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考试专题复习(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水平考试专题复习(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水平考试专题复习(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 Si、S 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碳和硅的比较碳硅原子半径相对较小相对较大单质晶体类型原子晶体(金刚石)原子晶体单质熔点熔点很高比金刚石稍低氧化物化学式的意义CO2可表示二氧化碳的分 子组成SiO2不能表示二氧化硅的分子组成,仅表示二氧化硅中 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 : 2相应酸的特点H2CO3为液态酸H2SQ3、H4SiO4均为固态酸、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CO2SiO2类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

2、体熔沸点低较咼化学性质CO2+ H2O'=H2CO3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CO2+ 2NaOH Na2CO3+ H2OCO2+ NaOH NaHCO 3CO2+ CaOCaCO3SiO2 + 2NaOHNa2SiO3+ H2OSiO2+ CaO 咼渝 CasiO3SiO2 + 4HFSiF4 T 十 2H2O联系Na2SiO3+ CO2+ 2H2OH4SiO4+ Na2CO3H4SiO4SiO2+ 2H2O三、归纳本节知识:SiF,ISi_ SiO2 _Na2SiO3 H3SiOCaSiOSi+O2=SiO2SiO2+4HF=SiF 4+2H2OSiO2+CaCO 3二高温=CaSiO

3、 3+CO 2SiO2+2NaOH=Na 2SQ3+H2ONa2SiO3+CO 2+H 2O=Na 2CO3+H 2SQ3(或)Na2SiO3+ 2HCl =2NaCl+H 2SQ3Na2SiO3 滴入酚駄 加入酸 k红色消退 H2SQ3凝胶广存在;硅藻土、石英(玛瑙、水晶)(1) 一氧化旌寸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1用途:建筑材料,化学仪器,水晶玛瑙饰物,光导纤维等r制法:性质:删盐VNatSiOffli:J表不:阻燃剂、防火材料Na2O.SiO2(氧化物的形式)SiO2+2NaOH=Na 2SQ3+H2O溶液呈弱碱性;Na2SiO3+CO2+H 2O=Na2CO3+H

4、 2SQ3I硅殿盐产品:水泥、陶瓷、玻璃、砖瓦(三)硅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晶体硅硬度大、熔点高、 性质:有脆性、有半导性能;Si+O2=SiO2用谡:计算机芯片,光电池,半导电体材料,晶体管四、C12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反应现象)NaC1J<£FeCuCl2 < CuHC1点光照MnO区分:氯气、液氯、氯水氯分子、氯原子、氯离子略稀5液HC1fc NaClOHClsR co2 -h2oNaOHH2O HC1OCO2+H2OT 或HCCa(CIO)Cb+2Na= =2NaCICl2+H2=2HCI3Cl2+2Fe= =2FeCl3 C2+Cu= =CuCI 24HCI+

5、MnO 2= =MnCI 2+CI2 +2H 2OCl2+2NaOH=NaCI+NaCIO+H 2O2Cl2+2Ca(OH) 2=CaCI 2+Ca(CI0) 2+2H 2OCI2+H 2O=HCI+HCIONaCIO+HCI=NaCI+HCIO2NaCIO+H 2O+CO 2=Na2CO3+2HCIO(2HCIO=2HCI+O 2 )HCIO+NaOH=NaCIO+H 2OCa(CIO) 2+H 2O+CO 2=CaCO 3+2HCIOCa(CIO) 2+2HCI=CaCI 2 +2HCIO五、溶液中Cl_的检验先将待检液用_稀 HN0 3_酸化,再加入_AgNO 3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6、,则证明原溶液中有_ CI 一_存在。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4,则应先加入_Ba(NO3)溶液以除去SO2六、硫和氮的氧化物绿色环境S °2、灘* so? 便化伦soh2o h2so4氧化剂 (如0, Cl 2等)1Hs0“* H佔CLh2o七、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三大特性。浓H2SO4氐”匚等还原剂加热SO22H2SO4(浓)+Cu= =CuSO 4+SO2 +2H2O2H2SO4(浓)+C= 二CO 2 +2SO2 +2H 2OFe、Al等金属常温下在浓硫酸中 钝化,金属与浓硫酸 反应不能得到H2。八、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 HN

7、(>3稀 HNO.Lno2一般情况4HNO 3(浓)+Cu=Cu(NO 3)2+2NO 2 +2H2O8HNO 3(稀)+3Cu=3Cu(NO 3)2+2NO +4H 2OFe、Al等金属常温下在浓硝酸中 钝化,金属与硝酸反应得不到H2九、NH3+H20k=NH3 H20v=NH;+0H_酸加热或与碱共热钗盐NH 3+HCI=NH 4CI (白烟) 2NH 3+H 2O+CO 2=(NH 4)2CO3NH 4CI+NaOH=NaCI+NH 3 +H 2O(NH4)2CO3+Ca(OH) 2=CaCO 3+ 2NH 3+2H 2ONH4CI= = NH 3 +HCI (有什么现象?)(NH

8、 4)2CO 3= = 2NH 3 +H 2O+CO 2【课堂复习】知识点1:碳及其化合物例1、在未知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A . Cl ", SO2B . Cl_ , NO3C. Cl , CO 2D. Cl , OH常见离子(物质)的检验Ag+、CO 3、SO 2 的性质Ag+ +C= AgCIAg 2CO 3 +2H += 2Ag+ + H 2O +CO 2Ag +CO 3 = Ag 2CO 3Ca (OH)2+CO 2 = CaCO 3 +H 2O(探

9、 Ag2SO4 溶于 HNO 3)知识点2:硅及其化合物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碳、硅氧化物的性质)A . SiO2溶于水显酸性BCO2 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CSiO2 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 . 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 SiO2分子SiO2(砂石)不溶于水,只与HF酸反应SiO2+4HF=SiF 4+2H2ONa 2 S i O 3+CO 2+H 2O=Na 2CO3+H 2SiO3酸性:H2CO3 > H2SQ3B、D例 3、证明 生石灰 中既混有 石英,又混有 石灰石 的正确方法(生石灰 CaO、石英 Si02、石灰石 CaCO 3) 通过物质特有的性质或反应来证明A 加入

10、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 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 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 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 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溶解CaO+2HCl=CaCl 2+H 2OSiO2+2NaOH=Na 2SiO3+H2OCaCO 3+2HCl=CaCl 2+CO 2 +H2OCaO+SiO 2= =CaSiO 3D知识点 3:氯及其化合物例 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 弱酸 的是A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 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C .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D .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

11、色质褪色4HNO 3=4NO 2+2H 2O+O2 2HClO=2HCl+O 2(漂白性) Ca(ClO) 2+H2O+CO 2=CaCO 3 +2HClO(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 > HCIOC要求:强酸 HNO 3、HCl 、H2SO4(挥发性?)弱酸 H2CO3、H 2SiO3、HCIO(易分解?)强碱 KOH 、NaOH 、 Ba(OH ) 2、 Ca(OH )2 弱碱NH3。H2O例5、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次氯酸二氧化硫活性炭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要求: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二氧化硫生成不稳定化合物活性炭吸附强氧化性 HCIO 、 Na2O2、 H

12、2O2、 KMnO 4(H+)、 O3C知识点 4:硫及其化合物例6、为了除去混入 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除杂质应尽可能不损耗主物质)A .饱和烧碱溶液B .饱和小苏打溶液C .饱和纯碱溶液D .浓硫酸CO2、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共通性?)SO2+2NaOH=Na 2SO3+H 2OCO 2+2NaOH=Na 2CO 3+H2OSO2+Ca ( OH ) 2=Ca 2SO3+H 2OCO2+Ca (OH )2=CaCO 3+H2OSO2+Na 2CO 3(饱和) +H 2O=NaHSO 3+NaHCO 3CO 2+Na 2CO 3(饱和) +H 2O= 2NaH

13、CO 3 SO2+2NaHCO 3=Na 2SO3+2CO 2 +H2O酸性:H2SO3 > H2CO3B例 7、下列物质放于水中, 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是 (元素价态没改变的反应)A SO 2溶解于水C Cl 2溶解于水SO2+H 2O=H 2SO3Cl2+H 2O=HCl+HClOB NO 2 溶解于水D NH 3溶解于水3NO2+H2O=2HNO 3+NONH3+H2O=NH 3。H2OA 、D 把充满以上其中一种气体的试管倒插入滴有酸碱指示 剂的水槽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要求:熟识某些物质与水的反应CO2、F2、Na2O、Na2O2、CaO、K、Na、Mg 、Al、Fe 等

14、例 8、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 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 碱石灰干燥 的有:ASO2、O2、N2BHCl 、Cl2、CO2CCH 4、H 2、 CODNH 3、Cl 2、O2某些气体溶解于水后的性质呈酸或碱性碱石灰一一干燥碱性气体 NH 3;浓硫酸一一干燥酸性气体 HCI、Cl2、CO 2、SO2C知识点5:氮及其化合物例9、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出 氧化性,又表现出 酸性A . H2S+ 2HNO3SJ + 2NO2 f十 2H2OB . CuO + 2HNO =Cu ( NO3) 2 十 H2OC . 4HNO34NO2 f 十 02 f 十 2H2OD . 3Cu + 8HNO=3

15、Cu ( NO 3) 2 + 2N0 f十 4H2O氧化性一氧化剂一还原反应一被还原一价态降一得电子酸性一石蕊变红一活泼金属(H2)金属氧化物(盐和水)碱(中和)盐(强酸制弱酸)浓硫酸、硝酸的特性A 氧化性 B 酸性 C 不稳定性D 例10、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 最好的方法是(生活中的化学)A .铜和浓硝酸反应B .铜和稀硝酸反应C .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 .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4HNO3(浓)+Cu=Cu(NO 3)2+2NO2 +2H2O8HNO 3(稀)+3Cu=3Cu(NO 3)2+2NO +4H 2OCuO + 2HNO3Cu ( NO3) 2+ H2O2Ag

16、NO 3+CuCl 2=Cu(NO 3)2+2AgCI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符合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吗?提出你的建议【课后作业】1.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I2、02、S0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 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 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 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 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肯定没有N02C .可能有CI2和02常见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B .肯定有S02和NOD .不能确定 02是否存在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量29有颜色:CI2 (黄绿色)、B2(g)、NO2 (红棕色)有毒性:F2、CI2、B2(g)、SO

17、2、NO、NO 2水溶性:H2、N2、CO、NO (不溶)、O2 (微溶)、与水反应:F2、Cl2、CO2、2F2+2H2O=4HF+O 2CO2+H2O=H 2CO33NO2+H2O=2HNO 3+NO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一一SO2、NO2、NH3CI2+H2O=HCI+HCIOSO2+H2O=H 2SO3NH3+H2O=NH 3 .H2OF2、 CI 2、NO 2(氧化剂与还原剂)AB 2、下列反应中气体 既 做氧化剂 又做还原剂的是ACl2 通入水中B Cl 2通入水 Na2SO3 溶液中C .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D . NO 2通入水中Cl2+H2O+Na2SO3= 2NaCl+ H2S

18、O4失去漂白性SO2+ Cl2+2H2O=2HCl+H 2SO4失去漂白性A、D3、下列物质的变化, 不能通过 一步化学反应 完成的是A . S SO3B. SiO2 Na2SiO3C . Na2O2 Na2CO 3D . SiO2 H2SiO3对这些物质性质的了解催化剂S> SO2 SO3SiO2+2NaOH= NazSiOs+H?。2Na2O2+2CO 2=2Na 2CO3+O2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Na2SiO3+HCl A、D4、下列关于对 燃烧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 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 燃烧

19、一定有氧气参与点燃燃烧一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H2+ Cl2=点燃=2HCIA、 B、 C5、下列物质能使 干燥 的 蓝色 石蕊试纸 先变红后褪色 的是A 新制氯水B 液氯C .氯气D .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检测溶液 PH 度干燥的 PH 试纸蓝色 石蕊试纸 先变红后褪色酸性、漂白性 认识与区分: 氯气、液 氯、氯 水Cl2+H2O=HCl+HClO2HCl +Ca( ClO) 2=Ca Cl 2+2H ClOA、D6、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颜色相同B .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 .都含有H+ D .加AgN0 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光或热Cl2+H 2O=HCl+HClO2HClO= =2HCl+O 2C、D7、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中A 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C 稀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