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方言词语文化内涵探析【开题报告】_第1页
诸暨方言词语文化内涵探析【开题报告】_第2页
诸暨方言词语文化内涵探析【开题报告】_第3页
诸暨方言词语文化内涵探析【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诸暨方言词语文化内涵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方言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汉语方言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内容,因 而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了解汉语方言,研究汉语方言,早已经成为海内外语言学工作者共同 关心的课题。诸暨方言屈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其鲜明的 特色,这种特色表面上看是源于人口迁移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究其实质,应该是地域性差异在漫长 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的结果。因而,通过对诸暨方言的这些特色的研究,可以发掘出蕴含其 屮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在语言要索中,词汇所表现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和现彖在人头脑中的概括

2、反映, 不仅能反映历史文化、社会风俗,还能反映经济发展屮某些社会生活的特征,所以在发掘语言屮蕴 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时,所选取的角度和方向应该是诸暨方言中的代表性词语。但是基于诸暨的地域局限性和诸暨方言在吴方言中的代表性不够等原因,国内对于这个领域的 研究还不是很多,个别致力于此的学者也难凭一己之力形成系统性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收集整理诸暨方言中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探讨每一个(组) 词语地域性特征和历史成因,为方言词语的研究充实新鲜的内容。意义:通过对一批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诸暨方言词语的搜集整理,以及刈其地域性特 征和历史成因的探析,为吴方言词语的研究充实新鲜的

3、内容,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旁人 对诸暨方言研究的兴趣,以促进诸暨方言研究工作的进程,也为保持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尽一份绵薄 z力。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1. 前言(简单叙述诸暨概况,诸暨方言基本状况)2. 按照语言研究所方言组所编的方言调查词汇表对诸暨方言实词进行以下分类2. 1天文地理日头(猛出来了);月亮(弯弯);天雷婆婆(教导小孩节约粮食)2. 2时令时间除夕(三十夜);七月半(金片);二月二(露天米饭);清明棵2. 3农事农具车轮(连盘);锄头(耦头);柴刀(钩刀,顺便引薄刀);2.4庄稼植物玉米(观音黍,有的地方叫关粟);柚子(香泡);2. 5虫鱼鸟曽畜

4、生(生徒);徽鸡(阉鸡);鸡子鸭子(鸡蛋鸭蛋);猴子(糊和');蚕宝宝(蚕花娘娘);2. 6房屋器具脸盆(面桶);毛巾(面布);灯(亮);厨房(镀灶头,镀焦);2. 7人品称谓小孩子(头子毛,因子头);佬;奶奶(娘娘);贼(贼骨头);丈夫(老子);老婆(老嬷);2. 8饮食起居串门(游戏,嬉);逛(运);吃(烟酒茶饭);拜访(睹,蹭牛-放牛)2. 9其余吹你(胖天,发天发地);说媒(做介绍);跑(逃,跄);食鸡(喂鸡)3. 外来物洋番4. 人称代词(孟守介文章己提,但第三人称单数“其”的本字有另一说“佢”)5. 脏话倒路胚、人做庵了、毒七毒八6. 总结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方言间词语的

5、差异,表面上看主要是横向的地域性差异,究其实,应该是地域性差异在漫 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的结果。收集整理诸暨方言中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 的的词语,探讨每一个(组)词语地域性特征和历史成因,为方言词语的研究充实新鲜的内容。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成果來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2、在图书馆借阅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等理论性指导类著作,增强了对汉语言学一般性理论 的理解,同时掌握了简单的汉语方言调查方法。这对本文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3、借阅了相关研究著作和大量的论文(详细书目可参见“参考文献” 一节)为论题的进一步深 入

6、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比较和分析,对这-课题有了一定 的认识,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4、鉴于所选论题的特殊性,同时为了获得更加切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了更多地反映方言 的特点,便于考察方言的演变,深入实地,对诸暨当地部分老年人进行访谈,搜集了不少切实可靠 的语料,并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 11.26-2010. 12. 10确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10. 12. 14-2010. 12. 20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0. 12. 22-2010. 12. 26完成开题论证2010. 12

7、. 26-2010. 12. 30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2011.01.01-2011.01. 19收集资料,提交论文研究框架。2011.03. 12-2011.03. 20提交毕业论文初稿给指导教师审阅。2011.03.21-2011.04. 13结合毕业实习进一步收集资料,修改论文。2011.04. 14-2011.04. 20毕业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装订成册。2011.04.21-2011.04. 25毕业论文上交2011.04. 26-2011.05. 03准备论文答辩2011.05. 04-2011.05. 14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詹伯慧汉语方言学及方言调查1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8).2 王玲林.诸暨方言词语的文化透视j.绍兴方言研究,2005 (10).3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4 钱乃荣.上海方言研究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