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_第4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 氧化还原反应。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 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 应物质失去电子的 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 的升高还原反 应物质得到电子的 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 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 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 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 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 的降低氧化产 物通过发生氧化反 座所得

2、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 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 物。如反应 4FeS2+1102=2Fe203+8S02 中, FezOs和SO?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 原产物。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 座所得的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 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如卤素单质(X2)、。2、S等高价金 属阳离子;如Fe3 C屮等高价或 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rA、浓H2SO4、 HN03> KMnO4等 过氧化物;如 阳2。2、 H2O2 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 物常见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 属;如K、Na、乙、Fe等一些非金

3、属单质;如氏、C、Si等较低态的 化合物;CO、SO2、H2S、Na2S03> FeS04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 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 无关。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2 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一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一失电子一>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一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02+bCI2+cCliZaTiCI44-cC0 反应Ti C14+2Mg 進竺逛 T

4、 i +2MgC 12反应关于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TiCL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中是氧化剂; 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在反应、中Mg的还原性大于C, C的还原性大于TiCL;a = 1, b=c = 2; 每生成,反应、中共转移eA.B.C.D.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 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IMnO2+4HCI (浓)MnCI2+CI2T+2H20 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 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IIMnO2+4HC

5、| (浓)丄MnOp2+CI2T +2H20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3612+6KOH 全说 I(h+5KC I +3出0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 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r I重叠。例:KCI03+6HCI3CI2+ 6KCI T +3H20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T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T氧化性越强还原性T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T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 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

6、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 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 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 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 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 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金犀的活动性腳減弱肚原性逐渐减弱)沖肚凶脑地"肿佝",狀盼凤(胪心二茫您、2.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 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F 0 C

7、l Bt I SF" 0, CI Bf I"非金.民康子的氧化性咸弱 非金屈阴离子的还闻性堆强 k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 下式子表示:失8尹.化合狰升般锁賓仇II还原刑+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厦产物;电刁-化合升炖T.仮忘闻(还康性强)(豆化注强)(氧优性较弱)迩原性钱扇)(图3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 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如:Mn02+4HOA<)MnC 12+C12 T +2Hz02KMnO4+16HCI (浓)=2MnC

8、 12+5C12 T +8H20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5. 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如:2Na2S03+02=2Na2S04 (快),2H2S03+02=2H2S04 (慢),2SO. +O、空2S6其还原性:Na2S(h>H2S03>S026. 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如:cu+a,=cua, 2Cu+s=A=cu;s,即氧化性:a2 >s o又安口: 2HBr +H,SO4<jfc;,=Br? +SO, T+2H,O » 8HI + H.SO, = 41, + H;ST +4H,O , 即有还原性:H

9、I>HBr o7. 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 强。8. 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如:C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还原性:C1->OH-O9.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 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2) 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如Li、Na、K、Rb、Cs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3) 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F、Cl、Br、I非金属活泼性依次

10、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10. 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 化性:Fe3+>Fe24>Fe,S (+6价)>S (+4价)等,还原性:H2S>S>S02,但是,氧化性:HCI0X HC10虫 HC1024< HClOo注意: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 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氧化性:hno3(浓) >HN03 (稀);Cu与浓H2SO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

11、条件下反应;KMnO4 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強。例2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16H+1 0Z+2X0Z=2x2+5Z2+8H20 2A2+B2=2A3+2B- 2B+Z2 = B?+2乙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乙+2A2+ = 2A3+2Z_可以进行。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0八Z2、B2、A3*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Z X"常见氧化剂(1)非金属性较強的单质:F2、CI2、Be、I2、O3、O2等(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KCIO3、KMnO” 盐、K2CqO?、浓 H2SO4、HNO3 等(3)其它

12、 HCIO、MnOz、Na2O2> H2O2、NO2等常见还原剂(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K、Na、Mg、Al、Fe、Zn(2) 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等(3) 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H2S. HBr、HI、Fe2+ 及盐,SO?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 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 化合价升降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 查”。“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 价,注明每种物质中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0杉+2£Ch+ HNO3一Cu(NO J? + NO+H2O“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

13、(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叉相乘。3Oi+2HN03一5i(N°3)2 +NO+H2O0“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 数。+ 2HNO33Cu(NO3)2 +2NO + H2O“四平”指的是通过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0廿+2十23Oi+8HN033Cu(NO3)2 +2NO + 4H2O“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查对反应式左 右两边氧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进行复核(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 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一”改为“二” O例 3对于反应 KMnO4+HCIKCI +MnC12+C12+H20 (未配平

14、),若有KMnCh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其转移电子B.生成D. CI2是还原产物C.参加反应HCI为16mol氧化还原反应的五条基本规律:(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二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2)“以强制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二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这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 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高价+低价T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相同、可 不同,但只能靠近不能相互交叉(即价态向中看齐)。KCIO3+6HCI 二K$ I+3C12+3H20 |而不是 Kqi O3+6HCI =KC I+3C12+3H20(

15、4)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 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 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T高价+低 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 反应,如:CD十 2NaOH=NaCI 十 NaCIO 十 H20(5)优先反应原理: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当 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 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四、巩固练习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1. 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

16、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03+2HC I =CaC 12+C02 T +H20 B. CaO+H2O=Ca (0H)2C. Fe+CuS04=FeS04+CuD. CaCO3 CaO + CO23. CaH2常做生氢剂,其中氢元素是一 1价,化学方程式为:CaH2 + 2H20 = Ca (OH) 2 + 2H2 T ,其中水是( )A.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7、4. 在 2KMnO4=2K2MnO4 + MnO2 + 02T 中,KMnO4所起的作用是:(c.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5.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NB. CC. N 和 SD.N和CA.氧化剂B.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6. 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B. 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7. 下列微粒A 1» CI 2 MrACO? H202Fe"®MnO42_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B.C. D.8.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quo

18、t;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离子转化为F/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 失与02的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 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9.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u0->CuS04 B. CO2TCO C. Fe->Fe304 D. KCI03->0210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渙,主要反应为:2Br-+CI2=2C|-+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渙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渙单质强11.根据以下四个反应:(1) H2

19、S+12=2H+21 +S(2) H2SO3+2H2S二3S +3H20(3) 2l +Br2=2Br +l2(4) H2SO3+I2+H2O二H2SO4+2HI确定BL、l H2S和H2SO3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H2S>H2S03>r>Br"B. Br>r>H2S03>H2SC H2S03>H2S>Br >rD. r>Br >H2S>H2S0312.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 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G T Q+NaCI;(2)Q +h20 电解 + Hj(3)Y + BfiS G + Q + 禺0;(4)Z + 陽2。通 + + H20;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 QGZYX B. GYQZXC. GYZQX D. ZXGYQ13. 已知下列 3 个反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