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长客运专线HCJX-3标项目经理部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交股份杭长客运专线三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2010年08月20日目 录一、 编制依据1二 、编制范围1三、工程概述13.1工程概况13.2设计概况23.3临建设施3四、试验段设置目的及试验内容34.1设置目的34.2试验内容及压实标准3五、路基施工填筑要求5六、施工组织66.1人员组织66.2试验、机械设备、测量设备投入76.3施工工期8七、施工方案87.1地基处理施工87.2基床以下路堤施工87.3基床底层施工97.4基床表层施工工艺107.5试验成果12八. 沉降观测128.1沉降监测工艺简介与流程128.
2、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138.3本试验段监测断面的设置与观测138.4沉降板的制作及埋设要求138.5边桩的制作及埋设要求148.6沉降观测频率14九、质量保证措施15十、安全保证措施16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6十二、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分析1627 / 2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路基基床试验段施工方案(DK442+375-DK442+570)为确保杭长铁路客运专线HCJX-3标一分部路基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参数,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指导全线施工,特编制本方案。一、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2、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
3、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二 、编制范围根据目前施工图到位情况以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DK442+375DK442+570,全长195m,该地段原地貌为杂树树林,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优势。(1)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2)基床底层(基床表层以下2.3m范围内)填
4、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三、工程概述3.1工程概况(1)站场路基起迄里程DK442+250DK444+219.906,全长1.97km,该段路基地处岗地、坳谷地貌,岗地平缓,表层呈龟背状,自然高程3044m,相对高差14m,自然坡度1040°,部分地段基岩裸露,植被零星发育,地表多开辟为村庄、水田、水塘、草地、采石坑等。有多条道路通过,交通便利。(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岗地:(4)1-3,(Q2al+pl)粉质粘土,黄褐色,棕黄色,可塑,厚度05.0m,村舍及道路地段地表为人工填土(填杂土及素填土),厚度0.51.0m。坳谷:(2)0-1,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pl),流
5、塑,厚度01.0m:(2)1-2,粉质黏土(Q4al+pl),软塑,灰褐色,厚度00.9m:(2)1-3,粉质黏土(Q4al+pl),可塑,黄褐色,厚度02.2m。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2)泥质砂岩,砂质结构、层状结构,全风化弱风化。全风化,棕红色,厚度约1.0m;强风化,红褐色,岩芯呈短柱状,手掰易碎,厚度1.56.4m;其下为弱风化,棕红色、褐红色,岩心呈短柱状,柱状。(3)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较发育,主要为沟渠水机水糖水;地下水主要第四系孔隙水,不发育,埋深13m,季节性变化大。地表水有酸性侵蚀、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作用等级为H2;地下水有酸性侵蚀、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作用等级为H1。3.2设计
6、概况结构组成:基床以下路堤根据地质情况挖除表层0.30.5m厚表土,换填渗水性好的A、B组填料,基床底层填筑2.3m厚A、B组填料,基床表层填筑40cm厚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分二层铺筑,第一层20cm,第二层20cm。具体结构见下图:3.3临建设施(1)土方运输利用路基右侧施工便道。便道顶面宽度不少于6m,边坡坡度为1:1。面层采用8cm厚小碎石,路面顶设4%人字型路拱排水坡,基础采用0.30.5m碎石土。(2)试验段现场布置试验段标示牌和标尺杆,按照沪昆客专标志标牌标准实施。(3)在施工前做好临时防排水措施,做好边沟、渠的设置,避免水侵蚀路基,造成技术参数不准确。四、试验段设置目的及试验内容4
7、.1设置目的 保证路基基床填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优化其施工工艺,以便为指导今后基床填筑施工提供可行性依据; 通过试验和检测,确定基床填筑施工的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且达到标准化工艺流程,实用性工艺参数;熟悉和掌握客运专线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确定路基不同填料施工时的最优配合比、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及施工工艺;确定合适的路基填筑材料;确定整平与整型的合适机具;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与最佳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与遍数和施工组织;确定挖装运输机械与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确定最佳施工工艺。4.2试验内容及压实标准 孔隙率n:用灌
8、砂法检测,每压一遍检测一次。 地基系数K30:每压一遍检测一次。 静态变形模量EV2:每压一遍检测一次。 动态变形模量Evd:每压一遍检测一次。 压实厚度:每压一遍检测一次。 压路机速率:每压一遍记录一次。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C(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压实系数K0.920.920.92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250/注:EV245MPa且EV2/EV12.6基床底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C(不含细粒土、
9、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压实系数K0.950.950.95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350/注:EV280MPa且EV2/EV12.5基床表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变形模量Ev2(Mpa)级配碎石0.40.9719055/120注:EV2/EV12.3五、路基施工填筑要求1、优选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遵守施工图设计选用A、B组填料,当选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石时,应级配较好,块石类填料基床以下路堤最
10、大粒径不大于7.5cm;填料来源于鹰潭信江料场,并经监理检验合格同意后即可施工。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B组填料,块石类作为填料时,应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基床表层填料符合设计要求。2、填筑高低不大于2.5m时,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必须满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5MPa,否则应提出变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3、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禁止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材料或设备。采用不小于25T重型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路堤基床表层以下填筑优先采用平地机配合推土机摊铺填料,基床表层填筑优先采用摊铺机摊铺填料。4、分层放线测量,并设置填土边线和松铺高度控制标志
11、确保路基半宽和边坡坡率,避免工后补帮。碾压到边,确保边坡密实度。5、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以每层放线、设置松铺高度控制标志为基本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分层厚度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前提条件,基床以下路堤分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采用碎石类土时不得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时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基床底层分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采用碎石类土时不得小于35cm,采用砂类土时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基床表层分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6、填料中含有粒径超标的大石块,应予清除或破碎。7、每个分层面均须整修横坡、并满足平整
12、度要求。8、严格进行分层检测。必须严格执行每层压实指标检测。基床以下按双指标(地基系数K30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基床部分按三指标(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六、施工组织6.1人员组织管 理 人 员 配 备 表序号岗位姓名职责1架子队队长田光荣负责试验段施工总策划、管理协调2技术负责人杨旭利对试验段施工技术把关、负责现场技术管理3专职质量检查员刘荣阳负责试验段施工质量控制4专职安全员范永成负责试验段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工作5试验员黎灏负责试验段具体试验工作6材料员李白负责试验段材料进场工作7技术员郭大亮负责试验段具体技术工作8领工员谭小勇负责试验段施工、协调工作9工班长
13、陈文彬负责试验段施工、工人管理6.2试验、机械设备、测量设备投入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摊铺机徐工75D型1台2装载机ZL502台3压路机26T1台4压路机20T1台5徐工挖掘机XE2101台6斗山挖掘机OH225LG71台7运输车1520t3台8山推推土机SD161台9平地机1台10洒水车8t1台11K30试验车1台12Evd检测仪器1台13Ev2检测仪器1台14灌砂桶6套15电热鼓风干燥箱101型1台16电子天平2000克0.012台17静水力学天平5000克0.12台18电子称30kg精度1克2台19量筒10ml2000ml2套20土壤筛国标2套21精密水准仪SZ10321台22全
14、站仪GPT-3100N1台6.3施工工期计划施工工期为2010年09月26日2010年10月15日。七、施工方案7.1地基处理施工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两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同时做好原地面及地基处理后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工作。(1)原地面处理施工前应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殖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基地应平整密实。(2)换填挖出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
15、路基部位,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本试验段主要采取挖除换填渗水性好的AB组填料。当采用机械挖除换填的时候,应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7.2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施工测量首先放出路基中线及基床表层边线,再根据边坡坡率推算测出摊铺边界,基床以下路堤每10m断面设置中线控制桩和边线控制桩,在路基两侧摊铺范围外50cm处画上石灰线。、分层填筑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分层填筑需综合考虑压实机械的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本试验段采用A、B组填料,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
16、于40cm,且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填料整平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达到填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作出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坡度为4%。、填料碾压压实顺序应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m。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控制要点a、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实际要求后再进行碾压。b、路堤填筑几何尺寸验收标准见下表基床以下路堤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
17、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3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处2.5m长直尺量测7.3基床底层施工、基床底层填筑采用A、B组填料,施工工艺除应符合6.1中条规定,还应满足以下条件:A、B组填料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施工过程中注意对过轨排水管的埋设。、控制要点a、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实际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已填筑好的的基床底层应控制车辆
18、的通行。b、路堤填筑几何尺寸验收标准见下表基床底层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50,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尺量3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2.5m长直尺量测5厚度±3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7.4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基床表层填筑前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主要包括宽度、横坡、平整度、基床底层顶面高程;核对基床底层压实标准;不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的,对基床底层进行整修,
19、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阶段测量放样检验修整基床底层拌合运输碾压修整养护摊铺检测试验、施工测量基床表层每10m断面设置中线控制桩和边线控制桩,在路基两侧摊铺范围外20cm处打入挂线钢筋,用钢丝绳按松铺18cm进行高程控制,用紧线器固定。、级配碎石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合料要求拌合均匀,按照试验配合比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级配碎石运输为减轻级配碎石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自卸车运输时慢速行驶。根拌合站的拌合能力及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合理配置运输车辆,拌和好的
20、级配碎石要尽快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碾压。、级配碎石摊铺基床表层40cm厚的级配碎石分二层施工,第一层填筑压实的厚度为20cm、检测指标按基床底层标准检测,第二层按基床表层标准检测。第二层虚铺厚度待第一层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做调整。第一层虚铺厚度按18cm控制,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时,注意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两侧自然溜坡,并辅助人工拍坡。、级配碎石碾压分层摊铺好后,用先采用一台20t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再用一台26t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时,先静压,后震动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由两侧路肩向线路中心进行碾压。碾压时,横向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纵向搭接不小于3m。、检测基床表层级配碎
21、石表面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规定。基床表层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高程±1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水准仪测2路肩高程±1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水准仪测3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0,+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5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2.5m长直尺量7.5试验成果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
22、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 值和孔隙率n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的碾压遍数。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站和业主代表审查批准。八. 沉降观测 8.1沉降监测工艺简介与流程1、路基基床以下沉降观测:路堤填筑前,沉降板应埋入地基底层并嵌入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顶端测杆高度,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后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第1次测出初始值,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
23、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2、沉降监测流程监测元器件的埋设 监测 观测资料 整理 数据分析 8.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1)本试验段地基沉降板每50米设置1观测断面,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2)依据鹰潭北站站场施工图设计说明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10m处各设置边桩进行坡脚水平位移监测,此观测桩监测断面间距为50m,与沉降板处于同一断面上。(3)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8.3本试验段监测断面的设置与观测地基换填渗水土经碾压处理合格后,进行地基沉降的动态观测。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
24、复核校正。按50m间距在线路中心线处埋设地基沉降板,在两侧坡脚外2m、10m 处各布置水平位移观测边桩;监测断面里程位置分别为: DK442+380、DK442+430、DK442+480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沉降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性。8.4沉降板的制作及埋设要求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75mm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50,厚1。沉降底板埋入地基不少于10cm,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
25、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保护工作。8.5边桩的制作及埋设要求位移边桩采用C15号砼预制,断面为15cm×15cm,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强制对中不绣钢筋测头,测头为圆端型,直径16mm、长10cm,并刻上十字丝。位移边桩埋设可以采用人工挖坑后,将预制桩放入坑内固定稳当,再采用C15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的稳定。边桩埋设深度在地表以下1.4m,桩顶露出地面0.1m,埋设于距离路基坡脚2m或10m处。埋设完毕,待包边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初始值测读,记录测点埋设时间、位置、初始读数。8.6沉降观测频率从路堤填筑开始时进行沉降观测,实施过程中,观测时间的间隔还应根据地基的沉降
26、值和沉降速率进行调整。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表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下表: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期间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月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以后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九、质量保证措施1、基床表层填筑前,必须做好对基床底
27、层的检查及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验标要求。 2、材料粒径级配及品质必须符合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拌合站不同粒径材料应分仓集中堆放,并明确标识,不得相互混淆。 4、严格按技术指南和试验数据配比拌合。 5、铺填厚度和压实遍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并应进行严格控制。 6、因填料压实系数较大,应压实后实测,确定准确的压实系数,两侧钢钎上搭设的钢丝绳高度,应为根据路肩设计高程及压实系数计算出的虚铺厚度确定。 7、压路机严禁在碾压区内调头。 8、级配碎石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用苫布覆盖以减少级配碎石表面水分蒸发。 9、天气炎热时,基床表层表面水份蒸发过快时,用自喷式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工规范课件
- 官方的购房合同2篇
- 农业碳汇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与2025年政策建议报告
- 农业碳汇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主体行为与市场发展研究
- 理想信念主题课件
- 电气工程专项方案(3篇)
- 农业温室项目2025年投资策略与风险防范研究报告
- 广西启点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改项目变更(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房屋屋面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农业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报告
- 主动脉夹层手术室
- 【MOOC】人格与精神障碍-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点亮小灯泡》公开课课件
-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射频通信全链路系统设计》 课件 第3、4章 射频收发机架构、射频通信接收机设计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一(上)段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新厨电白皮书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册第三单元第1课《图形的初步认识》课件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课件 项目八 落实信用证
- 和安风电场电气设备定检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