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酒店室内空间设计的等级区分酒店设计的等级可以从耐久性、耐火性等不同角度划分其级 别,具体如下。11.按耐久年限分四级酒店设计耐久等级的指标是耐久年 限,耐久年限的长短依据是设计的性质。根据现行设计通则, 酒店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设计,耐久年 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丁重要的酒店设计和高层设计。(2)二级 设计,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设计。(3)三级设 计,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设计。(4)四级设计,耐 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设计。22.按防火性能和耐火 极限分四级(1)设计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组
2、成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同,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也不 同。对建筑物的防火疏散、消防设施的限制也不同。火灾会对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酒店设计、设计构造等方 面必须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防火设计规范是采用防消结合的办 法,相关的防火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1)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酒店设计构 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间。对任一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 达到这三条任何一条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就是这个 构件的耐火极限。2)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
3、的 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按燃烧 性能酒店设计构件分为不燃烧体(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难燃烧体 (用难燃烧材料制成或带有不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 和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制成)0 3 (2)多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多层设计 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酒店设计的耐火等级与酒店的层数、长度 和酒店面积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4(3) 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分为两级。根据高层设 计的高度、层数、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 疏散及扑救难度等因素分类,我国现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将高层设计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应为一 级,二
4、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群房的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高层设计的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群房指与 高层设计相连、酒店设计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设计。(4)酒店 设计构件如何满足耐火极限、如何选择设计材料以及材料的厚度 详见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酒店设计的等级可以从耐久性、耐火性等不同角度划分其级 别,具体如下。11.按耐久年限分四级酒店设计耐久等级的指标是耐久年 限,耐久年限的长短依据是设计的性质。根据现行设计通则, 酒店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设计,耐久年 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丁重要的酒店设计和高层设计。(2)二级 设计,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设
5、计。(3)三级设 计,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设计。(4)四级设计,耐 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设计。22.按防火性能和耐火 极限分四级(1)设计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组成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同,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也不 同。对建筑物的防火疏散、消防设施的限制也不同。火灾会对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酒店设计、设计构造等方 面必须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防火设计规范是采用防消结合的办 法,相关的防火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1)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酒店设计构
6、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问。对任一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 达到这三条任何一条吋为止的这段吋间,用小吋表示,就是这个 构件的耐火极限。2)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 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按燃烧 性能酒店设计构件分为不燃烧体(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难燃烧体 (用难燃烧材料制成或带有不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 和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制成)0 3 (2)多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多层设计 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酒店设计的耐火等级与酒店的层数、长度 和酒店面积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4(3) 高层设
7、计的耐火等级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分为两级。根据高层设 计的高度、层数、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 疏散及扑救难度等因素分类,我国现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将高层设计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应为一 级,二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群房的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高层设计的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群房指与 高层设计相连、酒店设计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设计。(4)酒店 设计构件如何满足耐火极限、如何选择设计材料以及材料的厚度 详见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酒店设计的等级可以从耐久性、耐火性等不同角度划分其级 别,具体如下。11.按耐久年限分四级酒店设计耐久等级的指标是
8、耐久年 限,耐久年限的长短依据是设计的性质。根据现行设计通则, 酒店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设计,耐久年 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酒店设计和高层设计。(2)二级 设计,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设计。(3)三级设 计,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设计。(4)四级设计,耐 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设计。22.按防火性能和耐火 极限分四级(1)设计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组成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同,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也不 同。对建筑物的防火疏散、消防设施的限制也不同。火灾会对
9、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洒店设计、设计构造等方 面必须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防火设计规范是采用防消结合的办 法,相关的防火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1)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酒店设计构 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问。对任一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 达到这三条任何一条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就是这个 构件的耐火极限。2)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 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按燃烧 性能酒店设计构件分为不燃烧体(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难燃烧体 (用难燃烧材料制成
10、或带有不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 和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制成)o 3 (2)多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多层设计 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酒店设计的耐火等级与酒店的层数、长度 和酒店面积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泄。4(3) 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分为两级。根据高层设 计的高度、层数、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 疏散及扑救难度等因素分类,我国现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将高层设计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应为一 级,二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群房的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高层设计的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群房指与 高层设计相连、酒丿占设计高度不
11、超过24m的附属设计。(4)酒店 设计构件如何满足耐火极限、如何选择设计材料以及材料的厚度 详见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酒店设计的等级可以从耐久性、耐火性等不同角度划分其级 别,具体如下。室内设计中有关建筑的基本知识设计师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完善设计、协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统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有关建筑的基本知识主要有建筑类型、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建筑设 计的阶段三方面内容。11.建筑的类型建筑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按所达到标准的不同,又可分 为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12、、智能建筑等。(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的生活起居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各 类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设计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等,公共建筑 包括学校、办公楼、旅馆、车站、剧场等。2 (2)工业建筑工业 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工业常将从 事业生产的建筑物称为生产车间,而将为生产服务的建筑物(如库房、配电房等)称为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工业建筑设计的种 类较多,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屋 盖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坡式、气楼式、锯齿式等。3(3)生态建 筑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具体的口然生态环境,运
13、用生态学、建 筑技术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 术,合理地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具有良 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和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 环境追求的建筑设计。衡量生态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采用可 再生、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成的建材;二是建筑中的能源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三是建筑设计中要体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四是建筑从使用到废弃(或回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等。4(4)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指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对建 筑规划分区、建筑群体及单体、建筑朝向及间距、太阳辐射、风 向等因素进行研究后,再运用节能方法设计并建造的低耗能建 筑
14、。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筑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和阻隔性能 较好;二是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室内能形成空气口然流动的良好 状态;三是建筑的整体能耗小;四是采用低污染材料和清洁能源, 减少环境的污染;五是可回收利用,延长建筑生命周期。5(5)绿 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为主题的建筑 物。它在设计、建造、使用的过程中均以环保要求为主导,减轻 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以刨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衡量 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自然通风换气;二是釆用无污染或 可再生的建材;三是提高空气品质和人工照明的光质量等。6(6)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是指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活 的需要,以科学
15、技术为手段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 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 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 (bas) 办公自动化(oas)、通信网络(cns) o设计师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完善设计、 协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统一建筑设计 与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有关建 筑的基本知识主要有建筑类型、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建筑设 计的阶段三方面内容。11.建筑的类型建筑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按所达到标准的不同,又可分 为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绿色
16、建筑、智能建筑等。(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的生活起居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各 类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设计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等,公共建筑 包括学校、办公楼、旅馆、车站、剧场等。2 (2) t.业建筑工业 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工业常将从 事业生产的建筑物称为生产车间,而将为生产服务的建筑物(如 库房、配电房等)称为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工业建筑设计的种 类较多,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屋 盖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坡式、气楼式、锯齿式等。3(3)生态建 筑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生
17、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 筑技术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 术,合理地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具有良 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和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 环境追求的建筑设计。衡量生态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采用可 再生、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成的建材;二是建筑屮的能源尽量使 用可再牛的天然资源;三是建筑设计中要体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四是建筑从使用到废弃(或回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等。4(4)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指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对建 筑规划分区、建筑群体及单体、建筑朝向及间距、太阳辐射、风 向等因素进行研究后,再运用节能方法设计并建造的低
18、耗能建 筑。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筑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和阻隔性能 较好;二是建筑设计布局合理,來内能形成空气自然流动的良好 状态;三是建筑的整体能耗小;四是采用低污染材料和清洁能源, 减少环境的污染;五是可回收利用,延长建筑生命周期。5(5)绿 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为主题的建筑 物。它在设计、建造、使用的过程中均以环保要求为主导,减轻 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以刨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衡量 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自然通风换气;二是采用无污染或 可再生的建材;三是提咼空气品质和人工照明的光质量等。6(6)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是指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活 的需
19、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 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 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 (bas)、办公自动化(oas)、通信网络(cns) o设计师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完善设计、 协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统一建筑设计 与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有关建 筑的基本知识主要有建筑类型、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建筑设 计的阶段三方面内容。11.建筑的类型建筑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按所达到标准的不同,又可分 为生态建筑、节能
20、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的生活起居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各 类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设计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等,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办公楼、旅馆、车站、剧场等。2 (2) i业建筑工业 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工业常将从 事业生产的建筑物称为生产车间,而将为生产服务的建筑物(如 库房、配电房等)称为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工业建筑设计的种 类较多,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屋 盖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坡式、气楼式、锯齿式等。3(3)生态建 筑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具体的
21、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 筑技术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 术,合理地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具有良 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和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 环境追求的建筑设计。衡量生态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采用可 再生、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成的建材;二是建筑中的能源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三是建筑设计中要体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四是建筑从使用到废弃(或回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等。4(4)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指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对建 筑规划分区、建筑群体及单体、建筑朝向及间距、太阳辐射、风 向等因素进行研究后,再运用节能方法设计并建
22、造的低耗能建 筑。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筑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和阻隔性能 较好;二是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室内能形成空气自然流动的良好 状态;三是建筑的整体能耗小;四是采用低污染材料和清洁能源, 减少环境的污染;五是可回收利用,延长建筑生命周期。5(5)绿 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为主题的建筑 物。它在设计、建造、使用的过程中均以环保要求为主导,减轻 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以刨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衡量 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自然通风换气;二是采用无污染或 可再生的建材;三是提高空气品质和人工照明的光质量等。6(6)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是指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活
23、 的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 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 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 (bas)、办公自动化(oas)、通信网络(cns) o设计师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完善设计、 协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统一建筑设计 与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有关建 筑的基本知识主要有建筑类型、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建筑设计的阶段三方面内容。11.建筑的类型建筑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按所达到标准的不同,又可分 为生态建筑、
24、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的生活起居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各 类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设计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等,公共建筑 包括学校、办公楼、旅馆、车站、剧场等。2(2)1业建筑工业 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工业常将从 事业生产的建筑物称为生产车间,而将为生产服务的建筑物(如 库房、配电房等)称为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工业建筑设计的种类较多,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屋 盖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坡式、气楼式、锯齿式等。3(3)生态建 筑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具体的
25、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 筑技术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 术,合理地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具有良 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和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 环境追求的建筑设计。衡量生态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采用可 再生、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成的建材;二是建筑中的能源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三是建筑设计中要体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四是建筑从使用到废弃(或回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等。4(4)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指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对建 筑规划分区、建筑群体及单体、建筑朝向及间距、太阳辐射、风 向等因素进行研究后,再运用节能方法设计并建
26、造的低耗能建 筑。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筑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和阻隔性能 较好;二是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室内能形成空气自然流动的良好 状态;三是建筑的整体能耗小;四是采用低污染材料和清洁能源, 减少环境的污染;五是可回收利用,延长建筑生命周期。5(5)绿 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为主题的建筑 物。它在设计、建造、使用的过程中均以环保要求为主导,减轻 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以刨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衡量 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自然通风换气;二是釆用无污染或 可再生的建材;三是提高空气品质和人工照明的光质量等。6(6)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是指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活
27、 的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 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 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 (bas)、办公自动化(oas)、通信网络(cns) o设计师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完善设计、协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统一建筑设计 与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有关建 筑的基本知识主要有建筑类型、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建筑设 计的阶段三方面内容。11.建筑的类型建筑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按所达到标准的不同,又可分 为生态建筑、
28、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的生活起居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各 类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设计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等,公共建筑 包括学校、办公楼、旅馆、车站、剧场等。2(2)x业建筑工业 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纶产和为纶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工业常将从 事业生产的建筑物称为生产车间,而将为生产服务的建筑物(如 库房、配电房等)称为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工业建筑设计的种 类较多,按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屋 盖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坡式、气楼式、锯齿式等。3(3)生态建 筑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具体
29、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 筑技术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 术,合理地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具有良 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和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 环境追求的建筑设计。衡量生态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釆用可 再生、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成的建材;二是建筑中的能源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三是建筑设计屮要体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四是建筑从使用到废弃(或回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等。4(4)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指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对建 筑规划分区、建筑群体及单体、建筑朝向及间距、太阳辐射、风 向等因素进行研究后,再运用节能方法设计并
30、建造的低耗能建 筑。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筑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和阻隔性能 较好;二是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室内能形成空气自然流动的良好 状态;三是建筑的整体能耗小;四是采用低污染材料和清洁能源, 减少环境的污染;五是可回收利用,延长建筑生命周期。5(5)绿 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为主题的建筑 物。它在设计、建造、使用的过程中均以环保要求为主导,减轻 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以刨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衡量 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一是口然通风换气;二是采用无污染或 可再生的建材;三是提高空气品质和人工照明的光质量等。6(6)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是指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
31、活 的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 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 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 (bas)、办公自动化(oas)、通信网络(cns) o11.按耐久年限分四级酒店设计耐久等级的指标是耐久年限,耐久年限的长短依据是设计的性质。根据现行设计通则, 酒店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设计,耐久年 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酒店设计和高层设计。(2)二级 设计,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设计。(3)三级设 计,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丁次要设计。(4)四级设计,耐 久年限为15年以
32、下,适用于临时设计。22.按防火性能和耐火 极限分四级(1)设计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组成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同,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也不 同。对建筑物的防火疏散、消防设施的限制也不同。火灾会对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酒店设计、设计构造等方 面必须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防火设计规范是采用防消结合的办 法,相关的防火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1)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酒店设计构 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间。对任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
33、或失去隔火作用, 达到这三条任何一条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就是这个 构件的耐火极限。2)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 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按燃烧 性能酒店设计构件分为不燃烧体(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难燃烧体 (用难燃烧材料制成或带有不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 和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制成)o 3 (2)多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多层设计 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酒店设计的耐火等级与酒店的层数、长度 和酒店面积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4(3) 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分为两级。根据高层设 计的高度、层数、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 疏散及扑救难度等因素分类,我国现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屮将高层设计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应为一 级,二类高层设计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群房的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州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 重庆医疗票据管理办法
- 机房购买流程管理办法
- 公司收支卡管理办法文件
- 文献检索教研室管理办法
- 沈阳市社会退休管理办法
- 上海市分包工程管理办法
- 南京市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 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
- 雅言雅行班会课件
- IT主管岗位月度绩效考核表
- 社区护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Citect2018完整培训手册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DB64∕T 1914-20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2025至2030计时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查房讲课件
- 医院廉政风险防范点及防控措施
- 严格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