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示众》_第1页
浅谈鲁迅《示众》_第2页
浅谈鲁迅《示众》_第3页
浅谈鲁迅《示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鲁迅示众    蒋长秀摘 要:鲁迅的示众有着丰厚的内容和特殊的结构,它以短短3000字左右的文章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和"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去探讨示众在结构上和小说细节的呼应,共同揭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关键词:外聚焦视角;文本细读;结构示众是一篇结构独特的小说,在是鲁迅先生在1925年3月所作,最初发表在1925年4月13日语丝周刊第22期,后收入彷徨。这篇小说淡化了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景物描写,而只是如同戏剧一样,截取了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描绘了在一个酷热的夏天,一群人围观“示众”的场景。“据说,鲁迅自

2、认为示众是彷徨集中艺术最完整的,这篇小说从二十年代起就不断引起研究者注意”,示众在结构上的塑造和内容上的丰富是极为突出的。一、内容上对主题的揭示小说示众在篇幅上极为简短,但包含的信息却是巨大的。“鲁迅善于选取最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典型情节,加以剪裁组织,结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境界”,在示众中也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片段,“借一斑以窥全豹”,示众借一次“示众”的行为中众人的反映从暗处点明了“示众”的多次性,从而在内容上揭示了主题。例如孩子看到“示众”这一行为时,“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明明之前还在百无聊赖地看铺子叫卖,却在看到“示众”行为的那一瞬间“飞到马路

3、的那边”,可见看客的生命意义就在于看热闹。在最后互相看完各自的热闹之后,大家在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见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车夫摔倒,大家又开始看新一轮的热闹,这种麻木、毫无生机的行为正是看客们的日常生活的写照。梁启超在1900年发表的呵旁观者文中说“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的人,莫过于旁观者”,“旁观二字代表吾全国之人性质也,是即无血性三字为全国人所专有物也”,这似乎成为示众中众人的最真实的评论。小说中淡化了情节、对话,在少有的对话中还将它们各自分开,没有丝毫的答复以及完整的对话“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荷阿!馒头

4、包子咧,热的。”“嗡,都,哼,八,而,”“他,犯了什么事啦?”“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等等,這些对话没有人回应,在文章中显得极为突兀,这种将人的话语模糊化,是否也是一种将人的话语权的剥夺的写照呢,亦或者是对看客话语的无用性的强调呢。小说借出场的18个人物,在3000字的小说中写了一群看客,通过各色人物的不同行为去表现同为看客的麻木性和可悲性,内容的的对立统一共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对中国人看客的麻木不仁,对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二、结构与内容相呼应升华主题参照热奈特对视角类型的划分方法,将叙事文划分为三个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性。示众中主要使用外聚焦型视角去观察整个故事,在外聚

5、焦型视角中,“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鲁迅在示众中通过描写一个简单的生活剖面,形形色色的看客在他的笔下陆续出场,而这种外聚焦型的视角贯穿了整篇文章。文章开始描写了“首善之区马路上”、“火焰焰的太阳”、发光的“沙土”、“狗”、“乌鸦”“铜盏相击的声音”等等,展开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异常安静燥热无聊的环境,与紧接着出现的人物形成映照,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行为特写,将一个个人物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在我们的眼前。看到“示众”的行为“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用绳子栓着

6、“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秃头的老头子”,“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一个小学生”,“一个工人似的粗人”,“一个挟洋伞的长子”,“一个连嘴都张得很大的瘦子”“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大汉”等等,这些人物的行为通过外聚焦型视角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对这些人物的刻画都只是为了将他们作为“示众”行为的外化,他们中间的看客不仅是在看这“示众”的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同时也在互看,看客与示众者的角度在不经意间又在互换。例如“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那眼睛正在看他的脑壳。”这平淡的描述中、外聚焦型视角下,将胖孩子与穿白背心的人眼神的交汇

7、,再次形成又一视角的对立,胖孩子与穿白背心的人处于“看”与“被看”的两端,可是二者之间又可互换。当胖孩子打量犯人时,却也成为犯人眼中的图景,示众的到底是谁,在此时便使人产生疑惑,似乎人人都是看客,正如鲁迅所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此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小说以视线不经意间的转变,将看客与被看人之间的地位交换,犯人和孩子在某种意义上便开始等同,看客命运的最终走向的相似性,是对整个社会中的人的命运的暗示。在外聚焦型视角下,这一出“示众”

8、,它就像摄影机,摄入所有的场景,却没有一句解释说明,叙述者极为冷静克制的描写,与故事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对所发生的事作冷眼旁观,这也是另一种看客行为,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被牵涉其中,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在结构上的创作使得文章再次得到升华,促使文章的主旨揭示更加意味深长。“鲁迅有两篇小说代表着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最高水平,其一就是示众。”示众是鲁迅精心构思后的作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极具象征的意义,并且将生活中的看客行为以文字呈现的方式表现出来,揭示了国民劣根性。参考文献: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吴中杰.鲁迅的艺术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6-1063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