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方法_第1页
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方法_第2页
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方法_第3页
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一、短程起下钻的目的 起钻时的抽汲很可能造成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并引起溢 流。所以, 起钻前应检查井底压力能否平衡地层压力,判断是否会 发生抽汲溢流。二、短程起下钻做法短程起下钻有两种基本作法:1. 一般情况下试起10柱15柱钻具,再下入井底(可在静止一 段时间,活动钻具但不开泵循环 ),然后开泵循环一周以上,观察 并测量返出的钻井液, 若钻井液无油气侵, 或根据油气上窜时间判 断,若满足起钻要求,则可正式起钻;否则,应循环排除油气侵, 并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以达到起钻过程中不发生溢流的目的。2. 特殊情况时(需长时间停止循环或井下复杂时) ,将钻具起 至套管鞋内或

2、安全井段, 停泵检查一个起下钻周期或需停泵工作时 间,若井口无外溢,则再下入井底循环一周以上,正常后起钻。三、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迟到法和体积法, 迟到法较 为简单、也较为准确。1. 迟到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油气上窜速度V上=(油气层深H2钻头处井深HiX循环见油 气时间T2/迟到时间Ti)/(短程起下钻时间T3 +静止时间T4)。2. 体积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油气上窜速度=(油气层深H2 泵排量Q X循环见油气时间T2/ 环空每米容积 )/ (短程起下钻时间T3 +静止时间T4)。V 上=60*(H 2-76433*Q*T 2/(D*D-d*d)/(T 3+T4)式中

3、:V上-油气上窜速度 m/h , H2-油气层深m, Q-排量l/s, T2-循环见油气时间 min , D-井径mm , d-钻杆内径 mm , T3-短程 起下时间min , T4-静止时间min。四、安全周期安全周期v油气层深H2/上窜速度V上。实际施工过程中,当起钻、保养设备、等停及下钻时间总计在 未达到安全周期时间之前必须结束、开始循环或钻进,这样才能确保井控安全。二O一一年五月地层强度试验在钻进施工中, 通常通过地层强度试验了解地层承压能力的大 小,地层强度试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了解套管鞋处地层破裂 压力值; 二是钻开高压油气层前了解上部裸眼地层的承压能力, 包 括发生井漏,

4、经过堵漏的地层。 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地层破 裂压力试验、地层漏失压力试验、地层承压能力试验。1、 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是为了确定套管鞋处地层的破裂压力, 新区第一口探井、 有浅气层分布的探井或生产井, 必须进行地 层破裂压力试验。试验方法如下:A 关闭环形空间。B 用水泥车以低速( 0.8-1.32l/s )缓慢地启动泵向井内注入钻 井液。C 记录各个时间泵入量和井口压力。D 作出以井口压力与泵入量为坐标的试验曲线,如泵速不变, 也可作出井口压力和泵如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破裂斥力试验删歿进行底层破裂压力试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压力值;A漏失压力(P1):试验曲线偏离直线的点。此

5、时井内钻井液 开始向地层少量漏失。习惯上以此作为确定井控作业的关井压 力依据。B破裂压力(Pf):试验曲线的最高点。反映了井内压力克服地 层的强度使其破裂,形成裂缝,钻井液向裂缝中漏失,其后压 力将下降。C延伸压力Ppro:压力趋于平缓的点,它使裂缝向远处扩展延 伸。D瞬时停泵压力Ps:当裂缝延伸到离开井壁压力集中区,估计 从破裂点起约历时1分钟左右,进行瞬时停泵,随停泵时间的 延长、钻井液向裂缝的渗透,液压下降。由于地层应力的作用, 裂缝将闭合。上述记录的压力值为井口压力。为了计算地层实际的漏失 压力或破裂压力还需加上井内液柱压力。2、 地层漏失压力试验当钻至套管鞋以下第一个砂岩层时, 关闭封井器, 以小排量向 井内注入钻井液,每泵入 80L 钻井液(或压力升高 0.7MPa ) 后,停泵观察 5 分钟。如果压力保持不变,则继续泵入,重复 以上步骤,直到压力不升高或略降为止。3、地层承压能力试验在钻开高压油气层前, 用钻开高压油气层的钻井液循环, 观察 上部裸眼井段是否能承受钻开高压油气层钻井液的液柱压力, 若发 生漏失则应堵漏后再钻开高压油气层,这就是地层承压能力试验。承压能力试验也可以采用分段试验进行,即每钻进 100-200 米,就用钻进下部地层的钻井液循环试压一次。现场地层承压能力试验常采用地面加回压的方式进行, 就是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