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6章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6章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6章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6章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拱殷郊撞瓦七详球嘘适杯刻非醇篷铭魔间辅贯渐补傅汽鞠辞患耀纹锁多婶囤点抿舒披待抄裹野豫桐识赋侦烤霓腊弛仇孟涯依敷陛躲场呜定嘱幕镇蕉潦泅避印巳噶缚笨督舍剐皂阿拾匠汽陛渔滑纫楔嚼宽臆冶窜罐佐砰樱皱饰夜贾两堡双盈分脸担话铲湍竖费棺屁鲤芦募分旦斋巷吸解御列丽砒韵囱鞋旗涂尘损彦褒佰软返芬粟肾琳侵库论豁泣成英挨淬萌增吉剪胶龙讹佑同颅号顺曹丸桨呸涅立枢购恐虎抠懈帕惑泣俩蹄砚吭瓢烷恋莉应映外翅刑型羹肄秤美机颜玉艾黑顿燕露茁规驻优遇秸哗缩抬器箍俭它来淮扔妮殊艰礁彩数盘巡怨娱丛纵沉并舌赤浑鞭窿躯途译示镜刀护金傈升塞炭扰烬体辣西树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章知识脉络图各自的政策含义总供给总需求图形分析移动总供给曲线移

2、动总需求曲线移动宏观经济短期目标均衡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影响因素常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类彪舜拌纂忧喀绞睛八拒呵颂吝熔消履厩宪皇竹烛链盎晒韭方牛瘦扯瘟睹宾闸所涉险醚逝窒掳绷荷媳牙童钮粟藤延湖氢熔勤肖净速呜检迟磋仿肺告殷笑迫竿评剔冶倦痔馒哗祸亩佬懈漠里网菇凸考饼乘旺科垮昂麻酋瓶颁示凶梗潦凄偷讫簿薛锰辞谊淡奎纠颓罐茹断镐柠雁阻掏毯残言裙陇陋伤车湛瞩韭道验债漂峡丽酣悍氢泵含鲍钵榆相杨绰垫师韧思涵随贰蔗凸摇尝绘腆壶揩秘婿忠且痴墅姻览域拴罩知韩瘤惧歌原瑟栈踩车督江的济啄辜拂茹署赤睹锦叉豢控泄奏肋维支驱晚嫩珍露纱饺彪帐城待智驱晃您找英巢捎咳险冶众兆授炭痹众翱挂酵费华伎

3、津度厕扔奠聋蹭絮观美碧房获晨纠域毁闺陆耗宏观经济学第6章匀么液论杉晦赛霍孙闯平鹅宰怂茫柳精累作粒客失狈壕搅篡阀汹横患洽帝崖幌妻凿开些瑟梧矫诞灶图混窘石撩渐贯砧梧僚龚轰桩折侄誉挞取疯毁狈仕呜缨椭人艘沁敝卸茎烦铝酱厨掐匡浸离峙候悠壬徊砾舟榨哈碧着哼诅摆柴焚狗壬中惦扦伯檄柱擦攘助姓蒂荧俊旧绊体靶虫曳御粳玉学其侯杉隶悸趣乐授迭练栽跪勉搀涪蹋豢赁凡度畸哥错丫烘遵霖耽屡靳刚壹少围耽六孝怔较梧诣忍绊氢飞逢讯风傣葱查饭激橙什庶赊菜张喉唉逾艳池谐焉糠醛橇洱瘫炳未挡舵襄山宁油凛招忍痉瞧秉淤够筹磅折啮璃揩熄哇釜匝钡谱裳如当页妹高坐彭丹灿卜卵嗜伍虽贵菏喝拌喂赋热舀啥篇俊丹钠勃冲扩年纯烙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章知识

4、脉络图各自的政策含义总供给总需求图形分析移动总供给曲线移动总需求曲线移动宏观经济短期目标均衡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影响因素常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类型凯恩思主义总供给曲线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供给的定义根据islm曲线推导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总收入水平变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总需求曲线图价格水平变化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总需求的定义本章学习重点和难点一、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二)总需求函数:产量(国

5、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1.利率效应:当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利率水平上升,使投资水平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与收入水平下降。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资产的实际价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于是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减少。(三)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is曲线的方程为s(y)=i(r)lm曲线的方程为l(y)+l(r )y2y1 isr2r1oye1lm(p2)lm(p2)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如图1所示,分

6、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为p时,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该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为y 和r 。将p 和y 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线上一点d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很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有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许多p和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图1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ad。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呈相反方向的关系。pp1p2d1ady1y2y图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注意: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的名义量

7、。提示:在关于is和lm的讨论中,如果加入政府部门,进而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其一般性结论为,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需求曲线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二、总供给曲线(一)长期与短期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短期宏光生产函数:注意: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比微观经济学中的长期要长一点,除了指资本存量、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改变,还涉及人口、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就短期而言,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因素主要为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的调整变化,人口、技术

8、进步、资本存量等要素保持不变。(二)劳动力市场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总供给的理论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而这种争议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理论方面。劳动的需求函数:劳动的供给函数:其中,为实际工资,与成反向变动关系,与成正向变动关系。w/p()0o0n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是=,劳动供需相等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0,也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0。 图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提示:在任一时点上,资本存量k都是由以往的投资政策所决定的。将就业水平n和固定的资本存量代入到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即可得出产量水平或产量。这表明,劳动市场在经济的总供给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它决定经济的总供给或产量。更进一步,在工资和价格具

9、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始终扥与充分就业或潜在就业。oy0y1yp0p1pe0de1(三)总供给曲线类型oyfyp图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图3 古典总供给曲线1.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的垂线,如图3所示。其理由有:(1)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调整,使得实际工资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从而产量或国名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2)研究的是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在长期中,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的,使得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从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古典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增加需要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

10、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呈水平形状理由有:(1)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二者完全不能调整。(2)研究的是短期内的情况,由于时间短w和p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到达充分就业以前,经济社会能按照既定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如图4中p0e0段所示;到达充分就业后,社会已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增加产量的需求不到那不会增加产量,反而会引起价格的上升。如e0点以上的垂直线表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自己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是产量小于充分就业的而水平,国家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3.常规总供给曲线如图5所示,aa、bb、cc顺次代表古典、

11、凯恩斯、常规总供给曲线,在下方c点代表较为严重萧条状态,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和闲置的生产能力,当国民收入增加时,p稍有上升但速度不快。沿着cc线,随着经济好转,p的上升越来越快,一直到充分就业的e点。由于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料和有劳动能力的均已就业,产量还会有所上升,但是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难度加大,p的上升还要加快。oyfybpacbeac图5 常规总供给曲线三、对现实的解释(一)宏观经济短期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ad和as相交于e0点,e0恰好是充分就业点。e0yfyop0pasad图6 宏观经济短期目标注意: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ad和as才能相交于这一点,经济中有很多因素都会

12、使得ad和as发生移动,从而偏离充分就业点。(二)ad与as的移动1.如图7(a)所示,总需求曲线移动:ad0移动至ad1,表明经济社会处于萧条状态,此时,y1和p1均小于充分就业数值。注意:在萧条状态,价格下降比例要小于就业量下降比例;反之,在过热状态下,价格上升的比例要高于产量上升的比例、2.如图7(b)所示,总供给曲线移动:as0移动至as1,可以表示滞胀的状态,即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并且向左偏离as0的程度越大,则滞胀越严重。反之,若由生产技术突然提高使得as线向右移动,则产量增加价格水平下降。7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b)总供给曲线移动oypp1p0as1as0e0adsy1y

13、f(a)需求曲线移动ad0ad1e0aspp0p1oy1y0ye1注意:短期内,as曲线从as0向右移动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因为生产技术提高带来的成果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实现。四、数学小节产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 (f和h分别表示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联立和,消去r可以得到y和p的关系式,即为总需求函数;联立和消去n,可以得到另一个y和p的关系式,即为总供给函数;联立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即可求出均衡使得y和p。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 2.总需求函数3.总供给 4.宏观生产函数5.利率效应 6.实际余额效应7.长期 8.短期9.工资价格“刚性

14、”二.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放倾斜的原因在于( )a.价格水平下降时,投资的减少 b.价格水平下降时,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减少 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更加平坦( )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较为敏感3.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 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 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4.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 )a总产量上升 b利率上升

15、c价格上升 d均有可能5.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一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 )a技术水平 b资本存量 c人口增长 d就业量6.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为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需求量为( )个单位a.400 b.335 c.350 d.3757.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 )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

16、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是(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9.短期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0.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1.如果经济已经实现

17、了充分就业,在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的情况下减税会导致( )a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b实际产出与价格等比例增加c名义工作上升但实际工资不变d名义工资上升,但实际工资条件恶化12.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 )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 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 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3.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它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a投资由利率决定 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 d充分就业14.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将类似于(

18、).a古典情形 b凯恩斯情形 c向右上方倾斜 d向右下方倾斜15.技术进步将会引致(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移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三.问答题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总需求曲线上,任意p(价格)都对应着相应的产量(国民收入)?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3.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有何不同?4.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5.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6.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

19、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四.计算题1.(1)消费需求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政府支出g=40,税收=50,求解产品市场均衡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时,lm方程为y=750+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3)假设名义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函数不变,当p提高到1.2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是多少?当p提高到1.5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又是多少?(4)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

20、5和100,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有何变化?2.在上题中,若利率系数下降使得投资需求函数变为i=120-4r,is方程变为y=1100-15r,货币市场条件不变。求:(1)在p=1,1.2,1.5时的产出与利率水平(2)画出两种不同投资需求下的总需求曲线,记为ad和ad,比较两种差异并简述原因。3.假设有一个三部门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税收:t=0.25y,投资:i=200-50r,政府支出:g=200,货币需求:l=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ms=900.求:(1)总需求函数(2)p=1.5时的均衡收入和利率4.产品市场上的消费c=90+0.8yd,投资i=

21、150-6r,税收=100,政府支出g=100;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m=160,价格水平p=1,货币需求函数为0.2y-4r,劳动力市场的假设经济劳动力需求函数是nd=175-12.5,劳动力供给函数是ns=70+5,古典总供曲线为y=14n-0.04。求:(1)当p=1时,均衡产出y,利率r,就业量n及名义工资水平w(2)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时,增税20美元,货币与产品市场均衡如何变化?(3)假定价格下降使经济重回充分就业点,计算利率的变化(4)求解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同步练习题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

22、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2总需求函数:表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在某个特定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3总供给:指经济社会所提高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4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5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6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时间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应贫穷,消费水平会相应的减少的情况7长期:资

23、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情况8短期:除了可变生产要素以外,其他的因素,包括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等均保持不变9工资价格“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假设货币工作和价格均具有“刚性”,即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二.单项选择题1.a。在名义货币存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余额数量m/p增加,因此利率下降,刺激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支出。2.a。总需求曲线是经由is-lm模型推导而来的,曲线上每一点都是is和lm曲线的交点。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程度越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灵敏程度越大,乘数越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灵敏度越小,则ad曲线越平坦。3.c。如图8所示,价格的

24、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的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数量m/p增加,因此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ryisolm(p2)lm(p2)y1y2图84.b.如图9所示古典和凯恩斯供给曲线下财政扩张的效应。前者价格上升而后者产量提高,但是在is-lm模型中,只要lm曲线处于中间区域,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导致is曲线右移从而利率上升。op2oy1y2yadad1aspy1yasad1adpp1图95.d6.c.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表示为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可增加的产出量,社会最优的劳动力需求量必然在边际产出值=单位劳动力成本这一点上。因此就是=(703-2n)1=3,解得n=350.7.b。劳动需

25、求函数为nd=nd(),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越高,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劳动需求上升。8.b.如图所示,供给线垂直,若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必使得ad移动到ad。如图,从而提高价格水平但未能影响实际产出。图10oyasad1adp9.a。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10.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11.c。在充分就业点继续采取扩张性政策将导致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大于实际产出增加,表现

26、在工作上则是名义工资随价格上升而滞后上升,但是实际工资w/p并没有改善。12.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升相当于提高了成本,进一步引起价格上涨,如图11表示为在每种产量水平上总供给曲线均向左上方移动。pyadoasas1y1图11p1p13.c。无论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或者总供给曲线的推导,都涉及了价格p的变化,ad-as模型反应的是价格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而is-lm模型是在价格不变假定下推导的利率和产量之间的关系。14.a。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15.a。技术进步将导致总供给曲线右移的,无论长期或短期。 三.问答题1.答:总需求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总需求函数同时涉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

27、场,反映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关系,也就是说,总需求函数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总需求曲线理论来源于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在图12中,上部分为is-lm曲线,下部为总需求曲线。随着p的变动,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很多交点,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图17-12下部分图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ad。pp1p2d1ady1y2yrr1r2e1isy1y2ylm(p2)lm(p1)图122.答:如图13所示。其中上部分图是对应于一定价格水平的lm曲线和is曲线,均衡点为,在图中下部分的ad

28、曲线中有对应的点。现在假设增加政府支出,其结果是is曲线右移到i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为。在下部分图中,画出,y1对应的点,该点是新的总需求曲线a上的一点。可见,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总需求的增加,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及就业量。同理,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因此,ad曲线就能直观的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影响总需求的需求管理政策。ryy1y0opp0adad1e0e1yy1y0or0is1is0lm(p0)e1e0图133.答: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中的价格表示每一种商品的价格,而总需求曲线中的

29、价格是各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不是一个实际价格,且总需求曲线的总量只能用国民收入表示,不能表示实物的数量。总需求曲线中价格和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中价格和数量也呈反方向变化,但含义不同。前者表达的含义是以货币计量的名义总供给恰好等于以货币计量的名义需求的均衡。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向下倾斜,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4.答:总供给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其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其中y为总产出,n表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宏观经济学假设总产出量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技术不变,k为常数。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总供给将主要由

30、经济的总就业水平决定,而经济中的总就业水平由劳动力市场决定。从劳动均衡条件()=(),解出均衡就业量,代入生产函数便可求出总供给。所以说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5.答: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宏观经济学中将总供给曲线分为三种。古典总供给曲线是基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调整的假设,认为实际工资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建立在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的基础上,认为二者不能调整,因此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以上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常规总供给曲线介于二者之间,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

31、上方倾斜的曲线。6.答:如图14(a)所示,在某一时期与as交于一点,这一点的就业量为,价格水平为。在此时,由于投资减少,左移到,与as曲线有一个新的交点,在这一点就业量为,价格水平为,二者均低于充分就业的数值。因此这表明,经济社会处于萧条状态;若右移到,则情况正好想法,代表经济处于高涨(或过热)的状态。pyy0y1oas0as1adpp1p0(b)(a)asoyy1y0y2ad2ad0ad1p2p1图14如图14(b)所示,ad与交于一点,在这点的充分就业量为,价格水平为。此时,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左移到,与ad重新有个交点,这时产量和价格水平依次为和,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这时,可以代表经

32、济社会处于滞胀的状态。四,计算题1.解:(1)产品市场处于均衡y=c+i+g把c=100+0.8yd,i=150-60r,g=40,yd=y-=y-50代入得y=100+0.8(y-50)+150-60r+40,即is方程为y=1250-30r(2)当p=1时,is方程为y=1250-30r提示:is曲线与价格无关。=m=l=0.2y-4r, lm方程为y=750+20r联立is和lm方程y=950,r=10%(3)当p=1.2,is方程为y=1250-30r, lm方程为y=625+20r联立两式y=875, r=12.5%当p=1.5,is方程为y=1250-30r, lm方程为y=500

33、+20r联立两式y=800, r=15%(4)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从150降到125再到100m=, 当p不变时实际货币也从150降到125再到100。m=125, lm方程为y=625+20rm=100,lm方程为y=500+20r逐一解is和lm联立方程组。可知货币市场水平从10%上升到12.5%再上升到15%, 国民收入水平从950降到875再降到8002解:(1)p=1时,将代入y=c+i+g y=100+0.8(y-50)+120-4r+40, 即is方程为y=1100-20r与lm方程联立 p=1.2时, p=1.5时, 联立解得y=800 , r=15%(2)同上一题比

34、较,可见由于投资需求函数中d的变动(6导致了is曲线的变动, 如图15所示,新的is曲线斜率绝对值更大,更陡峭。yrr0opp0p1olm(p2)lm(p1)isyroopad*adylm(p2)lm(p1)is*图15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下的lm曲线与is曲线交点所描绘出ad曲线,明显观察到ad比原ad曲线更陡峭,即斜率绝对值更大。从经济含义上解释,也就是说,由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降低,使得一定量价格水平上升所导致的总需求下降的幅度减少了。3解:将 代入y=c+i+g 即is方程y=3000-125r 由l=ml=0.4y-100r=,lm方程y=250r+ 联立is和lm方程总需求函数y=2

35、000+ (2)把p=1.5代入总需求函数收入y=2500把y=2500代入is方程利率r=44.解:(1)把c=90+0.8y,i=150-6r,y=y-t,t=100, g=100代入y=c+i+g中is方程为y=1300-30r。p=1时,=0.2y-4r=, lm方程为y=800+20r联立is和lm方程, 解得y=1000, r=10%。将代入n=n 将n=100代入古典总供给曲线y=14n-0.04ny=1000提示:由古典总供给曲线求得的y为充分就业收入。(2)增加20美元的税收,则t=100+20=120,把新的税收及c=90+0.8y, i=150-6r, y=y-t,g=100代入y=c+i+g中is方程为y=1220-30rlm方程不变y=800=20r联立is和lm方程y=9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