范例精析例L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

19、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Q;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 Qo解析: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一确定的电阻而 言,其电阻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也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由欧 姆定律VU/R得:R=U/l=3/(2xia3)=1500(Q)o导体的电阻不随所加的电 压变化而变化,并与是否通电无关,所以当U二2V时, l=U/R=3/l500=xl03(A)=o在不加电压时,电阻仍为1500。拓展:对于欧姆定律/二U/R我们可以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 成反比;但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U/,我们

20、就不能说:电阻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描述导体阻碍电流本领大小的物 理量,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至于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 过今后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导体的本身以及温度来决定。另外,在掌握物理学公式时,不能仅仅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理解一 些物理量本身的、物理学的内在含义。例2: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 C.由R=U/I可知,I 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与I成反比D.对给定的电阻,比值U/I是一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答案:D例

21、3.两电阻R八R2的/-U图线如图12 3 3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 的大小之比Ri: R2=o当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时,两个电 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i:U2=o当加在两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时,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11: 12 =o解析:由于电阻R=所以在/-U图线中,两个电阻的比值 即等于图线与水平轴夹角正切值的倒数之比,知道了电阻之比,再根 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流相同时的电压之比和电压相同时的电流之 比。在I-U图线中,两个电阻的比值等于图线与水平轴夹角的正切值的 倒数之比,所以有Ri:R2=tan30°:tan600=l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时,两个电阻两

22、端 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所以有Ui:U2=R-i:R2=1:3同样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加在两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时,通过它 们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有h:l2=R-2:Ri=3:l拓展: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本题要求学生理解/-U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图象不仅 能反映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还要能知道,其斜率的倒数即为该导 体的电阻。在观察物理函数图象时一定要注意坐标,不能凭记忆来回 答。如果图象是U-/图象,其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导体的电阻。如图12 一3 一 4所示是表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1和导体2的电阻那 个大答案:R1>R2能力

23、训练1 .欧姆定律适用于(BC)A .电动机电路B.金属导体导电C.电解液导电D.所有电器元件2.如图1235所示,0、b两直线分别是用电器力和8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图 1236图 1237图 1238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用电器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不符合欧姆定律C.用电器八的电阻值比B大D.用电器八的电阻值比8小3.用电器,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人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八、B的电流/a和府的关系是 (D )A. /a=2/b=/b=/b/5D. Ia=/bA4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6中的小

24、B段(曲线)所示, 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Q.105 .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Q,己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50mA时, 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不能自主摆脱电源,试求安全电压。小于40V6 .标有 的小灯泡,其电阻为多少若将此灯泡接到的电源上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多少21Q7 .普通电话用的是炭精话筒,里面碳粒的电阻能在45Q55Q的范 围里变化,当加上6V的电压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范围是多少8 . 一个电阻器,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加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增加 2mA,则该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100Q9 .为研究小灯泡的伏安曲线的特性,选用小灯泡额定值为"V, A, 实验

25、中有仪器:安培表、伏特表、电键、导线若干外;还需要 、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用两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时,电 路怎样连接才能使测得灯泡的电阻误差较小为什么(2)为使加在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能在较大的范围调节,滑动变 阻器应采用怎样连接在方框内画出相关的电路图o(3)请根据你画的电路图,把图1237中的实验器材连成符合要求 的实验电路。(4)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档,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档,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V和 A,开始做实验闭合S前,应把P移到 端。(5)若实验中测得某一小灯泡的电流强度和电压之值

26、如下表,请在图 1238中画出U-/图线,该小灯泡的电阻有何特征并从中分析其主要 原因。"A(U/V1电源,滑动变阻器(1)安培表量程选择0-,伏特表量程选0, 3V,安培表采用外接法。(2)采用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3)实物图如下图所示。(4)Os 3V, Os ,3V D(5)图略,灯丝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要点导学1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n;(2)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2 .串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R=Ri+R2+Rn;(2)电压分配: Ul/R1

27、=U2/R2=Un/Rn。3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S=.=Uno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2+/no1 1 1 1=+ - H + 4 .并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我典舄 舄;推论:并联 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反之,减小。(2) 电流分配:/lKl=/2/?2=/n/?n=Uo5 .稍复杂电路的等效化简方法:(1)电路化简时的原则: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等电势的各点 化简时可合并;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 可认为断路。(2)常用等效化简方法:电流分支法:a

28、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b判断 各结点元件的电流方向;c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 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等势点排列法:a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b判断各 结点电势高低;c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 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3)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是断路的, 其两端电压等于所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 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 电容器将通过与它并接的电路放电。6 .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一定的分压电阻所组成。为了计算分压电 阻,需

29、要测定电流表的两个基本参数,即 和 O7 .用串联分压的原理来改装电压表,扩大量程。串联的电阻大小根据所分担 的电压来计算即R产(U-lgRg) /lgo8 .改装电压表根据/g、Rg和要求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U,计算串联电阻:* (U-lgRg) /1g, 选择电阻箱上的阻值为R*,把电流表和该电阻箱吊联,就做成了量程为U的电压 表。此时电流表的刻度就是电压表的刻度了,满偏电流应代表电压U,刻度是均 匀的。考虑到学生用电阻箱最大阻值只有9999Q,用J0415型微安表宜改装成为量 程2V,用J0409型电流表宜改装成量程3V。图 12-419 .与标准电压表校对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

30、校对时的电路如图1241所示,应注 意:I(1)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表并联;(2)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式,以便于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从0到 满刻度逐一进行校对。(3)算出改装电压表满刻度的误差,其数值等于改装表的满偏读数值U跟标 准电压表上的读数值。之差与标准电压表读数之比,即百分误差为:| U7-U /UxlOO%。当改装表的最大指示值不准时,调它的分压电阻匕来校准。假如另外的点仍不 准,这是电流表G或电压表的线性不良造成的。范例精析例1如图1242所示,4、B两端电压不变,将变阻器长的滑动端P向左移动, 8、C间的等效电阻将,电阻上的电压将,灯泡L会 o解析:在L和私的并联电路中,

31、变阻器滑动端P向左移动,变阻器的使用电 阻变小,即并联电路某一支路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故8、C间的等效电阻变小。L和心并联再和R1串联的电路中,由于4、B两端电压不变,Ri不变,R8c变小, 所以长分得的电压变大,R8c分得的电压变小,灯泡L变暗。或者利用R总减小,kU/R增大,所以Uac=/Ri增大,Ucb减小。用极限法分析:设P滑到R2的最左端,则R2的使用电阻为零,L被短路,立即 可得出:8c间电阻为零,灯泡L不发光,Ri上的电压等于总电压。拓展:应熟记并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变化而引起总电阻变化的关系;对于有滑 动变阻器的电路,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单一变化的(只变大或只变小),则利用 极限

32、法分析较简捷。例2:如图例一4一3所示,设Ri=R2=R3=R4=R,求电键K闭合和开启时,4、B 两端电阻之比。解析:用分支法简化电路:由A经&为笫一支路到8,(原则上最简便直观); 由4取第二支路经R2经C到8:由A取第三支路经R3到D再经&到8; CD间接有 K,如图1244所示。K闭合:R4短路,相当于Ri、R2、R3并联,故Rab=R3K开启:相当于/?3、R4串联后再和%、打2并联,j- = + +故:&四 & & & % & ;R,ab=2R/5,所以 Rab : R,ab=5 : 6拓展:由于生、色、的、R4四个电阻间的串

33、、并联关系不明显,因此要对原来 的电路图进行简化,例题解析给出的解法是采用电流分支简化法,另外还可以采用 等势点排列法:假定电流从4流入,从8流出,则A点电势最高,8点电势最低, 且8、C两点等势;若K闭合,由8、C、D三点是等势点,则R4被短路;相当于 R1、氏2、&并联。若F开启,相当于当、/?4串联后再和比、氏2并联,这样就容易求 解。简化电路时,若能将电流分支法和等势点排列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例3:如图1245所示,M、仰两点间电压为18V, Rz=6Q, &=3。,Q=6", C2=3hF;当电键K断开时,4、8两点间的电压勿8为 伏,当K闭合时,电容器G

34、的电量变化了 库。解析:直流电不能通过Q、Q,所以当电键K开启时,全电路无电流,8、C 等势,A > D 等势,Ua8=Ucd=18V ,此时电容 Q的带电量 Q尸GUac=GUdc=6x10-6x18=x10-4(库)。当电键K闭合时,电路R】、/?2导通,相当 于Ri、R2串联,Q、C2分别和R-1, &并联,所以Q电压等于心上两端电压, U/bc=RiU/(Ri+R2)=6x18/(6+3)=12 (伏)电容器 Q带电量/=J(Zab=6x10-6x12=x10-4(库)电容器 G上电量变化:Q=Q/i-Qi=x10-4_i.08x10-4=x1(T4 (库)负号表示电量减

35、小。拓展:求解电路中电容器的带电量关键在于求出电容两端的电压。例4: 一个分压电阻为色串联到电压表上,使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倍, 另一个分压电阻R-2串联到同一电压表上,量程扩大到原来的m倍,如果把这两个 电阻并联之后再串联到电压表上,此时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了几倍解析:设原电压表的内阻为Rv,原来的量程为U,满偏电流为/,则有:U=IRV串联上分压电阻R1时,有:/ (Ri+Rv) =nU串联上分压电阻R2时,有:/ (R2+Rv)=mURi、R2并联后再串联到电压表上时,有:lRiR2/(Ri+R2)+Rv=kU把/=&/代入得:Ri= (n-1) Rv,R2= (m-l ) Rv

36、. RiR2/(Ri+R2)=(k-l)Rv由以上方程可解得:k=(mn-l)/(m+n-2)拓展:本题主要考查电压表的改装,涉及的知识点是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解 题过程中要弄清楚电压表量程的扩大与串联电阻之间的内在联系。图 12-4-8例5: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1246所示,有:电池E,电动势约10V, 内阻约1Q:电流表4,量程10A,内阻n约为Q:电流表4,量程300mA,内阻口 约为5Q:电流表43,量程250mA,内阻3约为5Q:电阻箱Ri,最大阻值Q,阻值 最小改变量为Q;滑线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用图1247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1

37、)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 o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 o解析:本题可以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将待测的电流表与电阻箱并联,另一个 电流表接在总电路里,保持总电流不变,使电阻箱里分掉一半电流,则待测电流表的 内阻与电阻箱的阻值相等.由于电流表Ai量程太大,其余表中显示的电流在Ai表中 无法显示,只能测A2、A3表的内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1)A2和A3:(2)电路连接如图1248所示(3)调节Ri,当A3中的电流是A2中的一半时,A3的内阻3=Ri;或者直接读出

38、两电流表的电流12、13以及R1,则3=(12-13)R1/I3.拓展: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涉及的知识有电表的选择、实物图的连接、测 量电表内阻的方法等。本题测量电表内阻的方法是“半偏法测电阻的变通应用,利 用A3和Rj两端电压相等的规律,由通过两者的电流大小得到A3的电阻大小。能力训练1 .把“,的电珠接到6V电源上,为使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的电 阻。152 .电阻Ri=60Q,它和电阻取串联后,R2上的电压是总电压的>3,那么,如果 已知总电压为18V, R2阻值为 Q,两端电压为 V,电流为 Ao120; 12;3 .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再 联一电阻而组成,这是

39、应用了 的原理制成的,这样做既扩大了表的量程,同时使整个电压表的内阻,使得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减小。串;电阻分压;增大. (4 .现有一个灵敏电流计,它的满偏电流为|g=lmA,内阻Rg=200Q,若要将它改装成 量程为5A的电流表,应 一个 Q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指针指在表盘上原来处,则被测电流的大小是.并;Q; 1A5 .现有一个灵敏电流计,它的满偏电流为lg=5mA,内阻Rg=500Q,若要将它改装成 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应 一个。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电压时,指针指在表盘上原来处,则被测电压的大小是.串;2500Q: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一个电阻和一根

40、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7 .如图1249所示,4、B间的电压是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 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o的变化范围是(C)A. 010V B. 020V C. 1020V D. 2030V8 .如图12-4-10所示,当出?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 接入100V时,出?两端电压为50V,则Ri : R2 : R3之比是(A )A. 4:1:2 B. 2:1:1 C. 3:2:1 D.以上都不对图 1249图 12410图 124119 .如图12411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4、B为分压器的 输出端,若把变阻器的滑动片放在变阻器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A.空载时输出电压为Ua8=Ucd/210 当接上负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