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饮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人饮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人饮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人饮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人饮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十天高速路建设明垭子隧道施工段xx县八面坡村安全饮水(补偿)工程实施方案xx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二 o一一年七月2 十天高速路建设明垭子隧道施工段xx县八面坡村安全饮水(补偿)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单位: xx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陕水保资证丙字第 xx号)批准: xx 审定: xx 审核:xx 设计:xx 参加人员:3 十天高速路建设明垭子隧洞施工段xx县八面坡村安全饮水(补偿)工程实施方案十天高速路 xx 过境段支洞明垭子隧洞施工, 由于地质结构复杂, 施工中该地段出现局部沉陷,改变了原地貌和山体局部裂隙构造,影响原山泉、地下水通道,使原有泉眼枯竭,造成村民现有人畜饮水无水源、报废,导致该地段xx

2、县城关镇八面坡村一、二、三、四组计37 户155 人,70 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为确保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正常有序,确保十天高速路建设、 运行正常,在十天高速路建设安康筹建处xx 项目组和 xx 十天高速路援建指挥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在明垭子隧洞支洞出口与渣场交界处采用动力抽取泉水的方案尽快解决当地饮水困难,我站受 xx 十天高速路援建指挥部委托,派员实地勘察进行施工设计。待建工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1332,北纬 3301。地貌类型为巴山山系 , 山峦迭嶂 , 沟坡纵横 , 沟壑交错 , 沟谷外窄内宽,流域地势呈东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

3、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山势多呈浑圆形山脊, 海拔 468m-820m,地质构造为巴山大断层属杨子地台边缘,构造以褶皱为主,裂隙发育。裸露岩石较多,岩石破碎。出露岩性主要有黑云母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和硅质岩。区内仅有一条通村水泥路约 7km ,其中有近 4km因高速路建设使用损坏严重,尚有 1.6km 的羊肠小道,通行困难,为当地贫困高山区。4 一、水源的选择通过寻找水源、现场踏勘,本区域只有明垭子隧洞支洞出口与渣场交界处出露泉水可做唯一可用水源,现场目测,泉水出流水质,满足感官指标,根据已有用户用水状况调查,其一般化学指标以及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等方面均符合要求。同时,水源周围和上游全

4、部退耕,植被覆盖茂密。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水源水质完全可满足饮水要求,再结合物理过滤 -沉淀净水的制水工艺, 可满足山区农村安全饮水供水标准。现有出流量为1000ml/s2000ml/s,该流量可以满足拟建措施设计流量q设max0.00053m3/s,q设min0.00023m3/s 的总用水需求。二、 工程规模的确定(一) 、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设计范围为八面坡村4 个组,解决 37 户 155人、70 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该供水范围内无乡镇机关、村企、学校及大规模养殖场。设计人口按自然增长率4计,机械增长不计。 八面坡供水工程的现状水平年确定为 2010年,设计年限n=10年。

5、(二)需水量预测1.用水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本着节约水资源和满足用水需求的原则,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采用60l/人 日。人口自然增长率 4,设计供水年限为10年。牲畜用水5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猪:20/头/天;牛:40/头/天。(3)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上述之和的20%计列。2.用水量计算供水规模计算表项目计算说明用水定额用水量小计备注居民生活用水定额155(1+4)10/1000 60l/人 日9.68m3/d 大家畜用水定额 70 头/1000 20l/头 日1.4 m3/d 猪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

6、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 +牲畜用水量) 10% 1.11 m3/d 合计12.19 m3/d 最高日用水量日供水量合计日变化系数 1.5 18.29m3/d 取整 20 m3/d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 /24 小时0.83 m3/h 最高日最大时流量供水规模(最高日用水量) 全日供水时变化系数 2.3 0.00053 m3/s 1.92 m3/h 供水规模(最高日用水量) :20m3/d。三、工程总体布置(一)设计依据及原则1、设计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 、 防洪标准(gb50201-94) 、给排水设计手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7、) 、6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 、 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2.设计原则支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村镇居民安全饮用水的可持续。保证水源、工程、管理运行的可持续性。以解决生活供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用水标准和供水规模。以解决当前群众饮水需要为主,同时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二)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工程等级及类型工程等级根据国家防洪标准有关内容合理确定。本工程等级属小型五等工程。1.工程设计标准水质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在本地区,

8、其水质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的要求。服务水压服务水压为 3m 2.工程防洪标准7 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 ) 、 防洪标准 (gb50201-94)查知,本工程为“v”等 5 级工程,其设计洪水重现期 n=10 年,校核洪水得现期n=20 年。3.工程抗震标准抗震裂度为六度地区,不设防。(三)总体布置原则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范围)之间的平面、高程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拟定供水方式及工艺流程组合,合理拟定供水线路走向,确定建(构)筑物工程位置。做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构)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投资原则。工

9、程布置应考虑尽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浪费,节约投资。运行经济原则。水源取水方式、线路用建筑物布置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合理采用分区、分压供水,尽可能大的供水范围实现重力供水、减少加压供水范围和供水量,降低运行费用。建(构)筑物位置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运营管理期交通。(四)工程总体布置经走访当地群众,现场勘察水源条件,初步确定了施工设计方案:以明垭子隧洞支洞出口与渣场交界处出露泉水为水源, 海拔高程为 565m处筑坝截流、集水井取水,经过滤通过323m的抽水管道, 输水至八面坡村村委会,海拔高程 673m建蓄水池一口, 再分流 3 支管道:第一条 700m至八面坡村 4 组,解决

10、 4 组 17 户的人畜饮水; 第二条 1100m至八面坡村8 3 组,解决 9 户的饮水困难; 第三条由于用户居住地高程高于水塔,采取二级提水通过436m的抽水管道, 在海拔 756米处建一调蓄水塔, 分 2 条支管分别配水给八面坡1 组 2 户,2组 11户的人蓄饮水。四、工程设计(一)一级抽水设备的选定1、设计流量的确定依据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供水系统中设计流量的确定:一级取水泵站至高位水塔,设计流量取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输水损失(不计取 ),则 q设=0.83m3/h 2、设计扬程的确定根据现场勘测,实测地形扬程108 米,考虑潜水泵安装高程即动水位加潜水泵高度估计3.5米,半

11、地下式高位水塔高出地面1.5米计,则实际扬程 113米。设计扬程按实际扬程30%估算,抽水管道选配后进行校核。则 h设=1131.3=146.9 米3、设备选型依据设计流量和扬程查qsqj-型井用潜水电泵选型表9 机 组 选 型 结 果设计流量(m3/h )设计扬程(m) 选用泵型水泵额定值扬 程 (m) 流 量( m3/h )配套功率(kw) 出水直径(寸)潜水泵高度(m) 0.83 146.9 150qj5-150/21 150 5 4 1.5 3.5 150qj5-150/21150 10 7.5 2 3.5 200qj10-175/10 175 10 13 2.5 2.5 200qj1

12、0-140/8 140 10 11 2.5 2.5 4、损失扬程校核由公式 h1=gudl22式中h1沿程水头损失 ,m; 计算管段的长度 ,m; 沿程阻力系数,取0.025;d管径 m u管内流速 m3/s;由式 u=q求得,其中 q 为流量 m3/s, 为过水断面面积 m2,=42d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m/m; pvc-u,pe 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i=0.000915q 1.774/d 4.774 式中 q管段流量 ,m3/s; d管道内径 ,m; 计算得 h1=13.2m 10 方案比较泵型优点缺点150qj5-150/21 150qj5-150/21200qj10-17

13、5/10 200qj10-140/8 2、取水高程的确定从实际地形,拟建主蓄水池(大梁)海拔高程为 m。由实测距离“大梁”4km 输水管线,要求输水流量为q设min0.0002m3/s,管道流速控制在 0.50.8m/s (按 0.6m/s计) ,拟定输水管道为 pe给水管,结合以往同类工程初选管径为 32mm。由公式 h1= il 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式中h1沿程水头损失 ,m; l计算管段的长度 ,m; 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m/m; pvc-u,pe 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i=0.000915q 1.774/d 4.774 式中 q管段流量 ,m3/s; d管道内径 ,m; 计算得

14、 h1=13.2m 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11 10%计算总水头损失 h=14.5m 由此,取水点高程控制在海拔高程m,拟定取水点的实测高程为m,满足正常输水要求。3、引水主管道设计初步设计管材为pe 给水管材和热镀锌钢管(跨越陡崖) ,输水量为0.0002 m3/s,管道输水最大工作水头45m,管道长度 4000m,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和水力学相关计算综合所得,采用管材内径为25mm可满足设计要求,沿村级路和便道内侧边沟埋设, 途经部分山涧、石崖 (约 1.1km需铺筑混凝土砌护。4、蓄水池设计蓄水总量以满足3 天人畜饮水用水量即45m3为设计总容量:其中 “大

15、梁”主蓄水池容量为30 m3,村委会(江家梁)调压池为 5 m3,八面坡(方家田坝)调压池 5m3, 左家院子调压池5m3,均为圆形砖混结构, 采用蓄水池标准设计。5、供水管网设计该区居民依坡散居, 居住十分分散, 管道输水最大工作水头200m,若采用集中供水,供水管道安全运行、管网控制难度很大,为便于管理,维护可持续发展,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布局调压措施和树枝状管网(线)的布设方式,即根据居住区分布以及服务人口将主蓄水池以下的整个供水区分为3 个配水区域,配水干管成枝状布置。考虑区内住户沿沟、顺坡散居,高低不一,用水所需压力差别较大,因此在每一小区以最高住户为控制点建调压蓄水池,确保

16、各供水小区用水压力基本12 一致,为防止最低端用户因压力过大而出现抢水的情况,可在超压住户入户管上安装稳压减压阀。(1)主蓄水池调压池管道设计主管道 (一级、二级管道)设计总长度 4060m, 流量 q日平=0.0002 m3/s,设计流速控制在0.6m/s,相应管径为 25mm 可满足设计要求;(2)调压池到各用户管网设计本设计按照居住规模来分,属于居住组团,调压池后供水管网按直饮水管道计算,设计供水量宜采用设计秒流量来进行计算。最终套用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为q=0.347q日平,输配水管道的设计流速 ,宜采用经济流速,流速控制在0.50.8m/s 的要求,按照 0.6m/s计算,确定配水主

17、干管、干管、支管管径;结合每户安装一个饮用水龙头的实际,龙头额定流量为 q0=50ml/s,给水当量为 0.25,管网呈树枝状, 各管段设计流量,可按其沿线出流量的50%加上其下游各管段沿线出流量计算,综合考虑设计管网管道。计算得:村委会用水户710户,管网主管道总长度900m,管径25mm;八面坡用水户57 户,管网主管道长400m管径25mm;左家院子用水户8 户,管网主管道 600m,管径 32mm。入户均采用 20mm的 pe管 400mm, 按 1 套/户配套15mm钢管立柱、球阀、水嘴、水表。6、截流、取水设施现场勘察取水地为自然沟道,设计采用浆砌石截流坝,坝体内设置13 开敞式砂

18、滤、取水池,坝体最大高度3m,最大坝长11.8m ,初滤池底部设置50mm钢管做排污管, 通过初滤后用 63mmpe管引入过滤、 集水(清水)池底部,池体高度1.5m,总长度 3m,池体为浆砌石(砖) ,池顶部采用预制钢筋砼活动板封闭。滤料宜采用石英砂,粒径 0.31.0mm,滤层厚度 400600mm,滤料表面以上水深为0.3m,由池顶进入清水池,滤料承托层宜为卵石或砾石,自上而下由细到粗分层铺设。底部为底沟集水,集水坡度为 1%,底沟盖板为无沙钢筋过滤板, 底沟排污管顺水流布置至池体外;清水池正常水深以上应设溢流管;池底设引水管和排空管。7、水源区安全保护设施一般应采用预制砼桩、铁刺网围栏等措施隔离100m 以上的区域范围。8、管材及附件的选择根据现有室外给水管道施工的经验,管道附件的泄漏是造成管网污染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布置管网管道时,有意识的减少管网附件的数量,例如各室外配水支干管上均不设管路阀门,仅在室内各立管上安装阀门;合理布置管路,减少管道接口和管件数量。管道系统的排水、放空阀门均设于地下室净水站内架空明装,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