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已改)_第1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已改)_第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已改)_第3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已改)_第4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已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纲不作要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纲条目知识点考试要求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3.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4.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5.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考纲解读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提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 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题型示例【例】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里的“客观 存在”是指()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

2、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命题立意】 识记/再认哲学的基本概念【试题分析】 本题以物质的概念为切入点,考查客观存在的含义。物质的唯一特性客 观实在性,是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正确答案未b。【答案】b考点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考纲解读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28-30) ( b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p28):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已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

3、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的)(p30):%1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 就没有人类社会。%1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题型示例【例】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 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

4、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命题立意】 理解/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观点作岀初步判断【试题分析】 本题以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 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作答时注意题中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道理”作答,由此直接排除a、 c选项,a属于辩证法,c属于认识论;材料没有体现物质的内涵,b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 信息,d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答案】d考点3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考纲解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p3

5、1) (b):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的和的。静止是有的、 的和的。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 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

6、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注:本段删去了部分文字,行文顺序有所调整)(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o题型示例【例】(2016年4月浙江学业考)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 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 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1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1 在客观面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1 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1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7、福人类a. b.c.d.【命题立意】领会/能依据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对社会现象作出判断【试题分析】“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科学家们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 蛋白,精确操纵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人类的这些科学成就表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为人类造福。【答案】d考点4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考纲解读(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 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8、,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 不能违背规律。(p33 )题型示例【例】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1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 当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价格上涨%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1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a. b.| c.|d.【命题立意】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概念、并作出正确的判斷【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联系。只有和符合规律的内涵,所以应当选c【答案】c考点5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考纲解读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

9、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题型示例【例】.(2015.7浙江).为了有效预防“姜瘟”,某镇农技人员首创了生姜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 既大大减少了生姜病虫害,又提高了亩均收入。在这一实践中,该镇农技人员()把握了客观规律遵循了客观规律%1 改造了客观规律利用了客观规律a. b.c.d.【命题立意】领会/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基本观点【试题分析】 农技人员首创生姜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既是对规律的尊重,也是对规律发 生作用的一种认识和利用。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只能尊重规律,利 用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不能改造规律本身,所以,笫项是错误的。【答案】c考点专练-、判断题(本题共3题,每小题1分。判

10、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写t,错误的 请填写f)1.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2.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3. 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随着人类考古能力的提高,发现了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这都进一步证明人类起源于动 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白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产生前的自

11、然界才具有客观性2. 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二这是指()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可知的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a. b. c. 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说物质“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可知的,正 确且符合题意。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说法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独立存在,而意 识依赖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说法错误;故选d项。3. 当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彫响着人们的生活。下 面对“客观实在理解正确的是()a.

12、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是人类社会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b.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解析】a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是从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彖中抽彖和概括出来 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排除;b说法错误,客观实在不仅仅包括人类社会屮 的事物,也包括自然界的事物,排除;c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排除;d是对“客观实在叩勺正确理解,当入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世界的真正统

13、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解析】诗句中洛阳城的兴衰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这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故d符合 题意,当入选;a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排除;b、c不符合题意,排除。4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假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 不周。''这一观点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d.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解析】僧肇说的大意为狂风在吹却是静止的,江河奔流却是静止的,野马驰骋却是不动的, fi月轮回却是不变的,有什么奇怪的呢?僧肇认为一切的动都是不

14、动的,是只承认静止否认 运动的绝对静止,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答案c正确。诡辩家欧布里徳对前来讨债的人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 我不是现在的我,您去向过去的我讨债吧! 这一观点()a.错误。因为他否认了相对静止b.错误。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c.正确。因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正确。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静止。材料屮的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a符合 题意。5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 以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由此可见()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规律既能被

15、改变,也能被创造c.科技是实践发展的动力d.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6.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 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ll是基本不变的。可见()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解 析】材料涉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不是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故排除a、

16、co d说法 错误,客观规律可以被认识,但不能被改造,故排除。题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故选b。&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远而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九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而是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口然的活的人工耳;8月2日,荷兰研 究者利用干细胞

17、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充分佐证 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意识活动有创造性,能依据自己意愿 创造新物质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意识能动性是人认识和 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a. b. c. d.【解析】材料中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白然的活的人工 耳”、“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 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但前提是尊重规律,故题肢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故答案选9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是“洪水无情”,或者

18、是“细水润物目前我国止在兴建的三峡工程的各种设施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新条件,它在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这主要表明()a. 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变有害为有利b. 自然规律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有利或是有害c.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越來越具有创造性【解析】本题以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变水害为水利的事实为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a项说法错误,片面地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项是对题干的一种重复,没有体现材料 的主旨。d项“认识世界的活动”与材料反映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不相吻合。故a、b、d三 项都不能入选。c项与题意吻合,应选。黑枸杞是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却成了外地淘金者们的摇钱树。2015年8月,超过5 000人的各地抢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过300万亩草场,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这启示 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改造自然必然会破坏自然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b. c.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 规律血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