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1页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2页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3页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4页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 20 穷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宁可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感情朗读课文。 4、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展开合理想象,理解人物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字词、新词。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教学重点:自学字词、新词。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你看到穷人这

2、个课题以后,想到了什么? 2、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一1910年)。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期达六十多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 的不朽名著。我们曾学过的课文跳水就是他的作品。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

3、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及“预习”中的问题。(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教师备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分段依据:事情发展的顺序 第一段( 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回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桑娜出门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两个可怜的孩子。 第三段(12-27自然段):渔夫出海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扶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

4、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展开合理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展开合理想象,理解人物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这一段。想一想在刚接触课题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他们的生活怎么穷”的问题,读完课文后看问题解决了没有? (1)学生汇报,老师帮助归纳: 吃:黑面包,菜只有鱼,勉强填饱肚子。 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 劳动工具:破帆 劳动条件:丈夫清早出去夜里十一点,冒着寒冷和风暴;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 (2)抓住这些词句说说你的体会。理解“只有” 2、桑娜此刻是什么样的心理呢?从哪些词

5、句看出?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桑娜的思想感情。 4、通过刚才的读,你还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5、小结: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我们注意了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入理解,更好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看到了在潜词造句方面是非常有功底的。 二、学习第二段 1、桑娜怎么想起了去看西蒙?她有哪些心理活动?从这些心理活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2、推开西蒙家的门,桑娜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你有什么想法? 3、她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教师备注: 朗读 分析 讨论 4、读一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这一段想法用了五个省略号?中间省略了什么? 学生讨论。 (1)这么多

6、的省略号,怎么读? 指导朗读。 (2)这一小段,借省略号进行心理描写,有什么好处? (既展示了桑娜的美好品格,又真实地再现了她复杂的感情波澜) 三、学习第三段 1分角色读,读到第一个"沉默"。体会一下为什么两人沉默了? 2桑娜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为什么又"沉默"了? 3读读桑娜的话,看用什么样的语调能把桑娜的心理活动读出来。指导朗读。 4读一读渔夫的话,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5读读结尾这三个自然段,你认为这个结尾好不好? (结尾很奇妙,渔夫的决定出乎桑娜的预料,而桑娜的"一动不动"、"拉开了帐子"也出乎渔夫的意

7、料,这两个"出乎意料"表现的是同一种东西 朴实善良的品格) 四、总结全文 1桑娜和渔夫是什么样的人? 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2小结学习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从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行巩固性练习。 教学重点: 继续品味世界著名作家的秒笔,为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为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朗读。 2、请同学评读。 二、品味文中几处妙笔 1用词的准确。(例举两处) 出示练习。 (1)"唉!她死得好惨哪!" “惨”字可

8、以换成什么词呢?(可怜、可悲) 西蒙死时的样子,留下一双无人照管的孤儿,这情景不仅是值得怜悯,而且是太凄惨了。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教师备注: 朗读 分析 讨论 "熬"字可以换成什么词? "度"是"过",看不出什么艰难;"对付"有应付的意思,将就的意思,而"熬"是忍受,是要耐苦支撑,渔夫-家生活本来就很"勉强",再增加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日子就只有"熬"了。 2标点的巧用。 文中多处运用省略号,每处都是用心来点的,你可

9、以任选一处体会一下它的作用,看看省略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其中最典型的耍数描写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志忠不安的心理那一段话。(因为讲课中详细分析过,练习课上点到即可) 3出乎意料的结尾。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桑娜告诉渔夫,自己已把孩子抱回来了? 三、延续结尾的练习 老师:想一想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他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观察插图后,通过合理想像给结尾续上一笔。 四、续编穷人的故事 续编就是接下去讲故事,也就是我们常间的"后来怎么样了?"今天请你也来当一回小作家,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但是续编不是胡编,请注意下面的要求: 1、要清楚整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品质。 (桑娜和渔夫都具有勤劳、善良的性格特点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要掌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收养 扶养 养大) 3、续编的故事,情节发展要合情,想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