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教案4鲁科版必修2(精编版)_第1页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教案4鲁科版必修2(精编版)_第2页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教案4鲁科版必修2(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第 1 节原子结构第 1 课时原子核核素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z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

2、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同位素。2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同位素。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的教学方式,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掌握原子的内部结构。学生通过学习人类对原子、分子的认识及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感受人类认识自然的客观认知规律。情景导入提问:

3、通过初中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是什么?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怎样运动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 2 - 结构有什么关系?【板书】第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原子核核素1原子的构成【观察思考】请看教材第2 页“联想质疑”栏目。播放影片。( 粒子散射实验 ) 【分组讨论】观看教材图片和影片,分组交流讨论由小组长记录并汇报讨论结果。1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课本中四张图片有联系吗?2为什么说这个实验推翻了原子是一个“实心球”的假设,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3科学家的这些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4你的头脑

4、中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的?你敢于挑战“核式原子模型”吗?【交流研讨】原子中正电荷占的空间很小,因而 粒子通过金箔时,只有极少部分遇到这种质量较大带正电荷的质点的排斥而折回;这个带正电荷的质点位于原子的中心,就是原子核;而大部分 粒子是直线通过的,说明电子在原子核外“较大”的空间内运动。【设计思路】1. 课本中四张图片其实隐喻科学探究历程:预测实验观察模型。并能将:“葡萄干布丁” “ 粒子散射实验”“通过、转向、反弹”“核式原子模型”与课本中的四张图片建立联系。2让学生知道假说、模型要经得起实验的检验,科学探究和科学发展的艰难和科学精神。3给学生自主发挥和遐想的空间,培养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归纳小

5、结】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认识了原子核的存在,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集中了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高速运动。【媒体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设计思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了解原子及原子核的组成、大小和带电情况。【深入探究】请看教材第3 页“交流研讨”栏目。微粒电子质子中子质量 (kg) 9.10910311.67310271.6751027- 3 - 相对质量0.005 484 1.007 1.008 电量 (c) 1.60210191.60210190 电荷1 1 0 思考: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什

6、么关系?2原子的质量由哪些微粒决定?3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归纳小结】如果用azx 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原子azx 原子核质子z个中子az核外电子z个【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会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和表示方法,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

7、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迁移与应用】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3717cl 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2.146c与126c在原子结构上有何异同。【学生活动】学生以展板的形式展示“14c与考古”“12c与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并组间进行交流。【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在课前已经对学生进行了预习布置,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时为后面核素、同位素教学做好铺垫,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知识回顾】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 核电荷数) 的同

8、一类原子的总称。- 4 - 【学生质疑】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媒体显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氕、氘、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观察思考】 1. 自己归纳、比较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区别和联系。2比较氕、氘、氚的原子结构的异同。它们是同一种元素吗?3阅读教材p4p5,理解同位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要求:首先独立阅读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答案。【成果展示】每组一名同学说出答案,其他组补充。【板书】 2. 核素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设计思路】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自我阅读,获取知

9、识,归纳比较后得出结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在组内交流中逐步完善答案,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通过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概念教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媒体显示】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迁移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答案: a 2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服用碘片可使碘在人体甲状腺内饱和,从而减少对放射性碘 131 的吸收。131i 约 8 天可衰变成无放射性的127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1i 衰变成127i

10、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5 - b131i 原子核内有78 个中子,核外有53 个电子c131i2与127i2互为同素异形体dk131i 与 k127i 互为同位素答案: b 课堂小结 : 1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zx 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2核素表示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教学反思 : 1本节虽然是属于概念原理的内容,但是如果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特别是最近刚刚发生的核电站泄漏事故来引入,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原子结构学习的兴趣,不仅能使整堂课变得丰富,还能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学生认

11、识到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2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想象微观粒子存在及运动。使用多媒体技术等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入微观世界。3这节课的重点是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质量关系和电荷关系以及同位素的概念,最好增加这方面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4在学生活动方面,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成果分享等环节。在后面的知识巩固中可以精选合适的习题,设立更多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5本节课内容丰富,既要留给学生充分研讨的时间,又要把握好推进节奏,因此教师的课堂点评要简洁流畅。课堂作业1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是_,因此,质子也就是_ 答案:11h h2相同物质的量的h、d、 t原子的质子数比为_,电子数比为 _,质量数比为 _。答案: 1111111233据报道, 1994 年 12 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 个中子,质量数为 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11 b161 c272 d 433 答案: a 4在化学反应中,下列数据发生变化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数答案: c - 6 -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o2、o3、o4 b h2、d2、 t2ch2o 、d2o、 t2o d.4020ca 和4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