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郑州大学通选课的现状及对策    高珺摘要: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通选课现状分析,总结发现课程数量供不应求,缺乏统一规划,宣传乏力,监管不严等问题,笔者通过亲身实践、日常观察、个案调查等方法归纳出:严格课程审核,培养自主意识,加大奖励力度等措施。关键词:郑州大学;通选课;问题;建议:g642.3 :b :1002-7661(2014)11-226-01郑州大学通过建设公共基础平台,吸纳文化素质课课源,开放百余门校任选课,在推动通识教育的路上艰难的前进着。目前,郑州大学校本部本科及研究生6.5万人左右,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本科专业107个。尚不具备

2、像复旦大学建立“复旦学院”(本科生院)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轴,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翼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的能力。郑州大学通选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9-2003年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为第一阶段;2003-2009年:启动通选课建设为第二阶段;2009年以来出台新政策,推动通选课建设走向精致化为第三阶段。一、校任选课现状及问题1、课程数量奇缺,时间安排不当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放课程为例。累计开放104门课(包括南校区两门课),其中41门课是重复开放(课程编号一样),如体育交谊舞一门课开了8次。这样,一学期共开放63门不同课程编号的课程供选择。每节课限制学生人

3、数有多有少,其中规定30人/课有28门,约占总课数的26.9%。200人/课有20门,约占总课数的19.2%。350人/课有26门,约占总课数的25%。104门课总计限制学生人数为17640人。从本科生人数来看:2012级(大二)共12880人,2013级(大一)共12930人。各院系对学生所需修学分数不尽相同,以规定修六个学分为多。每门课上一学期32个学时为两个学分,意味着至少连修三个学期才能达到要求。郑州大学选课程序为分阶段选课,高年级先开始选,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相应的选课时间。这就意味着每次选课都有不少低年级同学选不上课。怪不得每次选课美其名曰“抢课”。并且,逢抢教务系统必瘫痪。每次系统开

4、放时间为0:00,整个校园里灯火通明,各个怒目圆睁堪比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能抢到课已属万幸,抢到自己心仪的课实属妄想。另外,上课时间安排也不尽如人意。上课时间可选周一至周四的9,10节、周六18节。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放104门课为例,周一晚共18门课,约占总数17%;周二晚16门课,约占总数16%;周三晚18门课约占总数17%;总周四晚28门课约占总数27%;周六上午24门课,约占总数23%。特别是周六的课程很难保证到老师到课率和学生出勤率。2、缺乏全局统一规划,教学质量层次不齐郑州大学尚未出台通选课的指导思想,尚未明确强求每位学生所需修学分数。只是暂将课程类别分为五类,分别为文学

5、艺术、人文社科、科学素养与科学方法、公共卫生与生理卫生和其它类。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放104门课为例:文学艺术25门,约占24.1%;人文社科23门,约占22.1%;科学素养与科学方法12门,约占11.5%,公共卫生与心理卫生20门,约占19.2%。其他类主要为体育类,如荷球、羽毛球、网球等共24门,约占23.1%。自然科学所占比重过低,体育类课程均为校体育课选修课,在校任选课再次重复开课,大有凑课时数赚学时费的嫌疑。2009年,郑州大学出台新政策推动通选走向精致化。申报要求中有一条:按课程组(教学团队)形式申报课程,一门课程至少有两名以上(含两名)教师讲授,并明确课程负责人,课程

6、负责人须为副高及以上职称,鼓励老师跨院系联合申报课程,欢迎知名教授和教学名师申报课程。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放104门课为例:任课老师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副教授、教授、高级工程师)人数为61人,约占总人数的58.65%。其余皆为讲师、助教等。这与通知要求严重不符。其审核结果令人吃惊,审核过程难免令人猜疑。3、组织宣传乏力,思想藩篱丛生郑州大学通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宣传到位,各院系没有组织选课培训。大家在选课之前一无所知,学姐学长会介绍一些“三无”通选课,即无点名、无考试、无挂科。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只能从选课系统上授课老师提供的简短说明得知。据笔者观察,选课系统上的说明陈旧

7、几乎无更新。笔者在大学度过近六个学期中,大概选修了10门课,这其中科目大都属于热门课,是通过查看选课系统上的时间教室安排,自行前往蹭课。在笔者个案调查中多次询问一个问题:咱学校开设100多门通选课,涉及六大领域,总有对你胃口的,为什么因为没有选上心仪的课,而不去蹭课自修呢?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没有这意识,感觉自己没选上就不愿去上课,即使通过考试也没有学分,上了也白上。这反映同学们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功利化选课现象普遍存在。4、监管不严,激励机制不健全监管不严,一方面是审核申报课程时,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导致不少不合格通选课投放进来。另一方面是通选课一学期下来,教师教的怎么样,学生学的如何,教师

8、通过什么方式考核学生,成绩是依据什么得出来的等,处于自由化状态。研究生甚至本科生代课现象普遍,监管形同虚设。郑州大学曾于2010年和2012年组织举办过通选课讲课大赛,在奖励办法上有一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获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者,晋升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举办比赛的频率和激励机制不够吸引人。二、改进对策与措施1、完善审核流程,确保课程质量应落实已制定的审核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工作。分三块进行:首先,聘请督导和专家不定期进行听课并对其做出评价,并将听课情况与开课教师进行反馈,给开课教师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对学生进行不

9、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可包括上课内容、上课进度、教学手段、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来。最后,发挥网上评教的作用。学生对开设的课程是否满意、对上课过程是否认可等评教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能从学生的视角给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提高通选课质量的一个有效举措。2、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在新生一入学就把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和学生学习手册发给他们并进行入学教育,详细解绍开设通选课的目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选课流程等。引导学生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选好通选课。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自行进行通识教育,淡化学分观念,树立学习不是

10、为了赚学分的思想。把提高自综合素质当做自己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完善鼓励机制,落实优胜劣汰建议增加评奖次数,增加奖励力度,与评职称严密挂钩。要求每个院系至少申报一定数量的课程,要求副高级晋升职称时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通选课。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如果一门课连续两个学期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可以停开。淘汰那些内容陈旧、教学质量差的课程。4、加强管理, 严格考试制度,通选课也要严格执行有关课程的考核规定, 要实行全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原则上不及格人数要占到一定比例。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通选课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 不能使它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盲区, 不能学校不管, 院系也不管。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写到: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于通而不在于专。愿郑州大学在通识教育的路上的边走边思考,发挥好通选课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素养,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的作用。参考文献:1 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