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_第1页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_第2页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_第3页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语课本从一年级起就编选了古诗,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古诗在我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其想象能力。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既富有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反复吟咏想象而得之。有的不作铺陈直叙,而通过淡墨勾勒或以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因而其形象和感情常带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需要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有的仅是简单的概念组合,形象似有若无,须在教学中引导学

2、生产生丰富的形象感,进行"再造想象';有的精炼含蓄跳跃极大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味无穷',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下,感受诗的底蕴,进行恰当的联想,受其艺术的感染。总之,古诗的语言特别精警、跳跃,含蓄,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地带'或称其谓"艺术的空白'。教师需要匠心独运,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中去作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造。试举如下三例: 一、感情上的"空白'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是传达

3、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空白。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

4、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的多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二、形象上的"空白' 凡是艺术,都有引发想象的功能,而古诗则是引发力更强,留有空阔的余地。 诗的形象美,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留待于师生共同去补充想象创造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有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诗仅二十字,只闻言语之声,而不见回答之人。这是为读

5、者留有的再造条件。教师要以此发掘教材的内涵,深入诗境、启发学生,凭借简单的回答之词去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首先要想"问者何人?为何而问?不着一字,就要由想来补充。来访者是个什么人物?根据生活的常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先看被访的对象,既是一位韬晦高蹈,仙风道骨的隐者;来访者也必然是德望日隆,为利不争的高士。此来出访,心情急切而虔诚,就是对守门的童子,也彬彬有礼地寻问。再看问话人有似从天外飞来,一问一答把读者的想象引向深处,"云深不知处',仿佛是现代电影的蒙太奇,用一组空镜头恰到好处地把这位德高望重的隐者隐去,而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高石巍峨,气势磅礴,森林葱郁

6、,松柏挺拔,象征了隐者的高风亮节、气度不凡的神韵。这样把诗人的意境和形象融化到一起,变成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卷。这样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进行补充,填补形象上的"空白'。 三、哲理上的"空白' 富有哲理的古诗,往往是以写物象而寓于哲理,其"空白"地带更阔。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知识要博,资料要富;授课时故事性要强,趣味性要浓。同时还要深入浅出,以便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小语课本所选古诗是从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选了着墨素淡,不事雕饰,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深含哲理,启人思想,耐人寻味。苏轼题西林壁是一首深蕴哲理的古诗,的意图是"意

7、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就要指导学生体味诗句,深刻思考,加上真挚的感情去体会,从而由诗的物象提炼和升华为一 种普通的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本是千姿百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庐山,其景色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一时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所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就是指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成岭、成峰、或高或低、似远、似近,则是庐山所展示出来的不同的姿态,正是这种变幻不定的千姿百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换言之,"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应走出庐山,山外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