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朱晔冬季的雨雪冰冻灾害会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鱼类大量死亡养殖户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作为一名基层水产工作者深感痛心。虽说灾害性的天气损失在所难免,但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准备却能将损失减至最小,现就越冬季节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以及如何安全越冬简单谈谈以下几点:1、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冬季因阳光不足水质偏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在冬季时节池底水温一般3-4,而表层水密度却比较小,池水无对流和波浪运动,使含氧较高的表层水很少

2、能够到达底层,因而造成底层水恶化缺氧。冬季池鱼通常群集于池塘深水区,浮游生物也死亡沉底,它们同鱼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和有机肥料等一同沉积于池底淤泥中缓慢分解消耗溶氧,同时越冬鱼类也要消耗氧气,使深水区逐渐处于缺氧状态。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易造成鱼类中毒和免疫力下降,导致鱼类死亡。另外野魚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越冬水体缺氧。(2)越冬鱼体质差、规格小或带病越冬。冬季气候寒冷,水温较低,养殖鱼类的摄食量逐渐减少,生长也很缓慢,抵抗力较差,如果池鱼体质差、规格较小则对外界环境变化形成的刺激忍耐力弱,越冬期间易死亡。越冬池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鱼入池前也没

3、有进行鱼体消毒,或本身患有如轻型肠炎、烂鳃等病鱼体带病越冬,另外鱼体受伤,在越冬期容易感染水霉病以及易被寄生虫感染;这些均会引起不同程度死鱼。(3)越冬期间管理不善。越冬期因属农闲季节,养殖者忙碌一年后想放松一下,越冬期间疏于管理,未定期及时检查溶氧,鱼类活动情况,水位控制不合理池水过浅未观察水位变动情况或者发现不良情况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在冬季频繁拉网,这些管理措施不到位均能导致鱼类死亡。2、鱼类安全越冬的几点对策针对以上几种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鱼类安全过冬。(1)加强秋季培育,把好越冬鱼的规格和体质关。池鱼的规格体质是决定越冬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对准备越冬的鱼一定要

4、加强秋季培育,饲料结构中应多加些能量饲料的比例,冬季要以投喂精饲料为宜,并适当推迟停食时间;在并塘后,视天气情况也可适量投喂饲料,使鱼种体内积累足够的越冬所需营养物质。越冬鱼种规格应尽量达到10厘米以上,鱼体要肥满健壮,无病无伤。(2)鱼种越冬可并塘管理。并塘管理便于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利于鱼种越冬期间的管理。我们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45亩、水深2米以上的鱼池作为越冬池。越冬塘要彻底清整,清除淤泥及有害生物,检查鱼池是否漏水。越冬池放鱼前每亩应用生石灰10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类,给鱼类越冬创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并塘拉网前应停食23天,在水温10左右的晴天进行,在拉网时,要做到

5、操作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在入池前可用10ppm漂白粉或2%-3%食盐水浸泡鱼体15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病菌,防止带病进越冬池。放养时密度最好不超过每立方米水体2公斤。(3)重视日常管理,定期检查鱼池及水质情况。在越冬期间更要注重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灌注新水,保持一定水位,既可补氧,又可调节水质。要经常检查水中溶氧变化,若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应采取增氧措施。无测氧条件的,可靠观察水色判断水质好坏。如当鱼发生缺氧浮头时,应采取注入新水进行补氧或用水泵抽取原池水进行就地循环,使池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增加溶氧,同时可释放有害气体。在冬季提高水中浮游植物密度,是改善水中氧气状况的有效途径。可采取施用无机肥但不施有机肥来改善水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增加水体溶氧量。在晴暖天气应适当少量投喂精饲料增强鱼种的体质和抗寒能力。在越冬期间应加强检查,注意病害的预防,发现鱼病要及时对症治疗。越冬期间应减少或禁止拉网捕鱼。养殖者应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防范工作。(4)鱼池结冰后的处理。如遇上十分严寒的天气,积雪较多,水面结冰现象较为严重,应禁止在冰上滑动和强烈震动水体,以免惊动池鱼,消耗体力,不利越冬。鱼池结冰后要进行池塘扫雪和破冰处理。及时清除冰上积雪,保持冰层透明,以利阳光透入水中,增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冰层较厚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