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安祖花栽培技术_第1页
盆栽安祖花栽培技术_第2页
盆栽安祖花栽培技术_第3页
盆栽安祖花栽培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盆栽安祖花栽培技术安祖花为天南星科,安祖花属,原产于中南美洲,大约有 900 多个品种,分两大类:即红掌和火鹤。其 植株特性为常绿植物、每个叶腋都可产花,是一种附生植物。具有气生根,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及营养。内 穗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先开,一个月后开雄花,避免自花授粉。繁殖方式多采用组织培养, 因杂交育种品种变异多,故种子繁殖不太可能,也有少数采用营养繁殖。现 盆栽安祖花多选择红色,植株整体效果好,叶色浓绿,无畸形叶,生长期及货架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 品种。其不同品种差异较大,根据品种每盆栽植 2-3 株,对分枝能力特强的品种可一盆一株。具体的栽培 方法如下。一、种植系统安祖花在野生的状态下生

2、长在排水良好且富含空气的土壤环境中。 很明显我们对其进行栽 培的基质也应像野外的一样,排水要好,空气含量要高。1. 种植安祖花的基质要求2. 具体栽培工序小苗上盆时,应先准备栽培介质,一般选用 klasmann 苔藓泥炭 520#(10-25)+珍珠岩(其比例 2:1)。 如果上盆时使用旧盆,盆也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病虫卵交叉感染。盆可以选用黑色塑料培养钵,也可 以直接上塑料盆。若无滴灌设备,最好先上塑料培养钵,成品花上市前再换塑料盆,以不影响美观。但不 管用什么样的盆均应选用排水性能好的,如果盆眼有堵塞的,上盆前要疏通。其栽植要求,既不应过深也 不宜过浅,以茎尖不粘介质及杂物为宜。二、环境

3、气候安祖花是一种喜荫的植物,其生长需要20 'C的高温和80%的相对湿度,并施以一定的肥料。通过育种培育的品种必须适应不同栽培地区的要求, 所以专业化生产的理想环境气候并非是很严格地符合起源地的 气候。1. 温度和湿度安祖花生长所需的温度很大程度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 温度与光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当给 予植株的光照较多时,则可能需要较高的温度来获得最大的产量。粗略的讲,在阴天温度需18-20 C,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在晴天,温度需 20-28 C,湿度在70%左右。温度应保持低于 30 C,湿度要高于 50%。为防止冷害的发生,最低的温度不低于14C。如果长时间连续的

4、低温,则会增加冷害的程度。产花量减少,长势变弱,出现冻伤。当温度高于35 C时也会危害植株。在高温下的湿度也较高,因此伤害不会迅速的到达。对于植株来说,高湿比低湿更容易保持适当的蒸发水平。在低湿条件下,植株会通过气孔丢 失许多的水分,从而造成干涸。(1) 提高温度的方法利用中央锅炉安装中央加热管, 使热量均匀分布。 顶部和底部同时加热, 顶部加热防止上部冷空气下 沉,底部加热靠近植株,使植株周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利用空气加热器,燃烧时可向温室同时提供 二氧化碳。( 2)降低温度的方式喷雾系统: 此系统可以降低植株温度同时增加空气湿度, 因此不容易发生干涸的现象。 但使用该方法时 某些病害侵

5、染的机会很大,所以要保护植株在晚上不受到潮湿的影响。否则,最好使用迷雾系统,既可以 增加湿度又可以使植侏保持干燥。屋机喷淋系统:此系统可将温室中的温度降低2-3 C。湿墙降温系统:此系统由水帘和风扇组成。水在水帘上循环流动,空气从其中抽过,可有效降低封闭温室中的温度。2. 光照安祖花的生长是按照叶 -花-叶-花循环的。 花是在每片叶的叶腋中形成的。 这就使得花的产量与叶片产 量相同。叶片的产量与花的产量的差异最初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若光照太少, 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植株所产生的同化产物也很少。然而对于同化产物的需要却是必不可少的,这和温度 有密切关系。温度高,则对同化产物的

6、需要也高。当产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花芽就会和叶片、根在白天产 生竞争,在晚上竞争就较小,所以花芽就有机会吸收同化物。所以更多的光照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同化物可 提供给花朵。光照过多时,植株部分会变暖。首先生长会减弱,因为植株为了保护自身而关闭了气孔,结果植株不再 释放热量,从而在后阶段造成变色和灼伤。然而当光照的数量下降时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光照少的时 候,增加光照可达到植株的承受水平。 这在花芽生长期与非生长期是不同的。 在光照少而温度高的情况下, 植株对能量的消耗会增加,这就增加了花芽死亡的可能性。为防止在白天强光照下产生变色和灼伤, 遮掉 75%的光照是必须的, 但这并非是常需要采取的措施。

7、 因 为在早晨、晚上和多云的时候光照较少,所以遮光值也较低。较好的遮荫方法是采用一层遮光率为4 0%的固定遮荫网和一层遮光率为 60%的可移动遮荫网。在早、晚和多云时通过收起可移遮荫网来获得较多光 照。在晴天中午光强时两层同时遮荫,保证温室中的最大光强不超过 25000-30000 勒克斯,温室中理想的 光强在 20000 勒克斯左右,在很大程度上需根据品种而定。3. 肥料调查发现, 对安祖花进行根部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 因为安祖花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 使得叶片 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根部追肥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保持叶片和花朵的干净。供水的多少则取决于 所使用的基质、种植季节以及作物的

8、大小。最佳的施肥方法是通过泵系统或注入系统将已加入肥料的灌溉液打入温室中进行灌溉。 这样每次每升水 中最少的肥料量为 1克。营养液的电导值为 1.2ms /cm, pH 值应在 5.5-6.0 之间。如果配制营养液的水中碳 酸氢根离子过多,配制营养液之前应先用硝酸或磷酸将其中和掉。需注意的是在营养液配制时硫酸盐不能 与高浓度的钙液混合,否则将很容易引起沉淀的产生,从而降低肥效,造成肥料浪费。建议的配方是:花多多和奥绿。肥料的使用效率可表现为以下几点:(1)根据植株的需要量进行施肥;(2)在种植基质中可能存在的元素,如在使用椰子壳纤维的初期,钾的含量会较高;在花泥中含有较 多的钙,但镁的含量较少

9、;(3)水中含有的元素,许多水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在配制营养液时需用酸将其中和掉;(4)细菌对有机材料的分解可造成氮含量的增加;(5)施肥于正确的地方,滴灌系统的灌溉方法效果较好;(6)如果在灌溉中出现问题,可以使用缓释肥。如果某种元素缺乏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氮( N ):在其种植过程中缺少氮,则在老叶中会表现出叶片发黄以及有坏死斑。(2)磷(P):缺磷会使老叶片的叶缘发黄。幼叶较硬,深绿色,比一般的老叶要小得多。( 3)钾( K ):缺钾时,老叶片叶脉之间发黄,同时整株的叶片发浅绿色。幼叶小,发红色或深绿色。 花朵的边缘呈蓝色或对于红色及橙色的品种在佛焰苞上呈现蓝色。浅色花的品种很快呈

10、现出玻璃状。(4)钙(Ca):缺钙时表现为在幼叶片有不规则的黄色斑点。( 5)镁( Mg ) :缺镁时,老叶片沿叶脉发黄,叶脉仍保持绿色。(6)硫(S):缺硫时可使幼叶发黄。三、病虫害防治由于菌类侵害而使植株出现病症, 称为侵染性病原病害, 包括线虫及昆虫引起的病症。 而由于除菌类以 外引发的病症,称为非侵染性病原病害,称之为生理病害。由于侵染性病原来自细菌类和真菌类,在侵染 性病原上又划分出有细菌类侵染原病害和真菌类侵染原病害两种。常见病害有缨翅目,如蓟马;同翅目,如叶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螨目,如螨虫(红蜘蛛);鳞 翅目,如地老虎及其他一些科目的幼虫;直翅目,如蝼蛄;软体动物门中的蜗牛

11、、蛞蝓等。1. 细菌性病害(1)细菌性枯萎病由甘蓝黑腐黄单孢杆菌黛粉叶斑病致病变种引起。症状: 该病多数发生在叶和花上, 在叶或花上产生中间棕色周边发黄的斑点。从正常到受感染的转变中可以看见水浸状斑点。预防措施:A. 不要种植受感染的或可能受感染的植株;B. 由于病菌能通过溅出的水传播,所以可以进行覆盖。防治措施:A .严格做好卫生措施;B .定期喷施硫酸链霉素或土霉素;C. 清除受感染的植株;D. 不要供应氨态氮肥,并且减少氮肥的供给总量。(2)欧式杆菌症状:叶片发黄,从茎的基部开始。防治措施:A. 浇水不宜过多,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大颗粒种植基质;B. 及时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

12、液,或新植霉素 40000倍液。(3)假单孢杆菌症状:沿叶脉有坏死斑。防治措施:用 1:0.5:200倍的波尔多液或 30%的 DT 杀菌剂 300-40 0倍液,或用农用链霉素或 3%的中生菌素, 5-7 天喷一次,连续喷施 3- 4次。2. 真菌病害(1)根腐病再侵染性真菌病害。 症状: 叶片边缘变成黄色且松散的垂挂着。 防治措施: 使用普力克, 幼小植株 1000 倍,成体植株 600-700 倍液灌根,发病期每 5-7 天用药一次,连续 3-4 次。(2)炭疽病症状:叶或茎上出现黑色和浅棕色斑点。防治方法:A.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残株;B.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

13、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炭疽福美 400-600 倍液喷施,每隔 7-10 天用药一次,共2-3 次。(3)丝核菌症状:植株基部或根部棕色或褐色。防治措施: A .土壤消毒, 5克多菌灵与 25千克种植基质混合。B.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也可用72.2%普力克800倍液进行喷施。( 4)柱盘孢属症状:植株基部变为棕色。防治措施 A.种植基质用40%五氯硝基苯消毒;B.发病初期可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 5)壳针孢属(叶斑病)症状: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

14、点中心组织死亡,周围组织发黄。防治措施:A.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或深埋;B.药剂喷施:在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喷雾,50%克菌丹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或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500-60 0 倍液。每 7 天用药一次,连续 4-5 次。(6)镰刀菌(枯萎病)症状:基部腐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或用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000 倍液 灌根。3. 生理病害(1)盲花、花畸形、形成莲座状 原因:根压过大导致,与其植株体本身的遗传基因也有一定关系。 解决办法:浇水要

15、适量,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2)佛焰苞打不开 原因:相对湿度过低导致,与品种也有关系。解决办法:浇水要适量,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3)玻璃状和蓝色褪色原因:根压高, EC 值低,钾含量少,基质中 pH 值低,基质太湿。(4)冻害 症状:茎上有同心圆,叶片上出现大片不规则形失绿,变黑。原因:温度低于12C时表现明显。解决办法:温度要保持在 14C以上。4. 虫害(1)线虫A. 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危害植株的生长,在根部可以看见胆囊型的肿胀。B. 穿孔线虫:危害植株的生长,但植株的根部产生棕色斑点而不是肿胀。由线虫造成的一次危害可能会 引起真菌的二次危害,从而造成根腐。防治方法: A

16、. 种植前消毒种植基质;B.可使用杀虫剂铁灭克撒在种植基质中,或用克线磷灌根。(2)介壳虫 介壳虫是一种圆形棕色外壳的昆虫,在茎叶上可被发现。防治方法:可用杀虫剂残杀威 10000 倍液喷施。(3)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吮吸植株细肥营养的类似蜘蛛的昆虫。 典型的特征是在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 以及茎间有 细小的蜘蛛网。杀虫剂除螨灵 1000倍液或红白螨杀 3000 倍液喷施。(4)蓟马 蓟马的危害是在叶上能见到棕色的斑点,尤其是幼叶会变形。防治方法可用杀虫剂万灵 1000 倍液喷施。(5)蜗牛、蛞蝓 症状:受害叶片常造成缺和孔网。且在叶片上留有排泄的黑色粪便,或食根尖,阻止生长。防治措施:A. 撒粉

17、,在地面撒施石灰或灭虫威50克/平方米。B. 毒铒诱杀,用蜗牛敌配成含有效成分 2.5-6%的碎豆饼面或玉米粉等做诱耳,于傍晚时分撒施进行诱杀。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要使用相应的正确方法,首先要了解怎样防治以及防治什么,是预防还是治疗,是否会有副作用,如何施用及用量是多少,要不同种类的农药交替使用,一般同一种药剂重复使用不要超过 3 次,以避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一般不要在高温时间、光照强和风大时施药。对新的化学药剂应先进行 小规模试验,若无副作用,再大面积使用。红掌的致命病害 -细菌性叶斑病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Bacterial Blight )最早是于 1 960 年在巴西发现的, 1971

18、年开始在夏威夷地区出现, 二十世纪 80 年代相继在一些生产红掌的地区逐渐传播开来。随着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种植红 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扩大,红掌细菌性叶斑病也随之悄悄进入我国。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极其 危险的红掌细菌性病害。二十世纪 90 年代,此病害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荷兰也有 专业从事红掌育种、栽培的企业因预防不力而惨遭重创。就像红掌上的检疫性穿孔线虫一样,红掌细菌性 叶斑病也成为红掌的一个致命杀手,应引起我国红掌花卉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一、侵染方式及其症状该细菌有两种侵染方式。 第一种侵染类型开始于叶子上, 称为叶部侵染。 叶部侵染通常开始于叶缘及叶

19、 片下部气孔较多的地方。初期,在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第 二种侵染类型开始于茎上,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系统 侵染可以通过变黄的叶子被发现,在细菌侵染初期新叶叶色暗淡。维管束内由于细菌的填堵,阻碍了体内 水分流动与营养向叶片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的侵染就能导致花梗和叶 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浓涌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部会出现水浸 状斑点,类似于叶部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水浸状斑点多出现在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系统侵染是无 法挽救的。二、病原病原菌 Xant

20、homonas campestris pv. Dieffenbachiae( Mc Cull och et Pirone )Dye 称黛粉黄单胞杆菌。 细菌 杆状,大小为0.7-1.8 X 0.4-0.7微米。革兰氏阴性,好气性具单极生鞭毛,善游。单生为主,适宜生长温 度 25-30Co三、寄主范围除安祖花属的作物外,该病原菌几乎可危害所有天南星科的植物,如黛粉叶属( Dieffenbachia spp. )、 合果芋属(Syngonium spp.)、蔓绿绒属(Philodendron spp.)等属内的一些植物皆是其寄主。四、传播及侵染途径该病原菌可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者通过植株上气孔、

21、叶缘吐水孔强制进入植物体内。水分是病菌传 播和侵入的主要媒介。侵入叶片表面需要20分钟以上,主要侵染一定发育阶段较幼嫩的组织(气孔形成多,开放型,中隙大)。病害除了经由病株的接触或植株表面带菌水滴落植株表面的传播外,工作人员受 污染的双手、衣服、采花切叶的工具、飞溅的雨水、污染的灌溉水、带菌的介质以及带病菌的鞋子、车轮 等都是传播的途径。五、病害特点1 环境影响2潜伏时间3. 营养元素影响六、诊断方法1. 肉眼观察法2. 菌雾检查3. 染色检查七、防治措施1. 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园区 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组培健康种苗。 在选择引进国内外的红掌种苗时, 一定要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 的正规种苗生产商生产的健康种苗。 生产区门口放置消毒池, 每天添加消毒液, 进出温室的人员都必须对鞋子进行消毒。 进入温室的人员 必须穿可以用来消毒的白大褂,并定期更换和消毒。尽量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 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防止病区工具带进园区。采花切叶刀具分区使用,做到定期消毒。 避免随意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