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_第1页
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_第2页
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_第3页
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_第4页
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稻两鸭”生态模式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的综合效益,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西安村创新示范“一稻两鸭”(即“一季中稻养两批鸭”)新的生态模式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稻田养鸭示范基本情况在杨桥镇西安村示范稻田养鸭6.67公顷,先后分两批次放养适龄鸭苗3000只,示范“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水稻为一季杂交稻,鸭子为本地麻鸭。杂交稻播种时间为4月底至5月上中旬分期播种育秧,分期栽插。雏鸭宜提前1015天在室内饲喂以适应新环境,放养时间分别在水稻栽插和齐穗期分两批入田。第一批1500

2、只雏鸭于水稻栽插后15天左右放入大田,至水稻齐穗期,将鸭子离田待售;第二批1500只雏鸭在第一批鸭子离田后放入大田,直至水稻成熟收获前7天赶出稻田。二、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1)节本增收明显。主要体现在节省農药、化肥、人工、饲料等方面。据田间对比,养鸭稻田与不养鸭的稻田相比,养鸭稻田基本不用除草,螟虫、稻飞虱等虫害也明显减少,尤其对稻飞虱的防治极为有效。养鸭稻田除在穗期防治一次病害外,基本不用农药,较常规栽培节省农药成本600750元/公顷,养鸭稻田比不养鸭的稻田节省肥料成本约525元/公顷。因此,养鸭稻田平均节省化肥、农药费用约1200元/公顷。此外,大田用工及鸭饲料用量相应减少,也降低了生

3、产成本。(2)丰产增收显著。养鸭稻田与不养鸭稻田相比,养鸭稻田水稻、鸭禽双增收。当年示范区共收稻谷总产量57.5吨,收获成品鸭近3000只。即平均稻田单产8625公斤/公顷,较非示范区增产375公斤/公顷,增幅4.55%。经测算,稻谷因增产增收1012.5元/公顷(当年稻谷市场收购价为2.7元/公斤)。(3)提质增收效益高。通过稻田养鸭,示范区所产稻谷、禽鸭出售价格也明显提高,当年其稻谷订单售价2.9元/公斤,每公斤售价高出市场价0.20元。据此,养鸭稻田因稻谷品质提升而获得优价,共增收1725元/公顷,当年稻田成鸭售价也比单纯喂饲料的鸭子高4元/公斤以上。综上所述,示范区成鸭收入可达1.8万

4、元/公顷,稻谷订单收益2.625万元/公顷,其中稻谷丰产优价增收2737.5元/公顷,化肥、农药节省费用1200元/公顷,累计比非养鸭稻田增加经济收入4.4万元/公顷以上。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稻田小气候、鸭子饲养环境的改善上。稻鸭共育期间,其一,由于鸭群的吃虫啄草活动,改良了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减轻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其二,由于农药、化肥使用的减少,大大降低了有毒物质的危害;其三,由于鸭排泄物和绿萍腐烂还田肥土的作用,为稻田提供优质肥源,转化利用了田间废弃物,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和鸭群的饲养环境,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过去,农村养殖户养鸭都是在村庄附近建养殖

5、场,排污除臭设施不全,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大,矛盾纠纷不断。通过示范应用“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模式,示范区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得以优化,也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社会效益凸显。三、关键配套技术1.选择稻鸭良种水稻宜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力较强、抗逆性强的杂交稻。鸭子宜选择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鸭种,如本地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2.鸭子放养技术要点(1)搭建田间防护设施。稻田以2.00333公顷为一个围网放养区域,在每个放养区的四周用尼龙网架设围网进行围拦,每隔34米用一根桩固定,

6、网高60厘米,防止鸭子外逃。在每个放养区内搭建一简易鸭棚,供鸭子休息和躲避风雨,注意鸭舍通风透气。(2)协调稻田放鸭时间。一般雏鸭孵出后宜在室内保温喂养,待雏鸭活动能力比较强时再分批下田,进行野生散养。(3)合理配置养鸭密度。每批放养幼鸭以150225只/公顷为宜,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避免鸭子数量过多而践踏秧苗。(4)适时防疫,科学饲喂。雏鸭应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刚放养的雏鸭因寻食能力差,开始14天内早、中、晚各饲喂一次专用的苗鸭饲料或小鸡全价料。随着鸭子长大,可在每天傍晚鸭子回舍时饲喂一次稻糠、碎玉米、小麦等。(5)做好田间巡检工作。一旦发现死禽(鸭、鸟等)应立即捡到田外进行

7、无害化处理,以免鸭子食用田内禽类腐尸肉或蛆虫而引发鸭群死亡。3.水稻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方式。水稻宽行窄株栽培,行距2630厘米,株距1618厘米,栽基秧苗90万105万株/公顷。(2)水浆管理。大田掌握总茎蘖苗数达穗苗数的90%时脱水搁田,其余时期保持510厘米浅水层,干湿交替,直至水稻收获前7天断水干田。田间开挖宽35厘米、深30厘米的“井”字沟若干条,在共育期间始终装满水,供鸭子嬉水,如田边有水沟或水塘的不需另开沟。(3)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沼肥或复合肥为主,减少后期追肥用量或不追肥,以鸭排泄物和绿萍腐烂还田肥土为主。(4)病虫害防治。示范区内按每2.673.33

8、公顷安装一台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飞虱、螟虫等,提高防病虫效果。共育期间稻田一般不施药。稻田杂草较多时,可在放鸭7天前施一次除草剂。对不能控制在防治标准以内的病虫,中后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或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施药前,可采取分片搁田施药的方法,先将鸭赶出或在安全区暂养几日,以解决除草治虫和鸭觅食的矛盾。4.植物固氮稻田放养绿萍类等水生植物,既可以固氮,又可以供鸭子采食,从而减少饲料成本、增加养鸭利润。5.适期收鸭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鸭子开始啄食谷粒,此时共育近两个月的麻鸭单只重1.251.50公斤,此时离田可作嫩仔鸭出售,或将其赶到其他生育期较长的迟熟粳糯稻田间放养(或饲喂育肥)直至出售。实践表明,应用稻鸭共养技术,实现家鸭野养、一稻多鸭,将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活动综合利用于一体,互利共育,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