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析汉晋时期皇帝宗庙四时祭.祎裕祭问题早在先秦时期,祭祀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文献 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随着商、周以来纯粹宗教意识的 逐渐淡化和人文伦理精神的凸显,宗庙祖先祭祀原有的宗教意义也逐 渐减弱,强调尊卑、亲疏伦理纲常的蕴义日趋明显,礼记曰r夫 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宗庙祭祀形式也相应由繁趋简,秦汉以来,四时祭、祎、裕祭(殷祭)逐渐成为皇帝宗庙祭祀的主要形式。本文即拟依据有关文献记载,对汉晋时期皇帝宗庙四时祭.孤裕
2、祭略加探析。通过近年来对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以及周代早期有关金文铭刻研究表明,商、周早期宗庙存在多种类型的祭祀,尚不存在如诗经、礼记、春秋等文献记载及后儒阐释的四季定时祭制度,四季定时祭祀先祖的制度大致是在春秋、战国时才逐渐形成的。但从有关文 献记载来看,西汉时期皇帝宗庙祭祀类型与董氏之说尚不尽相符。据 史书记载r凡祖宗庙在郡国六十八,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 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 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 岁四祠。”如淳解释'岁二十五祠”曰r月祭朔望,加腊月二十五”,即每ui月于朔、望日在宗庙中举行祭祀祖先礼,一
3、年十二个月,应举行二十次祭祀,腊月加祭一次,共计二十五次。晋灼对如说提出异议,以为汉仪注宗庙一岁十二祠。五月尝麦。六月、七月三伏、立秋 軀娄,又尝粢。八月先夕馈飨,皆一太牢,酎祭用九太牢。十月尝稻, 又饮蒸,二太牢。十一月尝,十二月腊,二太牢。又每月一太牢,如 闰加一祀,与此上十二为二十五祠/由此不难推断,晋灼所说的“二十五祠”,实际是除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祭祀外,每逢特定节日,还要举行诸如“尝麦伏,軀娄酎祭腊”等各项祭祀,每年总计举行十二次,如逢闰月则加祭一次,与前述之十二次祭祀相加,总计二十五祠。所以,西汉初、中期皇帝宗庙一年祭祀与礼经记载及董仲舒之说的四 时祭之制并不相符。虽然西汉元帝时期依
4、据礼经规擘宗庙立庙、毁庙 之制时,议者称引礼经以为“宜复古礼,四时祭于庙,诸寝园日月间祀皆可勿复修”,但是元帝并未采纳这一建议。可以推测,终西汉一代, 皇帝宗庙可能始终实行前述二十五祠祭祀之制,而未曾实行四时祭祀 之制。按照礼书确立宗庙祭祀四时祭祀制度明确可考是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二年(26 )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祜祀,余帝四 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明帝 永平三年(60 )“冬十月,蒸祭光武庙。”六年春二月王雒山出宝 鼎,夏四月甲子,诏曰f太常其以杓祭之日,陈鼎于庙,以 备器用。”因此,东汉皇帝宗庙夏、冬二祭名与周礼“以祠春享先王, 以禱夏享先王,以尝
5、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的记载基本一致,则 春、秋祭祀之名大概也应与周礼记载相同。在有关史籍中的记载中,曹魏宗庙“四时祭”名称混淆不一。魏明帝景初元年(237 ),改太和历曰景初历:至于郊祀、迎气、杓祠、 蒸尝、巡狩,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另外,曹操于建安二十 一年(216 )春二月甲午曾颁布春祠令,其中:祠”有可能是曹魏 宗庙四时祭中春祭的名称。既如此,则曹魏宗庙四时祭制度沿用东汉 之制应无疑义,只是在具体仪节方面或许会有所改易。从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年间杜预奏称“故今杓祠烝尝于是行焉”一语来看,西晋皇帝宗庙时祭祀制度与东汉、曹魏之制不会有很大的出入。综合上述可知,先秦时期宗庙祭祀种类繁多
6、,文献记载的四时祭大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西汉时期宗庙祭祀名称、时 间与礼经记载皆不相符,东汉时皇帝宗庙已经按照周礼的记载确 定四时祭之制。此后,曹魏、西晋皆沿而无改,只是在具体仪节上或 许有所变易。宗庙柿、裕祭礼是中国经学史上争讼纷纭而迄无定论的一个疑难问题。根据孙希旦之说,以往在祎、裕祭问题上主要存在如下争议: “一曰二祭之大小,二曰所祭之多寡,三曰祭之年,四曰祭之月。”从 文献有关记载来看,汉晋时期在皇帝宗庙祎、裕祭问题上存在的争议 主要涉及滞、裕二祭名实是否相同,柿、裕祭举行时月是否因受三年 丧礼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更两个问题。本文即拟以此为切入点,对汉 晋时期皇帝宗庙祎、裕祭
7、礼在不同历史(历史论文)时期的具体形态 以及演变的动态轨迹作一粗略的考察。商周时期已经出现祭祖先的宗庙祎祭礼。董莲池先生以为,柿祭是殷王一年中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举行的一种祭典,用以祭祀先公、 先王、先臣以及除上天之外的其它诸神祇。西周祎祭则是在夏、秋两 季于宗庙内专以祖考为对象的一种祭典,以专祭为主。春秋、战国时 期天子、诸侯宗庙有祎祭礼的实行,却并未记载实行裕祭礼。因此,西汉时刘歆、东汉时贾逵就认为祎、裕祭是“一祭二名,礼无差降。” 唐代孔颖达承绪此说,进一步论证曰r传无裕文,然则祜即猫也。取 其序昭穆谓之祎,取其合集群祖谓之裕。”这种视祎、裕祭为名虽异而 实相同祭祀在西汉时期还有所反映。虽然
8、西汉元帝在位期间议宗庙礼制时,韦玄成曾奏言曰:毁庙之主臧乎太祖,五年而再殷,言壹祎壹裕也。裕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其说盖本于春秋公羊传沪大裕者何?合祭 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的记载。但史书关于西汉皇室祭祖仅记载有“日祭严月祭时祭”三种 主要礼仪,并未言及韦玄成所说的祎、祜祭礼。汉书记载裕祭只 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 )春正月“裕祭明堂”一例。东汉初,张纯曾 曰仔又旧制三年一裕,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娴习西汉 有关礼制,故其所言应有所本,因此,西汉时期皇帝宗庙可能实行裕 祭礼。由于西汉在元帝定宗庙礼制前并无毁庙之制,在此之前尚不
9、存 在韦玄成、张纯等人所说的“毁庙主存庙主何题。由此可以判断, 西汉皇帝宗庙裕祭礼制度的确立当不早于元帝永光、建昭年间(前39前38 l据后世史书记载,平帝元始五年还实行过祎祭礼,张纯曾曰f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祎祭。晋司马彪也记载曰:“元始五年,始行祎礼。”问题在于,这次实行的祎祭与汉书记载 的上述春正月在明堂举行的裕祭是否是指同一次祭祀?唐代李贤认 为是指同一次祭祀,因此折中史书记载异说曰r盖祎、祜俱是大祭, 名可通也。”即便如此,此次实行的祎祭也可能对以往宗庙祜祭礼制有 所变革。据张纯所言,西汉皇帝宗庙实行的裕祭时,在高庙合祭毁庙 主,而存庙主不与祭,而元始五年实行的宗庙祎祭礼就
10、有可能采取毁 庙与未毁庙帝主皆合祭于高庙的形式,否则,张纯就没有必要将此次 祎祭与其所说的西汉裕祭旧制相提并论了。综合上述,西汉时皇帝宗庙除实行日祭、月祭、时祭礼外,至 元帝以后可能曾实行过毁庙帝合祭于高庙而未毁庙帝不与祭的裕祭 礼,至平帝时可能曾对这种裕祭礼加以变革,实行毁庙帝与未毁庙帝 皆合祭于高庙祭祀制度。司马彪、范晔对东汉时期实行皇帝宗庙祎、裕祭礼事俱有详细记载。司马彪记载曰:有诏问张纯,祎裕之礼不施行几年。纯奏r礼,三年一裕,五年一祎。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 太祖;五年再殷祭。旧制,三年一裕,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元始五年 始行滞礼。祎以夏四月。祜以冬十月,
11、祖宗庙未定,且合祭。今宜以时定。上难复立庙,遂以合祭高庙为常。后以三年冬裕五年夏柿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主而已,谓之殷。” 范晔记载曰h建武 尸十六年,诏纯曰:'祎、裕之祭,不行已久矣。 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曰:礼,三年一裕,五年一祎。毁 庙及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汉旧制三年一祜, 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柿柿祭以夏四月,祜祭以冬十月,'帝从之,自是祎、裕遂定。”根据对文献记载的分析,不难看出,东汉时宗庙祎、 拾祭举行的时月虽不同,但其祭祀方式,即毁庙主与未毁庙帝主皆合 祭于高庙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为避免后世可
12、能因祎、裕二祭名称的不同而有所疑惑,还进一步统称二祭名为“殷”祭。这表明,就祭祀举行方式而言,东汉时皇帝宗庙祎、裕祭(或称殷祭)与后来郑玄释 “裕”祭为毁庙主及未毁庙主皆在始祖庙中享受祭祀,释睥帝”祭为太王、 王季以上的毁庙主在后稷庙中享受祭祀,文、武以下迁主,列于穆位 的毁庙主祭于文王庙;列于昭位的毁庙主祭于武王庙之制相符。假定 以十年为考察周期,可以看出,从第三年举行“裕”祭至第五年举行碎帝 祭之间间隔十八个月,而从第五年举行的“柿”祭至第二个五年周期首 次举行的“裕”祭,其间间隔竟长达四十二个月之久。很显然,这种離、 疏不均的时间安排并不合理。此外,两汉时期虽提倡''孝”
13、,但在丧期 问题上却变更不一。自西汉文帝颁布短丧之令后,行丧期限缩短为三 十六日,东汉三年丧制亦时行时废,未有定准。因此,东汉时期是否 会因三年丧等问题而暂停应按时举行的殷祭礼还很有疑问。如果不因 丧停宗庙殷祭礼,则吉礼、丧礼交杂,既不符古礼,亦有违人之喜哀 情性。或许为消除上述缺陷,魏、西晋时对东汉柿、裕祭(殷祭)制 度进行变革,将宗庙祎、裕祭礼与三年丧礼联系起来。金子修一以为,关于曹魏是否存在祎、祜祭祀没有流传下来任何史料。曹魏初始遵循郑学,故“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正始二 年(241 ),积二十五晦为大祥。有司以为樟在二十七月,到其年四 月依礼应裕?王肃则以为,樟、祥同月,裕祭应在该年
14、二月而非四月 举行。从同书'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二月裕祭,明年又祎, 自兹以后,五年为常啲记载来看,其时可能遵王肃之说。“五年二月” 记载大概有误,明帝景初年号仅有三年,无五年。明帝于景初三年正 月崩后,曹芳即位,次年改元正始。所以,如按塡初”年号排列,上 文所云举行裕祭之“五年二月”就应为正始二年二月,与王肃之说相吻 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曹魏已屏弃郑玄祎、裕祭礼说,郑玄依据鲁礼以 为,三年丧毕,在太祖庙举行祜祭,明年春,举行祎祭。此后,五年 而再殷祭。从前引“明年又補,自兹以后,五年为常”及正始六年冬十月“裕祭太祖庙廷”事来看,当时尚遵行郑学实行猫、裕祭礼。因此, 曹魏后期可能
15、兼采郑玄、王肃学说而定宗庙祎、裕祭礼制。郑、王学除在祎、裕祭举行时月问题上存在争议外,在祎、裕祭祀方式同异问题上也有分歧。仕于曹魏的郑玄后学尊秉师说,搭击王肃二祭为同祭说。王肃上奏辩解曰f如郑玄言各于其庙,则无以异ui时常祀,不得谓之殷祭。夫谓殷者,因以祖宗并陈,昭穆皆列故也。近尚书难臣以曾子问唯裕于太祖,群主皆从,而不言祎,知柿不合食臣答以为纬帝裕殷祭,群主皆合,举裕则祎可知 也;独举祎,则裕亦可知也。郑玄以为祎者各于其庙。原其所以,夏商夏祭曰滞,然其殷祭亦名大祎。至周改夏祭曰杓,以祎唯为殷祭之名。周公以圣德用殷之礼,故鲁人亦遂以祎为夏祭之 名,是四时祀,非祭之祎也。郑斯失矣。”北魏孝文帝引述王肃说 曰件帝、裕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称裕,审谛之故称祎,非两祭之名。三年一裕,五年一祎,总而互举之,故称五年再殷祭,不言一祎一裕, 断可知矣。”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载考古学报1989年第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5四祭,中华书局1992年版年版参见诗小雅天保、礼记王制孔颖达等疏杜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西宁市城中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麻醉科患者术前评估与麻醉技术试题答案及解析
- 驾驶考试题技巧大全及答案
- 农发行驻马店市平舆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详解
- 医院护士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医院护士个人见习工作总结
- 离婚谈话笔录:婚姻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归属争议
- 创意离婚协议书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 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派遣与项目合作合同
- 离婚协议中共同债务处理及财产分配明细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手运营课程培训课件
- 幼儿园教学课件《半条棉被》课件
- 一建市政记忆口诀
-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表格(带公式)
- PETS公共英语二级大纲词汇
- 消控室制度上墙
- LED屏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