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第1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第2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第3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第4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水库消落区又称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形成水库消落区的原因有:季节性原因,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此外还包括特殊气候造成的消落带(如干旱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其次为蓄水原因:在大型水库(如三峡大坝),消落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周期性蓄洪或行洪所导致的水位升降所造成的。消落带按坡度分为崖岸、陡坡岸、滩坡岸、台(阶) 岸。崖岸一般是指坡度>75°的消落带;陡坡岸一般指坡度25°75°的消落带;滩坡岸一般指坡度在15°25°的消落带

2、;台(阶) 岸一般指坡度< 15°的消落带。消落区形成之前,生长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消化吸收,防止进入库区水体。而消落区形成后,这些功能将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该地带两种生态系统的物种生命活动十分活跃,具有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活动的频繁性和生态脆弱性。1三峡水库消落区消落带分为: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水后,按175-145-175m水位方案运行时所形成的水位涨落区,正常水位以下3015 m消落带下部,正常水位以下155m的消落带

3、中部和正常水位以下5 m以上的消落带上部,且这些边坡的坡度可分为45°以下和45°以上。消落带的不同高度适宜的物种不同,主要是因为露出水面的时间差异。消落带缓冲带则是影响和保护消落带生态功能的非淹没区,即175 m高程以上约30 m宽的带状范围。消落区重点治理的梯度应在位于160 m至175m高程的冲积平坝、阶地和河滩,重点保护对象包括治理的消落带和其30m缓冲带。治理水库消落带尽可能少用工程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开展工作。1.1 三峡水库重庆巫山县消落区依据高程、土壤、坡度、地貌和原土地利用类型,对消落带进行梯度分级,以耐水植物群落带季节性综合利用带堤坝防护带生态屏障建设带

4、模式进行。耐水植物群落带主要种植芦苇、狗牙根、野地瓜藤和水花牛等耐淹性强的植物,对消落带植被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季节性综合利用带主要针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出露时间较长区域(160m水位以上出露时间约180d),可满足玉米,大部分蔬菜等农作物和狗牙根、野地瓜藤和苏丹草等草本植物牛长、发育、成熟的条件要求;库岸混交林带主要以乔木、灌木、草被混交为主,增加屏障带的生物多样性及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可适当种植经果林,上述综合措施可相对缓解库区的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益。水库设计标高水位线以下3m至设计标高水位线是造林绿化较优越的地段。图1 三峡库区消落带综合利用建设示意图根据淹水时间划分消落带:经常性水淹

5、型消落带:经常性地遭受洪水快速、短期淹没,水土侵蚀相对严重,出露期也将受到干旱的威胁,土壤基质易受高温而干裂,某些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但也有利于一些喜湿草本植物迅速生长。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严格禁止对此区域的开发利用。半淹半露型消落带:出露期较长,大部分具有较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对该区域的开发利用可能性较大,严格生态管理,采取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禁止无序的开发利用。经常性出露型消落带:出露期最长,绝大部分具有很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对该区域的开发利用可能性大大增加,应更加注重生态管理,采取系统性的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

6、,引导居民有序、合理的生态利用。岛屿型消落带:该类型消落带出露期基本不具备人工生态利用条件,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湖盆-河口-库湾-库尾型消落带:具有良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的开发利用可能性非常大,必须加强该区域的生态管理,采取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引导居民有序、合理的生态利用。峡谷型消落带:指两岸消落带坡度均在25°以上,且消落带邻接的影响区同样较为陡峭的峡谷地带消落带,该类型消落带出露期不具备人工生态利用条件,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1.2 三峡水库奉节县段消落区治理155 m以下采用原始边坡。岩质土体,比

7、较稳定。155165m采用自然卵石浆砌石护坡。对较缓的地形可采用库区河床特有的卵石镶砌梯台亲水平台,随岸线流线形自由布置,宽窄不一。此段坡率1: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为满足护坡体的稳定,必须设计锚杆。在165m设置3m宽的马道和排水沟,165170m采用植物生长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砌块护坡。此类植生型混凝土具有与土壤相同的空隙率、强度高、抵侵蚀能力强、透水性与透气性好,能使一定根系的植物生长。其球形结构表面粗糙,能很好地削减水动作用、减弱水的侵蚀、抵御风浪能力强,有利于泥沙沉积及植物的生长,景观效果优于格栅砌块、仿石砌块。为确保尽量不占用防洪库容,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护坡的坡率基本上与自然边坡一

8、致。可在生态混凝土的洞里种植耐旱性与耐水淹性强的乡土植物南川柳、甜根子草、高羊茅。l70175m选择耐水湿树种水杉、水松、池杉、桤木、落羽杉、杨树、柳树等树种为水库消落带绿化、美化造林主要树种,在水库水位未达到造林地前23月造林。如柳树是一种较好的观赏植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并可减少波浪对库岸的冲刷。硝酸盐与磷酸盐为柳树生长的养料,含有此盐的污染物就可被柳树部分吸收,所以柳树还可净化环境。175m以上可设亲水平台,平台以上采用景观绿地形式,种植植被,改善城区绿化环境。1.3 三峡水库开县消落区水位调节坝设计1.3.1 调节坝设计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即利用水位调节坝工程

9、拦蓄减少消落区范围,并形成前置水库的平湖景观。同时,在前置水库周边建设沿岸生态防护林、湿地及多塘系统、敞水区动植物措施等生态工程。调节坝工程的主要任务及作用是:减少消落区的面积,降低消落区的水位变幅,改善开县新城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前置库库周生态工程:(1)库岸生态防护林:在前置库周边沿岸布置池杉、垂柳、水杉、黄菓树、落羽杉、枫杨、意杨等构建乔木林带。在生态防护林和湿地交界处分设0.3m高的土工布围埂两道,其中浆砌石围埂沿等高线布置。(2)湿地及多塘系统:在调节坝前1km库岸段,设置景观型人工湿地带,采用耐冲刷植生块护坡,护垫厚度30cm,下部铺设1层反滤土工布。在植生块护坡中布置一些具有景

10、观价值、根系较发达、有一定耐水性的土著植物。多塘系统可有效净化入库径流污染,削减入库的污染负荷。(3)敞水区动植物工程:目的以改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为主,主要采取水生生物控制措施,如放养鲢、鳙、鳙鲂、乌鳢等鱼类及蚌、螺等底栖生物。同时控制库内有机碎屑及腐败质,主要利用蓄水性水体,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栽植相结合的形式,在水深0.51.5 m 的范围内重建沉水植物构建网链关系。1.3.2开县消落区治理技术方案根据不同区域消落区综合治理的适宜性,将消落区分为四大类:开发利用类、保护建设类、限制治理类和自然修复类。消落区治理主要采用四种模式:湿地治理模式、生态堤防治理模式、防护林治理模式和自然修复模式

11、。对于开发利用类消落区以湿地治理模式为主,对于保护建设类消落区以生态堤防治理模式为主,对于限制治理类消落区以防护林治理模式为主,对于自然修复类消落区以自然修复模式为主。(1)湿地治理模式:包括复合型湿地系统、沼生型湿地系统、多塘型湿地系统、工程型湿地系统、土地整理型湿地系统五类。复合型湿地系统:适用于地势平坦、宽度较大、坡度在10°以下且地形平顺无突变的缓坡平坝型消落区,根据高程情况从低到高分别构建沉水植物区、浮叶沉水植物区、挺水植物区和乔灌植物区,形成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沼生型湿地系统:适用于地势平缓、宽度较大、坡度在10°以下地形较陡形成突变,

12、且区域内可能存在自然的土埂将消落区划分为不同区块。该湿地系统主要以构建沉水和浮叶沉水植物区为主,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在构建挺水植物区和乔灌植物区。多塘型湿地系统:适用于宽度较大、整体坡度在10°以下但地势有较大起伏的缓坡平坝型消落区,根据地形条件构建芦苇荡和莲藕塘湿地系统,同时构建乔灌植物区。工程型湿地系统:主要配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设置在排污口附近,采用生物浮床技术构建,构建生物浮床、挺水植物区及乔灌植物区。土地整理型湿地系统:适用于地势高、面积大、分布集中,现状土地利用形式为耕地,淹没时间较短的消落区。采用“外挖内填”的方式将内侧耕地高程抬高,进行开发利用,对外侧挖深部分消落区构建

13、沼生型湿地系统。(2)防护林治理模式: 地带性乔木+湿生乔木+湿生灌草模式:适用于坡度小于15°、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消落区,根据地形条件构建湿生灌草带、湿生乔木带和地带性植被带。灌木+湿生草本植物模式:适用于坡度在15°-25°之间、宽度较窄、呈狭长带状的消落区,主要构建草本植物带和湿生灌木林带。(3)生态堤防治理模式适用于城镇部位消落区采用种植草皮灌木等达到固坡与美化的双重目的,同时为了防止大洪水时冲坏护坡,可设置三维植物网。对水位变幅区除满足生态要求外,须采用工程措施保证堤身的结构稳定和渗透稳定。可采用浆砌块石护坡,护坡外侧根据生态需要设混凝土网格梁,网格内填土

14、植草绿化;同时为避免水位变化时带走填土,可在填土表面铺设三维植物网。对常水位以下不考虑生态要求,按常规护岸工程进行,坡面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坡脚根据沿线地质情况设挡墙或混凝土大方脚,辅以大块石护脚。(4)自然修复模式自然修复治理模式主要适用坡度大于25°的消落区、岩质消落区和库尾砂砾质河滩地,该类消落区限制各类生产开发活动,基本不予人工干扰。1.4三峡水库忠县消落区治理1.4.1分析消落区的特点(1)水位变化(2)高程分析(3)坡度分析(4)立地类型分析1.4.2消落区生态修复措施布设表 1.4-1根据消落时间进行措施布设高程/m露出月份露出时间生态修复措施145-1566-9月4个月

15、沿等高线修筑堤坝,落淤造田。在坡度较陡或无法修筑堤坝的地段采用喷洒草种的办法进行坡面绿化,达到生物固坡,增加坡面植物覆盖的效果。156-1705-10月6个月在坡度30°的坡面,沿等高线修筑堤坝,落淤造田。在坡度较陡的地段,如果土层条件好,撒种牧草。170-1752-10月8个月通过工程措施,如鱼鳞坑、水平截流沟,阻截径流,减免径流冲刷,将分散在坡面径流集中起来,防治滑坡,对维护河岸稳定有重要的作用。沿等高线栽植23行护岸护坡林带,兼作库周绿化美化林带。170-180汛期临时-临时淹没区,造林护岸在消落带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中的植物选择上,从最低水位线到最高水位线的不同高程上要选择使用

16、具有不同耐淹能力和恢复生长能力的植物,并要考虑不同的生长型类型。耐淹能力强的植物种植在低高程带,耐淹能力相对较弱的植物种植在更高的高程带上,保证不同高程带上种植耐淹能力合适的植物。在消落带的低高程区域选择使用以草本为主的植物,随高程的逐渐增高,依次增加灌木树种,在消落带最高水位线附近可选用耐淹的乔木树种。为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以保证正常的群落生态功能发挥,同一种草本植物在考虑其耐淹能力大小的基础上应在消落带不同高程区域均要选用。图2 消落带植物配置原则1.5三峡库区石宝寨消落区治理方案1.5.1工程治理措施工程治理措施包括消落区回填开挖工程和消落区库岸整治工程。(1)回填开挖工程:考虑到建库后回

17、填区域内的排水问题和浸没影响等,消落带回填区高程取为177m水位,同时,与消落区回填工程相对应,消落带开挖区的开挖深度取为144m水位,以保证三峡水库汛期低水位仍有1m的淹没水深,防止消落区的产生。(2)库岸整治工程:以放坡为主要处理措施。对于回填区采取1:2.5进行放坡,每阶放坡高度不超过15m,当坡高超过15m 时,采取设2 m宽马道分阶放坡进行处理。对于开挖区,主要采取1:11:1.5放坡开挖,由于库岸稳定角一般在40°左右,故清坡开挖后采取挂网锚喷进行边坡处理。1.5.2生态治理措施(1)生态治理措施包括岸坡植被恢复工程和岸线绿化工程岸坡植被恢复工程设置于坡面防护段,在坡面的

18、混凝土菱形框格内种植植被,以恢复坡面生态系统,种植前在框格内安置植草砖及三维植被网以固定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防止陆域的各种污染物直接进入消落区水体,在水体周边通过绿化措施形成生态环境缓冲区,以保护消落区的水体环境质量,在消落区整治工程的水域周边消落区回填工程和库岸整治工程区域均需进行岸线绿化工程布置。绿化物种主要选择耐淹性好、生长快、抗病虫害、形状优美的本土种,如水杉、池杉和柳树类。(2)生态防护带的宽度估算生态防护带宽度=污染或水土流失量×管理目标值/(岸线长×防护效率)上式中,某一区域的污染或水土流失量及岸线长是一定的;管理目标值根据管理要求拟定,取值范围为01,可取

19、0.5、0.6、0.7、0.8等值;防护效率为生态防护带单位面积去除氮、磷或减少水土流失量。需要说明的是生态防护带起作用的主要区域为人口密集和坡耕地面积较大的库岸带,其宽度过大,会占用较多的耕地;其宽度过窄,起不到应有的生态保护效果。此外,可考虑在生态防护带以上建立生态经济带,种植多年生、少耕作、经济价值高的植物。利用这些植物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总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又降低了生态保护带的环境压力。1.6三峡水库大昌镇消落区治理方案1.6.1 护坡造地(1)季节性农耕。对农作物优化选择,适当采用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等,实现季节性耕种。消落区上部每年310月中旬库区常规水位<16

20、5 m,玉米、红苕等种植比较适宜;消落区中部土地出露时间为5l0月上旬,大豆、辣椒等蔬菜可适当种植;消落区下部仅在69月出露水面,可根据水库水量的预报,在有限的时间内栽种短季农作物,如豇豆等蔬菜。(2)修堤护田。在消落区沿某一等高线采用筑围堤(顶部高程>175m)等工程保护措施,使堤内土地免受外围水库蓄水的影响,配套修建泵站排水,有望实现全年耕种。(3)填土造田。在消落区沿某一等高线(如160 m)按一定比例护坡至等高线175m以上,内部160175m之间土地,可就近挖运消落区内(如160m以下)土地至少填高到175m,从而实现全年种植。145160 m之间区域可作为生态修复区,适宜物种

21、筛选是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础。第一种模式投资较少,且基本不占用库容,但其利用效益相对不高,且要注意科学策划,以防范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与自然灾害风险等;第二种模式可达到永续利用,但可能存在投资较大、占用库容,且泵站运行费用较高等问题;第三种模式也可实现持续利用,基本不占库容,但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高。1.6.2 发展旅游该片紧邻大昌湖,湖光山色独特,治理时145175 m之间采用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等,175m以上建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1.6.3 生态修复(1)水体净化。水下带可借鉴国外的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浮岛”,即在一种像筏子似的人工浮体上栽培一些水生植物,放在水里。人工

22、浮岛不仅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还被赋予了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2)库周绿化。水上带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紧密结构林带,拦截岸坡流向水库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吸附氮、磷和其它物质,构成一道复合型的生态屏障。在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封山育林等;对于紧靠水库有人类居住的库岸,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后植树种草。1.7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排水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排除地表水、地下水的工程和截断地下水的工程等。如在坡面上设置排水孔和排水沟,在地下水出露比较多的岸坡设盲沟,能有效地排除地下水,起到减滑作用,还可减少库

23、水位骤降对岸坡造成的破坏。(2)防波护岸工程在易受风浪或船行波侵蚀的部位,常采用护坡或护岸工程,以增强库岸的抗冲性和稳定性。护坡常采用干砌片石、浆砌片石和预制板或砼等,下部护坡和河床护底可采用抛石、石笼、沉排、土工织物枕、土工膜袋砼、砼或钢筋砼块体等形式或者采用混合式护坡,这样的护坡有利于减弱纵向水流和横向环流对库岸的侵蚀,也有利于减弱风浪和船行波对库岸消落带的作用。(3)固坡抗滑工程抗滑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减缓岸坡物质的整体滑动,使整体滑移改变为个块滑移或个块滑落。常用的抗滑工程主要有抗滑锚桩、抗滑板桩和抗滑挡土墙等,其中点焊式小锚桩工程对于消落带防滑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库岸消落带打浅钻孔灌注钢筋

24、水泥,间距一般为510m,一组小锚桩的数量为几百个,形成锚桩矩阵。当消落带有重要设施、水库坍岸直接影响其安全时,可采用挡土墙加固。(4)植树种草工程在库区内植树造林,植物根系的固结作用可使库岸土体和岩块的抗冲强度增强,固结作用的大小与植被的密度、种类、根深等有关。在库水位170m以下以种植灌草为主,可种植如香根草等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1年生草本植物;在库水位170m以上处种植杨树、柳树等可以短时间承受水淹的树种,以便消减冲蚀作用并固结岸坡上的岩块,增强库岸的稳定性。1.8三峡水库消落区护坡设计采用土工网复合植被防护。如湖北省兴山县消落区,坡度大,受温度、应力、气候等外界影响大,大多为土

25、夹砂、土夹碎石或岩质边坡,结构松散,其护坡机理是用网固草,以草防冲、网草交织共同起嵌锁和加筋护坡作用,已在三峡工程古树岭、坛子岭等护坡中取得了良好的护坡与景观效果,而其中的植被与周围植物相协调,并由耐淹水时问长短选择。消落区上部种植南川柳。其生命力强、生长快、景观效果好,为常青灌木,耐水淹最长约70d,还可减少波浪对库岸的冲刷。在消落区的中部和下部种植均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的卡开芦、甜根子草。其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植简单,生长快速,其耐水淹最长约l00d。对较窄消落区采用植生带护坡(如开县消落区168l75 m)。这是一种将植物种子夹在多层无纺土工织物或天然纤维垫里直接在护坡表面快速绿化。合理搭

26、配乔、灌、草、藤植物。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有机结合应用于河堤护坡工程,效果较理想。生态混凝护坡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混凝土做基体,生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体积小、自重轻,能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空隙,适应植物生长,并可进行植被作业的混凝土及其制品。这种特殊的表面与结构特征,以生态植被护坡与工程措施加固等方式结合,对岸坡的稳定性和生态友好型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外现代国家已成为土木护砌防护工程的主流。生态混凝土护坡明显的优点及效果: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它以轻质多孔岩石、生物有机肥料、耕植土、保水剂、稳定剂等为基材,用水泥胶凝材料胶结而成。1.9三峡库区消

27、落区治理绿化树种遴选耐水淹类树种是指在深水中能持续30d淹浸,即使水淹过顶也不会死亡,水退后仍能正常生长的树种。这类树种在适宜巴东种植的主要有垂柳、池杉、重阳木、乌桕、白蜡树、榔榆、桑、黄连木等。中等耐水淹的树种一般也能耐30d的深水淹浸,但水淹过树梢就会死亡,如枫杨、侧柏、梧桐等。水杉、杉木、泡桐等不耐水淹,但亦能耐一定程度的湿地土壤,所以也适宜在水库消落区混交配置。不同树种耐水湿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说来,松柏科植物耐水性较差。裸子植物中常见的罗汉松、竹柏、池杉等耐水淹性较强,松科类树种耐水淹性非常弱。对于同一树种,随着树龄的增加,其耐水淹能力逐渐增强,但树龄到衰老期,耐水淹能力又下降。南

28、川柳、枫杨、池杉、落羽杉、水松、小株木、甜根子草、扁穗牛鞭草、狗牙根等物种均能耐一定水淹,可考虑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秋华柳在长时间水淹条件下成活率仍然很高,水淹根部处理的植株在水淹180d后存活率仍为100%,水淹深度为超过植株顶部2m处理的植株在水淹120d后存活率仍可达到100%,但水淹180d后存活率下降为0。草本植物野古草、狗牙根、菖蒲、香根草、空心莲子草、牛鞭草和水蓼对于水淹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狗牙根在所有水淹处理条件下都始终保持存活率为100%。菖蒲在180d全淹处理后存活率为100%;牛鞭草在30120d的全淹条件下存活率均为100%,在全淹150d和180d后

29、的存活率下降为90%。地瓜藤植株在水下还可以保留顶端的绿色幼芽,但出水后没能长出新的组织,全部死亡。专家推荐的部分消落区植物群落配置模式:(1)微齿眼子菜十水芹菜:双层群落结构(2)疏花水柏枝+秋华柳(3)疏花水柏枝+狗牙根(4)疏花水柏枝+芒+狗牙根(5)疏花水柏枝+中华蚊母树(6)疏花水柏枝+蔷薇(7)水榕/水翁+铺地黍/李氏禾2白石水库消落区:地址辽宁省北票市(1)草业发展模式: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产生库区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白石水库根据自然地理位置将现有种草区划分为5个区域。春播一茬高产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此举具有投资少、产出高、省工省地的优点。(2)土地租赁种

30、植模式:依据朝阳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白石消落区土地的特点,白石水库对约6000 亩库区消落区土地与“三荒”地,租赁给水库周边后靠移民进行作物种植。(3)观光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消落区内坡度平缓的地段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库岸抗浪蚀的能力;改善沿岸地带生态环境,为鲢鱼、大银鱼等经济鱼类提供良好的天然产卵场所和栖息环境。(4)库岸封育区。在土地条件较差、表土层流失严重处进行封山育林的生物措施恢复植被。3四川省水库消落带治理3.1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库(四川宜宾市)如果干热河谷电站消落带如三峡一样上限是正常水位,实施植被恢复工程以正常水位向上3 m 为上界。干热河谷区群众种植较多的经济作物有

31、花椒、桑树等。那么在上界以上区域可种植花椒林、桑树林等。上界至正常水位以下5 m 种植杨树、柳树等可以短时间承受水淹的树种。比如柳树,是一种比较好的观赏植物,不但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可以减少波浪对库岸的冲刷。硝酸盐和磷酸盐是柳树生长的养料,含有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污染物就可以被柳树部分吸收,所以柳树还可以净化环境。正常水位以下5m至正常水位以下15m以灌木、草本为主,可种些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如香根草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根系发达等特点,适宜栽种在消落带中部。另外消落带中部土地出露时间不是很长,可以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种植一些当地的时令蔬菜。另外在正常水位以下15rn至正常水位以下30rn的消落

32、带下部,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比较好的耐水淹物种,据一些前人研究,可以在这样低的水位种植苏丹草、稗草、小米草等饲草,可作为鱼的饲料。(1)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原则在水电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消落带进行生态恢复,在电站水库蓄水前对易于冲刷坍塌的山体地段,事先采取陡改坡或平地。在消落区的关键地段,比如说弃渣场、回填边坡等,采取工程手段进行防渗处理,防止过多水分下漏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并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构建生态防护坡面。(2)植被恢复为先导的原则。库区消落带生态脆弱,极易发生自然灾害、泥沙淤积及水体污染等。根据植被恢复为先导的原则,优先考虑构建消落带的植被恢复,种类繁多的植被具有

33、多层的根系,将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生境;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将为生态系统创造更多的异质性空间,从而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选用不同生活型的植物,进行乔、灌、草、藤的合理搭配,同时也应大力发掘乡土植物,考虑到恢复的时效性,采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有机结合,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3)措施与立地相结合原则。由于干热河谷冬夏都存在较长时间的水热矛盾,在正常水位向上3m以上的部位选择的物种应耐干旱,从经济方面考虑,土边坡大于45°还林还草,小于45°尽量整治成梯田用于构建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经济带,来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岩石边坡应采用燕窝植生穴、打孔培土种植等方法;土石边坡则应采进行防渗处理,宜林

34、则林宜草则草。正常水位以下5 m至正常水位以上3 m应选择耐短时间水淹的物种,可以考虑灌木或柳树等乔木,既可构建水生植物带又可美化库区景观;岩石边坡在大于45°较为陡峭的部位应采取挂网等措施,防止长时间冲刷导致边坡崩塌;土石边坡应采用peb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或防冲刷生态型护坡构件,防止该部位的水土流失和水分渗漏造成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正常水位以下15m至正常水位以下5m选择的物种能够耐较长时间的水淹,如香根草等耐水淹物种;而正常水位以下30m至正常水位以下15m选择的物种则要经受长时间水淹和较差光合作用的双重考验;该部位的岩石边坡应砌筑加固,土石边坡应选择加固防渗措施防止土壤流失,

35、土边坡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应注重适合该部位物种的选择。3.2 瀑布沟水库消落区治理(汉源县、新城县)海拔/m地段特点治理措施790835经常淹没区,3月到6月水位变动,仅3个月时间有部分区域露出水面;属缓坡冲积土型消落区,分布在开阔河段,土壤类型为冲积土、紫色土和水稻土,是耕地集中分布区和粮食稳产高产区在保证防洪要求和岸堤稳固基础上,建设自然生态湿地835-841季节性淹没区,2到5月露出水面,坡度025°,属缓坡坡积土型消落区,土层薄厚不均,土母质以水稻土为主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采用规则形式配置,植物种植形式顺着河流走向采取三角形种植835-841季节性淹没区,2到5月露出水面

36、,坡度2560°,属中缓坡坡积土型消落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易形成滑坡,土层较薄结合工程治理,植物采取规则形式配置,形成沿湖带状草地景观841-845季节性淹没区,2到9月露出水面,坡度0-25°属缓坡坡积土型,25-60°属中缓坡坡积土型,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易形成滑坡营造良好的林草过渡带,建设优美的湿地景观,在较陡区域结合工程治理4.丹江口水库(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和丘陵地带)4.1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利用传统模式(1)在消落区土地上种植鱼用青饲料或播种农作物:在地处高线、地势较平坦,土质较肥沃的消落区播种冬春生长高产的鱼类青饲料植物,或其它早熟的农作物,以增

37、加鱼类的饲料。目前该消落区主要用来种收一季小麦,如果能有计划地控制流量,全部用来种植黑麦草,必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黑麦草为冬毒生长的良好牧草,可在11月份消落区退水后播种,这样到次年涨水前5月份,可刈剖3次左右。(2)在消落区修建土坝或石坝库湾,建立人工可养水库利用消落区能在一般水位或高水位蓄水的库湾,修建不同高程的土坝或石坝,形成拦断或半拦断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小水库,使部分消落区成为水库鱼种和成鱼养殖生产基地。根据丹江口水库库湾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可采用如下坝拦库湾的养殖方式。建造土拦库湾:在有小溪流或生活污水流入,入口小、内部宽,底部平坦的较浅库湾,可将土坝筑在最高水位上(即l50l57m高

38、程的消落地),坝上安置闸门,以便在清塘与起捕时将库湾水排干,同时也有利于在洪水季节放水。在地势高处同样还可种植青饲料。(3)消落区种植水生植物水库因水位高低相差很大,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不得破坏挺水植物植被。同时还可选择水深56m高水位地带,水流缓慢处,特别是有河流注入水库的库湾上游处,种植香蒲、芦苇、芡实等挺水植物以及眼子菜、昔草、金鱼藻与菹草等沉水植物。4.2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可持续发展模式(1)林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消落区的上区带,即高程在163.5170m区间的消落区。该区域地质相对松散、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也较严重,可根据气候条件发展林业,是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的主导方

39、式和发展方向。可栽种杨树、柳树、水杉等耐涝速生用材林,既可防风固土、美化库区,又可为群众带来收入,库区群众栽培积极性很高。(2)封滩育草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消落区的中区带(高程160163.5m)以及部分下区带(高程150160m)。消落区的中区带和下区带出露时问短、淹没时间长、淹没程度深,再加上立地条件较差,表土层流失严重,保土保肥性能极差,若采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防止库区水土流失的效果不太好。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产生库内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封滩育草、退耕还滩的办法,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充分发挥其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优势。(3)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风

40、浪影响区(高程在170m至土地征用线之问的区域)。由于该区域土地在建设水库时国家已经征用,也属于消落区的范畴,该区域基本上可常年利用。考虑到库周沿岸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从库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愿望出发,还是应该允许群众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农业种植,但应提倡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以及高效农业等。在耕作方式上,应采用免耕方式,以避免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4)生态观光旅游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消落区的上区带和风浪影响区。其中,在风浪影响区可建立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水生动物养殖示范园,吸引游客观光;在上区带,即消落区内坡度平缓的库汊地段可种植池杉、落雨杉、垂柳等挺水植物,形成“水上森林”

41、、“水中树”的奇观,创造优美景观。生态观光旅游模式对于库区群众就业、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5湖北富水库区消落区: 5.1在消落区植树造林,发展两栖林业利用消落区土地进行两栖林业的开发,探索以库区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农户增收的路子。将增收与库区生态环境的重建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更为明显。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阐述消落区林业开发对库区农户的增收绩效和对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消落区种植农作物,翻地、播种、锄草等日常管理活动,势必造成表土松散,库水的上涨和下落都会造成一定数量的表土和肥料的流失,既降低地力又污染水质,还增加了水库淤积,给水库效

42、益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在消落区修鱼池,进行坝拦库湾养鱼和“三网”(网箱、网拦、网围)养殖等,这只是把消落区土地作为水的载体,并未直接利用,至少利用的不全面。有的地方在水库消落区进行种草养鱼试验,效果也不错,但对水位变幅大的大型水库,大面积推广难度大;还有的提出种植水生经济植物,如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芦苇等,在紧靠正常蓄水位一带的平地可能有效,但利用面积非常有限。实践表明,在消落区营树造林具有以下3大优越性:(1)解决了库区优质林业用地问题。水库消落区土质肥沃,特别是建库淹没的河滩地,原本就是优质耕地和园地,水库蓄水虽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负面影响,但与山头和陡坡相比,消落区地肥土厚,不失为库

43、区最优质的造林用地。(2)树苗成活率高、造林效果好。而在水库消落区栽植的意杨、池杉、枫杨等树,只要实施一般性的技术措施,成活率都可达到80%以上,远远超过陡坡地的造林成活率。(3)投入少、见效快。消落区在山脚,地势较平坦,临近环库公路,交通方便,营林全程投劳投资少。5.2不同消落带位置防治措施:上区带属常年低风险利用带,可作农、林、牧、渔、副各业用地,依据各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向选择某一适宜开发模式。由于库区缺粮,本带主要用于种植粮、油、菜、瓜等,也有经济林木。由于利用率高,风险小,技术普通,一般只作排频计算,无需专题研究。在57m水位附近的平坦地,也可采用回形鱼池“种青养鱼”模式。下区地带在丰

44、水和中水年份经常有水,旱作机会少,水土资源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在枯水年份,本带消落区土地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出露,可以短期利用,如种植苏丹草、黑麦草、紫云英、小米草等青饲料,实施“种青养鱼”。但总体上仍属难利用地带。靠近死水位48m的部分,土地出露机会更少,且无法把握,只能顺其自然。中区带两栖林业开发模式:中区带的开发利用对整个消落区的有效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林业开发为主,选择耐淹树种,可将种植业利用区扩大延伸至汛期限制水位以下2 m左右。两栖林业利用带还有可能进一步下移。筛选出以池杉、落羽杉、意杨和垂柳为代表的优质强耐水湿树种。这几种树都是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经济价值高。池杉在库周地带生长良好,

45、适合富水库区的生态条件,适宜在消落区栽植。意杨在富水库区的行道树中较常见,生长情况也较好。在消除重大污染源以后,池杉、落羽杉、意杨、垂柳等耐淹树种完全能适应富水库区消落区的生态环境,发展两栖林业是大有希望的。6.贵州红枫湖水库消落带消落带的功能:固岸护坡:水库消落带对岸坡的保护功能主要是通过植被来实现的。植被的茎叶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侵蚀;岸坡的植被层可以减小库岸一侧水流流速,降低水流冲刷作用;植被的根系通过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增加根际土层的机械强度,甚至直接加固土壤,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截留径流污染物:在水落干时,消落带具有典型的缓冲带功能,通过减缓径流,截留泥沙和非点源污染物质入湖,减少水

46、库淤积与污染。净化水质:在水淹时,消落带能滞纳水体中的悬浮物质,分解、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维系生物多样性:不同的消落带微生境给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条件。美化景观:不同类型的消落带植被美化了消落带景观。6.1消落带分类:土质缓坡消落带:常与耕地或坡地连接,地势梯度不大,呈明显的缓坡状,无洼地、沟渠。土壤贫瘠,粒径较大。以放牧和耕作两种形式为主。库湾滩地消落带:地处平缓地方,地势和水力梯度变化较小,有洼地,部分形成天然的湿地,有明显的集水沟渠。土壤肥力较高。河口型消落带:是入湖河道与水库交互作用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消落带类型,山区河口由于强烈的下切作用,常形成陡峭的河口湖

47、岸。砾质坡地消落带:砾质坡地依山傍水,地势梯度大,库岸陡峭,由于地形的原因,宽度较小。岩质岸坡消落带:依山傍水,地势梯度大,库岸陡峭,宽度较小。库水长期的冲刷作用,使得表土已被冲刷殆尽,植物很难生长,仅在狭缝中有少量泥土供植物生长。6.2 治理模式技术模式适用类型技术特征植被生态模式砾质/土质缓坡消落带重建乔灌草植物带,构建半系列植物群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坡面侵蚀,拦截径流污染物水塘湿地模式库湾滩地消落带创建湿地生境,恢复重建滨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全系列的植物群落,兼具前置库和湿地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拦截径流污染物河口湿地模式河口型消落带在河道和河口湿地构建全系列的植物群落,发挥湿地功能

48、,净化入湖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退田还湖保育模式岩质岸坡消落带禁止人为破坏,维持自然生态景观砾质坡地消落带采用植被生态模式具体实施方法:第一层次1235-1238m高程的消落带:水位变化大,种植牛鞭草、狗牙根和白花三叶草等能耐受长时间水淹的草本植物。牛鞭草的长势好于狗牙根和白花三叶草。第二层次1238-1240m高程的消落带:植能够耐受较小水位变化的植物柳树、意杨、水杉等。存活率排序为柳树>意杨>水杉。第三层次1240-1246m高程的水库缓冲带:种植景观植物香樟、火棘、金叶女贞和红枫等。植物存活率在90以上,植株长势良好。7广西水库消落带治理措施7.1桂林青狮潭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运用植被生态恢复模式对退化消落带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关键问题就是找到适合水库消落带水位频繁变化的植物。(1)硬骨草和钝叶草种植时,设置为两行为一个草带,每带第一行与第二行草株错开呈三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