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站课程设计_第1页
水泵站课程设计_第2页
水泵站课程设计_第3页
水泵站课程设计_第4页
水泵站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泵站课程设计(农水专业用)全套图纸加扣 3346389411或3012250582姓名:专业:10级农水一班指导老师: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2月目 录1 基本资料整理11.1地形资料11.2 水文资料12 工程规划22.1站址确定原则22.2 泵站设计流量与扬程22.2.1 设计流量Q设22.2.2 设计扬程H设22.3水泵选型32.3.1 选型原则32.3.2 类型选择42.3.3 型号的选择42.3.4 安装方式52.3.5 配套功率的计算52.3.6 进、出水管道管径确定63 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63.1 水泵安装高程63.2 泵房类型63.3 泵房布置及尺寸确定73.

2、3.1 泵房内部布置73.3.2 泵房尺寸确定74 泵站总体布置94.1 引渠设计94.1.1 引渠的作用94.1.2 引渠相关参数104.1.3 断面设计104.2 前池设计114.2.1 前池的形式114.2.2 前池的尺寸114.3 进水池设计114.3.1 进水池作用124.3.2 进水池有关参数124.4 出水池设计134.4.1 出水池作用134.4.2 出水池结构类型134.4.3 出水池尺寸134.5 进出水管道设计144.5.1 进水管道设计144.5.2 出水管道设计145 水泵工况校核155.1 管路损失计算155.2 水泵工况点确定155.2.1设计扬程时流量的校核16

3、5.2.2 配套功率校核1631 基本资料整理1.1地形资料图1 皂河设计泵站地形资料1.2 水文资料水位方面:引河设计水位:19.0m引河最低水位:17.5m引河最高水位:20.5m出水渠道水位:26.4m流量方面:设计流量:4.5m3/s水位方面考虑拦污栅损失等与出水池损失后,初步估计确定进水池水位与出水池水位如下:进水池设计水位:18.5m进水池最低水位:17.0m进水池最高水位:20.0m出水池水位:26.9m2 工程规划本站为4等泵站建筑,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2.1站址确定原则1.泵站站址应根据流域或城建建设总体规划,泵站工程规模、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考虑

4、地形、地质、水源或容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等因素,并考虑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站址最好选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或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如果当地不具备较好的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到本次设计的泵站规模较小,可以在建站处进行地基处理;3.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和靠近电源的地方以方便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4.选址时还要特别注意进水水流的平稳和流速分布的均匀以及避免发生流向改变或形成回流、漩涡等现象。根据这些原则可确定皂河灌溉泵站的站址,其具体

5、位置见皂河灌溉泵站平面布置图。2.2 泵站设计流量与扬程2.2.1 设计流量Q设依照任务书所给资料,确定设计流量为4.5m3/s。2.2.2 设计扬程H设净扬程7.4m。初步取4台泵进行计算,每台流量1.125m3/s。(1) 自然坡降 自然坡降取0.03-0.05m之间值,取为0.04m。(2)拦污栅损失 查机电排灌设计手册得:拦污栅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式中:s栅条厚度(或直径)以经验取0.01m; b栅条间距,以经验取0.20m; a倾角,取90; 栅条形状系数,查表取2.42算得=2.42*(0.01/0.20)(4/3)*1=0.044,h局=0.044*22/(2*9.8)=0.0

6、09m考虑到淮北地区拦污栅清理频率的实际情况,取为0.30m。(3) 检修门槽损失取值介于0.10-0.15m之间,取为0.10m。(2) 侧向出水池损失由于侧向出水池有90度转角,因此水头损失较大。取为0.5m(5) 拍门损失He拍门=*1.4*v2/(2g)=0.5*1.4*22/2/9.8=0.11m(6) 管道损失进、出水管道长度均由图上初步量得:L=10m(cad图比例尺不明且不合实际,故采用pdf版手动测量数据)流速上限为vmax=2m/s,由流量可估算管道直径d估=0.85m查机电排灌设计手册得进出水管糙率:n=0.013下面计算进(出)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e0=10.28*L

7、*n2/d5.33*4.52=10.28*10*0.0132/0.855.33*(4.5/4)2=0.05mHe=2*1.05*He0=0.106m汇总:以上所有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总和:He总=0.04+0.3+0.1+0.5+0.11+0.106=1.156m,取为1.16m以下为设计扬程设计值、最大值、最小值:H设=7.4+1.16=8.56mH设min=5.9+1.16=7.06mH设max=8.9+1.16=10.06m2.3水泵选型2.3.1 选型原则(1)要满足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运行时期供排水的要求,同时保证整个运行期内,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2)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

8、区运行;最高和最低扬程时,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3)水泵在运行中安全,汽蚀性能良好。(4)节省机电设备及土建投资费用。(5)运行、管理和维修方便。2.3.2 类型选择由泵站设计规范GB206522.0.2条知,泵站规模为小(1)型,中小型轴流泵的流量以及扬程范围均不满足上述计算结果,离心泵扬程大,流量小,不适合,故选用混流泵。2.3.3 型号的选择根据水泵设计流量Q设=4.5m3/s和H设=8.56m,查禹丰混流式水泵水泵样本:图2 禹丰混流式水泵选型页确定如下两个方案:表1 混流式水泵初选型方案型号H设(m)单机流量(m³/s)台数转速(r/min)效率(%)轴功率(kW)配用功

9、率(kW)临界汽蚀余量(m)1650HW-10S9.70.923549089.098.61155.52650HW-7S11.21.2384 59090.01521806.0针对650HW-10S(490r/min)和650HW-7S(590r/min)两种泵提出两种方案。方案1(650HW-10S):H设=8.56 m,台数选为5台时,水泵流量Q测=4.62m3/s,设计流量Q设=4.5m3/s,(Q测-Q设)/Q设=2.65%<5%,故可选;方案2(650HW-7S):H设=8.56m,台数选为4台时,水泵流量Q测=4.952m3/s,设计流量Q设=4.5m3/s,(Q测-Q设)/Q设

10、=10.04%>5%,故不选。650HW-10S型混流泵外形安装图如下:图3 650HW-10S型混流泵外形安装图2.3.4 安装方式安装方式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其中立式和卧式较常用,卧式机安装高程一般位于进口水面以上,开挖量小,安装要求比立式低,维修方便,工作条件好。本此设计水泵型号已选好,型号为650HW-10S的5台卧式全调节混流泵。2.3.5 配套功率的计算(1) 电动机功率根据混流式水泵样本,初步确定配套功率为115kw。但是电动机功率不连续,可选的为110、130kw的型号,因此选择130kw。(2) 电动机型号由水泵与水泵站P92知:电动机的安装形式一般与水泵的安装形式

11、一样,故配用卧式电动机;单机功率130kW<280kW,选用低压鼠笼异步电动机;功率在200kW以下,故选用0.4kV的三相交流电。2.3.6 进、出水管道管径确定查泵站设计规范9.2.1条知,进水管道设计流速宜取1.52.0m/s,出水流道设计流速宜取2.03.0m/s。每台水泵的设计流量Q=0.923m3/s,拟定进水管道流速为2.0 m/s,出水管道流速为2.5m/s.通过计算得进水管道直径d1=0.767m ,取d1=800mm,则实际进水管内流速为v1=1.79m/s 。进水管喇叭口直径D=1.25d1=1000mm ,取D=1000mm 。出水管道直径d2=0.685>

12、0.650(水泵出口直径)m ,取d2=700mm ,则实际出水管内流速为v2=2.34 m/s 。3 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3.1 水泵安装高程查混流式水泵样本得:临界汽蚀余量【NPSH】c=5.5m水泵的安装高度Hx,指水泵的基准面到进水池液面的垂直距离。一般用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计算偏于安全。常温且平原时:Hx=10.33-0.24-hx-【NPSH】c。进水管d=800mm,查混流式水泵样本,水泵接头d=650mm,之间用法兰管连接,查机电灌排设计手册表2-5,此处局补水头损失系数为0.18,对应水头损失为0.03m。进水管口有喇叭管,预估有0.15m损失。同时进水管沿程水头损失由上

13、文得,应为0.053m,因此hx=0.233m,保守考虑取为0.5m。代入算得:Hx=10.33-0.24-0.5-5.5=4.09m则水泵的安装高程为17.5+4.09=21.59m,取为21.60m。可直接从上面图中代号查表得650HW-10S型混流泵的各种尺寸,由图查表可得G=1m,则水泵的底板高程为21.6-1=20.6m。3.2 泵房类型泵房是整个泵站工程的核心建筑物,用以安装主机组,辅助设备,机电设备及部分管路,为机组的安装,维修,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泵房结构形式主要与进出水水位变幅,主机组的类型和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本设计采用分基型泵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机组基础与

14、房屋基础分开,因此,机组运行时的振动不至于影响到整个泵房。泵房位于地面以上,通风、采光和防潮条件都较好,机组运行、检修方便。3.3 泵房布置及尺寸确定3.3.1 泵房内部布置由水泵与水泵站第9章:(1)主机组布置本设计共用5台水泵,采用轴线相互平行的单行布置形式。(2)配电设备布置采用一端式布置,在泵房进线端建单独的配电间,其优点是机房跨度小,进出水侧都可以开窗,有利于通风及采光。考虑到配电柜厚度及柜前操作空间要求,配电间宽度取2.0m。(3)交通道布置本水泵单列布置,因此交通道设在出水侧,并高出泵房底板一定高度?。交通道沿泵房长度方向布置,宽度2m。(4)充水系统布置真空充水系统布置以不影响

15、主机组检修、不增加机房面积、便于操作为原则,一般布置在在主机组之间靠进水侧的空地上,抽气干管与充水设备同侧,高程上选择沿机组基础地面铺设,在用抽气干管与每台水泵连接。(5)排水系统布置底板或泵房地面应向下游有一定倾斜,机房内设排水干、支沟。(6)通风布置合理布置门窗实现风压或热压自然通风。在进出口两侧布置窗户,窗户总面积与泵房内地面面积之比控制在不小于0.200.50之间。(7)检修间布置设在泵房靠近大门一端,其平面尺寸要求能够放下泵房内部的最大设备或最大部件,并便于拆卸,同时还要留有空地存放工具等杂物。其宽度取1.21.5倍的机组中心距。3.3.2 泵房尺寸确定本部分主要查机电灌排手册p16

16、4。(1) 机房跨度机房跨度根据泵体的大小,进出水管道及其阀件的长度,安装检修及操作管理所必须的空间确定,并考虑进出水厕所布置的走道宽度要求,其跨度也应与定型的屋架跨度或吊车跨度相适应。泵房内外的进出水管道为了避免漏气漏水以及便与拆装,通常都采用金属管法兰连接。由于进水管的直径比水泵进口的直径大,所以在水泵进口处需要安装一个偏心渐缩接管,如图中的b缩,出口处需安装一个同心渐扩接管b扩。出水管道阀件的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逆止阀的位置,对于分基型泵房,逆止阀置于室内,但为了便于检修,前装逆止阀,后装闸阀。为了方便闸阀的拆卸,闸阀后往往接一短管b接。此外,为了避免阀件重量传给水泵或其他设备,阀件

17、下均设支墩支撑。b泵:C+D=1.138+0.48=1.618m,取1.62m。b缩:(800-700)由于进水管的直径(800mm)比水泵进口的直径(650mm)大,所以在水泵进口处需要安装一个法兰式平斜渐缩接管,查机电灌排手册p319表5-33,发现没有对应的口径,因此对应放缩(保持扩散角基本与范例持平):b缩=A+W+E=200+1400+150=1750mm,取1.75m。b扩:(650-700)出水管直径(700mm)比水泵出口直径(650mm)大,出口处也安装一法兰式渐扩管,查机电灌排手册p318表5-32,发现没有对应的口径,因此对应放缩(保持扩散角基本与范例持平):b扩=A+W

18、+E=120+600+80=800mm,取0.8mb闸、b逆:对于分基型泵房,逆止阀置于室内,为了便于检修,前装逆止阀,后装闸阀。查机电灌排手册p330表5-51,相应适当扩大,本设计中b闸 =0.8m ;查机电灌排手册p333表5-55,相应适当扩大,b逆=1.1m。b接取为0.5m。b净1 =1.0m (可以保证设备与墙距离>1.2m),b净2 =2.0m(保证交通道宽度)。b墙 =0.4m。综合上述,B=0.4+1.0+1.75+1.62+0.8+0.8+1.1+0.5+2.0+0.4=10.37m,取10.4m。根据下文起重机选择,发现最接近的是10.5m跨度的型号,因此,为了安

19、装起重机,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考虑起重机轨道距离墙至少100mm,轨道中心线距离边缘130mm以及墙厚200mm,取整个机房跨度10.5+0.43*2=11.36m,取整后按11.4m计(多余值取起重机边墩中心距离边壁0.25m来补充)。图4 泵房跨度(2) 机房长度 机房长度主要根据机组及机组基础的长度,以及机组间的间距决定。机组间的间距根据机组的大小,机组的电压等级及操作维护等要求而定,可按下表: 表2 泵房内部设备间距表流量(m3/s)<0.50.5-1.5>1.5设备顶端与墙间的间距(cm)70100120设备与设备顶端 的间距(cm)80-100100-120120-15

20、0设备与墙间的间距(cm)100120150平行设备之间的间距(cm)100-120120-150150-200高压或立式电动机组间的间距(cm)150150-175200单位设备设计流量为0.5m3/s<0.9m3/s<1.5m3/s ,取平行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5m,则机组中心距可取L=1.5+0.55+0.735=2.785m。取L=3m.左侧操作台长度取1.70m。操作台左边缘距墙0.5m,右边缘距栏杆0.3m。右侧配置检修间,宽度3m。因有5台水泵,则机房长度为L=3*5+3.0+1.7+0.3+0.5=20.5m。(3)机房高度机房底部高程取20.6m;车厢板离地面高度

21、1.5m;垫块高取0.2m;最高设备高度取泵的高度为1.67m;起重绳索的捆扎垂直长度对于水泵为0.85倍水泵长度,由水泵样本可知水泵长度约为670+735=1405mm,取0.85*1.4=1.19m,取为1.2m;本设计采用LDA型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由于水泵总重为1.8t,选取起重量为3t的起重机。同时根据机房跨度为10.5m。从而所选起重机型号及其各参数见表。表3 起重机型号参数表起重量(t)操纵形式运行速度(m/min)型号功率(kW)起重机跨度S(m)3地面操纵30ZDY21-42x0.810.5m机房高度应满足吊车能从汽车的车厢中吊起的最大设备,并能在已安装好的设备上空自由通行。

22、吊钩极限高度与单轨吊车梁高度之和由起重机图上知可取1.91m。则由上述数据可得:吊顶梁安装高程为H=20.6+1.5+0.2+1.67+1.2+1.91=27.08m,取27.1m。安全净空0.4m,机房顶部厚度0.5m,则机房顶部高程27.1+0.4+0.5=28.0m。即机房高度h=28.0-20.6=7.4m。4 泵站总体布置泵站进水建筑物主要依次如下:引渠前池进水池;出水建筑物如下:出水池出水渠道4.1 引渠设计4.1.1 引渠的作用使泵房尽可能接近供水区,以较小输水管路的长度,进而节省工程投资和能量损耗;为保证水流平顺地进入前池创造必要的条件;避免泵房与水源直接接触,从而简化泵房结构

23、和方便施工。4.1.2 引渠相关参数(1)引渠比降i渠底比降大,流速增大,可能引起渠首冲刷,也会增大水头损失;比降过小,又可能加大渠道断面面积,引起渠首淤积。这里取1/5000。(2)渠床糙率n与渠道土壤、地质条件、施工质量及养护条件有关,还受通过的流量和含沙量的影响,一般的,当养护条件正常时,可取0.025。(3)边坡系数m由流量4.5m3/s,初步估计其水深为1.5m左右,根据地质条件,取m=1.5。4.1.3 断面设计设计渠道时应满足纵向稳定和平面稳定的要求。纵向稳定是指渠道在设计条件下不发生淤积,也不发生冲刷,或者在一定时期中冲淤保持平衡。平面稳定是指在设计条件下渠道不发生左右摆动,渠

24、床和两岸不会局部冲刷或淤积。由于梯形断面既可满足上述要求,又比较常用,这里采用梯形断面形式。断面尺寸计算时,可按明渠均匀流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初设底宽4m,其计算结果如下表:表4 引渠断面计算表bmhAPRCQV4.00 1.50 1.25 7.34 8.51 0.86 39.03 3.77 0.51 4.00 1.50 1.30 7.74 8.69 0.89 39.23 4.05 0.52 4.00 1.50 1.35 8.13 8.87 0.92 39.43 4.34 0.53 4.00 1.50 1.40 8.54 9.05 0.94 39.62 4.65 0.54 查资料得:V不冲=

25、0.75m/s,V不淤=0.4m/s。因此选择第二行比较合适。设计尺寸满足要求,可得到引渠底宽b=4m。4.2 前池设计4.2.1 前池的形式根据水流方向,前池分为正向进水前池和侧向进水前池两大类。正向进水前池是指前池的来水方向和进水池的进水方向一致,侧向进水前池是指来水方向和进水方向正交或斜交。由于正向进水前池形状简单、施工方便,且水流流态易满足要求,所以本设计选择正向进水前池。4.2.2 前池的尺寸(1) 前池扩散角a正向进水前池在平面上呈梯形,其短边等于引渠末端底宽,长边等于进水池总宽。前池扩散角a是影响前池流态及其尺寸大小的主要因素,过大,则前池池长短、工程量小,但水流扩散太快,极易导

26、致回流或旋涡;过小,则水流扩散平缓、可得到理想的流态,但这又导致前池池长过大,工程量增大。查机电灌排设计手册P194知:a可取40º20º。本设计取30º。(2) 前池长度L查机电灌排设计手册P194知:当引水渠渠底宽度b和进水池宽度B确定后,可根据选定的前池扩散角a,求出前池的长度L。代入相关数据算得:L=0.5*(15-4)/tan(15)=20.54m,取为20.5m(3) 前池底坡i查机电灌排设计手册P194知:当引渠末端的渠底高程高于进水池底的高程H时,前池的池底往往做成斜坡形式,它的底坡i可按照下式确定:式中H为引渠末端底部和进水池底部高差,取为1m,

27、L为前池长度20.5m。算得i=0.05。(4) 边坡系数m本设计中前池的边坡使用扭坡调整,以减少因为水道变宽带来的水位下降。4.3 进水池设计本部分参考机电灌排设计手册第三章第四节进出水建筑物设计进行设计。4.3.1 进水池作用进水池是为水泵或其吸水管道抽水而修建的水池,主要作用是进一步调整从前池进入的水流,为水泵的进口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其尺寸设计合理与否将影响水泵的吸水条件,即设计时要保证进水池中水流平顺,无回流亦无漩涡。4.3.2 进水池有关参数(1) 进水池形式:开敞型;后壁:本设计采用矩形边壁(2) 进水池宽度由水泵与水泵站p170知:每台机组进水池宽度为:B0=3D,算得3m,五

28、台机组,因此可取B=15m。侧墙形式为垂直墙壁。(3) 进水池长度由机电灌排设计手册第三章第四节知,进水池长度可由下式确定:L=K*Q/(Bh)式中: B进水池宽度(m),取为15m; h设计水位时进水池水深,由下文,进水池底高程15.00m,对应设计最低水深2.00m; Q水泵额定流量,取为4.5m3/s; K秒换水系数,Q>0.5m3/s,故K在15-20之间,取20。代入数据算得:L=20*4.5/(15*2.0)=3m进水池长度应满足从管口中心至进水池进口拦污栅距离不小于4.5D进的要求,D进为1.0m,因此至少要4.5m。综合考虑加上管口中心到后壁的距离(后壁距),最终进水池长

29、度为:4.5+0.8=5.3m。(4) 进水池池底高程由进水池最低水位(引渠设计最低水位17.50m-拦污栅等损失0.5m,取为17.0m),减去下面计算的淹没深度与悬空高度(和为2m),算得进水池池底高程为15m。(5) 后壁距由泵站设计规范9.2.3.3知:喇叭管中心线距离后墙(0.8-0.1)D进,同时满足喇叭管安装要求。同时由机电灌排设计手册第三章第四节知:进水管距离后壁越近越好。综上,本设计取后壁距0.8m。(6) 悬空高度由泵站设计规范9.2.3.1知:喇叭管垂直布置,取(0.6-0.8)D进,本设计取为0.8m。(7) 淹没深度由泵站设计规范9.2.3.2知:喇叭管垂直布置,大于

30、(1.0-1.25)D进,本设计取为1.2m。4.4 出水池设计4.4.1 出水池作用出水池是衔接出水管路与灌溉干渠(或容泄区)的建筑物。出水池的主要作用有:汇集出水管道的来流;防冲稳流,扩散出水管水流,将水流平顺地引入干渠,以免造成渠道冲刷;便于设置防止停泵时水流倒流的设施;便于设置检修和断流设施。4.4.2 出水池结构类型出水池的类型一般按水流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出水池、侧向出水池和多向分流式出水池三种类型。本设计进水渠道与灌溉渠道不在一条直线上,水流需要改变方向,因此使用侧向出水池。图5 侧向出水池尺寸4.4.3 出水池尺寸本部分参考水泵与水泵站(武大版)P332.(1) 池宽B侧向出水池

31、的宽度对出流流量有一定影响,池宽对流量的影响随池宽的增加而逐步减小。对多管侧向出流,池宽应随汇入流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大。对于多管侧向出流:B1=(45)Dc ,Dc=0.7m,本设计中取B1=3m。2-2断面:B2=B1+Dc ,3-3断面:B3=B2+Dc,以此类推。本设计有5根出水管道。因此:B1=3m,B2=3.7m,B3=4.4m,B4=5.1m,B5=5.8m。(2) 池长L出水池宽度可按下式计算:L=L2+L1+L=Dc+(n*Dc+(n-1)*S)+5Dc=(n+6)*Dc+(n-1)*S其中: n出水管道个数,为5个; S管道之间的净距,取2.3m; L2出水管距边壁距离,取0.

32、7m。因此,所求L=(5+6)*0.7+(5-1)*2.3=16.9m,取L=17.0m。(3) 管口下缘至池底距离P为便于出水管道及拍门的安装,同时也为了避免泥沙或杂物堵塞管口,出水管管口与出水池池底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本设计中取P=0.2m(4) 管口上缘最小淹没深度出水管管口应留有一定的淹没深度,以避免出水管水流冲出水面、增加水力损失和水面旋滚。本设计中,取h淹最小 =3V出2/2g=3*2.52/(2*9.81)=0.96m。(5) 出水池底板高程底=低-(h淹最小+Dc+P)=26.9-(0.96+0.7+0.2)=25.04m出水池底板高程取25m。(6) 出水池池顶高程出水池的

33、高度应保证在最高水位时不发生漫溢:顶=高+h式中:h为安全超高,取0.5m;高取26.9m。故出水池池顶高程为27.4m。4.5 进出水管道设计4.5.1 进水管道设计由之前的计算可得进水管道直径d1=800mm,进水管内流速为v1=1.79m/s 。进水管喇叭口口直径D=1.25d1=1000mm。泵房外到直墙边有一段水平进水管,长度为10m,其中心轴线高程为21.60m。同时竖直方向上,进水管伸入水中的淹没深度为1.20m,则喇叭口下缘高程为:17.00-1.20=15.80m而水泵安装高程为21.60m差值为5.80m,因此这部分管长为5.80m。进水管总长可取为15.80m。4.5.2

34、 出水管道设计泵房内出水管中心轴线高程为20.03m。由之前的计算可得出水管道直径d2=700mm ,则实际出水管内流速为v2=2.34m/s 。泵房内出水管长度为2m。泵房以外设计1m长的水平管道,轴线高度为20.03m。之后以一定的坡度与出水池连接。由以上计算可得:出水池池底高程25.00m,P=0.2m。则出水管中心线出口高程为25.0+0.2+0.35=25.55m。则倾斜段出水管垂直长度:L=25.55-20.03=5.52m,取倾斜角度30度,则可以算得倾斜管长为11.04m,由此可估算出水平长度为9.60m。因此出水管总长为2+1+11.04=14.04m。5 水泵工况校核在设计排灌站时,对水泵工况点进行校核,分析内容为:在设计扬程下,泵的流量应满足设计流量;在设计扬程下,泵的工作点应在高效区内;在最低扬程或最高扬程时,保证水泵的安全运行。5.1 管路损失计算圆管管路总损失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进=15.80m;L出=14.04m;n=0.013;管路上存在局部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