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颜真卿与麻姑仙坛记颜真卿(709 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做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故又称颜太师”、颜鲁公”。颜真卿家学渊源,其五世祖颜之推是北齐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据载,颜真 卿的书法受姻亲殷氏影响较大,又吸取褚遂良和张旭的笔法,也与怀素讨论过用笔的诀窍。 中年以后,他终于突破 初唐四家”瘦硬书风的窠臼,集众家之长,出绳墨之外,创造出一种 筋肉丰满、骨骼雄健的新书体,后人称之为颜体”。其书点画厚重饱满,结体宽博端正,章法茂密丰实,体现出豪迈雄强、庄重挺拔的艺术风格。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把颜真卿 书尊为 神品”,并说:其发于笔翰,
2、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 节而不可夺也。”t縣唐7古也7过胡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该碑 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 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 推向极致。后来的颜家庙碑浑厚过之,但宽博、端庄、刚毅、沉雄有所不及。麻姑仙 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二、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颜真卿书法作品众多,风格多样,绝少雷同
3、,但总体上都表现出雄厚、庄重、有蹋的风 貌。麻姑仙坛记的用笔以篆法入楷,骨力挺拔,起笔、收笔多藏头护尾,精力内蕴,含 而不露。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种笔画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帮助大家临写。1.点画的特征点是构成汉字的一种重要笔画,许多笔画都是由点而出,由点而收。点在永字八法”中叫做 侧”因笔锋顾左瞰右,审其势而侧之,故称之 侧”王羲之云: 倘一点失所,若美入 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眩。积点成画,积画成字,积字成篇,由是可见,要 学好书法,就必须先把点学好。麻姑仙坛记 中点画写法多变,形态上有方、圆、长、横、斜、挑诸多种类,但每画无不落笔峻劲,呼应庄和。右侧点是该碑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如左图中字
4、”字上点。这种点画状如瓜子,上光下圆,如欲滴之露,富有张力美。有时,该点略微弯曲,以显柔劲之姿。左侧点是该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点画,其位置与右侧点一样, 距离字中心较远,充分体现了颜字内松外紧的特点。如左图中少”字左点。麻姑仙坛记中的点变化多样,如左图中被”字首点以短横来替代,麻”字上点则变为竖点,亦”字左下点变为挑点。即使是同样的曾头点,在该碑中也是变化无穷,如左图中弟”字上两点写成 八”字状,这是颜字的通用写法, 该碑也不例外;但 并”字上两点却写成了 两小撇,一出锋锐一出锋钝;到了美”字,则又变化成 羊首法”这是借鉴篆法的写法,使经”字左下三点;而麻姑仙坛记中横直画者,字之体 上下方整,前
5、后齐平,字更显生动。当有三点在 一起时,它又用三小直并列来代替,如左图中 该字的右部几点则以行书笔意将上下两点连写,使整个字显得非常灵动。 的点画还有许多不同的写法,临写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归纳。2 横画的特征横画在 永字八法 冲称 勒”它主要起字的骨架作用。南宋姜夔云: 骨。”王羲之对横画的写法也有这样的论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麻姑仙坛记中的横画,均取斜势,左低右高,但角度不大,起笔处多见方笔,收笔 时则以圆笔藏锋为主。其横画并无勤礼碑那样强烈的粗细对比,而以相近的笔画精心排 列,显得沉稳、端庄。如果有几个横画并列一字中,也无勤礼碑中左尖、右尖之变化, 任粗细
6、如一,更显挺拔雄健、古朴凝重。该碑中横画的变化多见于行笔过程中,书写时,笔锋稍有抖动,不是一滑而过、平铺直叙,需略带些 屋漏痕”之意。其粗细变化莫测,韵味无穷,忽而左边粗,忽而右边粗,忽而 中间粗,运笔熟中带生。多横的字,其横画上下间距均匀,左右参差不齐,长短配合,在变 化中体现生动自然。右图中,十”字长横用分法行笔,笔毫平铺,万毫齐力,故笔画显得很精劲;芋”字下横起笔重而粗,收笔圆而较轻,与中间短横形成明显对比;而言”字和 王”字,其横画较多,但它们却极尽变化,无一笔雷同,兼用篆籀、古隶笔法人楷,故其笔画显得质重遒厚。总的来说,麻姑仙坛记中横画的起笔较慢,在运笔时速度比起笔适当快些,以便产
7、生力度,藏锋收笔稍慢,以避轻飘板滞。这些都是在临写该碑时要注意的问题。3 .竖画的特征竖画在汉字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古人云:竖如万岁枯藤。”因此,竖在结字中占重要位置。麻姑仙坛记中的竖画,由于所处的部位不同,因此笔法、笔势也不尽相同:如处于 字的左边,则向左弯曲;如处于字的右边,则一般向右弯曲,以取得外拓之势。如右图中 山” 字的竖画微向左靠,其形状则微微向左弯曲。 右图中的 川”字,中间竖为垂露竖, 起笔重按, 中锋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形同水滴,垂而不落,而第三笔则为悬针竖, 用笔健挺浑厚, 两竖与竖撇并立,使该字有顶天立地之态。撇在永字八法”中称为掠”,取飞燕掠檐而下之意。其出锋时要爽利
8、展开,但力量要送 到,不可虚尖。唐太宗李世民曰:为撇必掠,贵险而劲。”麻姑仙坛记中的撇画逆锋着纸,随即顿笔,顺势中锋力行,逐渐提收,力送笔端,沉着矫健,如断犀象之牙,无半点靡 弱之气。下图中,方”字撇画用篆籀法,行笔时笔亳亦铺亦堆,笔象沉郁雄强;而爪”字上撇为短撇,逆锋起笔后极力两面削锋出笔,劲速锋锐;大”字为长弧撇,其弧度较匀称,而且.筋骨苍劲、坚韧、厚重;威”字左撇则是回锋撇,是该碑较为典型的一种撇画,用篆籀法向左下弧行,笔行至下钩处,即提笔略缩回,继续循势向左下顿笔圆足后退回,待笔直锋正、蓄 势已足后,用爆发力向左或左上方超出,使出锋处锐如短刺。5 .捺画的特征捺在 永字八法”中称为 磔
9、”。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之。”唐太宗也云: 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亳。”麻姑仙坛记中的捺画独具特色,与颜真卿其他帖中的捺法有较大区别。其尾部捺脚 变化最为丰富,似乎有两个锋尖,一长一短,中间凹陷,笔画的腰部有时略显侧锋,下部边 缘出现折线状,捺脚处具有一种金石韵味的残缺美。下图中 及”字捺画为斜捺。此种捺如向下凸的弧线,有时在后面还有一小段直线,行笔 往下而锋乃渐开,画亦渐粗,至三分之二处画已最粗,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出笔,显得”,粗细、方向也随势调整,”清包钩在 永字八法”中称 趯”,即跳跃的意思。王羲之云: 钩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世臣云:
10、钩之超者,如入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发,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 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 ”色I忽I求 刚看便 汝括瀑麻姑仙坛记中的钩画特征是钩尖短小尖利,状如鸟嘴,下部重顿,呈垂露状,古朴浑厚。有些钩稍出锋,有些钩干脆不出锋,将其隐迹于竖中,含蓄而凝重,筋力内含,锋隐势存。在写钩时,还要特别注意此碑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一篆籀、古隶法。如左图 色”字、忽”字、求"字的钩画。7 .折画的特征折画是由横画和竖画组合而成的笔画,写好该画的关键是要把两笔的结合处写好。麻姑仙坛记中的折画以圆折为主,缓折轻顿,横与竖的粗细差别不大。它主要有三种:第一 种如左图中的 神”字,此折内外
11、皆圆,完全是运用篆书的书写技巧; 第二种折是外圆内方折, 如左图中的 再”字;第三种如左图中的 便”字,折分成两笔完成,先写横画,至折处再起笔 写竖,两笔之间笔断意连。8 折画的特征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挑趯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或长,或短,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或轻出而肖斜,或随衄而峻发,名随字之用处。"麻姑仙坛记中的挑咽变化丰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起笔较重,出锋较短,尤其是三点水”中的挑画更为明显,给人以犀利、刚劲的感觉。如左图中汝”字:括”字、瀑”字的挑画。三、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特征要临写好麻姑仙坛记,除了对其笔画特征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外,还必须掌握其基本的结体特征
12、。这里将简单介绍它的结体特征。1 结构下压,静中寓动。麻姑仙坛记中的每个字,其结构极尽变化,但其中有许 多字是重心下移,妙在平中见奇,给人以一种端庄、憨厚的感觉,越看越让人觉得可爱。而 且有些字的笔画处理非常到位,静中寓动,妙趣横生。如下图中的半”、华”二字。2 四角撑满,端严紧密。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笔势开张,四满方正。其笔画组合 疏密均匀,严整不懈,平稳雄健。如下图中的倒”、蔡”二字。3 .凝重古朴,寓巧于拙。清傅山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在理论上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观点。然而颜真卿却早就将这一审美观念付诸于其书法作品中,麻姑仙坛记便是很好的 一例。如下图中的 何”
13、字、麻”字,这蓄势藏锋的笔 法,分熔篆铸的线条,还有这气势恢弘的结体,无不显示出它的拙”味。此外,我们在品味其拙”的同时,还能感觉到巧”的气息。4 .体态沉雄,气象恢弘。麻姑仙坛记中,每个字都是体态沉雄,气象恢弘,这是 该碑结体上的一个奥妙。尤其是在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上,它并不讲求穿插,而是恰恰相反,尽量在体态上使左右各自独立,但神情上又要形成艺术整体,这样就使得该碑沉雄、 圆浑而又苍老。如下图中的颜”、谓”二字。为了让广大临习者更好地掌握 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特征,后面笔者将单独对一些字 进行具体分析。四、麻姑仙坛记的结体分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风格拙朴古雅、内敛含蓄,融篆籀之气于楷法,线条如万岁枯藤
14、, 结体宽博大方,寓奇逸于刚正,真可谓苍古沉雄,筋骨尽备,内蕴宏博,仪态万端。下面我 们对单个字进行分析。下图中的 日”字,结体高雄,取篆之纵势,法隶之宽博。仔细审视,其左竖如篆竖微倾,横画起笔不与竖画相接,折画折中带转,重筋含骨。其竖画如弩,直中见弧,中横圆厚,下横左实右虚,与上横左虚右实相映成趣,使端庄之中透出灵气,呈意密形疏之意象。下图中的 光”字,可以说是以篆意入楷的典型范例。火”部借篆形,结体高伟轩昂。整个字布白上密下疏,笔画沉重、坚实、劲挺、拙涩。其点画各具其法,笔势纵横有象,临写 时要留心浑宏气质的表现,不可写得圆、嫩、弱、乏。下图中的 往”字,左右两竖均着意向外写开,形成笔画四
15、周布满、中间空阔、全字撑足之形势。此字除左部写得特别峻伟、右部写得方正而参差外,尤为惊绝处是最后一一横的斜 仰写法,看上去给人以向外纵去的动感。下图中 海”字四角占满,撑成浑宏格式,给人以体格坚实、精神充沛之感。细观之,我们又会发现,此字右部上下分开,虚白有海阔天空”之朗;左右错位,使中部有 虚怀若谷”之概。全字密处凝于右下部,中上部却十分空疏,真是宽处愈宽、密处愈密。右部每”上边短撇落笔千钧,使空处不虚;下边笔画提笔着大力写细挺,使密处不迫。这种疏处造密、 密处令疏的手法,实令人赞叹。其中间一横左探,以使左右紧挽不至涣散;下面横画收笔顿 收,更使全字向外扩张之力加强,令人心蔼神驰。下图中的
16、在”字用笔直取古文凝重之趣, 复加掀雷揭电之势。 该字结体雄峻而又有 对此若倒 东南倾”之险,中间留白特整特疏,且与四周留白相连接,甚有太庙穹苍、浩气流走之势。 全字既雄且险,留白弥满且疏。下图中的 成”字给人以雍容宽博的感觉。其左撇与戈钩的支撑,使全字形成均衡对称体 态;横画上移,钩画写满,撇画加长,使全字气格充沛。由于此字用笔坚实沉稳,留白形状 整且圆浑,故给人以平和端庄之感。下图中的 其”字结体中正宽博,用笔厚重沉雄。其用笔按中见提,左轻右重,笔画于 规整中有长短之别,下面两点略偏右,使字在谨严中见活气。下图中的 立”字用笔端正,方圆互见,结体伟岸、谨严。其点画起笔较高;上横画稍长, 使
17、整个格局显得饱满; 两点取篆之意,似隶之形,高且内倾;长横斜落笔,使起笔处呈方形, 整个横画直劲,骨力甚强,收笔微作点状,圆按回锋,使之充满篆籀之气。下图中 主”字稳重高阔,上横下覆,下两横微仰,取篆之意,平稳中有变化,读之感 到威而不猛,有庄重沉穆之势。下图中的 而”字体格舒展博大,用笔尤显刚劲。该字横画较长,将上部占满,致成宽博格局;撇画偏左,又透险势,下部稳实坚劲,四竖笔有垂露、有悬针,或上粗、或下重,无 一同者,骨力洞达、气度轩昂;钩画坚实劲利,锐气中见沉稳。五、后世书坛名家对麻姑仙坛记的学习1 .谭延闿与麻姑仙坛记通过对前几讲的阅读,我们对麻姑仙坛记应该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对其用
18、笔 和结体特征也掌握了七八成,这给我们进一步临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笔者认为,除就该碑本身进行临习外,对后世书坛名家于该碑的1临习、应用加以关注与借鉴也是必不可少的。综观书史,临习并应用此碑者,笔者认为近代的谭延闿可谓是一大高手。谭延闿(1880 1930)字组庵,又字组安,号畏三,湖南茶陵人。工正书,取法颜真卿, 用笔取势雍容浑厚, 气魄雄伟,近世学颜书者无出其右。 左面例字选自谭延闿临麻姑仙坛 记墨迹。从临作来看,谭延闿非常准确地把握了 麻姑仙坛记的整体风格。他将颜楷大 小合一、展促方正、多期满格”的典型特征把握得非常好,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学到了麻姑仙坛记的精髓。如左图中 十”字,笔画虽少
19、,但写得开展厚重。再如曾”字,笔画较多,则写得紧缩匀称。此正如清邓石如说的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在临习麻姑仙坛记的同时,也可将颜体其他的如颜勤礼碑等拿来加以对比,找 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别。同时还可参照钱沣和华世奎的碑帖,看他们学颜后是怎样变化、 形成自己风貌的。后面我们将简单对止仁人作一介绍,以伺临习者有一定的参照。2、钱沣与麻姑仙坛记牛 曰 貝U在学习颜楷且能融合古今而出新意的行家里手中首推清代的钱沣。钱沣的楷书从颜真卿书法人手,得颜字的精神气质而不求形似。 在他的楷书中可以看到受麻姑仙坛记的影响很大。其作品中不乏险奇的结体和用笔,但却很美,可见他能把握 住颜体神髓,进而融会贯通,不拘成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正是钱沣对颜书体系的发展和贡献。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钱沣的书法评为佳品之上”。事实上,清代中叶的书法大家何绍基、翁同穌对钱沣也推崇备至,曾经常将其书法悬挂满室,专心揣摩。杨守敬学书 迩言称: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独有钱南园学颜真卿,形神皆至, 此由于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对钱沣评价更高的还有李瑞清,他说:南园先生学鲁公而能自运,又无一笔无来历,能令君谟(蔡襄)却步,东坡失色,鲁公后一人而已。”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源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市场分析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防渗面板修复施工方案
- 中国邮政2025汕头市秋招数据库管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酒泉肃州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信息安全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玉溪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行政管理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锦州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数据分析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兴安盟烟草公司2025秋招审计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盐城护士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呼伦贝尔市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延安三年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高级工程师聘用合同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工具箱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监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5-1 安全协议概述(1)-安全协议内涵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