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要求_第1页
监测技术要求_第2页
监测技术要求_第3页
监测技术要求_第4页
监测技术要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锡港城郊港区新安大桥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码头稳定监测和检测技术要求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o年十月无锡港城郊港区新安大桥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码头稳定监测技术要求一、监测目的通过进行护岸和陆域的监测, 以确保护岸及陆域的整体稳定, 保证码头的安 全稳定和正常运作。二、编制主要依据1、无锡港城郊港区新安大桥码头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 2、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 257-2008 ); 3、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JTJ 218-2005 ); 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S147-1-2010 ); 5、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2-2009 ); 6、

2、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JTS133-1-2010 ); 7、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8-98 ); 8、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300-2000 );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JGJ79-2002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T 8-97 );12、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CECS55:93);1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 203-2001) ;14、土工试验规程(SLI237-1999 );15、十字板剪切试验 (SLl237-1999 );1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

3、J 017-96 )三、监测内容及施工速率控制标准1、监测单位首先编制监测大纲,报业主、监理同意。2、监测的内容包括垂直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以上监测应 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来完成。3、具体要求如下:(1)监测工作应按监测布置图进行。(2)码头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驳岸和堆场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置。(3)码头垂直位移速度小于 0.04mm/d 可认为码头驳岸已进入稳定阶段。(4)码头的水平累计位移控制在码头结构高度的 1.2% 以内为安全。(5)倾斜观测可与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观测点同时设置,宜选用投点法、 测水平角法或前方交会法进行观测。(6)码头使用期间,应将监测结果整理并以报

4、告形式编入日常使用记录之 中。(7)码头区观测点观测周期:竣工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 1 次,第二年开始 每年观测12次。(8)永久观测点应保存完好, 可作为项目后续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参考依据。四、观测点的布置1 、垂直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按观测目的和要求确定, 每个观测断面不得 少于 2 个观测点表面垂直位移观测点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 建筑物结构特点和结构合力情况 设置在结构缝两侧、 不同结构分界处两侧、 不同基础或地基交接处两侧、 建筑物 周边线内侧。内部垂直位移观测点应沿铅垂线方向设置, 每一土层不得少于 1 点。最浅的 观测点应设置在基础底面一下不小于 0.5m 处,最深的观

5、测点应设置在超过压缩 层理论深度处。2、水平位移观测在码头驳岸每隔20m50m左右埋设测斜管。每个水平位移观测断面的观 测点位不应少于2点,观测点位间距宜取650m。主要观测驳岸土体侧向移动量的大小, 判断驳岸的整体稳定性及侧向位移对 土体垂直变形的影响。 测斜管底部需埋入不变形的土层 1m 以上。测斜管埋设后, 应尽快测定初读数,并做好记录。3、倾斜观测倾斜观测点应沿竖直线按顶部和下部对应设置。倾斜观测周期宜与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观测周期一致。 遇到特殊情况导致倾 斜速度加快时应增加观测次数。五、观测精度1、垂直位移观测精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WO.3O Vn。n 为测段的

6、测站数。2、水平位移观测精度:点位中误差:± 3.0mm ;高程中误差:± 1.0mm 。3、倾斜观测精度:点位中误差:± 3.0mm ;高程中误差:± 1.0mm对于还六、测点保护 各观测项目测点在观测期中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或专人看管。易遭施工车辆、 压路机等碰撞和人为损坏的测点, 除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外, 应在测点上竖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测量标志一旦遭受碰损,应立即复位并复测。七、提交成果的技术要求1、垂直位移观测应提交成果:(1)垂直位移观测点布置图;(2)垂直位移观测记录表;(3)断面各点沉降量图;(4)沉降量、沉降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5)沉降量与荷载、时间的关系曲线图;(6)各土层沉降量与荷载、深度的关系曲线图;(7)垂直位移观测成果报告。2、垂直位移观测应提交成果:(1)水平位移观测点和观测控制网布置图;(2)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3)水平位移曲线图;(4)建筑物纵断面水平位移量分布图;(5)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与温度、荷载、水位等边界条件的关系曲线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