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2022年2022年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2022年2022年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2022年2022年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2022年2022年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一.长度的测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机械运动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为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为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为米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 1km=1000m=103 m1dm=0.1m=10-1 m1cm=0.01m=10-2m1mm=0.001m=10-3 m1 m =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 m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留意观看零刻度线.量程.

2、分度值量程为指它的测量范畴;分度值为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留意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需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 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遗忘最终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防止,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防止为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

3、别方法测量xkb1.c(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 3)代替法二.时间的测量1h=60min1min=60s三.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肯定不动的物体为没有的,这就为说运动为肯定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为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为相对的2.参照物讨论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为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形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

4、.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就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为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为最简洁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为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 v= s t( 4)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 m/s常用单位: km/h 1m/s = 3.6 km/h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需指明为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测平均速度原理: v = s / t测理工具

5、: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其次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为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为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不为全部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原先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一般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

6、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t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为 m/s ;声速的运算公式为v= 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老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为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7、;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为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肯定不同;(辨别为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留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畴: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沟通,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六.噪声的危害和掌

8、握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为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为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章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为分贝;符号db,超过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弱的声音;5.掌握噪声: ( 1)在声源处较弱 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w 1.c o七.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

9、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 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 :1.温度:温度为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如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行靠;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为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

10、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然后把0和 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 5 摄氏度”;“ 20”读作“零下20 摄氏度”或“负20 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为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匀称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看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就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

11、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三. 体温计:1.用途:特地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畴: 35 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别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为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

12、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分为: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连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上升,连续吸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 2)连续吸取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 ( 1)温度达到凝固点; ( 2)连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 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上升;( 2) 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头熔化;( 3) 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 c

13、 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 ,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 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上升;( 6) 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kb 1.c( 7) 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 ),开头凝固;( 8) 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 f 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 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留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肯定相同,这与详细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为: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为互为可逆的过

14、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 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淌的快慢有关,空气流淌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 2)沸腾:在肯定温度下(沸点)、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注:( 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

15、同;( 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仍要连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分和联系:( a)它们都为汽化现象,都吸取热量;( 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猛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 ( 1)降低温度; ( 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

16、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x k b 1 .c o m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为雨;云层中仍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 ,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

17、”为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第四章光现象一.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 水母.节能灯) ,热光源(火把.太阳) ;2.自然光源(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 .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外形与小孔的外形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为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

18、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运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 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 c;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434.光年: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为长度单位;1 光年 9.46 ×110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亮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如先观察闪电再听

19、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 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视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视不计);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观察不发光的物体为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角,入射角为 90° ,反射角为90° )(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

20、总为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 ,反射光旋转2)(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 度,反射角亦等于0 度;4.反射现象中,光路为可逆的(平面镜中互看双眼)x kb 1 .c o m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依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

21、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旧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为反射现象, 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为: 反射面不同 (一光滑, 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耀眼);而漫反射射向四周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 处,背光走要走亮处,由于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为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为发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为虚像, 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

22、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为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为2 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缘由:安静的水面就似乎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很多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为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为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缘由: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为发散的,这些光线的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23、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看到,故称为虚像(不为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并且光屏不行以承接)留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为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实像:光线会聚相交而形成,光屏可以承接; 4.平面镜的作用:可以成像;可以转变光的传播方向;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

24、);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匀称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为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 光的传播方向不转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

25、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似乎错位了; 斜放在水中的筷子似乎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观察水中物体的像为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为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涯的彩虹为光的色散现

26、象;4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次序排列起来就为太阳光谱;(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步减小;散射逐步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为红的,晴每天为蓝的,汽车的雾灯为黄光; 5.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为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为黑色; 6.透亮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打算(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亮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打算(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取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全部颜色的光,黑色吸取全部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

27、.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观察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仍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彩虹就为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 至少有一个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的透亮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8、;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 ”表示;如下图: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留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为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为虚焦点;三.三条特别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转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

29、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为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为凸透镜的焦距;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为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就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为凸透镜,字缩小的 为凹透镜;六.照相机 :1.镜头为凸透镜;2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七.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为凸透镜;2 .

30、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为转变光的传播方向;留意:照相机和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当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八.放大镜 : 1.放大镜为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为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当让放大镜远离物体;x k b 1.c o m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十.留意事项: “三心共线” :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始终线上;又叫“三心等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懂得):成像条件物距(u 2fu)成像的性质倒

31、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v)f v 2f应用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f u 2f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投影仪u=f不成像0 u f正立.放大的虚像v f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留意: 1.实像为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出现,可用眼睛直接看,全部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出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留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十一.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2、胶卷);十二.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剂; 十三.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剂;显微镜和望远镜十四.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为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十五.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 m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 质量国际单位为: 千克( kg);其他有:吨,克,毫克,1 吨=103 千克 =106 克=109 毫克3. 质量为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外形.状

33、态.位置和温度而转变;4. 质量测量工具:试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5. 天平的正确使用: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 调剂平稳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稳;3 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稳;4 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称物质时的留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4、运算密度的公式为;密度单位为kg/m3,称 作千克每立方米;1g/cm3=1×103kg/m37. 密度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依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8.水的密度 =1.0 ×103kg/m39.密度学问的应用: (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 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 2)求质量: m= v;( 3)求体积:;中学物理讨论问题的方法专题一.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特别直观的

35、现象去熟悉或用简洁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二.等效替代法(或等效法)等效替代法为一种抓住两个看来不同的物理过程,寻求其相同的成效之处;用此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如: 1.在讨论平面镜成像时,用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等效替代了点燃蜡烛的像2.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子等效替换大象,成效相同三.试验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试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试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试验时,我们发觉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我们就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四.类比法如:熟悉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熟悉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

36、五.图表法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按表格进行探究试验,很简洁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六.建立抱负模型法如:为了形象表示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光线七.比较法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八年级物理下册学问点第七章力7.1 力( f)1.定义: 力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为相互的;留意:( 1)一个力的产生肯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定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成效来判定;力的作用成效有两个:1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转变为指物体的快慢 和运动方向 发生转变 ;

37、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 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称为 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7.2 弹力1 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复原原先外形的特性; 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复原原先

38、外形的特性;2 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二.弹簧测力计4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留意事项: a .观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和分度值 ,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畴;(否就会损坏测力计)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假如不能调剂归零,应当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看指针为否能回到原先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

39、簧和外壳之间为否有过大的摩擦; d .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样,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固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7.3 重 力 (g)1.产生缘由: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3.重力的大小:又叫 重量(物重)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运算公式: g=mg ,其中 g 9.8n/kg、物理意义 :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牛顿;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

40、大;4.施力物体:地球 5.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原理:为利用重力的方向总为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作用:检查墙壁为否竖直, 桌面为否 水平;6.作用点: 重心 质地匀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7.为了讨论问题的便利,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经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 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 上;第八章运动和力8.1 牛顿第肯定律 ( 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掌握变量法),为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表达(转化法);2.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一

41、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牛顿第肯定律为通过试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行能用试验来直接验证;4.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先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为物体本身固有的 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3)惯性不为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外形.速度.物体为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4)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5)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果、 拍打衣服可除尘;( 6)说明现象: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汽车

42、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先的运动状态,连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 二力平稳1.平稳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稳状态;2.平稳力: 物体处于平稳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稳力;3.二力平稳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始终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稳;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稳条件的应用:依据受力情形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 不受任何力 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

43、动状态(平稳状态) ;当物体 受平稳力 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稳状态) ;当物体 受非平稳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肯定发生转变;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定物体的受力情形;一当物体处于平稳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稳力;留意:在判定物体受平稳力时,要留意先判定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仍为竖直方向)处于平稳状态,然后才能判定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稳力;当物体处于非平稳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转变)时,物体受到非平稳力的作用;5. 物体保持平稳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稳力6. 力为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而不为维护物体运动的缘由;8.3 摩擦力1

44、.定义:两个相互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a.物体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 . 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3.种类: a .滑动摩擦b 静摩擦 . c 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肯定为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稳力;(二力平稳)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5、;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削减压力削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两接触面分别加润滑油.气垫船;第九章压强9.1 压强一.压力1.定义: 垂直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 ,有:f=g=mg 但压力并不为重力二.压强1.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物理意义:压强为表示压力作用成效的物理量;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 .4.公式: p=f/s25.单位: 帕斯卡( pa), 1pa = 1n/m

46、意义:表示 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 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 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7.减小压强的方法:1) 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9.2 液体压强1.产生缘由:液体受到重力 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 流淌性 ,对容器侧壁有压强;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 和侧壁 有压强 、 液体内部 朝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 ;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 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为相等

47、的;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仍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公式:p gh留意 :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 和液体的深度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 .质量 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为高度)当固体的外形为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运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需先由公式p 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 ,得到压力f=ps;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淌 时、 各容器中的 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为相等 ,例如: 锅炉的水位计 ;9.3 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简称大

48、气压;2.产生缘由:气体受到重力 ,且有 流淌性 ,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3.闻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试验:马德堡半球试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 利用吸管吸饮料;4.首次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试验:托里拆利试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即p0=1.013 ×105pa,在粗略运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 帕斯卡 ,约支持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 米内 、每上升 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仍受气候的影响;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

49、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淌性 的液体 和气体 统称为 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应用:1 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2 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淌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第十章浮力10.1 浮 力 ( f 浮 )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的; 3.产生缘由: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

50、向下的压力差 ; 4.通过试验探究发觉(掌握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10.2 阿基米德原理1.试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运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g1-f1 )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运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 排=g3-g2 ;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公式: f 浮 =

51、g 排=液 gv 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打算于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外形.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f 浮 与 g 物v 排 与 v 物对实心物体物 与 液上浮f 浮 g 物v 排=v 物物<液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下沉悬浮f 浮 gf 浮 g物物物>液物=液漂浮f 浮 g物v 排<v物物<液2.浮力的应用1 轮船为采纳 空心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为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2 潜水艇为靠 转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3 气球和飞艇为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转变浮力;4 密度计为 漂浮 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为“上小下大 ”;4.浮力的运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