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蚯疽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1页
中药学_蚯疽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2页
中药学_蚯疽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3页
中药学_蚯疽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4页
中药学_蚯疽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蚯疽草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名称:蚯疽草别名:白头菜、夜明草、肉桂草、泥鳅菜、鱼眼草 、茯苓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原始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引自:中华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鱼眼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rocephala auriculata(Thunb.) DruceEthulia auriculat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原始形态:鱼眼草 一年生草本,高15-

2、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大,宽达4cm,侧裂片常1对,稀2对,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极小,球形,直径约5mm,生于叉状分枝顶端,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原始形态:伞房状;梗长达3cm;总苞片1-2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上端平;盘花两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齿。瘦果扁,有加厚的边缘;无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

3、广东、广西、四川、贵及云南等地。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性味:味苦;辛;性平。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相关疾病症状:病后虚弱、疔毒、喉炎、活血调经、扭伤、清热利尿、调经、消肿解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清热利尿。2.广西药植名录:治喉炎,病后虚弱。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应用举例: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 (福建 民间草药)治疗毒肿痛: 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治扭伤肿痛: 干茯苓菜研末,每次二钱,酒送服;另用鲜花等菜捣烂调些酒,敷伤处。 (福建中草药)治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蚯疽草应用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