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健康饮食报告】国家对饮食健康的政策中国人的健康是和谐状态, 传统心理健康的本质是自我关系世界的和谐。 下面是 x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健康饮食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 中国健康饮食报告篇1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柯林坎贝尔教授,在一项历时27 年的系列动物实验中,得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坎贝尔教授的主要观点,日前在中被披露。阅读提示: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主持的一项长达 27 年的动物实验表明, 占牛奶蛋白87% 的酪蛋白可以促发癌症。此外,牛奶还会引发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安全的蛋白质则来自植物,包括小麦和豆类这类蛋白质即使摄入量
2、很高,也不会诱发癌症。因此他发出呼吁,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应该控制牛奶和肉制品的摄入。“大鼠实验”得出惊人结论坎贝尔教授围绕这一研究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动物实验,前后开展了 27 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鼠实验”。黄曲霉素是一种高致癌物。坎贝尔教授让实验老鼠全部接触同等剂量的黄曲霉素,在体内产生肿瘤病灶细胞。然后,他用含不同蛋白质的饲料喂养大鼠。一组大鼠的饲料中含20% 的谷蛋白 ( 植物蛋白 ) ,一组大鼠的饲料中含20% 的酪蛋白 ( 动物蛋白,牛奶中87% 的蛋白质都是酪蛋白 ) 。经过一段时间后,吃饲料中含20% 谷蛋白的大鼠,体内肿瘤病灶细胞没有什么增加; 吃饲料
3、中含20% 酪蛋白的大鼠, 体内肿瘤病灶细胞则呈斜线显著上升。这一实验最重要的发现是:当摄入的酪蛋白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大鼠生长所需要的正常水平时,就会促进癌的发生。实验证明:低蛋白膳食( 植物蛋白 ) 能抑制黄曲霉毒素诱发癌症,而且,即使癌症已经发生,低蛋白膳食也能显著地遏制癌症病情的恶化。而高蛋白膳食 ( 动物蛋白 ) 则能对黄曲霉毒素诱发癌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上,膳食蛋白质对癌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只需要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就可以激活或者抑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坎贝尔进一步指出,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 的酪蛋白可以促进各阶段的癌症。安全的蛋白质则来自植物,包括小麦和豆类这类蛋白质即使
4、摄入量很高,也不会诱发癌症。坎贝尔由此得出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牛奶蛋白 ) 优劣判断的惊人结论:“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所谓低品质的植物蛋白,尽管用于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比较慢,但是很稳定,这种蛋白才是最健康的蛋白,也是身体最需要的蛋白。和动物的蛋白质相比,植物蛋白缓慢,但是能稳定地赢得健康比赛 的胜利。”我们常常以“外国人喝的是牛奶,吃饭以肉食为主”来作为西方人普遍强壮的原因。然而,坎贝尔却对中国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非常推崇,认为这才是科学的、健康的。 1990年 6 月 6 日,美国著名报纸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的文章。 文章认为,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合理正确的,美国人应效
5、仿东方饮食习惯,控制牛奶和肉制品的摄入。文章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根据坎贝尔教授在中国的研究。 1983 至 1989 年,在坎贝尔教授的组织下,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现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权威机构合作,在中国24 个省区市的69 个县开展了3 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的肥胖者比美国少得多,患心脏病、直肠癌和乳腺癌的比率也比美国少得多,就是因为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一书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这部分关于中国健康调查的内容还获得了中国卫生部的
6、科技进步一等奖。 ”流行病学和健康管理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黄建始教授介绍,他认为一书“可靠、可信、可读、可用” 。慢性病背后的“牛奶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在许多家庭迅速地普及,乃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同时,中国的慢性病发病率也开始上升。但极少有人考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坎贝尔教授在题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不要重复西方国家在饮食结构不合理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特别是美国快餐所引起营养不平衡所导致的肥胖症。坎贝尔认为,中国人普遍地、大量地饮用牛奶,使动物蛋白质摄入大为增加,也给不断发展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继而使心
7、脏病、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由此导致公共和个人医疗开支逐年递增。坎贝尔指出, 摄入少量的动物蛋白是安全的,但如果过量,癌细胞就会被高蛋白“催发”,导致迅速扩散。有些科学家不相信这一结果,做了类似的实验后发现,确实如此。“那么,我的良好健康处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健康带来多种益处; 吃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料不到的危险,此类食品包括奶制品、肉类和鸡蛋。 ”坎贝尔教授说挑战健康迷信,抵抗商业洗脑 (一) 关于中国人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工商管理 0703 班 何 晔 平 20xx 年 09 月 12 调查主题 : 中国营养保健机构项目实施的调查报告暨市场分析
8、调查时间: 20xx年 09 月 调查对象: 餐饮机构 , 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 , 以及食品制造工厂和市场中的消费者个体调 查 人:何晔平调查内容总结 : 中国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亮点。然而,当人们的生存环境由于人们自身的行为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对这种常见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据权威调查,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导致死亡的将近 50% ,其中“不良的饮食消费”就占九成。我们不得不大声呼吁:中国人的饮食有问题。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物质财富日益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虽然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但大部分人已由过去的“饥饿型”向“温饱型” 、
9、 “小康型”转化,开始渐渐注重饮食营养。但是人们对“营养”二字的认识多数只停留在“吃多” 、 “吃好”和“美食”上,造成很多人膳食中热量和脂肪含量过高,而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中国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或严重过剩,从而产生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并存的严重饮食问题。这也可能说明为什么现在外面的人都是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原因吧。中国人的饮食问题还表现在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不卫生、 饮食习惯不良、烹调加工不科学等等。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出差或者旅行到一个地方去需要在餐厅饭店就餐的时候总会为点菜犯愁。因为不知道你所点得每道饭菜口味能否适合自己的胃口?饭菜卫不卫生?不管你是否在意这些是当
10、今虽然大小饭店比比皆是,但饭菜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你没有为此担心过什么那么我就用我观察到的和查阅到的事实告诉你。我国刚刚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健康方面转向,在几十年前我国很大面积的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所以养成了一个习惯见面时的问候语 - “吃了吗 ?”所以那时人们把能否吃饭当作了当务之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眼下吃饭已经不成问题,可是从那时延续下来的习惯还没有彻底改变,那就是大吃大喝的喜食鸡鸭鱼肉。然而随着鸡鸭鱼肉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聪明的中国人开始了在怎样提高产现如今流行一句话是:四十年前拼命挣钱,四十年后用挣来的钱治病。也可以说是前半生用命换钱, 后半辈子用钱换命. 那么在这饮食危机的
11、边缘,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真的就到绝境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健康意识的加强,在绝大多数人们心目中回归自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有机无公害蔬菜水果肉类的出现正是解决此类问题亡羊补牢的办法, 可是面对 13 亿的消费群体也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效果。根据调查的结果 , 消费者对公共饮食相当的不放心, 急需一个全社会专业健康的营养健康机构的出现. 这也为营养饮食项目提供了广大的市场. 据调查显示 : 我国的营养专业人才专业的机构都十分紧缺,可以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做营养咨询、指导工作的项目几乎是没有。公共营养机构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
12、、指导等服务。也可以从事营养食品教学、科研,食品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卫生监督和检测,医疗卫生等机构的相关岗位; 去学校、幼儿园、机关、企事业机构、宾馆、酒店的专 ( 兼) 职营养人员 ; 健身房、美容院、社区的专( 兼) 职营养指导 ; 体检中心的专 ( 兼) 职营养人员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就业机会多. 许多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 以及学校、幼儿园、社区中负责膳食工作或从事营养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 或者医药、营养保健品、食品、餐饮企业及美容、直销、健身、保险等行业人员、家庭保姆;有兴趣全职或兼职从事营养健康工作或对营养、保健、健康知识有浓厚兴趣,都能够成为我们营养保健项目的
13、相关从事人员 . 这样我们就是既有了消费市场和项目前景, 也有了相关的工作人员 , 对社会不仅是建立了健康的营养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 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 : 对于营养保健项目的调查可看出, 中国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存在急需改变,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 , 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 这为这个项目提供了消费群体市场 . 同时在中国这个项目还是一个新兴项目, 竞争者相对较少 . 为项目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降低了项目的实施风险 . 最后, 由于当前就业压力巨大, 许多从事食品研发 , 教学 , 餐饮服务以及对营养保健感兴趣的个人都能成为该项目的执
14、行者或实施者. 这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支持者和从业人员 . 总体上来看 , 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 竞争少 , 风险性小 , 利润相对较高 , 投资回报率高也快. 充分地可以肯定项目具备基本可行性. 中国健康饮食报告篇2 中国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亮点。然而,当人们的生存环境由于人们自身的行为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对这种常见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据权威调查,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导致死亡的将近 50% ,其中“不良的饮食消费”就占九成。我们不得不大声呼吁:中国人的饮食有问题。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物质财富日益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虽然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15、口处于贫困状态,但大部分人已由过去的“饥饿型”向“温饱型”、 “小康型”转化,开始渐渐注重饮食营养。 但是人们对 “营养”二字的认识多数只停留在“吃多” 、 “吃好”和“美食”上,造成很多人膳食中热量和脂肪含量过高,而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中国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或严重过剩,从而产生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并存的严重饮食问题。这也可能说明为什么现在外面的人都是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原因吧。中国人的饮食问题还表现在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不卫生、饮食习惯不良、烹调加工不科学等等。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出差或者旅行到一个地方去需要在餐厅饭店就餐的时候总会为点菜犯愁。因为不知道你所点得每道饭
16、菜口味能否适合自己的胃口?饭菜卫不卫生?不管你是否在意这些是当今虽然大小饭店比比皆是,但饭菜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你没有为此担心过什么那么我就用我观察到的和查阅到的事实告诉你。我国刚刚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健康方面转向,在几十年前我国很大面积的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所以养成了一个习惯见面时的问候语 - “吃了吗 ?”所以那时人们把能否吃饭当作了当务之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眼下吃饭已经不成问题,可是从那时延续下来的习惯还没有彻底改变,那就是大吃大喝的喜食鸡鸭鱼肉。然而随着鸡鸭鱼肉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聪明的中国人开始了在怎样提高产量上动起了脑筋,于是各种添加剂应运而生了所谓的增肥剂、增长剂、瘦肉
17、精 、苏丹红、香精、三聚氰胺等等,凡是能增加产量和改善外观颜色的各类化学的有毒的不管后果如何怎样能用上的全都用上了。从而导致了从当时的吃不饱发展成了现如今的肥胖病发病率的指数级的增加。蔬菜主食方面也不容乐观,各种蔬菜严重的脱离自然规律的发展美其名曰反季节蔬菜,但是现在那种蔬菜不是用化肥农药喂出来的呢?有时为了赶时节不该成熟上市的蔬菜就用早熟剂喷洒涂抹,化学农药的残留量做为普通的消费者谁能测的出来呢?还有饭店餐厅的老板把剩余的饭菜回收后再加工重复使用是普遍的潜规则。甚至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组织机构等出现了地沟油。甚是恶心。主食方面中国主要是食用大米面粉。那么我们有几个知道雪白的面粉是怎么回事
18、吗?是用掺加增白剂生产出来的,蓬松雪白的馒头你是否想到洗衣粉除了能洗衣服外还能用到馒头里,用来足浴的那种专业粉末竟然也可以成为夏天大街上叫卖凉粉的原材料。大米也能脱胎换骨,陈旧的过时大米用工业石蜡在专门的机器中稍经加工就变成晶莹剔透的新鲜大米了, 如果不够香听说还可以添加点香精呢。袋装食品、饮料中不添加的防腐剂根本就存放不了那么长时间。更有甚者把敌敌畏等剧毒农药直接加入食品饮料( 听说槟榔就是这样制的 ) 酒类中从而提高口感。医用药品中国产新药每天要上市500 多种,看看药品的用途效果和价格就会知道换汤不换药这句成语的来历了。总之当今的中国,吃的花样越来越多各种病种越来多,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
19、条即:食用掺加各类有毒有害添加剂的蔬菜水果 -造成人体伤害发生各种病情-再用-伪劣的药品进行医治再花钱进行补救。结果什么都晚了。我这不是在危言-不相信你到饭店的后堂里进行微服私访,不信你到食耸听,饮料加工厂工作几天,不信你到蔬菜水果种植园了解一品下,你就会有和我一样的触目惊心了。当你真正的了解到食品饮料餐饮等各种与吃有关行业的内幕后你就会有感而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原来我们的病都是吃出来的, 的惊讶 ,这可能也就是湖南卫视几年前出现林博?么吃 ?吃些什么呢今年的张悟本恶意的绿豆炒以及李一道, 士利用红薯防癌症虽然他们都是违法行长利用道家食疗行骗提供市场机会吧. ,是巨大的 , 骗可是消费者的需求
20、和市场依然是存在的现如今流行一句话是:四十年前拼命挣钱,四十年后用后半辈子用钱挣来的钱治病。也可以说是前半生用命换钱,那么在这饮食危机的边缘,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真的换命.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健康意识的加强,在绝就到绝境了吗?大多数人们心目中回归自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有机无公害蔬菜水果肉类的出现正是解决此类问题亡羊补牢的办法, 可是面对 13 亿的消费群体也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效果。根据调查的结果 , 消费者对公共饮食相当的不放心, 急需一个全社会专业健康的营养健康机构的出现. 这也为营养饮食项目提供了广大的市场. 据调查显示 : 我国的营养专业人才专业的机构都十分紧缺,可以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
21、做营养咨询、指导工作的项目几乎是没有。公共营养机构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指导等服务。也可以从事营养食品教学、科研,食品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卫生监督和检测,医疗卫生等机构的相关岗位; 去学校、幼儿园、机关、企事业机构、宾馆、酒店的专 ( 兼) 职营养人员 ; 健身房、美容院、社区的专( 兼) 职营养指导 ; 体检中心的专 ( 兼) 职营养人员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就业机会多. 许多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 以及学校、幼儿园、社区中负责膳食工作或从事营养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 或者医药、 营养保健品、 食品、餐饮企
22、业及美容、 直销、 健身、 保险等行业人员、 家庭保姆 ;有兴趣全职或兼职从事营养健康工作或对营养、保健、健康知识有浓厚兴趣,都能够成为我们营养保健项目的相关从事人员 . 这样我们就是既有了消费市场和项目前景,也有了相关的工作人员, 对社会不仅是建立了健康的营养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 : 对于营养保健项目的调查可看出, 中国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存在急需改变,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 , 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 这为这个项目提供了消费群体市场 . 同时在中国这个项目还是一个新兴项目, 竞争者相对较少 . 为项目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
23、础. 降低了项目的实施风险 . 最后, 由于当前就业压力巨大, 许多从事食品研发 , 教学 , 餐饮服务以及对营养保健感兴趣的个人都能成为该项目的执行者或实施者. 这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支持者和从业人员 . 总体上来看 , 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 竞争少 , 风险性小 , 利润相对较高 , 投资回报率高也快. 充分地可以肯定项目具备基本可行性. 中国健康饮食报告篇3 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
24、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 1959 年、1982 年和 1992 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1959 年、 1979 年和 1991 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 年和 1996 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 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 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
25、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 8-12 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26、。调查覆盖全国31 个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 ,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 市、区 ) 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
27、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 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 个县( 区、市 )( 见图 1) 共抽取 71971户( 城市 24034 户、农村 47937 户), 243479 人(城市 68656人、农村 174 823 人) 。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 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 人。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 户( 城市 7 683 户、农村15780 户) 、69205 人,体检 221044 人,血压测量
28、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 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 人,血糖测定 98509 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 13870 人。 20xx 年 8-10 月在北方地区, 20xx 年 9-12 月在南方地区进行现场调查 ;20xx 年 1-8 月完成各类实验室检验和数据录入;20xx 年 5-12 月完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库建立;20xx 年 1-7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各个环节均达到方案设计的质控要求。三、数据质量评价与结果表述将样本人口资料与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 20xx年人口学指标( 性
29、别比例、负担系数、家庭规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比较,表明样本人群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由于抽样人口中有% 的人外出未能参加体检,致使调查样本中 15-25 岁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采用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首先对6 类地区样本患病率进行年龄别校正,各类地区校正后的患病率再用该地区的人口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推算全国的患病率。第二部分主要结果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
30、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 克和 69 克上升到 248 克和 126 克。与 1992 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 增加到 31% 、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 28%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 下降到 61%。(详见表1,2) 。 (二)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 3309 克,低出生体重率为% ,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 3-18 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 年平均增加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厘米,女性平均低
31、厘米。 (三)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 % ,比 1992 年下降 55% ,其中城市下降74% ,农村下降 51%;儿童低体重率为 % ,比 1992 年下降 57% ,其中城市下降 70% ,农村下降53% 。 (四) 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 年的% 下降到 %;城市女性由 % 下降到 %;农村男性由 % 下降至 %;农村女性由 % 下降至 %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 年的 37 克增加到 44 克,脂肪供
32、能比达到35% ,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 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 47% ,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 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和% ,贫困农村分别高达% 和% 。生长迟缓率以1 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 % ,贫困农村则高达% ,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铁、维生素 a 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2 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 、% 和% 。3-12 岁儿童维生素a 缺乏率为 % ,其中城市为 % ,农村为 %;维生素 a边缘缺乏率为 % ,其中城市为 % ,农村为 %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 391 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 (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 、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亿多。与1991 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 ,患病人数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三上第三单元 3.5里程表 新课预习衔接提高卷(含解析)
- 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嘉兴市秀洲区人民医院招聘编外合同制人员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赞助合同模板
- 2025年下半年黑龙江工程学院公开招聘博士教师5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数学薯条题目及答案
- 美容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补充招聘劳务外聘护理、康复岗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红鞋海龟汤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亳州市涡阳县县直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招聘147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护理进修脑病科汇报
- 养老机构入住护理、风险评估表、计划表、记录、告知书等健康档案护理记录模板
- 汽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课件
- 电梯每日巡视检查表
- 《健康评估技术》课件-7.《发绀》
- 《分析化学总复习》课件
- 《生物试卷分析》课件
- 皮肤科常见疾病瘙痒症护理的课件
- 2023年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工会协理员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招投标结果申诉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