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模式对6个月预后的影响_第1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模式对6个月预后的影响_第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模式对6个月预后的影响_第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模式对6个月预后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模式对6个月预后的影响赵红梅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1024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屮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综合护理对6个月 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1-2014, 12的急性缺血性脑卒屮行血 管内治疗患者62例,当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釆取常 规脑卒屮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1】;观察患者脑卒屮后6个月预后, 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2)及预后不良(≥3), 将两组患者6个月后预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6个月预后明显好 于对照组,p<0.

2、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 后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6个月预后。【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屮;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54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 (2016) 02-180-01急性缺血性脑卒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z,临床上占所有脑卒屮患 者60-80%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因为发病急骤、来不急建立侧支循环,致 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血管内治疗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 患者预后及死亡率均好于单纯静脉溶栓3-6,因此,早期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 急性缺血性脑卒屮重要治疗手段,而相应的护理则是血管

3、内介入治疗顺利进行并 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7】。临床上发现,在急性期有效治疗的同时,是否进行规 范、系统的康复护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将综合护理模式引 入急性缺血性脑卒屮血管内治疗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1-2014.1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治疗的 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且无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其中男性43例, 女性19例。所有病例到院发病时间均>4小时,丧失了静脉溶栓的机会,所有 病例均经过头颅ct及dsa确诊,并行动脉溶栓或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 并且血管再通成功,再通后血流&

4、ge;tici2b级。其中单纯行动脉溶栓者47例, 行动脉溶栓或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者15例,所有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mri显示 新发脑梗死、发病至再通吋间,血管内再通方式,合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情况相似,两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o见表一:1.2方法:全部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均接受扩容、抗聚、活血、改善脑循环、 控制血压、营养脑神经等神经内科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方案 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1常规脑卒中护理方案:1心理护理;2饮食护理;3体位与活动护理

5、;4基础护理;5呼吸道护理; 6安全护理;7瘫痪肢体的护理;8血管内治疗后穿刺点护理;9术后专科监护;1.2. 2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流程:(1)干预前的综合评估:除评估患者的 一般资料、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外,还需评估其心理状况(有无抑郁和负性情绪)、 家庭状况(家庭及个人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功能、 吞咽功能;(2.)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制订康复护理的目 标和具体实施措施,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入手,并随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3) 康复护理方案的实施:对方案实施者进行统一培训,由病区责任护士和康复治疗 师共同完成;1.2.3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技术核心(1)个

6、体化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主 要情绪障碍护理人员或安慰、或鼓励患者,让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培养并逐步加强患者的自我 护理能力。(2)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由专业的康复师来指导功能锻炼,对 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宣教,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心理护理取得的效 果,按部就班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争取每日看见进步。(3)康复护理:从良肢 位的摆放,到被动活动关节、肌肉按摩、进食体位指导、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等。(4) 精细化护理的观念:密切的观察,除观察瞳孔、神志、血压、呕吐、有无 头疼外,还要注意观察皮肤紫瘢、黏膜出血、有无鼻鲍、血尿、牙龈出

7、血、黑便 等,及吋的反馈患者的各项指标,每日根据反馈的指标调整后续的综合康复护理 方案。1.3 6个月预后功能测评:由专人进行评价: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02分判定为恢复良好;以mrs评分&ge;3分判定为预后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以 (x&plusmn;s)表示,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选用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6个月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lt;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3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

8、骤,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当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2】。血管内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综合康 复护理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1】,当前国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 治疗蓬勃发展,对脑卒中急性期血管治疗后护理提出了考验,本研究证实缺血性 脑卒中血管治疗后早期进行综合的康复护理可显改善患者6个月预后,对进行缺 血性脑卒中术后护理的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解庆凡,王爱平,史艳,杨丽红,邹忆怀,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 患者预后的影响,r47 r743.3, 1007-9572 (2007) 03-0226-03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血组急性缺血性脑卒

9、中诊治指南撰写 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国神经科杂志,2014, 11 (10): 556-560.3 strbian d, sairanen t, silvennoinen h, et al.thrombolysis of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impact of baseline ischemia and time.ann neurol 2013; 73: 688&ndash;94o4 jung s, mono m-l, fischer u, et al.three-month and long-term outcomes and

10、 their predictors in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treated with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stroke 2011; 42: 1946&ndash;51.5 rane nt, strbian d, soinn e l, et al. i nt rave no us thrombolysis of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predictors of recanalization and outcome.stroke 2011; 42: 2175&ndash;9.6 berkhemer oa,fra risen ps, beumer d, et al.a randomiz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