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_第1页
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_第2页
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_第3页
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_第4页
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    徐志义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后选用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2018.042020.03区间收治60例心跳骤停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30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选用急诊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康复效果、gcs评分、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gcs评分(12.76±1.21)高于对照组(11.05±1.14分),统计值p<0.05。结论: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发生后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缩短自主呼

2、吸恢复时间,亦可改善康复效果、gcs评分,值得借鉴。关键词:院前急诊;心跳骤停;急救措施;护理对策r472.2   a   1673-9026(2020)06-201-02心跳骤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研究发现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停搏>5min便可严重损伤大脑,即使复跳也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因此针对院前急诊发生心跳骤停患者,医护人员必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以挽救患者生命1。心肺复苏为挽救心跳骤停重要措施,在降低院前急诊患者死亡率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心肺复苏中护理干预质量直接决定预后效果,为此本文选择2018.042020.03区间收治心

3、跳骤停患者60例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干预价值,汇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60例心跳骤停患者均选自2018.042020.03区间,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中男/女=18/12,年龄均值(41.82±7.14)岁;发病原因:10例co中毒者、7例急性心力衰竭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溺水者、2例其他者;心跳骤停时间均值(13.61±4.22)min。对照组30例中男/女=17/13,年龄均值(41.72±7.22)岁;发病原因:9例co中毒者、8例急性心力衰竭者、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溺水者、3例其他者;心跳骤停时间均值(13.74±

4、;4.14)min,数据统计p>0.05。本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排钠标准】(1)纳入:心跳骤停30min者,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恶性肿瘤、脑疝等诱发心跳骤停者,心肺复苏失败者。1.2方法1.2.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迅速准备好急救药箱、器械,到达现场后给予常规心肺复苏抢救,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处理。1.2.2急诊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达到急救现场后10s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在医师检查完毕后即刻采取复苏体位实施心肺复苏抢救。(2)开放气道:通过头后仰、开口、托下颌等方法,迅速清除患者口鼻内分泌物,与此同时建立

5、人工气道,辅助通气。(3)给药途径:在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护理人员在近心端建立有效的给药途径,穿刺后合理固定,避免转运时发生脱管或刺破血管等情况。(4)遵医嘱给药:在听到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理人员复述一遍,给药时认知核对药名、剂量、用法,确保给药合理性。(5)循环护理:心肺复苏初期患者病情不稳定,亦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即刻上报医师。(5)转运: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快速与科室取得联系,详细告知患者病情,与此同时使用担架搬动患者,搬动过程中注意静脉通路、氧气面罩正常工作,避免药液渗出,若转运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头部护理:进入急救车后护理

6、人员使用湿毛巾敷贴于额头、颈部,待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后抬高头部20°左右,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颅内压过高。(7)院内交接:到达医院后与急诊医务人员做好交接,并详细告知院前急救措施、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以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1.3观察指标根据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循环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等评价康复效果。参考gcs量表评价护理前前昏迷程度,得分0-10分,得分越低昏迷越严重2。可见胸部不适、抽搐、躁动恐惧、心房颤动等并发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统计

7、两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康复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gcs评分相比,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明显提升(p<0.05)。见表1。2.2统计两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33.33%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率(10.00%)明显降低(p<0.05)。见表2。3.讨论心跳骤停患者多采用心肺复苏术挽救濒死脑细胞,降低临床致残率、死亡率,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发生时心肌血流量迅速减少,导致机体缺血、缺氧,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因此针对院前急救心跳骤停患者,护理人员需迅速给予预见性护理,以高质量、高效率护理服务减少心肌组织、脑细胞损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结果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

8、恢复时间16.82±3.14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35.82±4.62min、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2.76±1.21分高于对照组,证实急救护理干预可在挽救心跳骤停患者濒死心肌同时,改善预后效果,分析:(1)为确保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急诊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及强大的心理素食,在达到急救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并协助医师完成相关检查,同时针对心跳骤停患者,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征象。(2)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密切合作,使院前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且各环节护理工作需争分夺秒、有条不紊,进而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同时入院后与接诊护理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以便患者入院后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反复检查、评估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综上,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可降低心跳驟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并发症率,亦可改善其昏迷情况,促进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张毅宇.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观察j.甘肃医药,2020,39(01):78-79+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