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_第1页
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_第2页
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_第3页
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    刘青【摘要】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针对中心城风貌“凸而不显”的问题,确定城市特色目标与形象定位,研究中心城风貌空间构架、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建筑风貌特色构建、景观风貌特色塑造,快速提升城市形象。【关键词】东营市;中心城;风貌;特色;规划;研究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有石油之城、东方湿地之城的美称。东营1983年建市,在短暂的建城史上,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体来看,东营城市整体的建筑较新、风貌较好,但却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城市特色目标与形象定位规划形成河海相连、城水

2、相依,湿地镶嵌、水绿交融,人文典范、油都水城的城市风貌特色目标定位。通过对东营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目标的分析评定,最终形成符合城市风貌特色的精炼语言来限定、推广。确定东营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定位为:河海油都、生态水城。2、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一是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形成“中心凸显,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组团布局、生态分隔”的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态空间构建“一主六次三级”的形态格局。一个“至高区”100-180米:结合东城商贸城改造及东二路改造形成东营市中心城的至高區,作为东营市城市“大盆景”的主峰和标志。主要承担中央商务区和商业游憩区的复合功能(cbdrbd)。六个“次高区”80-100米:西四

3、路次高区(油田企业办公及商业游憩区)、西二路次高区(商业游憩区)、文化公园次高区(东营区中央行政区/商业游憩区)、市政府次高区(市政府中央行政区)、开发区次高区(开发区企业办公及商业游憩区)、南展区次高区(商业游憩区)。多个“三级高度区”60-80米:胜北、胜利花苑、胜利工业园、八分厂等区域形成相应功能的三级城市中心。二是建筑风貌特色以现代风格为主、地域特色鲜明。浅暖色系、基调统一。活用新型材料、注重地域表达。滨水建筑延续“浓荫碧水白楼”文脉、打造“亲水近水”的新意象。三是中心城总体风貌特征为:河海、湿地、油都、水城。在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上,着重从城市生态、城市风貌、城市生活、地域文化、水系利

4、用等方面加以控制和引导。四是城市文化总体定位。河海文化:黄河入海、河海交汇的气势恢弘、容纳百川,以及黄河入海淤积土地增长的潜力和优势,象征东营城市的开拓创新、对外开放、区域融合的黄河口文化特质;石油工业文化:东营市是胜利油田所在地,因油而生,是大地的奉献。石油文化象征艰苦奋斗、群体协作、不断创新的宝贵精神。古齐(孙子)文化:推崇安邦定国、积极入世、勇武刚健的精神,合时俗、务实际、重视贸易的传统在东营沿河、沿海地带流传至今。选择河海文化、石油工业文化、古齐(孙子)文化,分别对应了自然人文、现代人文和历史人文三个层面,作为代表东营城市特色的核心文化类型。东营市的城市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散” “新” “雅”的特色。“散”,即东营是在石油矿区的基础上建设城镇,城市布局具有“组团式”特色,不同规模的城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分布在黄河三角洲上;“新”,即东营市城市建设时间短,投入大,速度快,很多城镇完全是按规划在一片不毛之地拔地而起,没有老城改造的包袱,城市面貌新;“雅”,即东营市的城市建设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风格独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