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悝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_第1页
试论李悝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_第2页
试论李悝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_第3页
试论李悝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李悝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李悝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这场变法运动对小农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个体小农经济制;“作尽地力之教”,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小农经济;实行平籴法,客观上起了保护小农经济的作用。关键词:李悝变法;小农经济;推动作用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年 公元前396年在位)建立了地主阶级政权,为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以便在争霸战争中取

2、得胜利,任用李悝主持变法。李悝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李悝(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95年),魏国人,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法家的始祖。公元前422 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主张,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笔者从经济改革的三个方面探讨这场变法对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个体小农经济制。商鞅变法成功地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

3、,功不可没,他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集大成者,因此史学界向来认为明令废除井田制这一项,是在商鞅变法中提出的,实际上李悝在其变法中比商鞅早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来了。战国初期,封建经济已经开始主导社会的经济、生活,铁器的使用也大大加强了农民的生产力,落后的井田制已远远无法满足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巩固和发展经济,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成为当务之急。水利拾遗中记载李悝“以沟恤为墟”。井田上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浪费了大量的土地,无法物尽其用。李悝宣布废除不合时宜的井田,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让新兴的地主和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以五口之家的小农个体经济为标准,每个“农

4、夫”授田一百亩,收入归耕者所有,国家抽取十分之一的税。从井田民到自耕民,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升。“以沟恤为墟”的改革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在魏国废除井田制,确立五口之家的个体小农家庭经济,从而使井田民变为自耕农,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比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主张要早半个多世纪。它开了战国时期确认土地私有制的先河,其作用与影响远在商鞅变法之上。第二、“作尽地力之教”。李悝提出的“尽地力之教”的主张,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尽可能地提高田亩的产量;认为田地的收成和付出的劳动成正比,“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提倡在每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房前屋后栽树种桑,作物的空隙、边地

5、疆场都种上瓜果蔬菜,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副业产品,增产者赏,减产者罚,还有农官管理、督导,这是在科技不发达时代,尽可能开发土地潜能的最有效方法。“尽地力之教”的实行,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小农经济,废除了集体耕种的井田制,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第三、实行平籴法。为贯彻“尽地力之教”,必须创造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以保证足够的劳动力,因而,李悝提出“善平籴”的平抑粮价的主张。他说:“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不伤而农益劝, 取有余以补不足。”从而抑制商人哄抬粮价,防止农民破产与城市平民的流亡。史称:魏

6、国实行平籴法后,“国以富强”。平籴法在当时来说是一项进步的措施,是一项争取民众、民心的战略措施,客观上起了保护小农经济的作用。“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是相互关联的互补性举措。二者之间,推行“尽地力之教” 是有关农业生产层面的举措,其直接目的是增加粮食产量和赋税收入,同时也能够使农夫从中受益;实施“平籴”法是关系农业生产者层面的举措,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农夫和士、工、商的切身利益,同时有利于激发农夫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对增加粮食产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的提出,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改革进入新阶段的产物和标志之一,也是当时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的结果,促成了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

7、富强的国家。在战国时期200余年间,各国变法之君和有识之士都把“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其具体实施办法也不断丰富,收效颇丰。综观李悝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成效,一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二是确立和保护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使魏国强盛起来。李悝变法激励了战国时期其它大国的竞争意识,争相变法改革,各自力争富国强兵,展开兼并战争。史记·平准书载:“魏用李克(当是李悝之误),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亡。以至于秦,卒并海内。”由以上太史公司马迁的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富国强兵改革的首倡者是李悝,其它各国的经济改革都是李悝改革的继续与发展,因此,其意义与影响是重大的。李悝以战国第一改革家的睿智,开各国变法之先声,他一生的业绩,堪为封建社会的名臣贤相,魏国富国强兵全赖李悝之功。他的重农思想不只是在那个年代应该被重视,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惠民保民,保证市场的稳定,稳定人民的生活方面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