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_第1页
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_第2页
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_第3页
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_第4页
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油菜施硫的肥料效应与推荐用量研究    周学军摘 要:通过多年多点的单因素试验以研究安徽省油菜的硫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硫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7个试验的施硫处理比不施硫对照平均增收油菜籽16.24kg/667m2,平均增产率9.82%,纯利润平均为56.83元/667m2,产投比平均达9.13。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硫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3.58kg/667m2,推荐幅度为2.674.67kg/667m2。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水平可通过公式y=-3.168 4ln(x)+12.459检索油菜生产适

2、宜施硫量,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关键词:油菜;硫肥;产量;经济效益;硫肥推荐用量s565.4 a 1007-7731(2014)12-55-02硫是油菜硫甙和含硫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油菜对其的需求量仅次于氮、钾元素,与磷元素相当。硫营养状况对油菜的营养生长、产量以及籽粒的含油量产生重大影响,农田土壤硫素缺乏或硫肥施用量不足均会导致油菜籽减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长江流域油菜的施肥结构日趋优化,面对含硫肥料(如过磷酸钙和低含量复合肥)的渐渐淡出、高含量复合肥(一般不含硫)的普及等现实,油菜高产优质生产对硫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安徽省土肥总站以太湖县为基点,在全省油菜主产区选取6个

3、县(市)建立了油菜施硫系列田间试验网络。本文利用硫肥不同用量的单因素田间试验结果,根据油菜硫肥效应方程计算出的油菜最佳经济施肥量,建立了硫肥用量与土壤硫素水平间的函数关系,初步确立了油菜硫肥施用指标体系,以期为安徽省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 近几年在安徽省太湖、泾县、舒城、桐城、歙县和望江等县(市)布置了17个油菜硫肥用量大田试验。各试验点种植的油菜品种均为目前推广的主栽品种,全部接茬水稻。采用大壮苗中密度移植栽培,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试验进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做好田间农事活动记载。1.2 试验设计 根据全国中微量元素试验示范

4、方案,结合安徽省油菜生产实际,硫肥用量设计为5个水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用量分别为s0、s1、s2、s4、s6(下标表示纯s用量,单位为kg/667m2);根据各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各处理的其它养分施用量分别为纯氮(n)1012kg/667m2、纯磷(p2o5)46kg/667m2、纯钾(k20)68kg/667m2、硼砂1kg/667m2。1.3 试验管理 试验肥料全部安排为单质肥料,特别是除硫肥外其他肥料均不含硫素。其中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量(n)46%;磷肥品种为磷酸氢钙(重钙),含磷量(p2o5)30%;钾肥品种为氯化钾,含钾量(k2o)60%;硫肥为安徽省土肥总站提供的9

5、9.9%的硫磺。小区面积1520m2,氮肥和钾肥的60%作基肥(移栽前施用),20%作越冬苗肥,20%作薹肥;磷肥和硼肥、硫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其它栽培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2 结果与分析2.1 油菜施用硫肥的产量效应 对每个处理的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运算结果分析汇总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试验各处理产量变异不大,其标准差为25.9934.17kg/667m2,但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其中s4处理(4kg/667m2水平)与其它4个处理差异显著,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86.15kg/667m2),s6处理的产量次之,而以对照s0处理的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为161.66kg/667m

6、2)。由表1还可以得出,在施硫(s)水平控制在4kg/667m2范围内,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相对于不施硫处理有显著增加。施硫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且随着硫肥用量的提高,试验出现s6处理产量低于s4处理的减产趋势,且其与s1处理、s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油菜只要在施用适量硫肥的情况下,既能提高油菜籽产量,也能提高效益。2.2 油菜施用硫肥的经济效益 对油菜施硫效果作单位面积的增产增收分析(见表2),发现除个别试验中s1处理(表中最小值为负值)略有减产外,其余试验处理施硫平均增产量在8.7824.49kg/667m2,总体平均增产16.24kg/667m2,试验各施硫处理增产率主

7、要分布在5.34%14.93%,平均增产率为9.82%;17个试验施硫处理纯利润平均在32.6087.95元/667m2,总体平均纯利润为56.83元/667m2。油菜施硫产投比在3.3313.04,平均为9.13。说明在现有的水肥条件下,重视施用氮、磷、钾、硼肥的同时,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对油菜施用适量硫肥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3 肥效方程拟合结果分析 通过拟合硫肥用量与产量间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剔除2个回归方程检验不显著的试验,对计算得出的15组最高产量与施肥量、边际产量与施肥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试验的硫肥推荐最高用量在3.005.13kg/667m2,平均为3.8

8、2kg/667m2;最佳经济用量在2.674.67kg/667m2,平均为3.58kg/667m2;平均最高用量比最佳经济用量仅高0.24kg/667m2。参与分析的试验由方程推导的最高产量在123.02220.46kg/667m2,最佳产量在122.87220.40kg/667m2,两者总体平均仅相差0.07kg/667m2,基本无差别。最高施硫量从理论上指出该田块的增产潜力和施肥限度,最佳施硫量是产量较高且经济效益最大的施肥量。因此,2组试验参数的趋近性说明试验的最初设计是相对合理的。2.4 土壤有效硫与推荐施肥量的关系 土壤有效硫测试值与最佳施硫量的关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着先效应后测

9、试的技术路线,通过拟合15个试验的土壤有效硫含量(x)与推荐施硫量(y)间的多种回归方程,发现用对数拟合的关系式能很好地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硫含量与硫肥最佳推荐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有效硫含量能很好地反映田块需要施用的硫肥量。因此,在本试验区域内,在产前测定土壤有效硫含量x(mg/kg),根据推荐施肥回归方程y=-3.168 4ln(x)+12.459(相关系数r2=0.899 3*),即可计算出相应的硫肥经济施用量y(kg/667m2),依据该公式可以作油菜土壤测试值与最佳施硫量的检索表,能达到利用土壤有效硫测试值来预测特定地块油菜推荐施硫量的目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得以兼顾。3

10、结论与讨论3.1 土壤有效硫丰缺指标的初步确定 本研究通过有效硫测试值与相对产量(不施硫处理与施硫4kg/667m2处理的比较值)拟合出的对数方程y=16.603ln(x)+40.917(r2=0.206 1*),初步确定油菜生产上土壤有效硫极度缺乏(相对产量90%)、缺乏(相对产量95%)和丰富(相对产量98%)的指标分别为19mg/kg、26mg/kg和31mg/kg,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土壤有效硫临界值为16mg/kg相比,提高了3个单位。笔者认为该结论基本符合油菜产量日益提高而对硫的需求更高的实际,但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应用尚有待区域内油菜生产过程的进一步论证。3.2 影响油菜施硫效果的

11、因素 本研究认为可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来确定硫肥的用量,反映出硫肥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密切相关性。但不同田块的油菜施硫效果的差异不仅仅只与土壤有效硫的高低有关,还与油菜品种、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的其他养分含量等相关,甚至不同试验的氮钾肥用量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因素均势必会影响到硫肥效果,有的因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经过测土化验后得知土壤中纯氮与有效硫的含量,也可推荐施硫,可按氮硫比77.5比例合理地施用氮肥、硫肥,这是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推荐施硫方法。因此,继续探讨推荐施硫量方程对安徽省油菜主产区是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和必须。(责编:张宏民)endprint摘 要:通过多年多点

12、的单因素试验以研究安徽省油菜的硫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硫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7个试验的施硫处理比不施硫对照平均增收油菜籽16.24kg/667m2,平均增产率9.82%,纯利润平均为56.83元/667m2,产投比平均达9.13。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硫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3.58kg/667m2,推荐幅度为2.674.67kg/667m2。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水平可通过公式y=-3.168 4ln(x)+12.459检索油菜生产适宜施硫量,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关键词:油菜;硫肥;产量;经济效益;硫肥推荐用量s565.4 a 1007-773

13、1(2014)12-55-02硫是油菜硫甙和含硫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油菜对其的需求量仅次于氮、钾元素,与磷元素相当。硫营养状况对油菜的营养生长、产量以及籽粒的含油量产生重大影响,农田土壤硫素缺乏或硫肥施用量不足均会导致油菜籽减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长江流域油菜的施肥结构日趋优化,面对含硫肥料(如过磷酸钙和低含量复合肥)的渐渐淡出、高含量复合肥(一般不含硫)的普及等现实,油菜高产优质生产对硫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安徽省土肥总站以太湖县为基点,在全省油菜主产区选取6个县(市)建立了油菜施硫系列田间试验网络。本文利用硫肥不同用量的单因素田间试验结果,根据油菜硫肥效应方程计算出的油菜

14、最佳经济施肥量,建立了硫肥用量与土壤硫素水平间的函数关系,初步确立了油菜硫肥施用指标体系,以期为安徽省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 近几年在安徽省太湖、泾县、舒城、桐城、歙县和望江等县(市)布置了17个油菜硫肥用量大田试验。各试验点种植的油菜品种均为目前推广的主栽品种,全部接茬水稻。采用大壮苗中密度移植栽培,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试验进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做好田间农事活动记载。1.2 试验设计 根据全国中微量元素试验示范方案,结合安徽省油菜生产实际,硫肥用量设计为5个水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用量分别为s0、s1、s2、s4

15、、s6(下标表示纯s用量,单位为kg/667m2);根据各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各处理的其它养分施用量分别为纯氮(n)1012kg/667m2、纯磷(p2o5)46kg/667m2、纯钾(k20)68kg/667m2、硼砂1kg/667m2。1.3 试验管理 试验肥料全部安排为单质肥料,特别是除硫肥外其他肥料均不含硫素。其中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量(n)46%;磷肥品种为磷酸氢钙(重钙),含磷量(p2o5)30%;钾肥品种为氯化钾,含钾量(k2o)60%;硫肥为安徽省土肥总站提供的99.9%的硫磺。小区面积1520m2,氮肥和钾肥的60%作基肥(移栽前施用),20%作越冬苗肥,20%作薹肥;磷肥

16、和硼肥、硫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其它栽培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2 结果与分析2.1 油菜施用硫肥的产量效应 对每个处理的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运算结果分析汇总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试验各处理产量变异不大,其标准差为25.9934.17kg/667m2,但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其中s4处理(4kg/667m2水平)与其它4个处理差异显著,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86.15kg/667m2),s6处理的产量次之,而以对照s0处理的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为161.66kg/667m2)。由表1还可以得出,在施硫(s)水平控制在4kg/667m2范围内,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相对于不施硫

17、处理有显著增加。施硫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且随着硫肥用量的提高,试验出现s6处理产量低于s4处理的减产趋势,且其与s1处理、s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油菜只要在施用适量硫肥的情况下,既能提高油菜籽产量,也能提高效益。2.2 油菜施用硫肥的经济效益 对油菜施硫效果作单位面积的增产增收分析(见表2),发现除个别试验中s1处理(表中最小值为负值)略有减产外,其余试验处理施硫平均增产量在8.7824.49kg/667m2,总体平均增产16.24kg/667m2,试验各施硫处理增产率主要分布在5.34%14.93%,平均增产率为9.82%;17个试验施硫处理纯利润平均在32.6087.95元/66

18、7m2,总体平均纯利润为56.83元/667m2。油菜施硫产投比在3.3313.04,平均为9.13。说明在现有的水肥条件下,重视施用氮、磷、钾、硼肥的同时,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对油菜施用适量硫肥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3 肥效方程拟合结果分析 通过拟合硫肥用量与产量间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剔除2个回归方程检验不显著的试验,对计算得出的15组最高产量与施肥量、边际产量与施肥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试验的硫肥推荐最高用量在3.005.13kg/667m2,平均为3.82kg/667m2;最佳经济用量在2.674.67kg/667m2,平均为3.58kg/667m2;平均最高用量比

19、最佳经济用量仅高0.24kg/667m2。参与分析的试验由方程推导的最高产量在123.02220.46kg/667m2,最佳产量在122.87220.40kg/667m2,两者总体平均仅相差0.07kg/667m2,基本无差别。最高施硫量从理论上指出该田块的增产潜力和施肥限度,最佳施硫量是产量较高且经济效益最大的施肥量。因此,2组试验参数的趋近性说明试验的最初设计是相对合理的。2.4 土壤有效硫与推荐施肥量的关系 土壤有效硫测试值与最佳施硫量的关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着先效应后测试的技术路线,通过拟合15个试验的土壤有效硫含量(x)与推荐施硫量(y)间的多种回归方程,发现用对数拟合的关系式能

20、很好地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硫含量与硫肥最佳推荐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有效硫含量能很好地反映田块需要施用的硫肥量。因此,在本试验区域内,在产前测定土壤有效硫含量x(mg/kg),根据推荐施肥回归方程y=-3.168 4ln(x)+12.459(相关系数r2=0.899 3*),即可计算出相应的硫肥经济施用量y(kg/667m2),依据该公式可以作油菜土壤测试值与最佳施硫量的检索表,能达到利用土壤有效硫测试值来预测特定地块油菜推荐施硫量的目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得以兼顾。3 结论与讨论3.1 土壤有效硫丰缺指标的初步确定 本研究通过有效硫测试值与相对产量(不施硫处理与施硫4kg/667m

21、2处理的比较值)拟合出的对数方程y=16.603ln(x)+40.917(r2=0.206 1*),初步确定油菜生产上土壤有效硫极度缺乏(相对产量90%)、缺乏(相对产量95%)和丰富(相对产量98%)的指标分别为19mg/kg、26mg/kg和31mg/kg,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土壤有效硫临界值为16mg/kg相比,提高了3个单位。笔者认为该结论基本符合油菜产量日益提高而对硫的需求更高的实际,但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应用尚有待区域内油菜生产过程的进一步论证。3.2 影响油菜施硫效果的因素 本研究认为可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来确定硫肥的用量,反映出硫肥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密切相关性。但不同田

22、块的油菜施硫效果的差异不仅仅只与土壤有效硫的高低有关,还与油菜品种、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的其他养分含量等相关,甚至不同试验的氮钾肥用量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因素均势必会影响到硫肥效果,有的因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经过测土化验后得知土壤中纯氮与有效硫的含量,也可推荐施硫,可按氮硫比77.5比例合理地施用氮肥、硫肥,这是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推荐施硫方法。因此,继续探讨推荐施硫量方程对安徽省油菜主产区是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和必须。(责编:张宏民)endprint摘 要:通过多年多点的单因素试验以研究安徽省油菜的硫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硫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7个试验的

23、施硫处理比不施硫对照平均增收油菜籽16.24kg/667m2,平均增产率9.82%,纯利润平均为56.83元/667m2,产投比平均达9.13。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硫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3.58kg/667m2,推荐幅度为2.674.67kg/667m2。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水平可通过公式y=-3.168 4ln(x)+12.459检索油菜生产适宜施硫量,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关键词:油菜;硫肥;产量;经济效益;硫肥推荐用量s565.4 a 1007-7731(2014)12-55-02硫是油菜硫甙和含硫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油菜对其的需求量仅次于氮、钾元素,与磷元素相当。

24、硫营养状况对油菜的营养生长、产量以及籽粒的含油量产生重大影响,农田土壤硫素缺乏或硫肥施用量不足均会导致油菜籽减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长江流域油菜的施肥结构日趋优化,面对含硫肥料(如过磷酸钙和低含量复合肥)的渐渐淡出、高含量复合肥(一般不含硫)的普及等现实,油菜高产优质生产对硫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安徽省土肥总站以太湖县为基点,在全省油菜主产区选取6个县(市)建立了油菜施硫系列田间试验网络。本文利用硫肥不同用量的单因素田间试验结果,根据油菜硫肥效应方程计算出的油菜最佳经济施肥量,建立了硫肥用量与土壤硫素水平间的函数关系,初步确立了油菜硫肥施用指标体系,以期为安徽省油菜测土配方

25、施肥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 近几年在安徽省太湖、泾县、舒城、桐城、歙县和望江等县(市)布置了17个油菜硫肥用量大田试验。各试验点种植的油菜品种均为目前推广的主栽品种,全部接茬水稻。采用大壮苗中密度移植栽培,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试验进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做好田间农事活动记载。1.2 试验设计 根据全国中微量元素试验示范方案,结合安徽省油菜生产实际,硫肥用量设计为5个水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用量分别为s0、s1、s2、s4、s6(下标表示纯s用量,单位为kg/667m2);根据各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各处理的其它养分施用量分别为纯氮(n

26、)1012kg/667m2、纯磷(p2o5)46kg/667m2、纯钾(k20)68kg/667m2、硼砂1kg/667m2。1.3 试验管理 试验肥料全部安排为单质肥料,特别是除硫肥外其他肥料均不含硫素。其中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量(n)46%;磷肥品种为磷酸氢钙(重钙),含磷量(p2o5)30%;钾肥品种为氯化钾,含钾量(k2o)60%;硫肥为安徽省土肥总站提供的99.9%的硫磺。小区面积1520m2,氮肥和钾肥的60%作基肥(移栽前施用),20%作越冬苗肥,20%作薹肥;磷肥和硼肥、硫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其它栽培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2 结果与分析2.1 油菜施用硫肥的产量效应 对每个处理

27、的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运算结果分析汇总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试验各处理产量变异不大,其标准差为25.9934.17kg/667m2,但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其中s4处理(4kg/667m2水平)与其它4个处理差异显著,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86.15kg/667m2),s6处理的产量次之,而以对照s0处理的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为161.66kg/667m2)。由表1还可以得出,在施硫(s)水平控制在4kg/667m2范围内,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相对于不施硫处理有显著增加。施硫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且随着硫肥用量的提高,试验出现s6处理产量低于s4处理的减产趋势,且

28、其与s1处理、s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油菜只要在施用适量硫肥的情况下,既能提高油菜籽产量,也能提高效益。2.2 油菜施用硫肥的经济效益 对油菜施硫效果作单位面积的增产增收分析(见表2),发现除个别试验中s1处理(表中最小值为负值)略有减产外,其余试验处理施硫平均增产量在8.7824.49kg/667m2,总体平均增产16.24kg/667m2,试验各施硫处理增产率主要分布在5.34%14.93%,平均增产率为9.82%;17个试验施硫处理纯利润平均在32.6087.95元/667m2,总体平均纯利润为56.83元/667m2。油菜施硫产投比在3.3313.04,平均为9.13。说明在现有的

29、水肥条件下,重视施用氮、磷、钾、硼肥的同时,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对油菜施用适量硫肥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3 肥效方程拟合结果分析 通过拟合硫肥用量与产量间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剔除2个回归方程检验不显著的试验,对计算得出的15组最高产量与施肥量、边际产量与施肥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试验的硫肥推荐最高用量在3.005.13kg/667m2,平均为3.82kg/667m2;最佳经济用量在2.674.67kg/667m2,平均为3.58kg/667m2;平均最高用量比最佳经济用量仅高0.24kg/667m2。参与分析的试验由方程推导的最高产量在123.02220.46kg/667m2,最佳产量在122.87220.40kg/667m2,两者总体平均仅相差0.07kg/667m2,基本无差别。最高施硫量从理论上指出该田块的增产潜力和施肥限度,最佳施硫量是产量较高且经济效益最大的施肥量。因此,2组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