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英文歌词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孙驰摘要:本文将以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英文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研究将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中英文歌词衔接的不同手段,并将从语言学、文化和思维的角度阐释差异产生的原因。关键词:歌词;衔接;对比分析:j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4)06-0156-02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歌曲在大众的休闲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歌曲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优美动听的旋律,二是琅琅上口的歌词。对于一些经久不衰的歌曲,歌词在其中起到了很大
2、的作用。而歌词文本的丰富变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借助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中英歌词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一、衔接理论韩礼德和哈桑(1976)对衔接作了明确的界定,用“衔接”这个词专门指那些组成语篇的非结构性关系。它们是语义关系,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衔接出现于语篇中对某个成分的意义解释需要依赖于对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成分一预设了成分二,两者相辅相承,就有组成语篇的可能性。他们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两种,把衔接的意义和范围扩大到了实现谋篇意义的结构之间的关系。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分为两大块,即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
3、、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手段包括词汇重述、同义、上下义和搭配等。不管是词汇衔接还是语法衔接,在诸多歌词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二、研究成果笔者从奥斯卡经典100首珍藏、春节联欢晚会金曲100首这两本书中随机挑选出50首歌曲组成语料库,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总体而言,两者的相同点是词汇衔接在中英文歌词的编写中使用最为频繁,替代则使用最少。这其实是由于重复是歌词创作的常用手段这一原因造成的。针对衔接的具体手段,英汉歌词也有细节上的异同。首先是指称方面。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人称指称在英汉歌词中的使用均位居首位,指示指称其次,而比较指称则使用极少。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用
4、韩礼德的语言的功能所解释。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歌词的撰写更多涉及到人际功能,即为了唤起创作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人称指称的频繁使用可以加强这种互动。具体而言,英语歌词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最为频繁,而汉语歌词中第一二人称代词则最为常见。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中英两种语境下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大多情况下,英语把客观角度作为出发点,而汉语则习惯于从主观角度出发。同时,由于英语歌曲多涉及到爱,因此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也比较频繁。而汉语歌词的第二人称的使用,不仅迎合了观众的情感需求,也促进了创作者与听众之间能够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此外,汉语中没有定冠词t
5、he,而英语中经常使用the,这是它们使用指示指称的最大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文歌词无法表达特殊概念的涵义。中文通常在所要描述的概念前加上“这”或“那”。这两个词的实际意义可以等同于英语中的the。例如,“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这里的“那”就等同于the。另外,英语中“this”和“that”与中文中对等的“这”与“那”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不同。在英语中“this”的使用频率要比“that”高,而在中文中“那”的使用频率则比“这”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一般指向较近的事物,而“那”则指向较远的事物。笔者认为,造成这一不同的原因是在中文歌词中“那”的使用并没
6、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指向,其充当的作用实际上等同于英语中的“the”。第二关于替换。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替换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重复。然而,重复却是歌词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押韵,突出重点以及增强情感。因此,替换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英汉歌词衔接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同样地,替换在中文歌词中使用的频率也低于英文歌词,这是由于中文常常原封不动地重述词语和句子来完成文本的衔接。第三关于省略。省略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替换,它不仅能充当衔接的手段,还能够使句子更加精简明了。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发现省略在英文歌词文本中的使用频率要低于在汉语歌词中使用的频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方面,英语是形合
7、语言,注重形式;而汉语是意合语言,注重意义的表达;另一方面,由于歌词篇幅短小且是时间艺术,因此歌词要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多的内容。第四关于连接词。连接词的使用在英汉歌词中均有相同点,即会选取简洁明了的。英文歌词通常选取的连接词有“and”,“or”,“but”,“because”,“so”,“for”;而中文的通常选择“只要”,“尽管”,“再过”,“那时候”,“从前”。原因其实比较简单,歌词最终服务于歌曲,而为大众所接受的歌曲,其歌词必然是口语化和通俗易懂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中文歌词文本中使用的连接词数量少于英语歌词文本中的,由于英语注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英语更倾向于使用显性连接词,汉语则倾
8、向于使用隐性连接词。以英文歌曲sutters mill:“.well,he took it to the city,where the word,like wildfire,spread. and old john sutter soon came to wish(hed)left that stone in the river bed.”和中文歌曲“老王”:“老王老王进寨那天没出太阳,乡亲都很高兴拍起巴掌,他在城里满好还来这地方,更莫说人家还是个什么长。握握手哎老王眼一热,掀开锅哎老王泪汪汪。”为例,英文歌曲采用了“and”这个显性连接词来展示更多的信息,而在“老王”中,我们并未发现显性连接
9、词,但是这并不妨碍文本的连续性,因为受众可以在歌曲的情节和主题中得到更为生动的形象。最后是关于词汇衔接。词汇衔接的两大常用手段重述和搭配,在歌词中都得到了最频繁的应用。重复与排比的交替使用使得重述成为英汉歌词衔接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手段。笔者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中英文歌曲中歌词的衔接手段的异同点及原因。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衔接手段的使用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句子衔接和语篇衔接,使它们能够过渡得十分自然,从而更有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参考文献:1isa sugiarti. an analysis on reference of grammatical cohesion devices in the lyrics of creed songd.malang:english department education,muhammadiyah university of mala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救护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乡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年全民科学(防灾减灾)知识题库与答案
- 大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里专业名词
- 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 2025年电子浆料金浆、银浆、银铂浆合作协议书
- 感恩父母的演讲稿五多篇1
- 2024年爱婴医院管理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完整版)销售酒糟合同
- 婴幼儿乳房发育概述课件
- 盘扣式脚手架技术交底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高考数学大全
- 汽车美容与装饰完全图解全彩版
- 《茶文化》课程标准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解题规律归纳总结
- 安徽省合肥市一中、六中、八中2024届数学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计算题参考答案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0-2021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