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英语阅读课教法探讨 文艺平本文从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要求入手,分别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对阅读信息进行感知、处理、分析、提取和运用。介绍了“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探讨优化阅读教学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一、问题提出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忽视对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对什么形式的教学材料,都千篇一律地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结果造成了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不同形式的教学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课型
2、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将使我们逐步改变多年来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和揭示各种课型的结构和特征,并遵循各种课型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到各教学阶段有所侧重,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阅读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笔者将和同行们一起探讨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基本教学要求。二、阅读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应包括以下三点: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处应特别强调的是第三个目标。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实现了前两个目标就等于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实际上,
3、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这里所指的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评判能力及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是指了解课文所提供的事实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解码能力是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对句子、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点的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不具备 以上这两种最基本的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等进行评价和运用,即缺乏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指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后两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三、“三阶段”阅读教学的原则“三阶段”阅读教学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兴趣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阅读
4、教学的三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只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教师不应只是向学生输入课文的信息,或把自己的思考方式或对作者观点的评价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努力做好教学中的铺垫工作,通过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形式,使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获取新的知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例如,教师可要求能力稍差的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检测题,而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
5、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例如,评价课文中的人物等。四、中学英语阅读“三阶段”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有多种阅读教学模式。本文将探讨“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操作性。其基本课堂教学程序是:第一阶段:阅读前(pre-reading)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内容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这一教学步骤中主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激发其阅读的欲望。教师介绍课文内容时切忌“满堂灌”似地讲解。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
6、,提问学生“what will happen next?”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2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方式、方法及速度的不同。目前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规范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其中包括获得课文大意的扫读技能,获得课文具体内容的跳读、精读技能和以培养语感、获取乐趣为目的的泛读技能。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确定每一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及阅读方式,并提出具体任务。例如,让学生阅读后填图或填表格等。3 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上的障碍这里所指的语言上的障碍是指生词及文章结构。这一教学步骤的目的是使学生能顺利完成符号辨认过程。值得强调的是,这里
7、所说的生词学习并不是要把课文中所有的生词都给学生,而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影响文章内容理解的关键词语。第二阶段:阅读中(while-reading)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2)帮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学材料,例如: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or developed?what content or information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text?what can the reader infer from the text?what wi
8、ll the students learn from the text?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应包括符号辨认过程和内容理解过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决定了阅读教学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扫读跳读细读。这一程序符合阅读的心理规律及英语教学规律,正如语言学家eddio williams(1984: 38)所说的:“as a rule, while-reading work should begin with a general or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hen move to smaller units s
9、uch as paragraphs, sentences and words.”首先是扫读(skimming)。该过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快速浏览全文,他们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扫读后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帮助学生完成译码过程:课文主要信息正误判断;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或图片。要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综合性问题。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跳读(scanning)。跳读是指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过程。课文的跳读一般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跳读时,应预先针对题目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例如:in which year ta
10、ke place?where is mentioned?how many times does occur on this page?让学生带着问题,迅速在文中找到有关问题的范围(question areas),提高其阅读速度。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细读(close reading)。该环节要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教师可通过组织以下练习来检测这一环节的阅读效果。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并归纳各段大意;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各类图表。各环节的阅读活动均应有时间限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任务,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速度。第三阶段:阅读后(post-reading)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完成以下任务:(1)帮助学生巩固和表达阅读的内容;(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或观点,完成一些交际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表达个人的观点,例如,同意或不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象棋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2025版全屋定制家居产品进出口合同
- 2025版冷链物流设备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户外家具定制及全国市场销售合同
- 2025版城市综合体物业运营管理服务合同书
- 2025版路灯照明设备定期检修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商品房预售协议合同示范文本执行指南
- 2025便利店夜间营业安全保障承包协议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抵押贷款到期续贷合同范本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萤火虫pte真题机经806分装与整合版版一致10sst
- 《安井食品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 Fluke125示波器培训教材
- GB/T 30559.2-201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第2部分:电梯的能量计算与分级
- GA 668-2006警用防暴车通用技术条件
-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理论备考题库(新600题)
- 血浆置换 (1)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汇总最新最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