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研究_第1页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研究_第2页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研究_第3页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研究_第4页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化工专业“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的实验研究顾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江苏太仓215411)摘 要:本文在化工从业人员职业核心能力调研结论的基础上,设计了 “数字应用能力” 培训测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 “培训使学生'数字应用能力有明显改观”等重 要结论。并提岀了职业院校应重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如何培养等儿点建议。关键词:化工专业;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09年院级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化工技术类专业群的职 业能力结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教改200913)作者简介:顾准(1967-),江苏太仓

2、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化工高职教育教学 研究,(e-mail)人的能力分为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其中职业核心能力 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从事任何职业都离不开的能力。徳国、澳人利亚、新加坡、台湾地区称 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之“基本能力”;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 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 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 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对职业活动的意义 就像生命需要水一样重耍,对于高职

3、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它是就业竞争力的体现,是事业走 向成功的仞匙。为了能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我们对太仓市化工行 业从业人员进行了抽样测试,得到化工从业人员“数字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但可以通过专 项培训加以捉高的结论。以此为前提,设计了“数字应用能力”的培训测评实验研究方案, 在同一专业两个平行班中进行对比实验。一、关于“数字应用能力”“数字应用能力”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八项职业核心能力 之一,其定义为: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具有対数字进行采集、整理与解读,对其进行计 算与分析,并在此棊础上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进行选择和给出一定评价的能力。不同

4、的 国家对这个能力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见表1。表1欧美国家“关键能力”中对“数字应用能力”的表述table 1: statements on "ability of digital applica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in europe andunited states国家对“数字应用能力”的表述英国计算能力美国分配经费和转杯预算的能力换?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并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能力德国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不论是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还是欧美国家的“关键能力”,虽然对于“数字应川能 力”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一些核心词语存在着

5、较多的共同z处的,如计算、数据、 数学、数字等。这说明各个国家在界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时,都将对“数”的应用能力 包含其中。我国学者陈宇(2003)也认为核心技能包括数字运算等8类技能。对于包括“数字应用能力”在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不同国家开发出了不同的培训体 系。英国的nvq核心技能、徳国双元制、美国nocti职业技能、澳人利亚的kc教育、 新加坡ess就业技能、加拿大的mes模块技术,香港地区七级资历架构以及我国的otpae 训练模式等。我国的otpae训练模式(即五步训练法)是在遵循行为活动导向教学规律基础上,研 制出的一套科学训练程序。它包括树立能力训练应达到的行为目标(objec

6、t)、提供典型任 务(task)或职业活动案例,为学员做好能力训练前应知方面的准备(prepare),以行为活 动导向教学法组织训练活动(action),评佔(evaluation)学员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二、“数字应用能力”培训测评实验方案设计1. 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对象选择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09级两个 平行班级,即楮化0911和精化0912,有效样本人数分别为40人和33人。2. 实验方法的确定实验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并进行对比的方法。其中实验组为和化0911班,对 照组为精化0912班。实验组将实施“数字应用能力”的教学培训,对照组不实施培训。前、

7、 后测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屮“数字应用能力(小级)”为依据,设计含有“应 知”和“应会”两部分的试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数字应用能力”培训前和培训后开展 测试。实验中的口变量是“数字应用能力”的培训,因变量是学生的能力测试成绩(以参加“数 字应用能力”测试的学牛成绩为测量依据)。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木次研究之丽都没有接 触过“数字应用能力”的培训与测评,因而可认为他们是同质的。实验屮处理控制变量的方 法,是没有刻意地宣传和讲解实验研究计划,未事先告诉学牛要进行此项研究,只是正常 的按照设计方案培训。二是除该培训外,两组参加的其它教学活动一致,即实验组与对照组 同时完成同样的其它学习

8、任务。三是学生进校时是随机分班的,数学基础相似,又有同样的 高职学习经历,测试中选用的试卷是相同。3培训教材与教学的设计对实验组开展培训采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 认证专用教材数字应用能力训练手册(试用木)。教学设计以“数字应川能力(中级)测评标准”为依据,以突岀能力训练为原则,制定 16个学时的计划对实验组进行集中培训。培训过程采用新型的“目标一任务一准备一行动 评估五步训练法”训练每一个能力点。具体内容见表2。表2实验组(精化0911 )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计划table 2: training program of '"ability

9、of digital application*' for experimental group (finechemical engineering 0911)培训单元能力点训练方法釆集与解读数据获取数据、读懂数据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 评估快速、准确获取数据了解所需数据,确定采集方法 确定数据搜索范围和获取数据方法 我要查寻什么数据,从哪里搜索 你是否掌握了获取数据的要点2归纳、分类数据并编制图表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 评估将数据分类并编制图表 整理数据,编制简单图表 明确绘制图表的方法及步骤 如何整理数据、编制图表 你是否掌握了整理数据的要点2数字运算多步骤、较复杂的运算目标 任务

10、准备 行动 评估掌握复杂运算方法了解运算方法和要点常用运算公式、统计量如何进行数字运算你是否掌握了数字计算的要点2使用公式,计算结果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 评估掌握常用的公式及计算方法 确定使用哪种公式,制定计算思路 了解常用运算公式如何进行复杂运算你是否掌握了运算的要点2结果展示和应用使用适当的方法展示 计算结果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 评估使用适当的方法展示计算结果 了解常用展示方法 计算统计量、编制图表 怎样显示结果你是否掌握了展示数据的要点2应用结果,得出结论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 评估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 明确各种概念的含义 对计算结果进行描述分析预测 你能否会分析下

11、面的数据2综合训练综合训练目标 任务 准备 行动评估:各能力点的综合运用处理一组学生实验数据各环节的方法要点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归纳、绘图 使用公式运算、展示计算结果 分析结果,写出分析报告 你能获得准确数据、准确运算 并分析结果2能力测评能力测评目标:达到数字应用能力中级水平 任务:完成测评准备:各环节的方法要点行动:参与测评评估:你有没有通过测试2三、实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1.对测试成绩的处理与分析学生“数字应用能力”测试(包括前、后测)以“数字应用能力(中级)”的测评标准 为依据,设计“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内容的自主命题试卷,旨在通过学生成绩的差异性 表征“数字应用能力”培训与否对学牛该

12、项能力的影响。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统计描述table 3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pre- and post-test scor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样本容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最大值正态分布实验组(前测)22203644.507112.000020.000027.0000是对照组(前测)3326.36364.174518.000028.000032.0000是实验组(后测)4065.02506.689051.000065.00008().()()(x)对照组(后测)3323.18185.

13、034014.000023.000032.0000¥(注:正态分布的扌佥标准= 0.05)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成绩屮,实验组后测成绩要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情况,但是实 验组后测成绩的标准旁在四种情况屮也是最人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标准弟的变化 发现,实验组后测标准差的改变也是最大的。这说明通过“数字应川能力”的培训,实验组 学生“数字应用能力”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学生该项能力的水平差别也变大了。表4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差异性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 and post-test scor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

14、ontrol groups项目t值实验组/对照组(前测)0.8569实验组/对照组(后测)3.9563实验组(前测/后测)2.82对照组(前测/后测)0.4379(注:* * *表示极其显著性差异,* *表示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示显著性差异,没有* 表示有差异)实验纽和对照纽前测成绩没有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纽后测成绩有极具显著性差异。这说 明在“数字应用能力”培训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力水平几乎没有差别,但通过培训之后, 能力水平差别很大。实验组前测、后测成绩有极其显著性差界,对照组前测、后测没有差界。说明通过“数 字应用能力”的培训,实验组的该项能力水平有明显改观,而対照组儿乎没有改变。2.对

15、能力指标的处理与分析表5 “数字应用能力”三级指标描述table5: description of three-level indexes in ability of digital application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数字应用能力2. 1采集与解读数据2. 1. 1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做出准确统计2.1.2读懂各种形式数据,并达到精度要求2. 1. 3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及编制图表2. 2数字运算2.2.1使用给定公式进行计算,达到要求的精确度2.2.2复杂运算,如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2. 2. 3对20项以上数据统计分析2. 3结果展示和应用2.3. 1用表、图形表示计算结果2.

16、3. 2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要求表5是“数字应用能力”三级指标的描述,我们将“数字应用能力”测评的各个试题对 应于第三级指标进行归类,然后统计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学生对应第三级指标所获得的分 值,对这些分值进行统计描述与差异性比较。表6实验组后测第二级、第三级指标分值统计描述table 6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post-test scores of level2 and level3 indexes for experimentalgroup项目序号样本容量校正均值标准差校正最小值校正中位数校正最大值正态分布2. 1. 1 项400.62002.60130.3

17、5550.66670.8000否2. 1. 2项400.73120.76420.50.75001.0000是2. 1. 3项400.76251.97090.55000.75000.9500是2. 1项400.69094.23170.51610.68810.8817是2. 2. 1项400.86540.89870.69230.84610.9230否2. 2. 2项400.67500.93920.50000.500()1.000是2. 2. 3项400.74381.06100.37500.75001.000是2. 2项400.82921.75120.66670.83330.9583是2. 3. 1

18、项400.35862.03790.28570.28570.7429否2. 3. 2项400.59322.07530.36360.54550.9090否2. 3项400.44912.5440().31580.45610.6667是(注:因为每个指标的赋分分值不同,因此将各个指标原始分值的统计描述除以各指标赋分 分数,作为校正值进行比较)在实验组第二、第三级指标屮,校正均值最人的是2. 2.1项,即“使用给定公式进行计 算,达到要求的精确度”,这说明实验组的该项能力在“数字应用能力”中是最强的。校止 均值最小的是2. 3.1项,即“用表、图形表示计算结果”,这说明实验组的该项能力在“数 字应用能力

19、”中是最弱的。标准差最大的是2.1项,即“釆集与解读数据”,这说明实验组 的该项能力在“数字应用能力”中差开性最大,两极分化严重。标准差最小的是2.1.2项, 即“读懂各种形式数据,并达到精度要求”,这说明实验纽的该项能力在数字应川能力屮差 别不人。上述分析对于“数字应用能力”培训的建议是:加大学生“用表、图形表示计算结果” 能力训练的学吋,重点加强学生该项能力的训练。对丁“采集少解读数据”这项能力的培 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对这项能力掌握较弱的学生群体布置一定的课外练习,由能力较 强的学生协助他们开展训练。表7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第二、第三级指标差异性比较table 7 comparison

20、 of level-2 and level-3 index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项目t值2.13.0410()"'2.24.719102.32.06350"2丄11.7303"2.1.20.995552.1.3_ *3.85962.2.1*5.33662.2.21.01392.2.32.3712"2.3.11.3267*2.3.21.2266(注:* * *表示极其显著性差异,* *表示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示显著性差异,没有* 表示有差异)在实验纟fl和对照组后测第二、第三极指标差异性

21、比较屮,2.2. 1项、2. 2项、2.1.3项、 2.1项都冇极其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数字应用能力”培训对于“使用给定公式进行计算, 达到要求的精确度”、“数字运算”、“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及编制图表”、“采集与解读数据” 这四个能力教学效果最好。2. 2.3项、2. 3项、2.1.1项有非常显著性差界,这说明“数字 应用能力”培训对于“对20项以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展示和应川”、“获取相关数据信 息,做出准确统计”这三个能力教学效果较好。2. 3.1项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数字应用 能力”培训对于“用表、图形式表示计算结果”这个能力教学效果一般。2.1.2项、2.2.2 项、2. 3.

22、2项没有差界,这说明数字应用能力培训对于“读懂各种形式数据,并达到精度耍 求”、“复杂运算,如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要求”这三个能力教学 效果不好。“数字应用能力”培训对于“使用给定公式进行计算,达到要求的精确度”这个指标效 果最好,实验组能力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对于“读懂各种形式数据,并达到梢度要求”指 标,学生整体能力水平提高不大。因此对于“数字应用能力”培训的建议是:对“读懂各种 形式数据,并达到精度要求”、“复杂运算,如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判断计算结杲是否达 到要求”等能力,增加训练学时,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掌握运用的方法。四、思考与建议1.

2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对职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越来 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因此职业院校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一 定要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2.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己完成除外语 m用以外的七个模块的培训测评标准、培训教材及测试文件包的开发,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 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冇利条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学生 架起通往成功的“金桥”。3.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渗透性的教学方式,即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在专业 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引导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冇意识地将

24、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引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屮。职业核心能力还可以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集 中开展培训,系统点拨和启发。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在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上面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培训可以在较煎时间内 使学牛的某项职业核心能力获得较大的提高。4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可以针对其所对应的职业领域开展调研,了解和掌握该领域对职 业核心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如化工行业对“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等要求较高, 可以在学牛中重点开展这儿项能力的培训和渗透,即采用重点突破策略,不必而而俱到,贪 多求全。还可以在学生培训或入学前对学生进行某项能力的测试,了解学生在该项能力屮的 薄弱环节,在培训时着重加以训练。参考文献:1 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 (2): 4-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字应用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5顾准.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职业能力测评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experimental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