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刺参鲍鱼混养实施方案_第1页
浅海刺参鲍鱼混养实施方案_第2页
浅海刺参鲍鱼混养实施方案_第3页
浅海刺参鲍鱼混养实施方案_第4页
浅海刺参鲍鱼混养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1、推广的主要技术。推广使用名优品种推广优质的刺参、鲍鱼浅海养殖新品种。对改 变全区海水养殖名优品种落后的状况。加速我区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行健康养殖模式开发创新刺参与鲍鱼浅海筏式养殖新模式,进 行浅海健康生态养殖,充分利用刺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浅海筏 式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遏制水域的富营养化,实现海水养殖 业和浅海生态系统的平衡,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病害生态防控技术加强水质调控,使用中科院南海研究所研 制的cp95进行药浴,减少病原和及时切断病原等生物,实现病害的 生态防控。2、实施区域和推广规模效益推广实旋区域在日

2、照市岚山区近海海域。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 技术的推广总面积达到1万亩。生产出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刺参和 鲍鱼产品,达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标准,刺参成活率达85%, 120克以上的商品率达70%,亩产220kg以上,亩产值3. 2万元左右; 鲍鱼成活率达92%,绝大多数个体达4厘米以上,亩产达到700kg 以上,亩产值8万元左右。3. 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近年来,刺参已成为我省池塘和浅海滩涂的主导养殖种类。目前 刺参池塘养殖存在着放养密度过高,养殖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病害时 有发生等问题。为实现刺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轻养殖对近岸海 区的影响,必须实施新型养殖模式,特别是以筏式为中心的

3、浅海养殖。 本项目将针对筏式养殖的典型生生态环境特征,研发先进的养殖技 术、设施和模式,构建刺参和鲍鱼高效生态增养殖技术体系,实现浅 海增养殖产业的高效持续发展。我区的水产养殖业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为了保障全区渔业生产 的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改变全区浅海筏式养殖品种单一、名优品 种缺乏的状况,开展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技术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 意义和社会意义。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1、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的人员队伍、专业结构、技术成果、设施 条件等。日照市岚山区海珍品养殖协会成立于2008年,是集海水养殖、 水产品加工、流通于一体的社会团体,现有总资产490万元,固定资 产280万

4、元,现拥有会员380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35人,其 他技术职称人员86人。协会养殖基地的日照市岚山黄海养殖公司、 岚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被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 品产地”。基地的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紫菜等多种产品也 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协会拥有浅海筏式养殖面积10余万亩,其中无公害产地 面积达到14520亩。协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殖设施齐全,完全有 能力承担本项目的实施。2、项目承担单位重要的推广业绩。日照市岚山区海珍品养殖协会,作为区县级的渔业养殖社会团 体,与我省多家水产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多次聘请国内知 名养殖专家来我区

5、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养殖 技术培训及现场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水产养殖业的上档升级和产 业带促进行动的深入实施。协会自成立至今,主要推广的技术项目包括全浮式紫菜养殖技 术、锯缘青蟹在北方池塘养殖技术、墨斑牙鏗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开发利用人工鱼礁增养殖刺参技术、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技术、抗 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大菱鲜、川斑星鳏、半 滑舌錨以及刺参工厂化养殖技术等多项技术项目。在协会的正确引导 下,水产养殖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区渔业经济强有力的支撑点、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建设“海上岚山”的制高点。三、项目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实施的主要地点、推广 规模

6、1.推广的技术内容、技术要点一.养殖海域和条件1. 水质条件 本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海州湾浅海养殖海域,本海 区ph值7.92-8.61,常年水深820m,水温变化范围在10-22. 7 °c, 盐度2531%。,溶解氧不低于4mg/l,有机耗氧0. 5 - lmg/l,叶绿 素 a0.65 - 2. 30ug. v1,颗粒有机物 0.87 - 3. 92mg.f1,总颗粒物 2. 96 - 29. 2mg. l-1,周围无工业污染、水质优良、潮流通畅、水流缓慢、 避风条件好。2苗种 刺参苗种规格为34厘米/头;杂交鲍鱼苗种规格为 1.5-2厘米/粒。每年10月份放苗。二、养殖管理1.

7、 养殖方式采用海上筏架进行吊挂养殖。养殖箱为鲍鱼养殖专 用的六角形塑料箱,每箱分为6层,每6个箱叠合为一串,吊挂水深 5米左右。按每亩130个养殖箱,每个养殖箱100120粒鲍苗和10 20头刺参苗进行混养(上层鲍鱼,下层刺参)。2投喂饲料整个养殖过程主要投喂鲜的紫菜、海带和龙须菜, 其次是马尾藻、鼠尾藻等,在海藻生长季节过后投其干品。一般隔2 5天投喂一次,放苗初期为35天一次,后期为2天一次。投饵量 视摄食情况而调整,以不发生腐烂为原则。3. 适时分苗 每隔2月左右按不同规格进行分类分箱养殖,以促 进快速生长。分苗时尽量少用工具进行撬开,避免损伤,同时使用中 科院南海研究所研制的cp95进

8、行药浴,浓度为8ppm,防止病害发生。4. 敌害清理结合投饵时对养殖箱进行清理,以清除牡蛎、藤壶 等敌害生物。发现个别死亡个体及时捞出,并集中移至陆上处理,不 乱扔到养殖区中,避免造成交叉污染。2、主要的实施地点、区域和相应的示范推广规模该项目的主要实施地点在日照市岚山区近海海域;项目实施推广规模达到1万亩左右。其中,日照市岚山黄海养殖 公司(岚山头街道)5000亩;岚山区荣坤水产品有限公司(岚山头 街道)5000亩。四、项目组织形式及责任分工1、项目组织形式本项目由日照市岚山区海珍品养殖协会负责项目的实施、监督管 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其他单位作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本项 目的日常管理,并

9、对项目的进度和效果进行鉴定和总结。协会设立项 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下设工程建设科、生产技 术科、财务科、市场营销科,负责对本项目的协调,管理以及产品销 售等。2、项目责任分工项目参加单位工作分工日照市岚山区海珍品养殖协会负责协调其他所有参加单位 的合作及本项目的技术保障日照市岚山区荣坤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基础建设,并开 展本项目的实际实施日照市岚山黄海养殖公司负责项目的生产经营和管理3.项目的劳动定员该项目实施中,定员18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8人 (兼职),其他8人。4、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期间,将不定期的邀请专家教授对管理与生产人员进 行技术指导,同时选派技术人员

10、到大专院校学习,不断提高项目实施 的技术水平,对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邀请有关专家从理论上进行 讲解,并就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决。五、推广任务目标、进度安排及预期效益1.项目推广总的任务、可能达到的技术与经济指标(1)推广使用健康苗种。刺参和鲍鱼是经过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等优点等优良性状。(2 )形成适合本地的健康养殖模式。首先严格按刺参和鲍鱼健康 养殖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探索形成适合本地的健康养殖模式, 创新养殖方方式、方法。(3) 编制浅海养殖病害生态防控技术。加强水质调控,养殖水体 形成动态平衡,实现病害的生态防控。(4) 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技术的推广

11、总面积达到1万亩。生产 出无公害、安全、优质刺参和鲍鱼产品,达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 际标准,达到亩产刺参和鲍鱼920kg.实现亩产值11. 2万元。2.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实施周期为1年。2009年7-8月:确定项目实施方案,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 与定点苗种繁育场场家预定苗种。2009年9月-10月:确定养殖海域及养殖器材、养殖设施安装。2009年10月-2010年7月:养殖期间的生产管理及技术指导、 巡回检查、召开技术交流会等。2010年6-7月:产品收获,组织专家鉴定、验收,总结筏式混 养技术经验并推而广之。3、项目实施预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预期经济效益浅海筏式刺参鲍鱼混养

12、技术的推广总面积达到1万亩,生产出无 公害、安全、优质刺参和鲍鱼产品,亩产刺参和鲍鱼达到920kg,实 现亩产值11.2万元,实现总产值112亿元。(2)生态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利用刺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浅海筏式鲍鱼养殖产生 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降低滤食 性贝类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遏制水域的富营养化,可达到修复和优 化浅海筏式养殖生态系统的目的,实现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 伐,促进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方案的实施,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修复, 使全区的养殖业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的现状得到全面改善,对实现“渔 民增收

13、、渔业增效”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六、经费预算、管理及主要用途1、项目投资预算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20万元,协会 贷款80万元。2、项目支出预算资金支出预算金额(万元)1.基本建设费402.设备费93.材料费54.燃料及动力费105.苗种费306.技术培训及其他费用6合计100七、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情况与任务分工(-)项目负责人简介王田凯,男,1968年生。自90年代以来,为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多次带技术骨干赴烟台、长岛、威海等地学习栉孔扇贝的养殖技术,探索高产高效规律,共养殖150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栉孔扇贝养殖技术”获日照

14、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集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岚山区 荣坤水产品有限公司,在岚山区浅海进行栉孔扇贝和深水网箱立体养 殖,同时小面积的进行底播海参和鲍鱼混养试验。2007年,公司加 大了科技、人力、财力的投入,主动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施产 学研合作,以共建研发平台为支撑,借以提升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 力,参与组建日照市岚山区海珍品养殖协会。建立科技信息联络平台, 大力引进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以水产品养殖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为依 托,全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水产品养殖业逐 渐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目前,协会会员单位生产形势良好, 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15、,经济效益显著,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二)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年 龄职务/ 职称业务专业所在单位主要职责任务王田凯男43会长水产养殖岚山区海珍品 养殖协会组织本项目 的技术实施主要参加人员刘清远男55工程师水产养殖日照市黄海养 殖公司生产总监张建春男40高级工程师水产养殖日照市岚山区 渔业技术推广站技术顾问刘刚男35工程师生物工程日照市岚山区 渔业技术推广站技术指导丁增明男39工程师水产工程日照市岚山区渔业局技术指导杨淑岭男38工程师水产养殖岚山区岚山头街道水产工作站技术指导刘纪皎男40工程师水产养殖岚山区虎山镇水产工作站技术指导宫花果男41经理经济管理岚山区荣坤水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刘振刚男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