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1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2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3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陈秋晖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逐渐增加,促使衍生金融工具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国必须结合实际国情,对财务会计要素进行重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确认标准,合理利用多种价值计量,以此对会计报表进行完善。本文主要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及我国应对策略进行阐述说明。关键词:金融工具;会计;应对策略我国自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出现至今,其金融产品主要分为外币期货、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认股权证等诸多产品形式。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常常出现投机、监督或公开不到位等现象,致使违规交易事故发生,最终造成各种各

2、样的风险出现,严重影响金融市场。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1)不同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企业若想长期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确认,以免公允价值发生变化,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在有足够证据证明所持有的资产会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不能根据原先合同规定收取金额时,企业可以按照预计收回金额的贴限值重新进行计算,从而将差额损失计入到企业当期损益之中。另一种是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属于非定期收回资产,一旦公允值低于初始公允值时,必须对账面的金额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将其差额纳入到档期损益之中。企业如果为了保证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保

3、值,需要结合公允价值或者是现行市价对其进行计算。未来交易作为保值对象时,一旦公允价值或者是现行市场价值发生变动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损益,并且出现递延。(2)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企业当前的持有意图以及目的进行综合考虑,无论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还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二者都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从而致使衍生金融工具在确认、计量等会计处理基础上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完整性和一贯性,对此,必须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此对这类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能够将复杂的会计处理变得简单易懂,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随意性。采用公允价值

4、计量属性会导致其可靠性下降,但对于大部分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并不成立,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为其提供精确可靠的公允价值。二、我国的应对策略(1)对会计确认标准进行重新制定在合同签订初期阶段,必须对金融资产负债进行首次的确认;而对于已经确认完成的金融资产负债至未来交易发生之前,一旦汇率价格发生变动,其公允值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需要对金融资产负债进行再次确认。合约约定在发生交易的过程中,企业的相应义务和权力也会慢慢的遗失,对此,需要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明确的确认,并且将账面和实际金额之差纳入到企业当期损益之中。(2)合理利用多种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计量

5、。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价格的计价,或者是合约发生后的财务报表对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计价等,均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的方式进行计价。由此可见,会计的计价基础逐渐转变为多样化、复杂化,从而满足于不同经济业务计价的实际需求。(3)对会计报表进行完善为了满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需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对传统的会计报表进行适当的优化和完善。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流行性因素将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的分类,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根据风险性的程度大小进行分类。但是优化后的会计报表一旦无法准确披露信息,必须适当增加一些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系数、公允价值以及类别等诸多附表,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完善且有效

6、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4)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加强会计监督对会计监督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将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工作内容进行协调。为了保证政府在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必须对各监管机构的只能和权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对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重视,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进而保证各个监管部门在合理利用监管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另外,为了保证监管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将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进行有机地结合,促使二者之間处于协调平衡的关系。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在监管之外,还要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促使其参与到其中,保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对会计和

7、审计准则不断优化,进而提升会计法律法规的整体监管水平。大部分发达国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以及审计方法比较重视,并且制定详细且全面的操作指南,并且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行完善。除此之外,严格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交易法进行制定,并且对现有的法律体系进行逐步完善,保证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法可依。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在金融衍生工具实时动态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使网络实时财务报告应运而生,并且逐步替代传统手工财务报告系统。除此之外,合理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严格新会计准则为标准,将各种风险作为中心,对信息披露机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完善,促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始终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致使我国市场无法正常有序的运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对会计理论进行完善,促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出现的大小问题得到完善解决,进而促使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得到有效延伸。参考文献1韩叶.简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